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学结合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學管理着手,通过对工学结合的认识,探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依据、教学管理的策略、教学管理与理论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依据;策略
对工学结合的认识
目前对于工学结合教育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为大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工学结合教育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教育活动。无论是在普通教育还是在职业教育中,教学都是重头戏,教学管理更是不容忽视,在国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学校和企业怎样进行合作以加强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值得关注的焦点。在本文中,笔者拟将工学结合界定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并据此论述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依据以及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策略。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依据
政策依据2005年10月28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的附件第13条也提到:大力推动各地和职业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制定《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一年、高等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半年提出操作性指导意见。2006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国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文件的形式规定下来,可见国家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程度。
理论依据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包括三点:第一,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二,建立“五育”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第三,建成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的教学管理体系。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势必会相应地发生改变,由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学管理逐渐转变为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教学管理,这样更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
实践依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构成“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本质要素就是企业和学校。企业着重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学校着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培训基地和培训中心的建设方面,德国政府和企业舍得投资,并进行统一规划,对理论教师、实践教师和企业培训师傅在规格要求、培训方式、进修措施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同时也从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方面给予优惠,确保教师来源充足、教师素质良好与教学情绪稳定。职业学校的学生同时具有学徒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学习分为两个部分,即在工厂接受实践操作训练和在职业学校接受理论课程与一般课程的学习,使理论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一般而言,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的时间为每周一到两天,学徒在企业内的主要实习场所是工作岗位、实训工场和实验室以及企业内教学。在实践技能培训方面,通常是实训教师在工作岗位上通过示范、讲解的方式传授手工操作的技巧和知识。按照职业院校的课程计划,教学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类,二者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形成有赖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能使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策略
教学管理是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学管理人员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管理手段使学校的教育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更显得日益重要。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为了学习理论知识而进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如实验、作业等;另一类是具体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于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专业知识,使职业技能熟练化的劳动教学。基于此以及对工学结合的认识,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管理主要包括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和工学结合实习教学管理两个方面。
1.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中央财政在“十一五”期间将对发展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主要用于“四大工程”和包括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在内的“四大计划”中。在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学校应选派年富力强、既懂业务又懂管理、德才兼备、作风深入、勇于真抓实干的教师充实到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部门,领导工学结合实训教学工作。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部门要为教师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要建立和健全工学结合实训教学考核、评估机制,鼓励和引导教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事业心切实搞好教学。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应确定实验指导专兼职教师。校内基地的专职实训指导教师要列入教师编制,校外兼职实训指导教师要发给正式聘书,并有计划地组织培训。学生到校内、校外基地进行实训,实训指导教师要根据实训计划拟订实训进程计划,并按进程计划组织指导学生实训。要强化工学结合实训教研活动,积极开展工学结合实训教学课题研究。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部门应做好师资队伍、设备设施、接受实训人数的统计分析与积累资料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实训教学考核制度,使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不断趋于科学化,以提高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质量。
