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鉴赏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dd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期?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恩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行行重行行》
  
  古诗是与今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一般唐代以后的律诗称今体诗或近体诗,非律诗则称古诗或古体诗。《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大多是文人模仿乐府之作,也许有五六十首,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从其中选取了十九首,后人称之为《古诗十九首》。这些诗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不一致,而且作者已佚,但它的艺术成就却是非常突出的,它长于抒情,善于运用比兴手法,使诗意含蓄蕴藉,大体代表了当时古诗的艺术成就。诗的内容主要是反应士子宦途失意、游子思乡以及思妇的怨情。诗的艺术价值很高,一方面继承了诗三百篇,另一方面又开创了建安魏晋五言诗的风气,后来的诗人多受其影响。钟嵘《诗品》评为“一字千金”,诚非过誉。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诗是一首思夫诗,抒发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离乱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行行”言其远,“重行行”言其极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于是,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住发出的直白呼喊。诗中的“君”,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与君一别,音讯茫然:“相去万余里”。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所谓“各在天一涯”也。“道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长”承“万余里”,指路途遥远,关山迢递。因此,“会面安可期”!当时战争仍频,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
  然而,别离愈久,会面愈难,相思愈烈。诗人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飞禽走兽尚且如此,何况人呢?这两句用比兴手法,突如其来,效果远比直说更强烈感人。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兼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胡马在北风中嘶鸣了,越乌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自别后,我容颜憔悴,首如飞蓬;自别后,我日渐消瘦,衣带宽松。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正是这种心灵上无声的呼唤,才越过千百年,赢得了人们的旷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叹。
  至此,诗中已出现了两次“相去”。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间之长。相隔万里,日复一日,是忘记了当初旦旦誓约?还是为他乡女子所迷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明净的心灵蒙上了一片云翳。“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诗人通过由思念引起的猜测疑虑心理“反言之”,思妇的相思之情才愈显刻骨,愈显深婉、含蓄,意味不尽。
  猜测、怀疑,当然毫无结果;极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这就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犹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坐愁相思了无益。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故诗最后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至此,诗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结束了她相思离乱的歌唱。
  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正是这首诗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所在。而首叙初别之情——次叙路远会难——再叙相思之苦——末以宽慰期待作结。离合奇正,现转换变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其他文献
腹诽    腹诽,也叫“腹非”,即嘴上不说,心里却叽里咕噜,认为不对。先秦时,好像还没有这罪名。周厉王的时候,统治很严酷,说话相当危险,弄不好就被杀掉,老百姓在路上见面都不敢用嘴巴打招呼,使一下眼色就拉倒。到了秦王朝,特别重视舆论一律,乱说也不行,“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但是,如果“不语”,好像不算犯罪。   西汉建立后,刘邦的子孙汉武帝设立了这个罪名。据《史记·平准书》所载,颜异早年为济南亭长(
期刊
在地理学家眼里,秦岭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在气候学家眼里,秦岭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在生物学家眼里,秦岭是两类截然不同的动植物资源的界线,且将两者容纳于一身;在历史文化学家眼里,秦岭是俊秀江南与粗犷北国的分隔,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甚至被称作华夏文明的“龙脉”……秦岭之于中国,意味着太多。它不仅在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上具有南北分界的重要意义,而且还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孕育
期刊
唐末至清,每到官学失信,书院就会兴起,之后繁荣、官化,再腐朽。然而真正的书院精神,从不因书院的兴废而改。千年一转身,书院今又来。    千年兴废    书院的兴起,经历了较为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私人授徒讲学,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但以书院的组织形式授徒讲学,则是近千年的事情。唐朝,随着雕版印刷的成熟,书籍数量激增。开元年间,玄宗设丽正书院为皇室修书,始有书院之名。五代以来,由于战争频繁,官学衰
期刊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壮举,本期我们把目光投注到未能东归的土尔扈特部。土尔扈特东归时,伏尔加河西岸的两万多蒙古同胞被留在了俄国。二百多年来,他们和东归的部族一样,在历史的潮流中跌宕起伏,历尽沧桑。    1771年,土尔扈特的领袖渥巴锡率领部族冲破重重困扰回归祖国。但在伏尔加河西岸的蒙古部落因河流尚未封冻未能成行。当时有4700帐,其中有杜尔伯特部落10000多人,土尔扈特部落8000
期刊
在秦汉之交的政治风云中,有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张苍,他跟随汉高祖刘邦一同打天下、治天下,建立了卓著的功勋,官至丞相,后来活到100多岁才去世,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唯一超过百岁的丞相寿星。  张苍的人生经历,颇富有戏剧色彩。据史书记载,张苍做过秦朝主管文书的御史。他为人很正直,对秦朝的残暴统治非常不满,经常发表一些抨击朝政的议论。秦王对张苍恨之入骨,准备指派公差逮捕他。有朋友向张苍通风报信,得知消息后,
期刊
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耀的火苗?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是谁?深受酷刑却无怨无悔?    啊!巨人,是你给人类带来火种。  送来光和热,送来人类新的纪元!  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  高山险峻,铁链加身。  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身躯,  却怎能锁住那颖坦荡无私的心!  难道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  不,你给予我们
期刊
2011年元旦前夕,山东省教育主管部门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以避免“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无独有偶,此前湖北省已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然后重新编排后再发给学
期刊
说起天津,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把它的名字和北京联系在一起,的确,在天津的历史和文化里,有很多部分都和北京有关系。如果把这两座城市比作兄弟的话,天津更像是一个顽皮的弟弟,在它身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生活的趣味。    把笑声带给世间的老人  天津作家林希曾经写过一本著作,叫做《天津话逗你玩儿》。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林希认为,天津的方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倍儿逗”,即便是在读音上,天津人都能找出些乐子来。作
期刊
在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中,晋文公“谲而不正”,楚庄王在当时中原人眼里算是“非我族类”,宋襄公傻得有些可笑,秦穆公功业偏于一隅,唯独齐桓公才是货真价实的一代霸主,以至孔子称道他“正而不谲”,孟子讴歌他“五霸桓公为盛”。   齐桓公的“正”,说白了也很寻常,就是他的处事从根本上合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庸、节制,凡事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用最佳的方式实现自己既定的战略目标。用今天的话说,
期刊
前些年,香港的古装戏在大陆特别火。那几年,香港出了多少古装戏?比如《戏说乾隆》,内容完全是乱写的,不是说历史上真正的乾隆,但让他穿上古装,说明香港人内心深处还是有历史情结。同样一个故事,讲一个香港老板有了私生女,大家会觉得没什么好看,穿上古装,爱看的人就多了,这就是历史情结。虽然是香港,但毕竟还是中国人,文化心理还是有许多接近的地方,比如说,孙隆基写的对中国人的解读,全中国,包括港澳台都适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