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本刊编辑接到一位年轻摄影师的电话,他的照片拍得不错,也曾获得一些全国范围内摄影奖项的大奖。这次他打来电话,不是询问某些具体的技术问题,而是关于他的一点点小困惑:“为什么我的照片拍得不错,也获得了一些奖项,甚至是大奖,但相比另外某些摄影师的作品,并未受到社会广泛范围的关注?为什么一些我觉得拍得没有我这么精美的作品,反而能在微博上有各种转发,引起很多人关注,是不是需要拍摄更具有话题性的题材?有一些摄影师的东西,我看起来也就是那么随意的一拍,我没感受到它有什么艺术内涵,为什么就有很多粉丝?甚至是摄影圈之外的关注……是不是找专家写一些文章来推荐就可以了?我还是相信摄影本身不需要文字作解说,一图胜前言……”其实他的问题颇有代表性,只是很多人不去探究。
今天,“摄影人”的数量与十年前相比,有几何级的增长,影像顺着网络涌来,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影像的观看、使用、读解和审美方式多种多样,曾经很多朋友常挂在嘴边的引以为荣“摄影圈”的“摄影人”等这些词汇,其确立的边界在新时代看起来混沌的摄影词条云团中,似乎已被稀释殆尽,如今,抱着玩乐的心态或是严肃的心态去拍照,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摄影方式不是唯一,接受和了解摄影的多元,才能更好地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摄影方式。
根据编辑的经验,他的困惑并不是个例,看到这些变化的人才会困惑。编辑和这位摄影师的对话貌似煞有介事,但也并不能给出标准答案。又深入聊了聊,下面是整理过的聊天记录。
U:年轻摄影师
D:《大众摄影》编辑
D:你在二十出头就在一些影赛影展中获奖,我记得你说过入门时是和师父学的,那是很有经验的摄影师吧?
U:我是被两位师傅带进门的,他们都是多年的摄影工作者,10岁的时候,我受他们影响,接触到摄影,也很狂热,但是那时摄影对于我来说只是一项课余活动。
D:有师傅能带进门学习,很宝贵,以前很多人都是自己想办法看书、看展,现在是通过网络等种种渠道学习,也有不少人是有过“师傅”的,“师傅”的痕迹明显的会在“徒弟”身上显现出来,例如对摄影的偏好和判断。当然,也会在这基础上发展,某些地方会和师傅有不同,但是当你知道谁是跟谁学过,你就会发现,有道理。师傅大概都给过你哪些方面的指导和训练?这个过程你都拍些什么内容?
U:他们首先扭转了我当时唯器材论的观点,让我看到好作品是什么样的。我从最基本的技术开始学习,看了很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当时觉得李少白老师的《看不见的故宫》特别棒。
D:他的东西不仅仅是光影,光影只是个表面语言,他的视觉下面,是有他很个人化的观看方式和审美方式,所以别人模仿也意义不大,不如找自己。话说回来,你什么时候开始参加比赛?
U:到了2010年的时候,我积攒了一定数量的作品,当时我的师傅建议我参加那一年的省里的摄影艺术展览,并对我的作品编辑提出了意见。后来在那次省影展上,我的一组作品获得了优秀奖。那是我第一次在正式的比赛中入选,为我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信心。
D:你对摄影的关注点,你喜欢的风格是哪种?
U:大学的时候,看了顾铮教授编写的《世界摄影史》,初步了解了从摄影术发明以来摄影的各个流派。我很认同亚当斯带领的F64小组的影像追求。
D:就是你觉得亚当斯的这个路数是你非常喜欢的。
U:是的,我当对亚当斯的黑白影像方式很着迷,我也跟着另外一位老师学习了数字后期技术,那段时间不短。他对于我当时一味的模仿也有些反感,我不能亦步亦趋,始终重复他的脚步,我后来在创作同类题材作品时努力寻求自己的风格。
D:我参加过一次大展的评选,评选过程中,有评委就说“这组照片是那位某某拍的吧?”分辨出了你的风格。其实你的风格在比赛作品中很鲜明,一看就属于能在比赛中获奖的片子,作品感强,完成度高,我觉得是精致的“命题作文”。因为比赛就是命题作文。不过我想,你自己拍的东西,可能也是按照命题作文的方式去的,能不能脱离别人的“命题作文”,或是进入“自己命题”,也许是你更上台阶的所在。因为这也是很多人同时具有的疑问。这就和那天电话聊的时候,你的一些困惑有关了。
U:之前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些热传的摄影作品和摄影师,我觉得:为什么我的作品不差,也获奖了,但影响力还只是在传统的“摄影圈”小范围内。为什么没有获得更大关注。那些受关注的人,在我看来,作品似乎并不比我的更好啊,是不是他们作品更多切入社会议题?是否我应该也主动切入?
