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终将渐行渐远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甲,10多年前是死党,10多年来音讯渺茫。
  一次同学聚会偶然碰见,他已经是一家小公司的老板。遥想当年初中毕业,我一路从高中读到研究生然后进入北京一家事业单位,他则像我们家乡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南下广东,端过盘子、干过保安、当过学徒,最终通过卖木地板修成正果,在好几个城市开了分店。
  那年冬天,我是挤火车回的衡阳,甲则开着他的别克小轿车,威风凛凛。毕业10多年,那是我们初中班级唯一一次像模像样的同学聚会,因此大家兴致勃勃,连着聚了好几天。甲和另外一个同学乙,算是同学里混得最有声有色的两个。尽管聚会向所有人征集了一笔资金以供开销,但乙自觉在老家算东道主,抢着买了好几次单,甲则缩头缩脑,不顾旁人起哄,几天下来也没额外掏过腰包,即便在打牌赌钱时,也是输了200元就赶紧起身让出座位,退到一边默默观战。


  对他这样克己自律的习气,我当时是有几分欣赏的,心想难怪他能白手起家,混到这个份儿上。然而很快,甲便让我见识到了他的另一面。
  回北京之后没多久,我便接到甲的电话。
  “老同学!上次见你,实在是佩服,太有文化了!让我们这些文盲怎么活啊!”热烈的开场白之后,他很快就进入正题,“能不能请你帮个小忙?我一个生意上的伙伴刚生了儿子,想取一个有内涵的名字,我说这好办,我有一同学,北大中文系研究生毕业,我让他给你取!”
  我本身就不善于拒绝别人,加上之前那次聚会又聊得不错,虽然心中窝囊,也只好答应下来。我已经记不清到底给多少小孩取过名字了,每次都是旁搜远绍、引经据典,还得满足孩子爸妈五花八门的要求。每次取名都得修改好几个来回,弄得我心力交瘁,可自始至终这些孩子我一个也没见过,今后也必定是茫茫人海,相忘于江湖。
  甲的产业全在广东几个城市,他隔三岔五便嚷嚷说要我去广州找他玩,然后有天晚上他的电话又来了。这次,是他的公司因为又多开了两家门店,想要改一个更有文化的名字,并且要得还挺急。我当天晚上没空,第二天不上班,就窝在家里按他提的要求翻遍了《诗经》和唐诗宋词,还真弄出几个自觉有韵味的名字供他选择。可任凭我绞尽脑汁,他总是不满意。到后来我已经明白了自己之所以还在坚持,并不是顾念当年的同学情谊,而是性格中的弱点让我不知该如何冷峻地拒绝。这事前后折腾了我3天,终于在我又发过去几个名字之后他不再吱声了。
  过了两天,我通过微信问他:“最后定了哪个名字?”
  他说:“黄家木业!谐音皇家,气派、尊贵,还把我的姓给嵌进去了!”
  我内心崩溃得无以言表。在折腾我好几天之后,甲自己想出了得意的名字。我真想拜托他,下次能自食其力就不要再抓我当陪练。我也恨自己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干脆地拒绝,他自己的事情难道不应该他自己去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吗?
  2015年6月,我随凤凰文化代表队到安阳录“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期间,我又接到了他的电话。
  毫无疑问,他又想抓我当壮丁。果不其然,一阵简短的寒暄后,甲再次夸奖了我的文采并提出了他的请求:如今他的公司已小有规模,却始终缺少一份让客户耳目一新的宣传文案,于是他又想起我这个北大中文系毕业的老同学来。
  这次,我用非常冷淡的口气说:“我凭什么帮你写文案?你又不是我老板,又不付我钱。”
  他有点意外,但还没有放弃:“你那么有才,写这个不是动动手指的事嘛。”
  我终于爆发了:“我现在跟你很熟吗?我难道整天游手好闲没事干,就等着帮别人义务劳动吗?”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对某个人一再地虚与委蛇或是隐忍退让,总觉得拂了人家的面子以后不好相处,但其实,若此人总将你推向这样两难的境地,说明他早就不想跟你好好相处了。对这样的人,一定要及时翻脸,及早了断。要知道,真正的朋友,是会心疼你,为你着想的。
  二
  在我还不善于拒绝人,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管理自己的时间时,多少平时不怎么联系的人怀揣各自的目的找上门来,我都照单全收了。最荒唐最虐心的一次,我现在想想都觉得自己那么不可理喻!
