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钢琴家马丁·史岱菲尔德(Martin Stadtfeld)的“纯粹巴赫”独奏音乐会为上海音乐厅2017新乐季赢得了“开门红”。虽然并不太为国内音乐界所熟悉,但史岱菲尔德却已是享誉国际的巴赫音乐诠释钢琴家。当晚,他演奏J.S.巴赫最具代表性的键盘乐作品,结合最新手稿研究成果,用个性化的改编来完成对巴赫的“旧曲新唱”,充满了想象力与创造性!
如果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这场音乐会的高学术涵量,那应该就是:卡农、变奏与改编。“模仿与对位的游戏”的卡农与“万变不离其宗”的变奏,这两种早期西方音乐中见仁见智又最显功力的创作技法在巴赫的手里达到了历史性的巅峰,若再将两者进行综合更是难上加难,演奏上同样如此。无论上半场在艰深复调技术的基础上加上变奏因素的《腓特烈二世主题卡农变奏》,还是下半场融合卡农技术联缀于变奏曲长篇中的《哥德堡变奏曲》,都是将此两种创作因素完美“联姻”之作,就连开场的《恰空》亦无外乎以变奏作为主要结构手段。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已知”的卡农与变奏之外,当晚的每部作品都充满了史岱菲尔德的诠释与改编,这些“未知数”就成了当晚最令人期待的部分。
《恰空》源自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第二组曲》,经一个世纪后的意大利钢琴家布索尼成功“移植”为钢琴改编版,既保留了原作的整体结构与变奏段落,又充分发挥了新式钢琴的音响特性与高难度演奏技巧。时隔又个一世纪,史岱菲尔德的改编更富有现代感,他显然更偏爱用钢琴两端的音区来加以演释,使得作品在极度轻盈与极具爆发力的戏剧性音响对比中,让人体验时而幻变如梦的诗意,时而悲痛不已的壮烈。除音区上的重新布局以外,他的改编还体现为一种对结构逻辑的勾勒与还原:在原作前加上一个短小的引子,正是主题的低音线,在八度低音叠加中以极弱力度出场,犹如一颗毫不起眼的种子轻轻飘来,自此引发生命的萌发。根据音区的变化,史岱菲尔德又会在原有声部结构中增加或减少,在遵循作品整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作出了富有意义的音响拓展与个性布局。
接着,之所以用《腓特烈二世主题卡农变奏曲》而不用更为人熟知的《音乐的奉献》,史岱菲尔德暗示的编创用意在音乐会现场真正呈现了出来:以“选集”的方式来演奏。根据被巴赫运用到难以超越的“腓特烈二世主題”及其各式卡农变奏,史岱菲尔德创作了前奏曲与终曲,就好像为一部经典名著的前后加上了序与跋,是钢琴家对其深入研读之后的进一步注解与释义。倾向主调风格的这两个部分富有现代化的音响特征,宁静却又略显不安分的切分节奏引发出流行色彩的和声排列及织体,与主题及其倒影(将主题旋律作相反方向的进行,如同水面上的倒影一样与原主题上下对称)形式的结合毫无违和感,反倒在听觉上更加清新自然,为进一步深入聆听繁复的卡农段落作好准备。
史岱菲尔德仅仅选择《音乐的奉献》中的前六首卡农,并重新编排,有些段落在前一段终止完成之前直插而入,有些段落虽得以完满终止,但下一段的情绪仍延续了前一段的末尾,这就改变了听众的心理期待,也让演奏过程更有整体感。例如,音乐会现场的第四和第五个卡农段就分别作为整部作品演奏过程中推起高潮呈现的“渐强”与“渐弱”:在“二度上升”卡农(同一个主题的模仿进行,每次模仿都螺旋式升高二度)中,随着“绕口令式”的力度渐强与速度渐快,趋近极点时突然直接进入下一段“无终卡农”(卡农进行到尾部时与开始部分完全重合一致,可以无限循环下去),用强击方式在极低音区奏出对位的低音声部,后又随音区的不断升高而渐渐消逝,慢慢褪去,回复静谧后再引出最后一个冥想式的“增值卡农”段,仿佛来自远古的声音,深沉而幽远……直到终曲的出现,变幻了调式色彩的主题片段如同把我们从一个旧梦当中轻轻唤醒,在升华的意境中回到了当下。
下半场“《哥德堡变奏曲》与十四首卡农的整合版”关乎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发现:1974年,巴赫的一份《哥德堡变奏曲》个人手抄本被发现。在谱子的最后一页,巴赫手写了建立在“哥德堡低音”上的十四首卡农曲。随着研究的深入,史岱菲尔德提出了大胆的假设:巴赫创作这些卡农曲是为了完善既有的《哥德堡变奏曲》。有鉴于此,他整理了这些卡农曲,并将它们有序地插入原本的《哥德堡变奏曲》中,形成一个新的序列,并且深信这个版本能有力证明那就是巴赫曾经构想的形式。于是,比咏叹调主题更为重要的“隐秘线索”被揭示出来。
