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文本解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yili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好的故事》选自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描写梦境的散文詩,描绘了“昏沉的夜”里“我”所梦见的一幅交织着“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的生活图画。课文首先写作者魂牵梦绕的故乡浙江绍兴记忆中“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山阴道上的景物,接着具体描绘梦境中的“好的故事”,最后写“好的故事”的破灭。通过对梦境“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美好理想与黑暗现实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作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强烈愿望,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以及对理想的热烈憧憬。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走近鲁迅”。《好的故事》以梦幻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没有“故事”的“好的故事”, 全文情景交融,在“美丽的梦境”与“昏暗的夜”、虚幻与现实强烈对比中,感悟作者以独语式的抒情散文形式和诗性的想象与升华,在文字中寄托自己深沉的期盼和美好的理想,从而走近鲁迅,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应着眼于“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来教学这篇散文诗。作为“走近鲁迅”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课前可以让学生借助图书、网络资料等途径进一步认识鲁迅,这里的认识显然要比前一篇课文更进一步,应当走进人物内心。在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展开学前交流,促进学生对鲁迅的了解,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与鲁迅之间的距离,为学习这一篇课文找到恰当的新起点,也为教学预设找到学情依据。教学课文时会有一些含义深刻、意思难懂的词句,可以提示学生借助查阅字典、词典、古文典籍,关注课文注释等途径加以理解,还可以通过网络、图书读物、文献等资料引导学生对《野草》散文诗集大致了解,了解课文写作背景,感知作者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之后继续战斗,却又感到孤独、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虽然这时候的鲁迅处于极度的苦闷与彷徨中,但对理想的追求仍未幻灭,从而加深理解内容和思想。如果说故乡是鲁迅的寄托,那么《好的故事》就是其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从《野草》这部散文诗集着手,结合课后阅读链接,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后再借助《野草》中《影的告别》进行对比阅读,发现鲁迅散文诗的写作特点,激发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阅读鲁迅其他的作品,体会鲁迅的伟大精神与崇高品格。
  《好的故事》一课教学还应当关注散文诗的文体,在篇章结构与言语表达上的特点。首先在课文结构上,《好的故事》采用“横式结构”,把一些没有必然联系的生活场景并列起来安排,“形散而神不散”,在细微处展现作品的主题。比如,文章把“天空”“云彩”“村妇”“枯树”“鸡”“和尚”“伽蓝”等看似毫无因果联系的场景放在一个画面中,重叠式的排列构成了诗歌的图画美,令人浮想联翩。此外,文章结构的独特性还在于在”现实—梦境—现实”的回环描写中展开构思,文章起于昏沉的夜,结于昏沉的夜,而在这起结之中,作者的思想意识形成了一种尖锐而深刻的双重对比和对立,燃起了一种美好的希望,展开了一幅美好的回忆图景。其次在语言风格上,《好的故事》是鲁迅对现代诗语言的一种新的尝试,诗化的语言令人印象深刻。如 “一天云锦”“万颗奔星”“瘦削的一丈红”“缕缕的胭脂水”“虹霓色的碎影”“澄碧的小河”“闪烁的日光”,不仅色彩艳丽且意境优美,诗化的语言读起来自然而然地便能令人感受到诗歌的美好,它们在课文中有序地排列在一起,错落有致,和谐融合,毫无做作之感。同时,全文声调和节奏的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如在画中游”的遐想。再有象征意义,“昏沉的夜”在作品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的出现象征着当时鲁迅所处的黑暗社会,人民痛苦不堪;第二次的出现意义更为丰富,作者在畅想了“好的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之后,却只见“昏暗的灯光”,迎来现实的残酷、理想的幻灭,此时鲁迅的苦闷与孤独是不言而喻的。《好的故事》仍然属于鲁迅追忆儿时故乡的“回乡”主题作品,作者在课文中回忆了许多儿时的事情,通过写梦中“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对中国美好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所以,此时鲁迅不仅是回到故乡去寻找美好的记忆,更是心理上的“回乡”,追求一个美好的世界。课文在“昏沉的夜”和“好的故事”两者意象鲜明的对比中,让人感受到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加深了鲁迅的“孤独、苦闷”,所以他对理想与未来的期待和憧憬也愈发珍贵。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市钱塘小学教育集团湖前校区)
