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老龄产业逐渐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但目前老龄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市场化融资不足,融资模式也较为传统、单一,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老龄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就老龄产业的融资现状从模式构建、形式创新、拓宽渠道、完善政策几个方面提出保障老龄产业的融资支持策略,有利于解决目前老龄产业市场化融资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老龄产业;金融支持;融资难
老龄产业是针对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产业,包括养老、医疗、教育、旅游、体育、文化等方面,它既包括盈利性的经济实体,也包括福利慈善性实体。老龄产业的兴起是人口老龄化的必然结果,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和发展空间,不仅满足了老年群体的需求,还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但我国老龄产业发展滞后,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其中,融资模式传统、单一,市场化融资不足等问题直接导致老龄产业陷入融资难的困境。金融支持是老龄产业资金获取的关键,也是老龄产业体系完善的前提,支持老龄产业更是金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基于老龄产业融资现状,从融资模式、融资形式、融资渠道、政策保障四个方面提出金融支持策略,如图1所示。
图1 老龄产业金融支持保障
一、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
依照联合国的标准,我国在2001年老年抚养比超过1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已进入老龄社会。老龄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新兴产业”,相对于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的事实,老龄产业的发展却一直缓慢,无法满足老年群体对产业发展的需要,其原因很多,如产业本身的特殊性、政策体制不健全、投资者认识不足等问题。投融资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金供给不足,融资难是限制老龄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应从金融支持的角度解决老龄产业的投融资问题。
二、金融支持保障策略
(一)构建新的融资支持模式。老龄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也要经历发展、成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其不同的特征和潜在的风险,制定不同的金融支持模式。
在发展期,老龄产业有偿债能力低、投资风险偏高、投资收益低的劣势,普遍存在较高的市场风险,想通过传统的股票融资或银行信贷等方式获得资金难度较大,多数依靠企业的内部资本积累或政府提供的政策性支持,因此,在发展阶段,老龄产业的发展在多数情况下需要政府有力的政策扶持和经济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性政策使老龄产业获得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支持,也可以通过对商业银行采取财政补贴等方式加强对老龄产业的支持。在成长期,企业发展趋于稳定,投资收益较发展期有所改善,市场需求增加,行业竞争明显,投资风险降低,间接融资成为这一阶段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商业银行的资金难以满足资金需求,其他渠道的资金也慢慢介入。
随着老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到成熟期,企业的集中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此时,企业的融资途径除了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以外,还可以通过创业板、中小板甚至主板实现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这一阶段直接融资是主要的融资方式。
(二)创新金融支持形式。老龄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发展和创新,金融体系现有的金融服务难以满足老龄产业发展的需求。除传统的银行信贷形式以外,金融机构应该根据老龄产业的特征,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多元化的金融供给渠道,对产品和形式不断创新,为老龄产业提供全面、灵活的金融支持形式。
一方面,融资模式创新。老龄产业可以采用股权融资的渠道,如商业银行可以设立投资基金或者直接控股的方式融资,获得投资收益,股权融资是老龄产业重要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金融产品创新。资金的提供方可以通过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分散风险共享收益。比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销售理财产品筹集资金,再委托信托公司对老龄产业进行投资,这样既分散了风险,还创新了产品。此外,金融机构还可通过无形资产质押融资向企业提供资金,首先要完善的现有的贷款评审管理制度,以促进信贷产品创新。
(三)拓宽金融支持渠道。对于老龄产业来说,股票融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1],再加上现有金融支持力度不足,使得现阶段诸如银行借款类的间接融资对具有发展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老龄产业的支持作用更明显。因此,拓宽融资渠道是解决老龄产业融资难的关键。
在我国,间接融资较直接融资来说处于更主流的地位,所以,应建立并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首先,国家应根据老龄产业特点,积极鼓励通过创业板和中小板融资,并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其次,老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投资收益预期良好,正好符合民间资本逐利的需求,可以集中原本分散的资金创造更高的收益,给老龄产业注入新的力量。最后,可以通过开发以产业投资基金为主的资本市场,给予老龄产业有力的支持。
(四)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日本和欧洲国家早在70年代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他们在政府建立的养老保障体系和提供的公共服务以外,还通过将老龄产业市场化、商品化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老龄产业体系,其中的关键是对老龄产业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而金融支持政策是有力保障,这为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提供了经验借鉴。
我国处于老龄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本需求量大,回收期长,市场风险大,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的金融支持政策是其发展的外部动力。可以通过利率、税收和财政三个工具实现较为完善的金融支持。
利率优惠政策。国家可对不同发展阶段的老龄产业制定有针对性的利率优惠政策,还可对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给予适当的利率补贴,这样既提高了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积极性,又降低了老龄产业融资成本,缓解了融资难的局面。税收优惠政策。针对老龄产业资金需求量大,回收期长的特点,国家可对无法按期缴税的企业实施延期缴纳政策;对于有研发部门的企业,若研发不成功,可对其研发费用和损失实行税前抵扣政策;对给研发企业提供贷款的公司实行利息收入免税政策。这样,既解决了资金困难,还提高了老龄产业生产研发的积极性,促进老龄产业进一步发展。在财政政策上,可以采取财政补贴和贴息的方式,对老龄产业给予重点支持,增加金融机构信贷收益。还可建立健全风险投资补偿机制,保障投资者的收益,降低损失。
