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胃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改司2010年3月发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可归为中医“胃脘痛、胃痞、胃疡”等。可表现为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可兼见胃脘胀满、呃逆、嗳气、反酸、纳呆、大便时干时稀等症。多属于人体正气虚弱的范畴,往往反复发作,病程缠绵,久病脾肾两虚,多见脾胃运化失司,气机阻滞;肾不纳气,温煦功能减弱。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调理、阴阳平衡、辨证论治”等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对近两年以来,对120例有上述症状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20例,男54例,女66例,年龄28~73岁,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8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7例,消化性溃疡31例(其中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
治疗方法:1穴位敷贴贴料:选用云南思茅金利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穴位敷贴。2取穴:神厥(即脐)、中脘(膻中与脐中点)、脾俞(T11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T12棘突下,旁开1.5寸)、足三里(胫骨前缘外旁开1寸,外膝眼下3寸)。3清洁局部皮肤,将穴位敷贴贴于所选穴位。每24小时更换1次,连续敷用10天1疗程。4如脾肾阳虚可加用肾俞、关元;肝胃气滞可加用章门、胆俞等。
疗效判断标准:1治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2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有好转;3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变化。
结果
其中痊愈55例(45.9%),好转58例(4(8.3%)),无效7例(5.8%),总有效率94.2%。
讨论
药物敷贴疗法属于中医外治疗法,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五方之医说,就有四方主要或者纯粹以非药物为疗法。《黄帝内经》中就有药敷、药熨、药浴、灸、针刺等约18种外治法的记载。穴位敷贴疗法取《黄帝内经》的三焦、开合枢学说,和“升清降浊”、“去宛陈莝”、“开鬼门,洁净府”、“踈涤五脏”的治疗方法,采用无创性的温和刺激穴位,扶正祛邪,以调整人体生命状态,平衡人体生态系统,调和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失衡的内部稳定状态获得新的相对平衡稳定,从而恢复身心健康。
所选疾病,依据辨病辩证后,贴敷于经络穴位,通过奇经八脉作用于机体气血阴阳,调整阴阳平衡,天人合一,以改善机体功能,从而达到中医所谓“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另一方面,药物敷贴药物通过释放、穿透、吸收等作用,直接进入血液,对于攻补难施之时、不能服药之症、不肯服药之人,更具有内服疗法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而共凑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痰解痉,软坚散结;疏通经络,祛风除邪;调和阴阳,健脾开胃;调整气血,强健脏腑等疗效。故采用药物敷贴疗法对慢性胃病辅助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缩短疗程,为中西医结合的一个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编委会.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2余泽云,等.中医外治序贯疗法在肝病临床教学的探索性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4):441-442.
3张学梅,等.图说中医:穴位贴敷[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20例,男54例,女66例,年龄28~73岁,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8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7例,消化性溃疡31例(其中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
治疗方法:1穴位敷贴贴料:选用云南思茅金利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穴位敷贴。2取穴:神厥(即脐)、中脘(膻中与脐中点)、脾俞(T11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T12棘突下,旁开1.5寸)、足三里(胫骨前缘外旁开1寸,外膝眼下3寸)。3清洁局部皮肤,将穴位敷贴贴于所选穴位。每24小时更换1次,连续敷用10天1疗程。4如脾肾阳虚可加用肾俞、关元;肝胃气滞可加用章门、胆俞等。
疗效判断标准:1治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2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有好转;3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变化。
结果
其中痊愈55例(45.9%),好转58例(4(8.3%)),无效7例(5.8%),总有效率94.2%。
讨论
药物敷贴疗法属于中医外治疗法,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五方之医说,就有四方主要或者纯粹以非药物为疗法。《黄帝内经》中就有药敷、药熨、药浴、灸、针刺等约18种外治法的记载。穴位敷贴疗法取《黄帝内经》的三焦、开合枢学说,和“升清降浊”、“去宛陈莝”、“开鬼门,洁净府”、“踈涤五脏”的治疗方法,采用无创性的温和刺激穴位,扶正祛邪,以调整人体生命状态,平衡人体生态系统,调和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失衡的内部稳定状态获得新的相对平衡稳定,从而恢复身心健康。
所选疾病,依据辨病辩证后,贴敷于经络穴位,通过奇经八脉作用于机体气血阴阳,调整阴阳平衡,天人合一,以改善机体功能,从而达到中医所谓“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另一方面,药物敷贴药物通过释放、穿透、吸收等作用,直接进入血液,对于攻补难施之时、不能服药之症、不肯服药之人,更具有内服疗法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而共凑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痰解痉,软坚散结;疏通经络,祛风除邪;调和阴阳,健脾开胃;调整气血,强健脏腑等疗效。故采用药物敷贴疗法对慢性胃病辅助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缩短疗程,为中西医结合的一个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编委会.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2余泽云,等.中医外治序贯疗法在肝病临床教学的探索性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4):441-442.
3张学梅,等.图说中医:穴位贴敷[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