2.工学结合实习教学管理。实习教学是职业院校最基本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工学结合实习教学是指在工学结合实习工厂进行的实习教学。工学结合实习教学具有实现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功能,实习教学的过程同时伴随着产品生产,产品生产主要是由学生通过实习操作完成的。工学结合实习教学的管理结构应该是“一校两制”,即学校﹢工厂的管理结构。其具体做法,一是在职业院校中设主管工学结合实习教学的副校长一名,在实习工厂设实习工厂厂长一名,以副校长为主,实习工厂厂长为辅,共同负责实习工厂的全面工作。二是按专业设生产实习车间,车间主任由专业实习教研组长担任,全面负责生产实习的日常管理工作,较大的专业可设由实习教师兼任的班组长,协助车间主任工作。三是根据实习工厂规模的大小,设置相应的职能科室,如生产经营科、技能开发科、技术质管科等。各职业院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完善实习教学的管理结构。工学结合实习教学产品的选择与开发以及产品的质量是工学结合实习教学管理的关键,职业院校要制定工学结合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教学人员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实习工厂厂长应根据工学结合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实习工厂的生产任务,确定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实习的组织与进程,编写计划说明,绘制工学结合实习日程表。实习教学人员则需进一步制定教学班(组)的学习授课计划和课日授课计划,必要时还要制定课题授课计划等。实习教学人员在教授工学结合实习课时,必须遵循入门指导、巡回指导和结束指导三个基本步骤。进行入门指导时,应检查学生安全防护措施和工作场地布置,讲授操作要领并做示范,分配实习任务;进行巡回指导时,对关键工序、高技术工序岗位要配备经验丰富的工人把关。应及时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使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得以形成,职业心理和思想品德得以健康发展。进行结束指导时,应验收学生作业,结合实例进行讲评,促使学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操作体验。实习教学人员应根据教学管理要求,对每个课日实习情况做出记载,记载的内容应包括教学内容、进度、作业质量,学生出勤及其他重要问题。在工学结合实习结束时,职业院校学生应根据工学结合实习目标、任务等方面的要求独立完成实习报告的编写,要求材料准确、观点明确、表达清楚。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与理论教学管理的有機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对两者进行综合管理,可以从与理论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管理密切相关的场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三个方面入手。
1.对校办工厂的管理。校办工厂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校办工厂中实现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与理论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要明确校办工厂具有生产和教学的双重任务,在进行教学管理的同时也要兼顾生产。校办工厂应由一名副校长负责实践教学工作,并设立实践指导办公室,配备一名实践指导教师担任专职干部,具体负责和安排学生下厂实践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在实践教学结束时,负责评定和汇总学生的考核成绩,同时应配备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理论课教师。理论教学可以改在校办工厂进行,使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与理论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提供一定的空间。
2.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包含很多方面,系统而有代表性的关于“双师型”教师管理的理论是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周明星教授提出的“三层次”管理策略。该理论认为,应当从自我、学校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双师型”教师实施专业管理。一是自我管理。从个人层次上,“双师型”教师应当具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二是学校管理。这种机制分为两类:外在的督促机制,即通过制定硬性措施,使专业教师达到规定的要求;内化的能动机制,即通过政治待遇激励、理智情感激励和经济待遇激励等,提高专业教师自觉参与培训进修的自觉性。三是国家管理。应当从“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标准、专业制度、专业培训和专业待遇四个方面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宏观管理。在这个层面上还有职业院校的人事制度管理、双职称管理和“双师型”教师评定的标准等。首先是人事制度。应当改革职业院校的用人制度,允许职业院校通过职业资格认定,从社会上招聘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从根本上解决“双师型”教师的来源问题。其次是双职称的管理。在现实条件下,教师系列和工程系列职称的互评渠道不畅通,应解决“双职称”评定的问题。再次要统一“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与理论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双师型”教师的管理上更应体现人性化管理。
3.对学生的管理。在理论教学当中,课堂问题行为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解决课堂问题行为重在预防,应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更重要的是专业理论课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对大多数轻度问题行为,可以在不间断教学的同时,采用暗示、提醒等方式提醒学生。对少数破坏性较大的问题行为,专业理论课教师要保持冷静,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教务部门对实习辅导要统筹安排,学生实习的场地不只限于学校,也可以在校办工厂或企业实习,定期安排这样的场所向学生开放,并派专业理论课教师辅导学生,可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教务部门要经常抽查作业批改情况,防止作业抄袭现象。工学结合的作业除理论作业外,更应突出动手操作方面的作业。教学考核一般应采取考查和考试的办法,考查课应注意在平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中采集学生的成绩,一般应依据平时采集的3~4个分数评定考查成绩。
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教学管理,总结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改革教学管理,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肖化移,李谨平.工学结合的理性思考[J].职教通讯,2006,(5).
[2]邸鸿勋,等.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57.
[3]邹天幸,刘春生,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89.
[4]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2.
[5]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素质及培养模式研究报告[R].2005.