参考文献:
[1] 郭正模,魏宇菲.老龄产业的弱质特征与政府对老龄产业扶持政策探讨[J].天府新论.2014(03):53-58
[2] 宋河发,万劲波,任中保.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产业选择与发展政策研究[J].关注中国,2010(9) :7-13
关键词:老龄产业;金融支持;融资难
老龄产业是针对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产业,包括养老、医疗、教育、旅游、体育、文化等方面,它既包括盈利性的经济实体,也包括福利慈善性实体。老龄产业的兴起是人口老龄化的必然结果,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和发展空间,不仅满足了老年群体的需求,还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但我国老龄产业发展滞后,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其中,融资模式传统、单一,市场化融资不足等问题直接导致老龄产业陷入融资难的困境。金融支持是老龄产业资金获取的关键,也是老龄产业体系完善的前提,支持老龄产业更是金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基于老龄产业融资现状,从融资模式、融资形式、融资渠道、政策保障四个方面提出金融支持策略,如图1所示。
图1 老龄产业金融支持保障
一、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
依照联合国的标准,我国在2001年老年抚养比超过1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已进入老龄社会。老龄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新兴产业”,相对于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的事实,老龄产业的发展却一直缓慢,无法满足老年群体对产业发展的需要,其原因很多,如产业本身的特殊性、政策体制不健全、投资者认识不足等问题。投融资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金供给不足,融资难是限制老龄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应从金融支持的角度解决老龄产业的投融资问题。
二、金融支持保障策略
(一)构建新的融资支持模式。老龄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也要经历发展、成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其不同的特征和潜在的风险,制定不同的金融支持模式。
在发展期,老龄产业有偿债能力低、投资风险偏高、投资收益低的劣势,普遍存在较高的市场风险,想通过传统的股票融资或银行信贷等方式获得资金难度较大,多数依靠企业的内部资本积累或政府提供的政策性支持,因此,在发展阶段,老龄产业的发展在多数情况下需要政府有力的政策扶持和经济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性政策使老龄产业获得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支持,也可以通过对商业银行采取财政补贴等方式加强对老龄产业的支持。在成长期,企业发展趋于稳定,投资收益较发展期有所改善,市场需求增加,行业竞争明显,投资风险降低,间接融资成为这一阶段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商业银行的资金难以满足资金需求,其他渠道的资金也慢慢介入。
随着老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到成熟期,企业的集中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此时,企业的融资途径除了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以外,还可以通过创业板、中小板甚至主板实现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这一阶段直接融资是主要的融资方式。
(二)创新金融支持形式。老龄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发展和创新,金融体系现有的金融服务难以满足老龄产业发展的需求。除传统的银行信贷形式以外,金融机构应该根据老龄产业的特征,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多元化的金融供给渠道,对产品和形式不断创新,为老龄产业提供全面、灵活的金融支持形式。
一方面,融资模式创新。老龄产业可以采用股权融资的渠道,如商业银行可以设立投资基金或者直接控股的方式融资,获得投资收益,股权融资是老龄产业重要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金融产品创新。资金的提供方可以通过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分散风险共享收益。比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销售理财产品筹集资金,再委托信托公司对老龄产业进行投资,这样既分散了风险,还创新了产品。此外,金融机构还可通过无形资产质押融资向企业提供资金,首先要完善的现有的贷款评审管理制度,以促进信贷产品创新。
(三)拓宽金融支持渠道。对于老龄产业来说,股票融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1],再加上现有金融支持力度不足,使得现阶段诸如银行借款类的间接融资对具有发展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老龄产业的支持作用更明显。因此,拓宽融资渠道是解决老龄产业融资难的关键。
在我国,间接融资较直接融资来说处于更主流的地位,所以,应建立并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首先,国家应根据老龄产业特点,积极鼓励通过创业板和中小板融资,并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其次,老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投资收益预期良好,正好符合民间资本逐利的需求,可以集中原本分散的资金创造更高的收益,给老龄产业注入新的力量。最后,可以通过开发以产业投资基金为主的资本市场,给予老龄产业有力的支持。
(四)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日本和欧洲国家早在70年代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他们在政府建立的养老保障体系和提供的公共服务以外,还通过将老龄产业市场化、商品化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老龄产业体系,其中的关键是对老龄产业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而金融支持政策是有力保障,这为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提供了经验借鉴。
我国处于老龄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本需求量大,回收期长,市场风险大,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的金融支持政策是其发展的外部动力。可以通过利率、税收和财政三个工具实现较为完善的金融支持。
利率优惠政策。国家可对不同发展阶段的老龄产业制定有针对性的利率优惠政策,还可对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给予适当的利率补贴,这样既提高了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积极性,又降低了老龄产业融资成本,缓解了融资难的局面。税收优惠政策。针对老龄产业资金需求量大,回收期长的特点,国家可对无法按期缴税的企业实施延期缴纳政策;对于有研发部门的企业,若研发不成功,可对其研发费用和损失实行税前抵扣政策;对给研发企业提供贷款的公司实行利息收入免税政策。这样,既解决了资金困难,还提高了老龄产业生产研发的积极性,促进老龄产业进一步发展。在财政政策上,可以采取财政补贴和贴息的方式,对老龄产业给予重点支持,增加金融机构信贷收益。还可建立健全风险投资补偿机制,保障投资者的收益,降低损失。
参考文献:
[1] 郭正模,魏宇菲.老龄产业的弱质特征与政府对老龄产业扶持政策探讨[J].天府新论.2014(03):53-58
[2] 宋河发,万劲波,任中保.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产业选择与发展政策研究[J].关注中国,2010(9)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