D:在以往我们所了解的“摄影圈”获奖的照片,在当今社会,并不是社会的聚焦所在,随着全社会的读图时代到来,沙龙样式的照片越来越只是传统的摄影爱好者圈子范围内的议题,所以也许你的照片获奖,但并不像另外一个看起来没有那么“美”的作品获得的关注度高。或者用我之前的话说,你看到的那些广受关注的,是摄影师“自己的题目”,面对的是自己的标准,想的可能不是如何面对评委、既有评价体系的品评和判断。所谓“摄影圈”这种东西早就模糊了。你的困惑,很多由爱好者转型到创作者的人都遇到过,如果我们非要这样划分的话。
U:当时还有一个困惑,有些人的作品,就是现在经常在网上见到的,感觉比较“当代”的一些,我看起来并不觉得有那么好,我认为评论家写的文章,把这些作品抬升到某个层面,就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D:从一个审美者的角度看来,现在受到广泛关注的语言范式,话题较“新”摄影,都提供审美上的惊喜,一些可能说不清但强烈吸引人的东西,一些你觉得“靠评论界推广”而获得关注的作品,不否认有你所说的情况,但若真的在受众中引起反响,则一定是作品有意思。他们提供了你我所不具备的视角,这当然就有意思,有趣味。这不是冥思苦想得到的。同样,这是他的作品和他的受众互相寻找和形成的过程,也许喜欢他作品的人之前从未对摄影发生过兴趣,不知道亚当斯是谁,这没关系,作品打动人是很直接的,很具体。
我想这种时候,如果你想在摄影这事儿上有些“突破”,或说有些变化,真不妨少拍点,少想想“摄影”,去干别的,什么都行,既然不靠卖照片活着,就旅行看书过日子,放一放。等你再有冲动的时候,不管是用相机、手机还是换一台大画幅拍,即使仍然是拍你熟悉的题材,照片可能会是一种新的结果。
U:后来我想,不管题材是怎样的,我肯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摄影语言,这也是我正在追求的。摄影在技术层面上,现在后期处理、投稿都有专门的影像俱乐部包办,只要你有钱,你只需在一个合适的地方按下快门就可能有不错的结果,过程同质化到如此的地步。但是我以为今后的摄影应更加注重内在的表现,不仅是语言上的炫技。我会更多关注人。
D:前几天你在微博上发的一组新照片,保留了你的精致,还有对整个场景的控制,和你之前的东西有些不一样了。
U:其实那些都是很早的照片,但是没拿出来过,只是重新编辑了一下。
D:重新的编辑审视下,在以往的素材当中发现了拍到但并未“看到”的东西,这感觉是不是像在衣橱刚翻出来的衣服口袋里发现了钞票?