作者简介:
余水兰(1982—),女,湖南永州人,瑶族,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
肖化移(1968—),男,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依据;策略
对工学结合的认识
目前对于工学结合教育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为大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工学结合教育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教育活动。无论是在普通教育还是在职业教育中,教学都是重头戏,教学管理更是不容忽视,在国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学校和企业怎样进行合作以加强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值得关注的焦点。在本文中,笔者拟将工学结合界定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并据此论述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依据以及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策略。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依据
政策依据2005年10月28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的附件第13条也提到:大力推动各地和职业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制定《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一年、高等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半年提出操作性指导意见。2006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国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文件的形式规定下来,可见国家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程度。
理论依据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包括三点:第一,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二,建立“五育”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第三,建成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的教学管理体系。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势必会相应地发生改变,由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学管理逐渐转变为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教学管理,这样更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
实践依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构成“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本质要素就是企业和学校。企业着重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学校着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培训基地和培训中心的建设方面,德国政府和企业舍得投资,并进行统一规划,对理论教师、实践教师和企业培训师傅在规格要求、培训方式、进修措施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同时也从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方面给予优惠,确保教师来源充足、教师素质良好与教学情绪稳定。职业学校的学生同时具有学徒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学习分为两个部分,即在工厂接受实践操作训练和在职业学校接受理论课程与一般课程的学习,使理论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一般而言,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的时间为每周一到两天,学徒在企业内的主要实习场所是工作岗位、实训工场和实验室以及企业内教学。在实践技能培训方面,通常是实训教师在工作岗位上通过示范、讲解的方式传授手工操作的技巧和知识。按照职业院校的课程计划,教学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类,二者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形成有赖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能使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策略
教学管理是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学管理人员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管理手段使学校的教育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更显得日益重要。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为了学习理论知识而进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如实验、作业等;另一类是具体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于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专业知识,使职业技能熟练化的劳动教学。基于此以及对工学结合的认识,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管理主要包括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和工学结合实习教学管理两个方面。
1.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中央财政在“十一五”期间将对发展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主要用于“四大工程”和包括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在内的“四大计划”中。在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学校应选派年富力强、既懂业务又懂管理、德才兼备、作风深入、勇于真抓实干的教师充实到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部门,领导工学结合实训教学工作。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部门要为教师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要建立和健全工学结合实训教学考核、评估机制,鼓励和引导教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事业心切实搞好教学。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应确定实验指导专兼职教师。校内基地的专职实训指导教师要列入教师编制,校外兼职实训指导教师要发给正式聘书,并有计划地组织培训。学生到校内、校外基地进行实训,实训指导教师要根据实训计划拟订实训进程计划,并按进程计划组织指导学生实训。要强化工学结合实训教研活动,积极开展工学结合实训教学课题研究。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部门应做好师资队伍、设备设施、接受实训人数的统计分析与积累资料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实训教学考核制度,使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不断趋于科学化,以提高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质量。
