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说书创新发展的“三个维度”

来源 :百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2ej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说书是陕北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至今在陕北及陕北周边地区广泛流传。2006年因其艺术形式的独特和在陕北陕西乃至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十多年来,陕北说书理出了较为科学、较为全面的传承谱系,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搜集、整理、出版了一些经典性的书词,推出了数十个在全国曲艺界较有影响的作品。总的来说,陕北说书已经深入人心,说书在陕北随处可见,听书在陕北成为时尚,但保护还在起步阶段,经验还不足,模式还没有成熟,针对陕北说书的创新发展,还众说纷纭,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都在积极探索。以笔者之见,陕北说书着力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寻求创新发展。
  一、内容是根本,在内容的创新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任何艺术形式的传承发展都要用新的作品来体现和承传,一种艺术形式的新作品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越来越贴近生活,这种艺术形式传承发展得就越好。陕北说书从产生至今,一直深受群众喜爱,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就是陕北说书新作品不断问世。陕北说书的传统书目很多,流传至今的《花柳记》《五女兴唐传》《观灯记》《摇钱记》等经典作品是陕北说书的标志和标准,是陕北说书创新发展的深厚基础和丰富宝库。上世纪40年代开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引导和鲁迅艺术学院贺敬之、马克等文化名人的精心指導下,说书艺人韩起祥开始编创新书,先后编创新书《四岔捎书》《刘巧团圆》《张玉兰参加选举会》《王丕勤走南路》《翻身记》等400多本,这些新作品不仅开创了陕北说书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也成就了一代说书大师韩起祥。
  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和群众文艺创作的不断深入,陕北说书的创新发展也呈现良好的态势。《乐三边》入围第十七届全国群星奖决赛,《山里回来的年前人》入围第十八届全国群星奖决赛,《咱是说书唱曲的人》入围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提名奖,《那道道峁梁那道道川》获得陕西省第八届艺术节群星奖,并与苏州评弹合作组成新节目《看今朝》参加中央团拜会和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此外,各种新编创的说书小段随处可听,为陕北说书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新涌现的新作品无疑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反映新时代,深受老百姓的青睐,对陕北说书的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形式是关键,在形式的创新中实现多样化发展
  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要满足群众的需求。陕北说书起初只是盲人们生活(乞讨)的一种手段。盲艺人用民间小调演唱一些吉祥话,博得主人的欢喜,赏的饭吃。后来,有些人觉得说书这种艺术形式听起来还挺好,干脆将说书艺人请来,接连说上三天或五天或更长一段时间。说书艺人坐在相对宽敞的地方一个人说,一个村或者多个村的群众前来听书。这种“一人说书、多人听书”的模式至少持续到上世纪40、50年代,从现在留下来少有的韩起祥说书照片上看得一清二楚。在韩起祥之后,陕北说书的另一位里程碑式人物张俊功把陕北说书由一人变多人,由坐场改为站场,开创了陕北说书的崭新局面。张俊功说书有对唱,有表演,模仿得惟妙惟肖,说唱得绘声绘色,甚为壮观。对于听众而言,就不仅仅是听书,还有观书,通过观看说书艺人的表演,增加听书的乐趣和享受。除此之外,陕北说书最初的音乐也很单调,后来吸收了信天游、道情、碗碗腔、秦腔、眉户等曲调,增加了梆子、耍板、二胡、笛子、板胡、小锣、扬琴等乐器,音乐逐渐变得丰富饱满,悦耳动听。至此,陕北说书从形式到内容、从音乐到艺术都发展到新的高度,真正成为时代的艺术、群众的艺术。今后,陕北说书要在形式上继续创新,在创新中寻求发展。
  三、传播是手段,在传播的创新中加快发展
  新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生活也因科技而丰富多彩。随着QQ、微信、快手、抖音等平台的出现,网络直播、手机游戏、移动应用精彩纷呈,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又激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使得非遗在当代社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就拿陕北说书来说,传统的现场说书,听众最多也就几百人,说书艺人只能一场一场说,听众只能一场一场听。现在有了互联网,完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一处直播,世界各地都可以同时看,一个录播,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反复观看。比如马美如,16岁开始跟着师傅开始学习说书,走村串户。自从快手直播开始,一炮而红,成为陕北最红的说书艺人。她的粉丝189.9万人,直播在线观众2万多。高小青,粉丝66.9万人,直播观众3000多。贺丽50.2万人,在线观众2000多。张小飞粉丝42.5万人,在线观众1500多。曹张萍,粉丝15万左右,在线观众500—1000人。