U:对,随着阅历的增长发现的,之前无意识或是没有充分意识到的情况下拍的那些照片,现在就会去有意识的拍了。
D:有的时候,看到一些人的创作变化不那么自然,像是为了变化而变化,我觉得还是从自己的东西里自然的、慢慢的生发,会更好一些。可以理解到别人的不同,但不是为了重复别人的范式和道路。要从自己的东西出发,同时对外界的东西保持开放。
U:对,这是一个方向。我之前之所以一直使用黑白,是因为我对黑白影调有一种极度的钟爱。韦斯顿有一句话我非常赞同:我不是专门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将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
D:所以他在家拍贝壳,其他人当时都去拍现代建筑、工厂之类的。但也许韦斯顿一直创作到今天的话,他们的东西也可能令人大跌眼镜,完全不同。
U:我的拍摄内容是一个需要做很多年的专题,坚持自己,但是随时吸收外界的营养来充实自己。比如昨天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组作品《永泰古城》在我看来,这样的作品比看那些名山大川的摄影更来劲儿,我觉得把风光拍得跟明信片似的作品,反映的是自然本身的美,我喜欢表现摄影的美,我透过摄影看到的东西。
今天,“摄影人”的数量与十年前相比,有几何级的增长,影像顺着网络涌来,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影像的观看、使用、读解和审美方式多种多样,曾经很多朋友常挂在嘴边的引以为荣“摄影圈”的“摄影人”等这些词汇,其确立的边界在新时代看起来混沌的摄影词条云团中,似乎已被稀释殆尽,如今,抱着玩乐的心态或是严肃的心态去拍照,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摄影方式不是唯一,接受和了解摄影的多元,才能更好地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摄影方式。
根据编辑的经验,他的困惑并不是个例,看到这些变化的人才会困惑。编辑和这位摄影师的对话貌似煞有介事,但也并不能给出标准答案。又深入聊了聊,下面是整理过的聊天记录。
U:年轻摄影师
D:《大众摄影》编辑
D:你在二十出头就在一些影赛影展中获奖,我记得你说过入门时是和师父学的,那是很有经验的摄影师吧?
U:我是被两位师傅带进门的,他们都是多年的摄影工作者,10岁的时候,我受他们影响,接触到摄影,也很狂热,但是那时摄影对于我来说只是一项课余活动。
D:有师傅能带进门学习,很宝贵,以前很多人都是自己想办法看书、看展,现在是通过网络等种种渠道学习,也有不少人是有过“师傅”的,“师傅”的痕迹明显的会在“徒弟”身上显现出来,例如对摄影的偏好和判断。当然,也会在这基础上发展,某些地方会和师傅有不同,但是当你知道谁是跟谁学过,你就会发现,有道理。师傅大概都给过你哪些方面的指导和训练?这个过程你都拍些什么内容?
U:他们首先扭转了我当时唯器材论的观点,让我看到好作品是什么样的。我从最基本的技术开始学习,看了很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当时觉得李少白老师的《看不见的故宫》特别棒。
D:他的东西不仅仅是光影,光影只是个表面语言,他的视觉下面,是有他很个人化的观看方式和审美方式,所以别人模仿也意义不大,不如找自己。话说回来,你什么时候开始参加比赛?
U:到了2010年的时候,我积攒了一定数量的作品,当时我的师傅建议我参加那一年的省里的摄影艺术展览,并对我的作品编辑提出了意见。后来在那次省影展上,我的一组作品获得了优秀奖。那是我第一次在正式的比赛中入选,为我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信心。
D:你对摄影的关注点,你喜欢的风格是哪种?
U:大学的时候,看了顾铮教授编写的《世界摄影史》,初步了解了从摄影术发明以来摄影的各个流派。我很认同亚当斯带领的F64小组的影像追求。
D:就是你觉得亚当斯的这个路数是你非常喜欢的。
U:是的,我当对亚当斯的黑白影像方式很着迷,我也跟着另外一位老师学习了数字后期技术,那段时间不短。他对于我当时一味的模仿也有些反感,我不能亦步亦趋,始终重复他的脚步,我后来在创作同类题材作品时努力寻求自己的风格。
D:我参加过一次大展的评选,评选过程中,有评委就说“这组照片是那位某某拍的吧?”分辨出了你的风格。其实你的风格在比赛作品中很鲜明,一看就属于能在比赛中获奖的片子,作品感强,完成度高,我觉得是精致的“命题作文”。因为比赛就是命题作文。不过我想,你自己拍的东西,可能也是按照命题作文的方式去的,能不能脱离别人的“命题作文”,或是进入“自己命题”,也许是你更上台阶的所在。因为这也是很多人同时具有的疑问。这就和那天电话聊的时候,你的一些困惑有关了。
U:之前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些热传的摄影作品和摄影师,我觉得:为什么我的作品不差,也获奖了,但影响力还只是在传统的“摄影圈”小范围内。为什么没有获得更大关注。那些受关注的人,在我看来,作品似乎并不比我的更好啊,是不是他们作品更多切入社会议题?是否我应该也主动切入?
