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着重指出,要“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其灵魂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是知识教育基础上的更高要求。重在使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核心。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音乐创新教育的关键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依指出:“谁是音乐教师要比谁是歌剧院的指挥重要得多。因为一个蹩脚的指挥,他不过是失败一次,而一个蹩脚的音乐教师却要连续失败三十年,要扼杀三十批儿童对音乐的爱好”。众所周知,再好的课程教材,如果没有教师的好教法也是难以奏效的。由于以往长期的应试教育“惯性”使然,许多教师嘴里说的是“要素质教育”“要创新教育”,用的也是新教材,却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上还是习惯于单纯灌输统一的书本知识。有的教师往往非常好心的扮演一个尽责的“老母鸡”角色,生怕学生不懂、不会,于是反复讲、反复教,到头来,学生的思路却越来越窄,主动性越来越差。长时间以来,每当我们听自己的学生唱出那种缺乏乐感的歌声时,只会埋怨他们缺乏“音乐细胞”,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教学方法的陈旧,没有意识到我们正沿袭着一个愈走愈窄的老路。当我们怀着极好的动机把自己从老师那儿学来的东西再灌输给我们的学生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成为一堵墙,挡住了学生与音乐的接触……
二、为课堂营造想象空间、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可以激活大脑思维,使其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产生灵感,而创造性表现的前提就是灵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营造想象空间。如以幻想为前提,以绘画为手段,实施联想,发现音乐美。或运用丰富的联想编故事、创情节,发展形象思维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营造出使学生乐学的音乐氛围,在欣赏《苗岭的早晨》时我特地将两种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进行对比欣赏,一种是小提琴演奏的,一种是口笛演奏的,为的是丰富听觉、引发思索、激活课堂,发展学生想象空间,提高课堂效果。听完两首曲目后提问:两首音乐表现同一内容,你更爱哪一种乐器演奏的,为什么?这一问使课堂气氛即刻活跃起来,大家议论纷纷,大都喜爱小提琴演奏的曲子,因为小提琴更能表现乐曲明朗清新的旋律。然后我用简短的语言将音乐形象进行描绘,然后让学生再听音乐,这次我要求大家听音乐的同时展开想象,随音乐想画面、想情节,这样同学们带着问题开始认真的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想象音乐。
三、找准创新的途径,优选创新的方法
1、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氛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首先要创设一个能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的教学氛围。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形成富有创造性的班集体。处于这样的集体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使创造性思考成为一种习惯。(2)为学生营造宽松环境,使学生大胆表演,培养其表现力。每个人都有表现欲,尤其在幼儿时期,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大多数孩子都能很好的表现自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青春期,羞涩、难为情阻碍了学生的表现欲,因此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设计合理的表现内容、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成为培养、发展学生表现力的关键。(3)形成良好的教学情境。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保证。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唤起学生的音乐注意,熏染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作心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课前播放一些与本课相关的音乐作品或音响资料,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之中,一种与音乐审美注意相伴的那种特定教学情境,即与学生对音乐创作学习期待的、渴求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就随之形成了,从而为创造性教学的有效展开作了铺垫。
2、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价值。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着眼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各项教学内容中的创造因素的内涵。如自制简易打击乐器、听音响做体态动作、听音响绘画、听音乐故事、结合音乐教学进行抒发音乐情感创造性地回答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提出的问题等,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并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养成爱好音乐的良好态度,树立学习音乐,学好音乐的信心。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探索、创新、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把握学生的发展是发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和领路人。课堂教学活动要变单向传授、被动接受为多维互动、主动高效学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了解音乐艺术及音乐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理解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根据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己掌握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使其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音乐教育是活力、是激情、是创造、是不断追求,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深入进行音乐课创新教学研究,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创立更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音乐实践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课型的音乐教学模式,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开拓型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