  责任编辑 郝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类不断探索的精神。  2.理清文章结构,学习“简单列举”和“详细举例”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学会运用重点词句简要概括课文第3~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结构,了解选取事例的“典型性”,学习“简单列举”与“详细举例”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练习运用重点词句简要概括课文第3~5自然段的主要  内容。  【教学设计
你问我前行的方向,我指向我们共同的远方。  ——題记  相遇:彼此相聚时互放的光亮  相遇,一个多么美好的词语。  2018年4月17日,北京东路小学,我们,相遇在朱萍名师工作室。  在这个原本平常的日子,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就要正式挂牌成立了,素来美丽优雅的朱萍老师心里却略显忐忑:我会迎来怎样的一群小伙伴?他们专业成长最需要的是什么?我可以给予他们些什么?我有能力把这些原本就很优秀的年轻人带向
小人书是我们“70后”特有的珍贵记忆,我家里至今珍藏着《勇将和诗人》《钗头凤》《鱼玄机》……儿时的我,在连环画中认识了李白、白居易、辛弃疾、陆游……更喜欢类似于《牛郎织女》尾页“天苍苍,地茫茫,牛郎织女恩爱长;鹊桥会,诉情肠,恨云泪雨漫天长”这样的画配文。连环画、诗和诗人增添了我童年的乐趣。诗是一种向往,一种寄托,一种回忆。  20世纪90年代初,我上了中师,在图书馆里走近了屈原、苏轼、徐志摩、闻
当今时代,改革是最抢眼的字眼,教育界的改革更是推陈出新,万紫千红。屈指数来,我已在教育界“涂鸦”20余载。  陶行知先生有言曰:“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我笃信且一直践行,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习作教学。  回想我的学生生活,文字虽未登过大雅之堂,但也一直没有让我难堪过。每每提笔,也不会有无从下笔的苦涩。细细想来,全部得益于我的语文老师对我的点拨。每每将作文本交给语文老师阅览
《草船借箭》一课让我足足等了10年才终于拿到了参加全国小语会赛课的入场券。假期中翻看一尺多高的教学设计稿件,看着每一次红笔圈画的改动,回想起备这节课时研磨文本的经历,心中感慨万千。现从这节课的三次大的改动来简单谈一谈这节课的磨课经历。  一、从故事的角度解读文本  第一次上这节课是在1998年,那是我刚刚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参加区里的教学比赛,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让我选择了这篇经典课文。备课时通过
近年来,笔者深入学校进行听课调研时,发现低段阅读教学中的“读”有所虚化,教者要么用翻新的招式来代替学生的读,要么让学生做一些毫无意义的活动,从而使低段阅读课中的“读”陷入困境。  困境一:抽生表演代替学生的读  有的教师对课标中关于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理解不到位、定位不准确,认为要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文中创设的意境,非表演不可。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学生刚读了两遍
长期以来,以内容解析为主的阅读教学形态使语文教学深陷“少、慢、费、差”的泥沼中而广遭诟病。2011年版课标正式颁布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认识越来越明确,也越来越科学。随着统编本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使用,如何通过教材中的课文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话题。目前,小学语文界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语文教学要指向学习
【设计初想】  口语交际课“讲历史人物故事”安排在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认识了不少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对历史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通过梳理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点,我们可以发现讲好故事的“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能力发展阶梯。从《王戎不取道旁李》到《纪昌学射》从不同方面培养了学生理清故事顺序、把握主要情节、找到精彩部分的概括能力。这些能力为学生后面阅读课外历史故事、提取故
研究性学习是在新高考背景下,根据学生学习实际状况而提出的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新型学习方法,即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根据学习实际选取与生活、学习有关的自然、社会现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得出可行性方案,进而培养一种自觉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创新意识,为走上社会夯实根基。  找准问题,确定目标与计划  
李怀源带领他的教师团队,用了十几年时间,谱写了语文课程改革三部曲。第一部的标志是2008年完成的《小学课程改革与实施方案》。这个方案涵盖了各门学科。拿语文学科来说,方案明确该校的语文课程由教科书学习、整本书阅读、语文實践活动三部分构成,并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细化了每个年级、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使教学有了自己学校的执行标准。在语文教学层面,出改进单篇课文教学做起,整合教材内容,将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