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升为本科院校,在全国高校的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新升本院校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导致很多新升本院校办学艰难,对此,必须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方针,摸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科研紧紧围绕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各种方式服务于地方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正确的办学模式,促进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新升本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模式
高校服务社会的模式就是指在社会服务活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具有相当代表性的、可供借鉴推广的社会服务模式。地方高校服务社会采取何种模式是新升本院校能否与地方进行有效互动、共同发展的关键因素。著名教育家谈松华说:“模式大体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1) 模式是事物的存在状态:指事物的类型、范式等;(2) 模式是事物的发展道路和运行方式;(3) 模式是对事物的分析和思维方式。”[1]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是地方高校需要不断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宁夏大学校长何建国指出:“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已有的培养模式和创新思维养成之间彼此时有冲突。”[2]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升本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确立下列人才培养方式。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全过程的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订单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的实施过程,实际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的过程。对于学校而言,订单培养有助于高校校根据地方社会实际需要把握办学方向,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使学生掌握真技能,学到真本领。对于企业而言,订单培养有助于企业打造稳定的骨干队伍。通过订单培养出的人才熟悉企业的产品性能、生产流程,实际技能强,既节省了培训时间,也能很快融入企业文化。可见,订单培养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
(二)相互作用模式。相互作用模式就是在地方高校和地方社会之间建立一种积极的、相互作用的伙伴关系,以实现地方社会经济的繁荣。在这种模式下,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地方社会的“人才需求热”,在专业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方面要随着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整而有所变化,针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如苏州大学根据苏州鲜明的丝绸行业特色,十分注重丝绸学院的建设,设置了桑树种植、桑蚕养殖、制丝工程、染整工程、染整工艺、纺织材料及纺织品设计、染织艺术设计和服装设计等专业,使这一地方特色产业在江苏乃至全国都占有绝对技术优势。
(三)继续教育模式。新升本院校除了通过正规的本、专科教育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人才之外,还要与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合作,举办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地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素质,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继续教育模式主要形式如下:1、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举办各种学历教育班、专业证书班以及岗前短训班。如东莞理工学院与宏远集团公司、市农业银行和长安镇、附城区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电脑操作培训班、厂长经理培训班等;[3]2、定向招生,联合培养。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煤炭企业神华集团合作,神华集团从职工子弟中招收学员,为合格学生提供学费支持,而学院按企业要求培养学生,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3、创办共建学院。新升本院校应该积极谋求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利用地方政府、企业的资金,开拓联合办学的新模式,推进自身的发展。
二、科学研究要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
新升本院校要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尝试以下列模式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
(一)大学科学园区模式。大学科学园是以高校的智力、人才、技术、成果等优势为主体,在校内外的一定区域内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成果转化的园区。目前,很多地方高校都和当地政府积极合作,建立科学园区,作为新升本院校,更应该积极谋求与地方社会共建大学科学园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从而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搞活了地方经济,也大大增强了高校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高科技企业孵化器模式。高科技企业孵化器模式是由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创办的一种企业孕育中心,使各方通过提供资金、商业信息情报、技术咨询与指导、低价的办公设备租赁等途径来扶持新建的高新技术企业。世界著名的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以及我国的清华同方、清华紫光、北大方正等都是靠这种模式飞速成长起来的。孵化器模式不仅提高了小型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还大大降低了企业发展初期的风险和成本。据统计,在孵化器里诞生的新建企业其成功率高达80%,而未经孵化的新建企业成功率仅50%。[4]因此,新升本院校应该积极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孵化器,为地方社会孵化更多的高科技企业,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工程研究中心模式。在高等学校建立工程研究中心的做法最早源于美国,其做法主要针对产业或生产中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以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中比较困难的问题,它一般由大学的一个或几个具有优势的院系、专业为核心,并吸收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它依靠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大力开展技术开发,广泛推广高新技术,加速实现科技产业化,为地方企业的技术开发以及高校的科研发展奠定了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因此,新升本院校应该积极建设工程研究中心,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高校科技企业模式。高校科技企业模式是目前我国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常见的一种模式。高校科技企业模式对地方社会经济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通过科研与经济的结合,技术链与产业链的衔接,推动地方高新技术业的发展,提升了地方的产业结构,成为地方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其次,采用高新技术改进传统产业,推进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许多高校正在努力提高科技文化含量,积极创办或与其他高校、企业联合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争取向高新科技服务模式转变。
三、以各种有效途径与模式服务地方社会
