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进入明史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史不忍细看》向敬之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12月

  自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一纸风行之后,其直接效果就是点燃了国人对明朝历史的热情,乃至催生了一个专门的人群:“明粉”。
  在网络上,“明粉”兴奋地讨论关于明朝的几乎所有问题,其中宏大者如朱元璋是不是一个好皇帝、万历皇帝该不该为大明衰落负责,琐细者如明孝宗和张皇后之间是不是真爱情,都曾经在网络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议。
  正因为明史太热,明粉太多,口水战愈演愈烈,现在应该做的,是超越那些假大空的问题,转而尝试从细节进入明史。
  通俗读史者,重视细节叙事,但大都囿于传统写法,沉迷趣味彰显,不能理趣相生。向敬之聪明地选择宏观视野下的微观考察,巧妙切入,在分析中阐释,在褒扬中贬斥,在深度中细说,有理有据,有料有论,娓娓道来,妙趣横生。
  缘于此,向敬之谈明史,虽有纵观明史的布局,又侧重明亡的衰亡之路。他从皇帝、权宦、奸佞及文臣武将的政治作为和君臣关系切入,把重点落在明朝日见衰亡与辽东满洲迅速崛起,以及农民战争兴衰根源,分开解读,联系展开,重新评估了明清交替的社会秩序崩坏、断裂与重建的血色现实,突出历史的节点。
  在明史爱好者那里,张居正、戚继光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但《明史不忍细看》中《张居正享用戚继光的春药》《戚继光升职记》两篇文章可能会让不少爱好者大吃一惊。据明代著名私家笔记《万历野获编》,戚继光在蓟州总兵官任上,指派渔民到黄海捕获海兽,制成“海狗肾”,定期送往相府,供张居正熬汤饮用,张居正长期服用此药,即使是在冬天也浑身发热,无需戴上貂皮帽。
  《明史不忍细看》引用的这一史料是否可靠?史料所反映的时代风尚存在于多种记载中,可以相互参证。明中叶后纵欲之风大炽,淫书淫器春宫画等情色商品不胫而走,官员钻研房中术,张居正患“下部热症”,当时人直言“饵房中药过多”,类似史料比比皆是。
  向敬之引用这一史料,谈论万历首相张居正和民族英雄戚继光,是在有意猎奇吗?肯定不是!张居正、戚继光功绩俱在无法抹杀,但历史人物只能于特定的时代和场景中生存,在传统社会,一个有才能的官员往往也要因人成事,这才是真实的历史。从读者的角度,书中类似细节可以让历史更为完整,从而使今人对历史人物的认识趋于深化。
  向敬之在《最全能的抗倭名将屡遭弃》《明末“诸葛亮”花甲挂帅》两篇文章中,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过去被忽视的两个人物:俞大猷和孙承宗。戚继光的巨大光環遮蔽了俞大猷;明末时期孙承宗于大明帝国的重要作用,在历代史家写极袁崇焕、孙传庭等人的过程中遭到了淡化,一直是我读明史的时候常常感叹的,今读向著,真可谓于我心有戚戚焉。
  从细节进入历史,其实并不容易。当下写历史的作者车载斗量,我所奇怪者,一些连古人所修的《新唐书》《旧唐书》《宋史》《明史》都没读过的人,居然可以划拉出一大堆关于唐史、宋史和明史的读物,这样的作品,其学术价值几何就可想而知了。《明史不忍细看》作者所下功夫如何,从书中引用资料丰富这一点,读者应该会有一个客观的判断。
  明史不忍细看,明史又必须细看。

