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动作”在角色创造中的重要性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nmzhao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表演行业中,话剧属于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由于话剧表演属于“直播”形式,所以舞台表演及角色塑造非常重要,一个角色能否塑造出完美的情感,与演员的表演密不可分。贯穿动作在角色创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话剧表演中角色的体现非常重要。以《暗恋桃花源》中的云之凡为例,云之凡作为该话剧中最纯美的桃花象征,在剧中占据女一号的位置,演员需要根据云之凡的角色特点,通过贯穿动作塑造角色形象,创造出一个纯洁的女神形象。本文以云之凡为例,论述贯穿动作在角色创造中的重要性。
  话剧通过演员的舞台动作塑造人物,舞台动作包括外部动作、内心动作以及语言动作等,对人物塑造和剧情发展有重要作用。贯穿动作对整个角色的创作有重要影响,可以体现角色独有的特点和细节,演员需要结合人物性格、思想和感情进行表演。云之凡这个角色带有悲剧色彩,与爱人离别四十年后再次相遇,但只相处了三个月的时间,由生离变为死别。云之凡的感情没有变化,虽然最后与爱人阴阳两隔,但两人年轻时的感情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其对人生的思考变得更加豁达。在表演时,演员必须对贯穿动作进行细微的分解,将云之凡这个角色内心的情感通过贯穿动作表达出来,塑造一个完美的角色。
  一、贯穿动作解释
  贯穿动作将角色的思想、性格、内心情感通过舞台动作的串联表达出来,在话剧高潮阶段将剧情的情感表达推到顶点,将演员的表演融入角色本身,不仅是创造一个角色,更是展现一个真正存在的人物。角色需要通过演员的行动来展现。话剧表演在舞台上无法进行再次的尝试,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必须针对角色特点进行独具特色的表演,根据剧情展现的特定场景,利用贯穿动作表达角色的内心情感。
  贯穿动作是演员表现角色的重点和基础,不同的动作会展现出角色不同的内心情感,贯穿动作将零碎的舞台动作串联起来,实现一场完美的话剧表演。舞台动作是展现角色的基础,贯穿动作将不同阶段的舞台动作串联起来,表演更加连续,将角色表演得更加真实,有利于观众体会到角色表达的情感和剧情的推进,会将角色塑造得更加丰满。
  二、贯穿动作表现人物内心情感
  零散的舞台动作是针对人物内心某一个特定的情感进行表现,但无法展现整个角色,整体的特色贯穿动作将零乱的舞台动作连接起来进行融合,将整个角色的整体情感表现出来。云之凡是话剧《暗恋桃花源》中的女一号,她经历过战乱,经历过家人分离,也有着对最纯洁情感的思念。她的内心对爱情有着向往,对最初的恋人有着思念,这承载着她对人生最美好感情的全部想象,但现实生活造化弄人,她与爱人分离多年,即便最后相遇,也很快遭遇死别。
  多年后,两人相遇,云之凡与江滨柳的感情早已不是最初相爱时的感情,只是内心仍然存着对对方的思念以及对最初感情的思念,但这种思念又是他们心中一种无法割舍的感情,一旦想起,就会无比痛苦和煎熬。四十年后的相遇,不留遗憾,对云之凡和江滨柳的情感做一个完美的结局。所以,云之凡的内心情感有着复杂的构造,零散的舞台动作无法表现出她从爱情开始,然后经历离别,直到最后相见,然后又是死别的内心情感。但是,连贯动作可以将她不同时期的情感通过细微的表演展示出来,将人物的内心情感塑造得更加丰满,让观众能深刻体会到角色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感受到云之凡的爱情变化。
  云之凡在《暗恋桃花源》中是一个纯洁的女神形象,就像一朵白色的山茶花。在最初恋爱的过程中,云之凡会将围巾披在江滨柳身上,这个动作有着她内心属于恋爱女性的情感,体现着女性的温柔和柔情。四十年后相遇,她将信散落在地上,表现的是她面对阴差阳错与最初的爱情擦肩时的不甘,最后,她能并江滨柳握手,然后转身离开,她内心将这段感情真正放下,体会到更加豁达的人生。贯穿动作将她内心细微的情感表现出来,将整个话剧和云之凡这个角色塑造得更加丰满,让观众对人物内心的情感有了更深的体会。在演员表演时,体验角色更有助于塑造一个完美的角色。所以,贯穿动作对人物内心情感的体现有着重要作用,将人物内心情感完美地展现出来。
  三、贯穿动作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话剧作为特殊的表演形式,更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贯穿动作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通过细微的动作,使人物创作变得更加真实,对整部话剧的表演有重要作用。贯穿动作更加细微,看似不起眼,但会使人物的舞台表演看起来更加真实,使整部剧的剧情发展变得更加自然,更容易让观众融入话剧表演的情感中,体会角色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贯穿动作更能表现出角色复杂的心理变化,一个小小的动作更能体现出角色的特点,就像云之凡在最初恋爱時对江滨柳亲近的动作,体现出她当时小女生的感觉,在最后离开时,云之凡冷静的表现也体现着内心的遗憾,但更多的是平静面对人生的豁达,将人物塑造得更丰满,给整部话剧这个悲伤的爱情故事画一个圆满的句号。贯穿动作对整部话剧的人物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细节更能体现话剧的真实性,表现一个真实的故事。