  那是2006年9月,我在北大读研的第一个月。一天晚上6点,我接到本科同学丙的电话,照例在一阵寒暄后进入正题。事情是这样的:丙在某省城一个要害部门做公务员,整个系统正在为国庆筹备盛大的晚会,他们部门领导让新来的几个年轻同志出个节目。他们既不会唱也不会跳,唯一的选择就是排一出话剧。
  丙和我并不算特別熟,但也不算生疏,这种关系最难取舍。搁现在,这种事儿我早就一口回绝了。每个人都应该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揽下了“瓷器活”,却跑去别人那请“金刚钻”,谁有这义务来成全你的非分之想?
  尽管感到为难,我还是答应了丙。当年的我,就是这样不会拒绝人。他提了一个要求,就是一定要幽默,要搞笑,最好让观众从头笑到尾。
  丙给了我一天时间来写这个剧本,挂掉他电话大约是6点15分。
  半个小时后,我接到了父亲的电话。他说了没两句,我的喉咙就哽住了,我用力压抑自己才没有哭出声来。
  之前,我82岁的奶奶在老家的医院几度病危。我守了她半个暑假,看她病情稳定才来安心上学。哪里想到,终究还是没能久留。
  我火速订了第二天早上回衡阳的机票。
  然而,在半小时前答应丙的事情怎么办?直接坦白实情,然后撂挑子走人吗?他会不会觉得我推三阻四编瞎话……在一阵波澜壮阔的内心戏之后,我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熬通宵写完那个剧本。
  天知道我是怎么做到一边忍着悲痛,一边绞尽脑汁琢磨着让某个机关的领导忍俊不禁的。
  把剧本发给丙之后,我就拖着箱子出发了。
  丙得知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是在3天后,他打电话过来时,我奶奶的丧礼已接近尾声。我从他语气里听出了震惊、感动和歉疚,这让我感到一阵温暖。只可惜,这并不是一个同学情深的故事。实际上,那是我和丙的最后一次联系。9年来,我们没再见过面,也没有任何形式的联系,包括他回北京时请同学吃饭,也是我从别人那里听来的。
  友情并不会因为你委屈自己帮助别人而变得更加醇厚。有些人之所以总是提出非分的要求,就是因为他心中早已明了,在耗光原有的那一点情分后,彼此终将渐行渐远。
  当然,我并不是倡导在朋友遇到困难时拒绝施以援手,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真正的朋友,一定是彼此守望、相互扶持,而不会是单方面的榨取和苛求。
其他文献
这是一组构思巧妙的创意广告。每一幅图都别出心裁,机智幽默。请猜猜看,以下各图分别表达出了什么样的主题?
