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有观点·专家”栏目每期将以约稿或采访的形式,请国际教育领域有研究、有影响力的专家针对一个他们最精通的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根据自己的经验加以分 析。
本期,我们请到了曾在美国、加拿大高校任教,现任香港浸会大学传播系教授兼传理学院副院长的马成龙教授,讲讲他最认可的大学教育。
马成龙是台湾人,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后赴美国学习传播学,并获得佛罗里达大学传播学博士。毕业后,他先后受聘于加拿大及美国的高校15年,并于2000年晋升纽约州立大学Fredonia校区教授。之后马成龙来到香港。从事传播学研究教学的这些年,他曾多次受邀至大陆名校演讲,对中国和北美的教学都很了解。
讲到高等教育的进展,马成龙先是肯定了亚洲学校的快速进步,同时也表示,自己最认可的,还是美式高等教育。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未老生常谈地褒扬美国的创新和精英大学的博雅教育,而是用了一个很少见的形容词:一板一眼。
根据马成龙的体验和总结,美国大学教学生、做学问最老实,“一板一眼,说一不二”。在其他一些国家,大学教育是会打折扣的,一些课程的考核“虽然规定得严厉无比,实际上会打马虎眼”。他举了个具体的教学例子。
比如美国的本科教育要求学生一定要写论文,而且要完成指定阅读。老师选定了某一本教科书,他这一学期一定要把这本书全部教完;甚至一本教科书还不够,很多本科的课程同时使用两本教科书,这种现象非常常见。“老师绝对不会只开一个书单给学生,实际上却只教了其中部分章节就结束了。”
为了保证学生老老实实地学习,美式教学不会给学生到了学期末冲刺几天就能过关的机会,而是一开学就安排好了每个星期的教学计划,其中穿插了各种考试和论文。“开学第二周、第三周你就开始要交东西(项目报告和论文)了,甚至于开学第二周、第三周就有小考 了。”
究竟一个美国本科生要写多少论文?马成龙算了一笔账:“一个普通的科目,可能一个学期要交三四篇论文,当然只有最后一个论文比较长。而且都是要求独立完成的,不是小组作业。我们且不说TOP名校中的精英学霸;一个一般的美国学生,四年下来要修120学分,就是40门课,每门课交4篇论文,那么每个在美国读完四年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写了一二百篇正规的论文,这对于一个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是无可替代的。”
这还只是是本科教育,如果优秀的学生进了名校的研究所从事硕士、博士研究,那就是整天和学术期刊上的著作为伍,上课就是几个学生同老师一起讨论自己研读的论文。在接受过研究所锤炼的马成龙看来,现在流行的授课型硕士课程更像本科的延续:“仍然是上大课式的介绍性课程,简直就是在读大五、大六。”
马成龙曾在在美读硕士第一年的时候因为过重的论文压力怀疑过人生,但之后,他越来越肯定亲手写论文的意义。“即便是做了一个项目,要写项目报告,论文还是不能少。因为写项目报告会写出惯性,有了惯性就容易偷懒。”
但即便自己如此认可这种教育方式,身为院长的马成龙在香港教学时也没有完全实践。说到底“还是和教学资源有关,师生比例太悬 殊”。
老师实在不敢布置过多的论文,不然课后光看论文的时间都不够。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小组教学—小组项目、小组报告甚至小组论文。
这种看似聪明的做法让学生们拥护,毕竟写论文是绝大多数学生共同的噩梦;但几个人协作,难度就小了很多。而这种减负,同时剪掉的是只有靠写作才锻炼得出的思辨能力。
马成龙
曾获得美国国家传播学会 (NCA) 跨文化传播组1997年“最佳出版论文”奖。
本期,我们请到了曾在美国、加拿大高校任教,现任香港浸会大学传播系教授兼传理学院副院长的马成龙教授,讲讲他最认可的大学教育。
马成龙是台湾人,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后赴美国学习传播学,并获得佛罗里达大学传播学博士。毕业后,他先后受聘于加拿大及美国的高校15年,并于2000年晋升纽约州立大学Fredonia校区教授。之后马成龙来到香港。从事传播学研究教学的这些年,他曾多次受邀至大陆名校演讲,对中国和北美的教学都很了解。
讲到高等教育的进展,马成龙先是肯定了亚洲学校的快速进步,同时也表示,自己最认可的,还是美式高等教育。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未老生常谈地褒扬美国的创新和精英大学的博雅教育,而是用了一个很少见的形容词:一板一眼。
根据马成龙的体验和总结,美国大学教学生、做学问最老实,“一板一眼,说一不二”。在其他一些国家,大学教育是会打折扣的,一些课程的考核“虽然规定得严厉无比,实际上会打马虎眼”。他举了个具体的教学例子。
比如美国的本科教育要求学生一定要写论文,而且要完成指定阅读。老师选定了某一本教科书,他这一学期一定要把这本书全部教完;甚至一本教科书还不够,很多本科的课程同时使用两本教科书,这种现象非常常见。“老师绝对不会只开一个书单给学生,实际上却只教了其中部分章节就结束了。”
为了保证学生老老实实地学习,美式教学不会给学生到了学期末冲刺几天就能过关的机会,而是一开学就安排好了每个星期的教学计划,其中穿插了各种考试和论文。“开学第二周、第三周你就开始要交东西(项目报告和论文)了,甚至于开学第二周、第三周就有小考 了。”
究竟一个美国本科生要写多少论文?马成龙算了一笔账:“一个普通的科目,可能一个学期要交三四篇论文,当然只有最后一个论文比较长。而且都是要求独立完成的,不是小组作业。我们且不说TOP名校中的精英学霸;一个一般的美国学生,四年下来要修120学分,就是40门课,每门课交4篇论文,那么每个在美国读完四年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写了一二百篇正规的论文,这对于一个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是无可替代的。”
这还只是是本科教育,如果优秀的学生进了名校的研究所从事硕士、博士研究,那就是整天和学术期刊上的著作为伍,上课就是几个学生同老师一起讨论自己研读的论文。在接受过研究所锤炼的马成龙看来,现在流行的授课型硕士课程更像本科的延续:“仍然是上大课式的介绍性课程,简直就是在读大五、大六。”
马成龙曾在在美读硕士第一年的时候因为过重的论文压力怀疑过人生,但之后,他越来越肯定亲手写论文的意义。“即便是做了一个项目,要写项目报告,论文还是不能少。因为写项目报告会写出惯性,有了惯性就容易偷懒。”
但即便自己如此认可这种教育方式,身为院长的马成龙在香港教学时也没有完全实践。说到底“还是和教学资源有关,师生比例太悬 殊”。
老师实在不敢布置过多的论文,不然课后光看论文的时间都不够。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小组教学—小组项目、小组报告甚至小组论文。
这种看似聪明的做法让学生们拥护,毕竟写论文是绝大多数学生共同的噩梦;但几个人协作,难度就小了很多。而这种减负,同时剪掉的是只有靠写作才锻炼得出的思辨能力。
马成龙
曾获得美国国家传播学会 (NCA) 跨文化传播组1997年“最佳出版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