书讯

“我的四十年”丛书


  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浙江文艺出版社联合新华网、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和“华人头条”,在全球征集、遴选120位不同国别、不同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改革开放亲历者,讲述其亲身经历、见证的改革开放故事,展现一部“真实、立体、全面”的改革开放史记。丛书分别由40位中国人、40位海外华人和40位在中国工作、生活、创业的外国人,讲述自己与改革开放紧密相连的人生经历,以120部真实、生动、丰富、独特的“个人史”,全景式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就与全球意义。
其他文献
2019年4月15日下午,正在重庆市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贫困户谭登周家。  站在20年代的大门口,中国是怎样的一番模样?  20世纪20年代之初的中国,面临着如何救国保种。毫不夸張地说,百年前的中国,中华民族有着万劫不复之忧。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这场运动的主流。之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转折点。  “三区三州”是中国“最后的
(2021年第17期)  进入到上海市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的“密室逃脱”前,我没想到这个以历史知识为背景的“密室”能做到如此逼真、专业,完全突破了外界对于传统红色课堂的想象。  学员被分为两组,一组进入密室进行各种密码的解译,另一组负责在密室外,根据密室内传出的“暗号”到纪念馆各处寻找线索。在进入密室前党史学习中提到的历史知识,是“逃脱”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线索。  跌宕起伏的背景音乐、一轮
《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轴》李文儒著。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7月  自公元1420年竣工,时至今日,紫禁城在北京城正中心矗立了整整600年。600年风韵的皇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又有哪些值得你留意的角落和景致?你知道的、不知道的,看得到的,看不到的,在这本专讲紫禁城建筑和历史的书里,都能得到最真切的回应。  故宫的建筑构局站在景山最高处的万春庭便可一览无余,当这座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
营员们在龙华寺抄经。  上海,所谓“海纳百川”的城市。而“海纳百川”的内容,能够颠来倒去反复讲,配上魔都人小小得意的表情。那么具体怎生个“海纳百川”法呢?还是要通过一场场活动、通过活动里的欢声笑语来体现。  8月28日至8月30日,2020年全球青年海派文化体验营顺利举行。本次体验营照旧由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是“310:与沪有约”海派文化传习活动系列之一。体验营名为“全球青年海派文化体验
4月23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2019影视文学IP阅读及消费图鉴》,以线上影视IP消费群体以及在线阅读用户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全民阅读热情不减,数字阅读盛行,小说IP化热度依然的当下,发现:  1.2018年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67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3.32本,与2017年持平;  2.手机阅读和网络在线阅读成为国民阅读率最高的数字阅读方式;  3.2018年电子阅读日均时长近1
《新冠时代的我们》[意大利]保罗·乔尔达诺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1月  小说《质数的孤独》的经典畅销,使意大利作家保罗·乔尔达诺备受赞誉。作为粒子物理学博士,他的作品别开新境,大大拓展了文学理解世界的可能。随笔集《新冠时代的我们》,是作家对疫情生活的剖析观察,既像短章,又如日记。全书不足2万字,却展示出极简有力、精短深切的分析性、思考力。“新冠时代”的提法,是否有些言过其实?全球范围的流行病,
3月23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作出重要判断:当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当天上午,上海宣布:从24日零时起,将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  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胜利。这一天,正是武汉“封城”整整六十天。  2020年开年,凛冽的寒意卷过了大江南北。肆虐的新冠肺炎病毒,倏然笼罩在江城武汉上空。1月23
《望乡》中的李陵,最终以性命成全了苏武的忠孝节义。  动笔之前,大脑里不由得想起昆曲《望乡》第一折《出兵》的场景:大幕缓缓拉开,扮演李陵和苏武的两位主演坐在纱幕后,整顿妆容,准备演出。随后,灯光暗去。待剧场再次明亮时,李陵一身戎装,略带得意地诉说着自己的家世,表达着到匈奴成功营救苏武的必胜信心。谁料,经过一番激烈厮杀,李陵因有叛徒告密而兵败,在逐渐变暗的灯光下黯然下场……  思绪从剧场拉回现实。看
香港电影之所以让人念念不忘,很大一部分莫过于用影视化的语言,将废话尽量减少。  看《怒火·重案》,仿佛看见一个标志性白发的英俊导演拼尽全身力气,将港片曾经的招牌元素在新时代耐心地复述一遍——而放映时,陈木胜导演已经潇洒地站在云端,无法也压根不能在乎人们的评价了。  影片取名《怒火》,与上半年盖·里奇的新作《人之怒》的中文名中都带着“怒”意。犹记选自《战国策》的课文《唐雎不辱使命》里有一段描述:“若
沈彬  被疫情拖延一年的东京奥运会终于落幕了,中国代表团取得了骄人成绩,中国人用实力把世界数一数二的体育强国的位子坐得稳稳的。  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让比赛现场几乎没有观众,没有我们熟悉的属于奥运的鼓掌、欢呼、人浪、拥抱。这让这届奥运会传播更有“网络实验”色彩,一个手机屏上的奥运会,从坐着看奥运,变成躺着看奥运。  首先,电视作为观看奥运会的重要渠道断崖式下降,德国的电视收视率比2008年的北京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