D:在以往我们所了解的“摄影圈”获奖的照片,在当今社会,并不是社会的聚焦所在,随着全社会的读图时代到来,沙龙样式的照片越来越只是传统的摄影爱好者圈子范围内的议题,所以也许你的照片获奖,但并不像另外一个看起来没有那么“美”的作品获得的关注度高。或者用我之前的话说,你看到的那些广受关注的,是摄影师“自己的题目”,面对的是自己的标准,想的可能不是如何面对评委、既有评价体系的品评和判断。所谓“摄影圈”这种东西早就模糊了。你的困惑,很多由爱好者转型到创作者的人都遇到过,如果我们非要这样划分的话。
U:当时还有一个困惑,有些人的作品,就是现在经常在网上见到的,感觉比较“当代”的一些,我看起来并不觉得有那么好,我认为评论家写的文章,把这些作品抬升到某个层面,就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D:从一个审美者的角度看来,现在受到广泛关注的语言范式,话题较“新”摄影,都提供审美上的惊喜,一些可能说不清但强烈吸引人的东西,一些你觉得“靠评论界推广”而获得关注的作品,不否认有你所说的情况,但若真的在受众中引起反响,则一定是作品有意思。他们提供了你我所不具备的视角,这当然就有意思,有趣味。这不是冥思苦想得到的。同样,这是他的作品和他的受众互相寻找和形成的过程,也许喜欢他作品的人之前从未对摄影发生过兴趣,不知道亚当斯是谁,这没关系,作品打动人是很直接的,很具体。
我想这种时候,如果你想在摄影这事儿上有些“突破”,或说有些变化,真不妨少拍点,少想想“摄影”,去干别的,什么都行,既然不靠卖照片活着,就旅行看书过日子,放一放。等你再有冲动的时候,不管是用相机、手机还是换一台大画幅拍,即使仍然是拍你熟悉的题材,照片可能会是一种新的结果。
U:后来我想,不管题材是怎样的,我肯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摄影语言,这也是我正在追求的。摄影在技术层面上,现在后期处理、投稿都有专门的影像俱乐部包办,只要你有钱,你只需在一个合适的地方按下快门就可能有不错的结果,过程同质化到如此的地步。但是我以为今后的摄影应更加注重内在的表现,不仅是语言上的炫技。我会更多关注人。
D:前几天你在微博上发的一组新照片,保留了你的精致,还有对整个场景的控制,和你之前的东西有些不一样了。
U:其实那些都是很早的照片,但是没拿出来过,只是重新编辑了一下。
D:重新的编辑审视下,在以往的素材当中发现了拍到但并未“看到”的东西,这感觉是不是像在衣橱刚翻出来的衣服口袋里发现了钞票?
U:对,随着阅历的增长发现的,之前无意识或是没有充分意识到的情况下拍的那些照片,现在就会去有意识的拍了。
D:有的时候,看到一些人的创作变化不那么自然,像是为了变化而变化,我觉得还是从自己的东西里自然的、慢慢的生发,会更好一些。可以理解到别人的不同,但不是为了重复别人的范式和道路。要从自己的东西出发,同时对外界的东西保持开放。
U:对,这是一个方向。我之前之所以一直使用黑白,是因为我对黑白影调有一种极度的钟爱。韦斯顿有一句话我非常赞同:我不是专门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将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
D:所以他在家拍贝壳,其他人当时都去拍现代建筑、工厂之类的。但也许韦斯顿一直创作到今天的话,他们的东西也可能令人大跌眼镜,完全不同。
U:我的拍摄内容是一个需要做很多年的专题,坚持自己,但是随时吸收外界的营养来充实自己。比如昨天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组作品《永泰古城》在我看来,这样的作品比看那些名山大川的摄影更来劲儿,我觉得把风光拍得跟明信片似的作品,反映的是自然本身的美,我喜欢表现摄影的美,我透过摄影看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