2019年5月,榆林市文广局和扬州市文广局组织了一场榆林扬州曲艺交流展演,其中一位说书艺人在扬州瘦西湖拍了一小段视频发在快手上,其实内容很简单,只有四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榆扬文化搞交流,说书说到瘦西湖)。没有想到不到半小时,浏览量就超过2万,真让人感叹互联网时代的神奇。陕北说书快手直播为什么如此受人热捧,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一是快手直播设备简单,形式灵活,说书艺人在直播中表演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群众喜爱。最关键的是通过直播,说书艺人可以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能够激发说书艺人直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证直播的精彩源源不断。像定边的盲艺人贾治财,由于眼睛的影响,走街串户式的说书很不方便,靠说书几乎没有收入,自从有了快手,可以足不出户说书唱曲,收入也有了一定的保障。在一次采访中,他表示对陕北说书快手直播的信心很大,愿意一直从事下去。
  二是群众听书方便。过去在庙会、过年过节才能听书,现在坐在家里在手机上就能看陕北说书的直播,而且喜欢谁就看谁的直播。陕北说书快手直播让老百姓能够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
  三是这种新的传播手段打破了时空限制,没有男女老少之分,没有贵贱之分,没有城乡差别,同一时间,不同地域,一样快乐。氛围好,快乐多,艺人愿意演,观众愿意看。由此可见,互联网为陕北说书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陕北说书应紧跟时代步伐,抓紧机遇,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发展,着力创新发展。
  新时代,陕北说书只有与时代同步,只有贴近社会生活,只有满足群众更多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大众的艺术,才能真正受到群众的欢迎,为此,必须从内容、形式和传播等三个方面寻求创新,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榆林市群众艺术馆)
其他文献
县上分配下来任务:秋季骟割本地土种公羊30只,说是为了在全县推广布尔羊。经过调查摸底,我所包的村,有一只公羊。主管骟割的副乡长说:“今天下午去你们村!”我说:“那就走,去给徐昌明家的大公羊做绝育手术!”副乡长笑了,忽又严肃地说:“据说徐昌明今秋已经偷配了好几只母羊。”我说:“看来是必须及时对他家种羊采取结扎手术了。”  徐昌明就是我们即将施行手术的羊的主人,包着河滩几亩地,养了一群本地土羊,日子过
期刊
王健,1971年生,天津市人。幼习书、画,师从津门名家哈佩、溥佐、梁崎、刘一鸣等。于天津美術学院攻读中国美术史,师从何延喆先生,获硕士学位,随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师从薛永年先生攻读书画鉴定与鉴藏史,获博士学位。
期刊
一  在电子时代,文房四宝带着一种书卷气,一种翰墨气息,在时光的那畔,如渐行渐远的书生,只听到隐隐约约的环佩声,只听到一声声的木屐声,可是,已难以看见其书卷气四溢的身影,更别说其琳琅的歌吟声了。  然而,在时光的此岸,白棉纸仍如陌上看花的女子,如高楼微笑的少妇,时时惊鸿一瞥,出现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少年的书案上,挥之不去。  一张白棉纸,书写着竖行文字。  一张白棉纸,写尽了诗词的风韵。  白棉纸
期刊
我们村里的每一个小孩长得都像自己的父亲。外村人到村里来找人讨债要账,一般是不问路的,他们只需悄悄地在村口看看我们这些小孩的脸,就会认出我们是谁家的孩子。一般的情况下,他跟着他认准的那个小孩子的屁股后面走,是错不了的。  也有失误的时候,比如那讨债的人明明认准了他跟着的那个孩子长得很像欠他账的人,等走到门口,却发现那孩子的父亲并不是欠他账的人。这种情况,不是这个小孩长走了样,也不是那个讨债的人认错人
期刊
摘 要:吴昌硕是海派的领军人物,其绘画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是一位优秀的绘画大师。本文论述了他的大写意花鸟画有书法用笔、独到用墨、丰富用色、多样章法等特点。并认为吴氏诗、书、画、印皆精,以及为人正直、勤学苦练等艺术修养非常重要。  关键词:吴昌硕;大写意花鸟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
期刊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想。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这是《诗经·国风·召南》的《甘棠》。  一声音乐响起,伴合着一声清脆的童音念歌谣,《甘棠清风》这场戏就拉开了序幕,顿时把台下的广大观众一下子吸引到了剧情之中。  2019年11月27日晚19时30分,岐山县剧团创作的秦腔廉政新剧《甘棠清风》在岐山大剧院首次上演,可容纳一千余名观众的大剧院座无虚席,
期刊
摘 要:《云中记》的主人公阿巴在汶川地震四年后重返已成废墟的云中村,并在祭祀山神和亡灵与回忆过往之间看清了自己的内心,决定随着云中村一起消失。这种平静向死的行为揭示了阿巴理解自然、正视灾难以及不与传统分割的态度,对阿巴之死的进行多角度解读,有助于深入挖掘作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云中记》;阿巴之死;隐喻  《云中记》是作家阿来2019年的一部史诗力作。它以祭师阿巴的视角讲述了处于汶川地震带上的
期刊
敢為当先
期刊
《勤洗手 講卫生》 李夏瑶作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战略的不断提升,“一带一路”越来越多的被重视,在丝绸之路沿线遍布历史文化遗迹,沿线也有很多学校分布在丝路带上。因为地域、交通、考察路线等原因,实地的艺术考察却常常无法进行。本文以丝路沿线的城市为例,探究大学生互助式艺术考察的重要性及艺术考察的相关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考察;互助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