高校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为地方社会所提供的人才、智力、物质资源等方面的综合服务。美国学者詹姆斯·杜德斯达说:“大学的使命是连接大学与社会的黏合剂,也是大学历经千年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里得以成功存在的原因。”[5](P8)地方高校通过服务地方社会,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地方的承认和支持,然后取得发展。高校服务地方的主要模式有:
(一)为地方社会提供咨询、调查服务。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学科、教育设施的优势,为企业、政府、社区居民提供政策、管理、战略决策和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这是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也是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向结成更高级合作关系的第一步。
(二)提供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主要是指信息搜集、整理、加工、传播、交流、运用等方面的服务。高校是智力密集、思想活跃的地方,学术交流频繁,又是重要的信息集散地。美国各类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信息服务。譬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建立有关地区经济、劳动力市场等数据库,为政府和本州人民提供信息。“硅谷”之所以成为全球科技潮流的先驱,离不开斯坦福大学的智力源,其中包括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联系全美甚至全球的丰富快捷的信息资源。
(三)社区公共服务。焦正平说:“地方高校应敏锐感知社会需求,摆脱行政控制,用自己的思维和眼光,积极主动地将眼光转向城市社区,找准为社会服务的落脚点。”[6]社区服务不仅能使更广泛的社会成员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养,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生活,对所在区域的整体精神风貌、风俗习惯和市民的观念、理想等都产生较大的影响。高校直接介入社区生活,为社区提供服务己成为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途径之一。
(四)地方高校资源社会共享服务。高校物质资源服务指的是以高校所拥有的设备、资金直接为区域社会服务,学校的图书馆、体育设施、文化设施、医疗设施以及办学场所可有偿或无偿地为周边社会、居民甚至为全市区社会、居民开放。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适时、适当地向社区居民提供运动场、图书馆、计算机房、演播厅等,对校园举行的艺术节、画展、球赛、讲座等活动,可通过媒体向社区发布,让居民参与进来,增进大学和社区间的沟通与了解,加深双方的友谊与合作。
(五)发挥“文化中心”的作用。焦正平说:“高校是社区的一大文化景观,校园文化具有极大的教育示范作用。不但对学校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对社区环境也具有很大的文化辐射作用。”[7]高校是高素质人才集中的地方,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对社区居民有独特的影响和教育作用。高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学校进行的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思想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以及舆论宣传等都对社区居民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高校自身应该注意发挥这种文化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它在社区中的文化中心作用。
[参考文献]
[1]谈松华.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模式及其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6(7)A.
[2]何建国.大学之道 首在育人 端在社会认可———地方高校特色办学及服务社会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0(6).
[3]杨振标.东莞理工学院为地方服务的做法和体会[J].高教探索,1997(3).
[4]易红郡.美国高等院校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2(2).。
[5][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罗祥华、李丽芳.论社区教育与地方高校社会功能的互动发展[J]南昌高专学报,2010(1 ).
[7]焦正平.论高校在社区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4(5).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 历史系,河南新乡453000)
关键词:新升本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模式
高校服务社会的模式就是指在社会服务活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具有相当代表性的、可供借鉴推广的社会服务模式。地方高校服务社会采取何种模式是新升本院校能否与地方进行有效互动、共同发展的关键因素。著名教育家谈松华说:“模式大体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1) 模式是事物的存在状态:指事物的类型、范式等;(2) 模式是事物的发展道路和运行方式;(3) 模式是对事物的分析和思维方式。”[1]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是地方高校需要不断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宁夏大学校长何建国指出:“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已有的培养模式和创新思维养成之间彼此时有冲突。”[2]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升本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确立下列人才培养方式。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全过程的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订单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的实施过程,实际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的过程。对于学校而言,订单培养有助于高校校根据地方社会实际需要把握办学方向,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使学生掌握真技能,学到真本领。对于企业而言,订单培养有助于企业打造稳定的骨干队伍。通过订单培养出的人才熟悉企业的产品性能、生产流程,实际技能强,既节省了培训时间,也能很快融入企业文化。可见,订单培养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
(二)相互作用模式。相互作用模式就是在地方高校和地方社会之间建立一种积极的、相互作用的伙伴关系,以实现地方社会经济的繁荣。在这种模式下,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地方社会的“人才需求热”,在专业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方面要随着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整而有所变化,针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如苏州大学根据苏州鲜明的丝绸行业特色,十分注重丝绸学院的建设,设置了桑树种植、桑蚕养殖、制丝工程、染整工程、染整工艺、纺织材料及纺织品设计、染织艺术设计和服装设计等专业,使这一地方特色产业在江苏乃至全国都占有绝对技术优势。
(三)继续教育模式。新升本院校除了通过正规的本、专科教育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人才之外,还要与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合作,举办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地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素质,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继续教育模式主要形式如下:1、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举办各种学历教育班、专业证书班以及岗前短训班。如东莞理工学院与宏远集团公司、市农业银行和长安镇、附城区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电脑操作培训班、厂长经理培训班等;[3]2、定向招生,联合培养。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煤炭企业神华集团合作,神华集团从职工子弟中招收学员,为合格学生提供学费支持,而学院按企业要求培养学生,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3、创办共建学院。新升本院校应该积极谋求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利用地方政府、企业的资金,开拓联合办学的新模式,推进自身的发展。