2.工学结合实习教学管理。实习教学是职业院校最基本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工学结合实习教学是指在工学结合实习工厂进行的实习教学。工学结合实习教学具有实现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功能,实习教学的过程同时伴随着产品生产,产品生产主要是由学生通过实习操作完成的。工学结合实习教学的管理结构应该是“一校两制”,即学校﹢工厂的管理结构。其具体做法,一是在职业院校中设主管工学结合实习教学的副校长一名,在实习工厂设实习工厂厂长一名,以副校长为主,实习工厂厂长为辅,共同负责实习工厂的全面工作。二是按专业设生产实习车间,车间主任由专业实习教研组长担任,全面负责生产实习的日常管理工作,较大的专业可设由实习教师兼任的班组长,协助车间主任工作。三是根据实习工厂规模的大小,设置相应的职能科室,如生产经营科、技能开发科、技术质管科等。各职业院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完善实习教学的管理结构。工学结合实习教学产品的选择与开发以及产品的质量是工学结合实习教学管理的关键,职业院校要制定工学结合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教学人员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实习工厂厂长应根据工学结合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实习工厂的生产任务,确定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实习的组织与进程,编写计划说明,绘制工学结合实习日程表。实习教学人员则需进一步制定教学班(组)的学习授课计划和课日授课计划,必要时还要制定课题授课计划等。实习教学人员在教授工学结合实习课时,必须遵循入门指导、巡回指导和结束指导三个基本步骤。进行入门指导时,应检查学生安全防护措施和工作场地布置,讲授操作要领并做示范,分配实习任务;进行巡回指导时,对关键工序、高技术工序岗位要配备经验丰富的工人把关。应及时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使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得以形成,职业心理和思想品德得以健康发展。进行结束指导时,应验收学生作业,结合实例进行讲评,促使学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操作体验。实习教学人员应根据教学管理要求,对每个课日实习情况做出记载,记载的内容应包括教学内容、进度、作业质量,学生出勤及其他重要问题。在工学结合实习结束时,职业院校学生应根据工学结合实习目标、任务等方面的要求独立完成实习报告的编写,要求材料准确、观点明确、表达清楚。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与理论教学管理的有機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对两者进行综合管理,可以从与理论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管理密切相关的场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三个方面入手。
1.对校办工厂的管理。校办工厂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校办工厂中实现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与理论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要明确校办工厂具有生产和教学的双重任务,在进行教学管理的同时也要兼顾生产。校办工厂应由一名副校长负责实践教学工作,并设立实践指导办公室,配备一名实践指导教师担任专职干部,具体负责和安排学生下厂实践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在实践教学结束时,负责评定和汇总学生的考核成绩,同时应配备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理论课教师。理论教学可以改在校办工厂进行,使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与理论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提供一定的空间。
2.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包含很多方面,系统而有代表性的关于“双师型”教师管理的理论是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周明星教授提出的“三层次”管理策略。该理论认为,应当从自我、学校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双师型”教师实施专业管理。一是自我管理。从个人层次上,“双师型”教师应当具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二是学校管理。这种机制分为两类:外在的督促机制,即通过制定硬性措施,使专业教师达到规定的要求;内化的能动机制,即通过政治待遇激励、理智情感激励和经济待遇激励等,提高专业教师自觉参与培训进修的自觉性。三是国家管理。应当从“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标准、专业制度、专业培训和专业待遇四个方面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宏观管理。在这个层面上还有职业院校的人事制度管理、双职称管理和“双师型”教师评定的标准等。首先是人事制度。应当改革职业院校的用人制度,允许职业院校通过职业资格认定,从社会上招聘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从根本上解决“双师型”教师的来源问题。其次是双职称的管理。在现实条件下,教师系列和工程系列职称的互评渠道不畅通,应解决“双职称”评定的问题。再次要统一“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与理论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双师型”教师的管理上更应体现人性化管理。
3.对学生的管理。在理论教学当中,课堂问题行为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解决课堂问题行为重在预防,应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更重要的是专业理论课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对大多数轻度问题行为,可以在不间断教学的同时,采用暗示、提醒等方式提醒学生。对少数破坏性较大的问题行为,专业理论课教师要保持冷静,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教务部门对实习辅导要统筹安排,学生实习的场地不只限于学校,也可以在校办工厂或企业实习,定期安排这样的场所向学生开放,并派专业理论课教师辅导学生,可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教务部门要经常抽查作业批改情况,防止作业抄袭现象。工学结合的作业除理论作业外,更应突出动手操作方面的作业。教学考核一般应采取考查和考试的办法,考查课应注意在平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中采集学生的成绩,一般应依据平时采集的3~4个分数评定考查成绩。
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教学管理,总结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改革教学管理,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肖化移,李谨平.工学结合的理性思考[J].职教通讯,2006,(5).
[2]邸鸿勋,等.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57.
[3]邹天幸,刘春生,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89.
[4]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2.
[5]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素质及培养模式研究报告[R].2005.
作者简介:
余水兰(1982—),女,湖南永州人,瑶族,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
肖化移(1968—),男,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