期刊
我在父亲去世后写过下面这段话:父亲去世给我的真实感觉并不是我送走了他,而是我们一起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他送我到一个地方——那也就是他在这世界上的最后时刻——然后他站住了,而我越走越远,渐渐看不见他了。  父亲九十岁冥诞那天,我住在日本高野山一处宿坊里。夜晚寂寥,浮想联翩:父亲如果活到现在刚满九十岁,而他去世已经十八年了。十八年是多么漫长,这十八年里发生了多少事情,十八年前去世的父亲离我多么遥远——遥
期刊
没有强迫症的人和有强迫症的人
期刊
心情不好时,常常想起我已过世的好朋友,舞蹈家罗曼菲的一些小事。  她生前最著名的舞蹈叫《挽歌》,是一支很简单的舞,从头到尾,她一个人在舞台上重复地转圈,天长地久似的转呀转,直到过了十几分钟,你已怀疑她不会停下时,舞蹈才戛然而止。  我问她怎么做到的?她云淡风轻地回答我:“简单,你只要找到一个定点,每次转过来的时候,都还看着那个定点,你就可以继续转下去。”  曼菲后来得了肺癌,到了末期癌细胞向脑部转
期刊
午休,去中山公园散步,在华阳路转角处的旧书摊见到一本《日本笑话选》(川崎大治编,王汉山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4年12月出版),索价2元,而身上只带了张百元大钞,少不得去对面的超市买13.8元一盒的摩卡咖啡,再用零钱将此书买下,为付书款不得不买此咖啡一盒,也可视为一个笑话了。到得公园,拣一僻静处坐定,迫不及待地翻开此书读了起来,头顶上,米粒般大小的树叶簌簌落下,花香扑鼻,不知不觉近一个小时过去了,
期刊
说实话是文学家的职责,实话是文学作品的亮点。例如莎士比亚说,不要借钱给朋友,否则你会既失去金钱,又失去朋友。例如萧伯纳说,男人最大的快乐是满足女人的自尊心,女人最大的快乐是伤害男人的自尊心。  董桥在《假如人生是一钵樱桃》一文中,介绍了克莱伦斯·丹诺的老实话:“我们的上半辈子让父母给毁了,下半辈子让我们的孩子给毁了。”这些话都曾经流行过。  文学作品里为什么有这么多实话呢,我猜跟生存空间有关。世界
期刊
这个故事是听来的。讲故事的是我的先生。他说这是一个很温馨的故事,说给我听,我一定也会和他一样感动。  故事是关于一对父子洗完澡,穿衣对话的小片段,是他在学校澡堂子里洗澡时看到的。因为是冬日,又是星期一的大清早,所以澡堂子里洗澡的只有他、一个中年人外加一位老爷子。他进去时,中年人还在水龙头下,老爷子已经躺在搓澡的床上了。学校的澡堂一直对外营业,因为票价比其他浴池便宜些,所以周围的居民也愿意前来。  
期刊
一山一水一秀里  我曾被困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极目远望看不见山;我曾穿梭在熙来攘往的车流人流中游目四顾寻不着河;我曾徘徊在灯红酒绿的酒吧街上无处安放青春;我曾驻足于光怪陆离的画廊橱窗外无处安放灵魂。  其实,你和我一样。我们都在找一个地方。  一书一茶一世界  我一直在找这样一个地方:早上会被鸟儿叫醒,睁眼就看见花格窗外的风景;午后能在湖边柳树下就着阳光,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喝一道祁红特茗;晚上嗅着
期刊
每逢年节,一定会有年轻人给我留言,抱怨家里的极品亲戚。有些是像我一样牛头不对马嘴;有些是出言不逊——你怎么又穿红,你皮肤黑穿红像村姑;有些是内夸不避亲——你堂姐上哈佛了,你要向她学习呀……最讨厌的是,几乎每一位都会问:“你考得怎么样?你有男(女)朋友没?你赚多少……”  年轻人都很想像网上说的那样,冷冷地回一句“关你屁事”,又怕爸妈一巴掌挥过来。  而此刻,我想替所有极品亲戚叫一声:“冤枉啊。” 
期刊
1  去英国之前,我对那里并没有太大的期待与憧憬。我总觉得去发达国家旅行会比较无趣,那里的生活节奏很快,人们生活压力巨大,再加上英国人素来给我一种严谨古板的印象,所以,我基本上抱着看一看大本钟和福尔摩斯居所的最低期望。  到了英国后,我特意找了一个郊区的房子住下,一来希望远离市中心,二来也是想让自己玩得更自在些。  我的房东潘妮是一个50多岁的女人,她和自己的3个孩子生活在一起。和我遇到过的许多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