  四、贯穿动作可以提高话剧魅力
  话剧的魅力和真实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话剧贴切真实生活,所以细节动作会加深观众的亲切感,提高话剧的魅力。在《暗恋桃花源》中,云之凡是一个纯洁的女神形象,所以一举一动之间带着独有的气质,尤其是经历过离别和相逢后的云之凡,有着看淡人生经历的情绪。这些情感的表达需要通过贯穿动作表现出来,每个舞台动作的连接要体现出云之凡的性格和情感,只有深入刻画人物,才能提高整部话剧的表现力。精确的情感表达动作主要对角色在某个场景中的某种情感进行表达,但是并没有足够细腻的情感,只能让观众了解角色此时表达的情感,却无法真正感受到角色的想法和完整角色的特点。贯穿动作虽然不会像整体的舞台动作一般吸引眼球,却有着独有的细腻,在潜移默化下引导观众感受角色的性格,对话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如果没有贯穿动作的存在,表演者的动作就没有办法联系起来,情感的转换以及人物细腻情感的表达就无法展现出来,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也不会体会到角色的内心情感,就不会对整部话剧产生共鸣,只能看到角色在某一个特定节点的表现,却无法理解整部话剧中角色的整体表现,导致话剧的构建出现极大的问题,对人物的创造会非常失败,导致整部话剧空洞、枯燥。所以,贯穿动作对提高话剧整体魅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提高观众对话剧的认可度,使其体会角色的整体特点,将角色当作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而不仅仅是一个表演者在表演故事。
  五、结语
  话剧表演相较其他表演形式更加具有难度,因为一旦在舞台上出错就会被观众发现,所以话剧表演需要演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贯穿动作作为表演中的重要部分,对整部话剧有着重要影响。表演者的贯穿动作能将整部话剧中的角色塑造得更加丰满,让观众通过细节感受角色,提高观众对话剧的真实体验。贯穿动作对角色的创造非常重要,想要塑造出完美的角色形象,就需要对贯穿动作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贯穿动作让角色变得更加真实,贴切生活,提高整部话剧的质量。
  (西安外事学院)
  作者简介:高雅洁(1999-)女,陕西榆林人,本科,研究方向:艺术类表演。
其他文献
《绿野仙踪》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小说中,多萝西、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沿着黄砖路来到了一座被施了魔法的城市,他们发现了大而可畏的奥兹的秘密,他们面对挑战并且克服了自己的性格缺陷。《绿野仙踪》不仅讲述了一个精彩的童话故事,更是一首人性赞歌。这四个好朋友都有自己的问题和性格缺陷,但他们从不放弃。他们代表着人性的纯洁、智慧、善良、勤奋和勇气。  一、
期刊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代表小说作品之一,其中,斯特里特兰的人生经历、人生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暗合弗洛伊德理论,小说围绕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阶段,淋漓尽致地展现斯特里特兰的人生观,为物质与精神选择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一、本我爆发的机制  通过阅读文本可知,男主人公斯特里特兰追求艺术过程的心理变化(情绪)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相吻合。弗洛伊德认为,动机是造成苦难的重要
期刊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著名文学家,一生创作出诸多优秀文学作品,其不仅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更对日本文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芥川龙之介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小说集《傻子的一生》,这是一部随想集,许多人認为它实质上是芥川龙之介的自传,其诸多内容折射着芥川龙之介的生活。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芥川龙之介的生平经历和代表性文学作品,并以《傻子的一生》为例,深入探究芥川龙之介的文学作品风格。  一、芥川龙之介简介  芥川
期刊