这些卡农段明确而简短,因而被用作《哥德堡变奏曲》的前奏或间奏出现。它们在千变万化的变奏曲段落中反复提醒聆听者,这些低音才是作品真正的“秘钥”,同时它们又让变奏曲三个一组的规律性排布结构更得凸显。史岱菲尔德的演奏总体上较为轻快,一气呵成,不作反复,乐章间大多也不停顿。毋庸置疑,每个乐章的速度都出自他的精心设计,因为他让“哥德堡低音”在不同乐章间的速度保持着统一,这就让一些慢乐章变得较快,而快乐章则如旋风般呼啸而过。好在他的指触足够敏捷轻盈,不会被这些技术因素所限制。最耐人寻味的慢乐章第二十五变奏(戏剧性张力很大,通常被认为是全曲的高潮所在)在史岱菲尔德的手里被演化得十分内敛而宁谧,大有“哀而不伤”的情韵。
二十世纪以来在国际乐坛上发展起一种影响广泛的表演流派:本真主义。持此观念者认为演奏历史音乐作品就应该回到作曲家所处的那段年月中去,并尤以复原巴洛克时代风格为其实践目标。在这个意义上,史岱菲尔德恰恰走向了他们的反面。他始终处于非常清醒的当下处境,以德国人特有的严谨深入研习作品,探求新的音响结构方式,令这台音乐会既充满学术涵量又富于现代意义。这种现代意义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对现代钢琴音响特性的不懈探求与发掘让他拓展了极端音区的表现力,并达成指触对声音的精妙控制;另一方面,对巴赫原作的重新谋篇布局释放出超越那个时代的戏剧性情感力量。更难能可贵的是,所有改编因素似乎都经过反复推敲与精心打磨,以致在演奏中听起来自然得当又不乏新意,在大幅对比与起伏跌宕中取得了完美平衡。
演出中,特别做低的琴凳与坐姿,让人不禁想起另一位已故巴赫权威诠释者古尔德,然而瘦高个儿史岱菲尔德看起来只在乎更加灵活方便地抖动右踏板。事实上,他那独特音色呈现与几乎贯穿全场的踏板使用是分不开的。预先调配过的琴键系统让极度轻柔的声音也能够清晰表达,这会让你想起它的先辈——一种适用于小型空间演奏的古钢琴,而当它出现在偌大的音乐厅施坦威大钢琴上,再通过充分利用细致入微的指触变化与连续踏板,编织出一片迷人的声音新梦境,那是何等令人欣喜!
历来试图揭开巴赫音乐中各种隐秘奥义者无数,史岱菲尔德正用他自己独特的声音创造,将古老篇章与当代音响交织互融,在解构与再结构中奏响新意,让我们清楚地听见隐藏在音乐结构深处的机密与睿智,以及巴赫音乐“超时代性”与“多释义性”的无穷魅力。
如果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这场音乐会的高学术涵量,那应该就是:卡农、变奏与改编。“模仿与对位的游戏”的卡农与“万变不离其宗”的变奏,这两种早期西方音乐中见仁见智又最显功力的创作技法在巴赫的手里达到了历史性的巅峰,若再将两者进行综合更是难上加难,演奏上同样如此。无论上半场在艰深复调技术的基础上加上变奏因素的《腓特烈二世主题卡农变奏》,还是下半场融合卡农技术联缀于变奏曲长篇中的《哥德堡变奏曲》,都是将此两种创作因素完美“联姻”之作,就连开场的《恰空》亦无外乎以变奏作为主要结构手段。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已知”的卡农与变奏之外,当晚的每部作品都充满了史岱菲尔德的诠释与改编,这些“未知数”就成了当晚最令人期待的部分。
《恰空》源自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第二组曲》,经一个世纪后的意大利钢琴家布索尼成功“移植”为钢琴改编版,既保留了原作的整体结构与变奏段落,又充分发挥了新式钢琴的音响特性与高难度演奏技巧。时隔又个一世纪,史岱菲尔德的改编更富有现代感,他显然更偏爱用钢琴两端的音区来加以演释,使得作品在极度轻盈与极具爆发力的戏剧性音响对比中,让人体验时而幻变如梦的诗意,时而悲痛不已的壮烈。除音区上的重新布局以外,他的改编还体现为一种对结构逻辑的勾勒与还原:在原作前加上一个短小的引子,正是主题的低音线,在八度低音叠加中以极弱力度出场,犹如一颗毫不起眼的种子轻轻飘来,自此引发生命的萌发。根据音区的变化,史岱菲尔德又会在原有声部结构中增加或减少,在遵循作品整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作出了富有意义的音响拓展与个性布局。
