【摘 要】
: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鉴别低、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6月经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证实的5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资料,平均年龄65岁。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低级别组(Gleason评分≤6分,20例)和中高级别组(Gleason评分≥7分,38例)。所有患者均行完善的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分别测量癌灶的最小ADC值(ADCmin)、平均ADC值(ADCmean)、标准化ADC值(ADCn),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AD
【机 构】
:
江苏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连云港 222000;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人民医院影像科,霍尔果斯 835221江苏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连云港 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鉴别低、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6月经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证实的5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资料,平均年龄65岁。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低级别组(Gleason评分≤6分,20例)和中高级别组(Gleason评分≥7分,38例)。所有患者均行完善的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分别测量癌灶的最小ADC值(ADCmin)、平均ADC值(ADCmean)、标准化ADC值(ADCn),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ADCmin、ADCmean、ADCn差异;绘制3种不同ADC值鉴别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取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鉴别诊断低级别和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效能。采用Z检验比较各AUC之间差异。
结果低级别组ADCmin、ADCmean、ADCn值分别为(0.734±0.063)×10-3mm2/s、(0.816±0.091)×10-3mm2/s、(0.631±0.037)×10-3mm2/s,均高于中高级别组(0.646±0.055)×10-3mm2/s、(0.698±0.059)×10-3mm2/s、(0.570±0.023)×10-3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静注人免疫球蛋白(humanimmunoglobulinforintravenousinjection,IVIG)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发表的关于IVIG治疗COVID-19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及队列研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
目的采用40层细胞工厂(40-layercellfactory,CF40)工艺培养原代地鼠肾(primaryhamsterkidney,PHK)细胞,优化乙脑减毒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方法用不同浓度新生牛血清培养不同接种密度PHK细胞,比较各组PHK细胞数量,确定CF40工艺的PHK细胞接种密度和新生牛血清浓度。通过对比CF40和15L转瓶采用不同新生牛血清的PHK细胞培养情况,比较两种工艺对新生牛血清的选择性。对4个厂家CF40培养的PHK细胞数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定对CF40的选择性。结果CF40工艺
目的优化金黄色葡萄球菌α-毒素(α-toxin,AT)溶血活性测定方法,用于无毒突变AT(non-toxicmutantAT,mAT)特异性血清抗体体外功能性评价和中和抗体滴度测定。方法使用AT裂解兔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溶血活性,并对该方法中的孵育时间、兔红细胞终浓度、TritonX-100浓度进行优化,同时验证方法重复性。对mAT特异性血清抗体进行体外功能性评价,绘制AT溶血曲线,计算AT溶血率50%时的浓度,检测血清半数中和抗体滴度。结果AT溶血活性最适检测条件为:孵育时间90mi
目的重组表达人MHCⅠ类链相关蛋白Aα3结构域(MHCⅠchainrelatedproteinAα3domain,MICA-α3)蛋白及自然杀伤细胞受体2D(naturalkillergroup2D,NKG2D)蛋白,制备抗MICA-α3单克隆抗体,并检测其结合功能。方法构建MICA-α3及NKG2D蛋白表达载体,经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菌株表达重组蛋白,通过分子筛、组氨酸标签蛋白层析纯化。用重组MICA-α3蛋白免疫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单克隆抗体,用细胞ELISA检测单克隆抗体功能。结果重组蛋白在大
目的探索滤板压滤法、复合膜法和离子交换层析法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中残留IgA的去除效果,比较其优劣。方法对3种过滤方法规模化生产的多批次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中分子大小分布、蛋白回收率和IgA含量进行考察,分析不同过滤方法的去除效果。结果滤板压滤法、复合膜法和离子交换层析法的平均IgA去除率分别为86.6%、92.7%和97.9%,平均蛋白回收率分别为81.6%、95.3%和97.1%,平均分子大小分布分别为99.4%、99.6%、99.7%。结论3种过滤方式各有其优缺点,滤板压滤法应用范围广但IgA去除量有限;
CD22是特异性表达于B淋巴细胞上的Ⅰ型跨膜糖蛋白,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唾液酸黏附素家族成员,其作为抑制性辅助受体在B细胞的调节与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自身免疫病是由自身免疫失调所致,B细胞异常激活以及致病性自身抗体的生成是自身免疫病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抗CD22单克隆抗体治疗B细胞异常增殖活化介导为主的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等已引起关注。此文就CD22的分子特征、功能以及靶向CD22治疗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关系,评估RDW对于CKD患者LVD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并行超声心动图的成年CKD患者,男83例、女49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指标。对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及LVDD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采用Spea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疗法对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颈源性眩晕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160例归为对照组(开展小针刀治疗),余下160例归为观察组(开展棍针治疗)。对照组男89例、女71例,年龄(53.25±6.78)岁;观察组男92例、女68例,年龄(53.40±6.20)岁。比较两组治疗后眩晕改善有效率与治疗前后颈肩部及头部疼痛评分和上肢麻木评分情况。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行配对t检验。结果对
目的探讨精囊镜在血精症的诊断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探讨血精症病因、诊断及手术探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9月21日入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的1例右侧射精管囊肿合并前列腺小囊结石患者的诊疗经过。综合文献报道,对该病诊断与治疗策略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患者因精液带血入院。术中可见右侧精囊开口肿大,精囊镜进入困难;行前列腺小囊探查,小囊壁渗血水肿及大量结石,行取石术。术后随访1个月疗效满意。结论血精症病因复杂。对未明确原因的血精症患者,内窥镜的探查对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