小泉八云原名拉夫卡迪奥·赫恩(Lafcadio Hearn),是一名被称为“日本解释的第一人”的西方作家,来日后,以小泉八云为名进行文学创作与日本研究。他的名作《怪谈》受到日本民众的喜爱,也被称作“日本怪談的鼻祖”。  一、小泉八云的再话文学  小泉八云的作品主要涉及日本文化、文学、民俗、宗教、历史、教育、风土考等方面,其中收录了不少小泉八云的再话作品。日本学者平川祐弘认为,小泉八云作品的最大价值
期刊
《人羊》是大江健三郎以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占领日本为题材创作的短篇小说。它细致刻画和披露了在日美军的暴行与殖民野心,也为人们展现了在其打压和施暴下分别选择顺从屈服、冷眼旁观、明哲保身的三类日本民众面孔,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我”上公交与美军下公交的两种特殊叙事结构,探究历史视域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登陆日本和结束7年占领后所形成的“战后空间”全貌,分析其深刻的国家隐喻内涵。  一、概
期刊
黑色幽默是诞生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流派,逐渐成为美国文坛和世界文坛的一道独特的风景。黑色幽默流派的出现与美国当年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不可自拔,国内反战浪潮四起,社会主流价值观缺失,社会风气颓废,孤独、压抑、绝望的气氛笼罩着整个美国社会。黑色幽默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诞生并发展起来的。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它摒弃了传统的、严肃的叙事手法,用戏谑的
期刊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9世纪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且颇受欢迎。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凯瑟琳便是其中之一。凯瑟琳富有爱心,充满野性、倔强和叛逆,又是一个世俗趋利、命运悲惨之人。本文简述了《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生平,然后重点分析凯瑟琳人物形象。  一、凯瑟琳生平简介  幼时的凯瑟琳在父母的宠爱下快乐成长,无忧无虑。正因如此,那时的她纯洁、善良、天真且不谙世事。
期刊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与鲁迅的《狂人日记》都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主题内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两部巨作中的疯人形象是作者投放了自己对时代的敏锐感知和深刻反思而塑造的时代代言人。本文通过对比两者的相同之处,剖析作者寄寓在两位疯人肩上的历史意义。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出了对当时整个社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人文主义与社会现实之间所存在的巨大矛盾的反思;鲁迅用狂人的疯言疯语,大
期刊
古代日本家训文化深受中国家训文化影响,在教育子女和传递社会文化功能等方面有着相似性,但是两国的传统家训文化在发展历程、形式、存在阶层和近现代社会的存续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无论是中国古代家训,还是日本古代家训,都承载了很多的教育经验,对现代家庭教育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两国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比较  (一)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  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国家文化的产物,伴随着家文化的出现而产
期刊
儒家文化体系自孔子创立以降,经由两千余年的传承和演化,发扬于世界各地。日本自古与中国进行多次文化交流,是接受儒家时间文化较早、受儒学思想影响最为深刻的国家之一。孔庙是用于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建筑,也是儒家思想文化体系的外在性物质载体,在日本儒家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因此,研究日本儒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日本孔庙的关注。本文探索了儒家文化在日本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在查阅儒家文化历史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