接着,之所以用《腓特烈二世主题卡农变奏曲》而不用更为人熟知的《音乐的奉献》,史岱菲尔德暗示的编创用意在音乐会现场真正呈现了出来:以“选集”的方式来演奏。根据被巴赫运用到难以超越的“腓特烈二世主題”及其各式卡农变奏,史岱菲尔德创作了前奏曲与终曲,就好像为一部经典名著的前后加上了序与跋,是钢琴家对其深入研读之后的进一步注解与释义。倾向主调风格的这两个部分富有现代化的音响特征,宁静却又略显不安分的切分节奏引发出流行色彩的和声排列及织体,与主题及其倒影(将主题旋律作相反方向的进行,如同水面上的倒影一样与原主题上下对称)形式的结合毫无违和感,反倒在听觉上更加清新自然,为进一步深入聆听繁复的卡农段落作好准备。
史岱菲尔德仅仅选择《音乐的奉献》中的前六首卡农,并重新编排,有些段落在前一段终止完成之前直插而入,有些段落虽得以完满终止,但下一段的情绪仍延续了前一段的末尾,这就改变了听众的心理期待,也让演奏过程更有整体感。例如,音乐会现场的第四和第五个卡农段就分别作为整部作品演奏过程中推起高潮呈现的“渐强”与“渐弱”:在“二度上升”卡农(同一个主题的模仿进行,每次模仿都螺旋式升高二度)中,随着“绕口令式”的力度渐强与速度渐快,趋近极点时突然直接进入下一段“无终卡农”(卡农进行到尾部时与开始部分完全重合一致,可以无限循环下去),用强击方式在极低音区奏出对位的低音声部,后又随音区的不断升高而渐渐消逝,慢慢褪去,回复静谧后再引出最后一个冥想式的“增值卡农”段,仿佛来自远古的声音,深沉而幽远……直到终曲的出现,变幻了调式色彩的主题片段如同把我们从一个旧梦当中轻轻唤醒,在升华的意境中回到了当下。
下半场“《哥德堡变奏曲》与十四首卡农的整合版”关乎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发现:1974年,巴赫的一份《哥德堡变奏曲》个人手抄本被发现。在谱子的最后一页,巴赫手写了建立在“哥德堡低音”上的十四首卡农曲。随着研究的深入,史岱菲尔德提出了大胆的假设:巴赫创作这些卡农曲是为了完善既有的《哥德堡变奏曲》。有鉴于此,他整理了这些卡农曲,并将它们有序地插入原本的《哥德堡变奏曲》中,形成一个新的序列,并且深信这个版本能有力证明那就是巴赫曾经构想的形式。于是,比咏叹调主题更为重要的“隐秘线索”被揭示出来。
这些卡农段明确而简短,因而被用作《哥德堡变奏曲》的前奏或间奏出现。它们在千变万化的变奏曲段落中反复提醒聆听者,这些低音才是作品真正的“秘钥”,同时它们又让变奏曲三个一组的规律性排布结构更得凸显。史岱菲尔德的演奏总体上较为轻快,一气呵成,不作反复,乐章间大多也不停顿。毋庸置疑,每个乐章的速度都出自他的精心设计,因为他让“哥德堡低音”在不同乐章间的速度保持着统一,这就让一些慢乐章变得较快,而快乐章则如旋风般呼啸而过。好在他的指触足够敏捷轻盈,不会被这些技术因素所限制。最耐人寻味的慢乐章第二十五变奏(戏剧性张力很大,通常被认为是全曲的高潮所在)在史岱菲尔德的手里被演化得十分内敛而宁谧,大有“哀而不伤”的情韵。
二十世纪以来在国际乐坛上发展起一种影响广泛的表演流派:本真主义。持此观念者认为演奏历史音乐作品就应该回到作曲家所处的那段年月中去,并尤以复原巴洛克时代风格为其实践目标。在这个意义上,史岱菲尔德恰恰走向了他们的反面。他始终处于非常清醒的当下处境,以德国人特有的严谨深入研习作品,探求新的音响结构方式,令这台音乐会既充满学术涵量又富于现代意义。这种现代意义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对现代钢琴音响特性的不懈探求与发掘让他拓展了极端音区的表现力,并达成指触对声音的精妙控制;另一方面,对巴赫原作的重新谋篇布局释放出超越那个时代的戏剧性情感力量。更难能可贵的是,所有改编因素似乎都经过反复推敲与精心打磨,以致在演奏中听起来自然得当又不乏新意,在大幅对比与起伏跌宕中取得了完美平衡。
演出中,特别做低的琴凳与坐姿,让人不禁想起另一位已故巴赫权威诠释者古尔德,然而瘦高个儿史岱菲尔德看起来只在乎更加灵活方便地抖动右踏板。事实上,他那独特音色呈现与几乎贯穿全场的踏板使用是分不开的。预先调配过的琴键系统让极度轻柔的声音也能够清晰表达,这会让你想起它的先辈——一种适用于小型空间演奏的古钢琴,而当它出现在偌大的音乐厅施坦威大钢琴上,再通过充分利用细致入微的指触变化与连续踏板,编织出一片迷人的声音新梦境,那是何等令人欣喜!
历来试图揭开巴赫音乐中各种隐秘奥义者无数,史岱菲尔德正用他自己独特的声音创造,将古老篇章与当代音响交织互融,在解构与再结构中奏响新意,让我们清楚地听见隐藏在音乐结构深处的机密与睿智,以及巴赫音乐“超时代性”与“多释义性”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