二、科学研究要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
新升本院校要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尝试以下列模式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
(一)大学科学园区模式。大学科学园是以高校的智力、人才、技术、成果等优势为主体,在校内外的一定区域内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成果转化的园区。目前,很多地方高校都和当地政府积极合作,建立科学园区,作为新升本院校,更应该积极谋求与地方社会共建大学科学园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从而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搞活了地方经济,也大大增强了高校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高科技企业孵化器模式。高科技企业孵化器模式是由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创办的一种企业孕育中心,使各方通过提供资金、商业信息情报、技术咨询与指导、低价的办公设备租赁等途径来扶持新建的高新技术企业。世界著名的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以及我国的清华同方、清华紫光、北大方正等都是靠这种模式飞速成长起来的。孵化器模式不仅提高了小型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还大大降低了企业发展初期的风险和成本。据统计,在孵化器里诞生的新建企业其成功率高达80%,而未经孵化的新建企业成功率仅50%。[4]因此,新升本院校应该积极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孵化器,为地方社会孵化更多的高科技企业,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工程研究中心模式。在高等学校建立工程研究中心的做法最早源于美国,其做法主要针对产业或生产中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以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中比较困难的问题,它一般由大学的一个或几个具有优势的院系、专业为核心,并吸收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它依靠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大力开展技术开发,广泛推广高新技术,加速实现科技产业化,为地方企业的技术开发以及高校的科研发展奠定了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因此,新升本院校应该积极建设工程研究中心,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高校科技企业模式。高校科技企业模式是目前我国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常见的一种模式。高校科技企业模式对地方社会经济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通过科研与经济的结合,技术链与产业链的衔接,推动地方高新技术业的发展,提升了地方的产业结构,成为地方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其次,采用高新技术改进传统产业,推进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许多高校正在努力提高科技文化含量,积极创办或与其他高校、企业联合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争取向高新科技服务模式转变。
三、以各种有效途径与模式服务地方社会
高校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为地方社会所提供的人才、智力、物质资源等方面的综合服务。美国学者詹姆斯·杜德斯达说:“大学的使命是连接大学与社会的黏合剂,也是大学历经千年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里得以成功存在的原因。”[5](P8)地方高校通过服务地方社会,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地方的承认和支持,然后取得发展。高校服务地方的主要模式有:
(一)为地方社会提供咨询、调查服务。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学科、教育设施的优势,为企业、政府、社区居民提供政策、管理、战略决策和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这是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也是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向结成更高级合作关系的第一步。
(二)提供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主要是指信息搜集、整理、加工、传播、交流、运用等方面的服务。高校是智力密集、思想活跃的地方,学术交流频繁,又是重要的信息集散地。美国各类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信息服务。譬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建立有关地区经济、劳动力市场等数据库,为政府和本州人民提供信息。“硅谷”之所以成为全球科技潮流的先驱,离不开斯坦福大学的智力源,其中包括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联系全美甚至全球的丰富快捷的信息资源。
(三)社区公共服务。焦正平说:“地方高校应敏锐感知社会需求,摆脱行政控制,用自己的思维和眼光,积极主动地将眼光转向城市社区,找准为社会服务的落脚点。”[6]社区服务不仅能使更广泛的社会成员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养,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生活,对所在区域的整体精神风貌、风俗习惯和市民的观念、理想等都产生较大的影响。高校直接介入社区生活,为社区提供服务己成为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途径之一。
(四)地方高校资源社会共享服务。高校物质资源服务指的是以高校所拥有的设备、资金直接为区域社会服务,学校的图书馆、体育设施、文化设施、医疗设施以及办学场所可有偿或无偿地为周边社会、居民甚至为全市区社会、居民开放。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适时、适当地向社区居民提供运动场、图书馆、计算机房、演播厅等,对校园举行的艺术节、画展、球赛、讲座等活动,可通过媒体向社区发布,让居民参与进来,增进大学和社区间的沟通与了解,加深双方的友谊与合作。
(五)发挥“文化中心”的作用。焦正平说:“高校是社区的一大文化景观,校园文化具有极大的教育示范作用。不但对学校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对社区环境也具有很大的文化辐射作用。”[7]高校是高素质人才集中的地方,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对社区居民有独特的影响和教育作用。高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学校进行的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思想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以及舆论宣传等都对社区居民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高校自身应该注意发挥这种文化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它在社区中的文化中心作用。
[参考文献]
[1]谈松华.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模式及其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6(7)A.
[2]何建国.大学之道 首在育人 端在社会认可———地方高校特色办学及服务社会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0(6).
[3]杨振标.东莞理工学院为地方服务的做法和体会[J].高教探索,1997(3).
[4]易红郡.美国高等院校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2(2).。
[5][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罗祥华、李丽芳.论社区教育与地方高校社会功能的互动发展[J]南昌高专学报,2010(1 ).
[7]焦正平.论高校在社区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4(5).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 历史系,河南新乡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