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温阳方治疗肺脾两虚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qin274385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益气温阳方治疗肺脾两虚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5月仪征市中医院收治的肺脾两虚型过敏性鼻炎确诊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依巴斯汀片治疗,观察组予中药益气温阳方治疗,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各项症状(鼻痒、鼻塞、喷嚏及鼻涕)积分,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内各月临床症状总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7.50%(χ2=4.588,P=0.032);治疗1个月后,2组鼻痒、鼻塞、喷嚏及鼻涕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1、2、3个月,2组临床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5.00%(χ2=5.591,P=0.018).结论 益气温阳方治疗肺脾两虚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鼻塞、鼻痒等症状改善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50例,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试验组(n=2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注射用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用药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3月湖北省沙洋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医嘱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注射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医嘱1000份,分析药物剂量、超药典应用、服用时间、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1000份医嘱中,消化科医嘱830份(83.00%),其他科室医嘱170份(17.00%);注射用奥美拉唑医嘱400份(40.00%),注射用兰索拉唑医嘱490份(49.00%),两种药物联用医嘱110份(11.00%);1000份医嘱中,用药不合理医嘱77份,不合理率
目的 分析西药用药综合管理措施对提升西药临床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5月常德市妇幼保健院开具的西药处方100张,其中2018年7-12月采取西药用药综合管理措施前5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5月采取西药用药综合管理措施后的50张处方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总结所选取处方中存在的西药临床用药不合理问题,并就未来如何更好地规范和加强临床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进行探讨.结果 观察组用药不合理问题总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χ2=5.316,P=0.
目的 观察药学干预对临床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所造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0年9月文山州中医医院收治的采取抗生素治疗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所选用干预方式的差异来实施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干预,试验组采取临床药学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药学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药物认知程度与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用药不合理总发生率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抗生素治疗患者
目的 观察4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4种降糖药联合治疗16周.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6周后,200例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治疗前(P<0.01),出现头痛2例,头晕1例,低血糖3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0%.结论 4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佳,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目的 观察外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博白县人民医院、北流市中医院及北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踝关节扭伤患者4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完成治疗和随访病例463例,脱落17例.A组114例给予氟比洛芬凝胶膏外用治疗,B组117例给予洛索洛芬钠凝胶膏外用治疗,C组116例给予吲哚美辛凝胶膏外用治疗,D组116例给予吡罗昔康凝胶膏外用治疗.4组均治疗7 d.比较4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