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不太冷

来源 :中学生天地(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有个诗人刘叉,写了首诗《冰柱》,形容说:“……檐间冰柱若削出交加。或低或昂,小大莹洁,随势无等差。始疑玉龙下界来人世,齐向茅檐布爪牙。”小的时候还曾见过屋檐下水池边长短不一、形状百变的冰棱,但是这些年来,城市里连冬天下场稀稀拉拉的雪都令人极其兴奋呢!这个冬天,又是一个暖冬,与此同时,有一个词在电视台电台节目中出现频率很高,那就是“厄尔尼诺”。
  请看本刊记者就“厄尔尼诺”和暖冬现象采访浙江省气象台天气预报工程师石蓉蓉的报道。
  
  记:似乎每隔几年,我们都会频繁地听到“厄尔尼诺”这个词,而且大家都知道它会影响地球的气候,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厄尔尼诺”来了,天气会变得怎样呢?是更热吗?
  石:总的来说,“厄尔尼诺”年一定是气温偏高年。
  根据近5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我国当年冬季温度偏高的几率较大,第二年夏季我国南部地区降水容易偏多,北方地区往往会出现大范围干旱。
  “厄尔尼诺”现象会在全世界造成气候异常。对居住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南非的人来说,“厄尔尼诺”意味着严重的干旱和致命的森林火灾。在厄瓜多尔、秘鲁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厄尔尼诺”会带来暴风雨,然后引发严重洪水和泥石流。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两次“厄尔尼诺”强度很大,持续时间长,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了严重影响。1997年的那次,印度尼西亚遭受了森林和泥炭火灾,整个东南亚上空被黑烟笼罩。在秘鲁沿岸,鱼类大量减少,异常的气候也危及了当地的海豹、洪堡企鹅以及海鸥和燕鸥那样的海鸟。在我国有许多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记:“厄尔尼诺”是近来才出现的现象吗?
  石:历史上最早记载类似“厄尔尼诺”的现象可追溯到1541年,“厄尔尼诺”之所以到目前才成为热门名词,是因为人类对这一现象的了解和研究才刚刚起步。
  记:“厄尔尼诺”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它又怎样影响气候?
  石:东太平洋赤道以南海域有一大片冷水区,这些冷水是从海洋深处翻上来的,带有大量的营养物,能吸引大量的鱼虾来这里觅食和产卵。但是在有些年份,冷水区消失,鱼虾不来了,或者即使来了,也因水温偏高,鱼虾大量死亡,严重影响渔民的收成。在19世纪末的时候,秘鲁沿岸的渔民注意到了这种现象。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当地人认为,这是上帝让他的儿子给人间制造的不幸,所以把这一现象称作“上帝之子”或简称“圣婴”。厄尔尼诺(ELNINO)在西班牙语中就是“圣婴” 的意思。
  现在,“厄尔尼诺”现象特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它就像一口“暖池”,通过表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成为全球气候异常的“罪魁祸首”。
  记:我们也听到过“拉尼娜”这个词,它和“厄尔尼诺”是什么样的关系?
  石:“厄尔尼诺”消失后肯定会出现“拉尼娜”。“拉尼娜”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小女孩”,“拉尼娜”现象出现时,原冷水海域扩大,所以它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
  记:“拉尼娜”现象对气候的影响大吗?
  石:一般来说,“拉尼娜”的影响没有“厄尔尼诺”严重,所以对它的研究也不及对“厄尔尼诺”的多。我国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拉尼娜”发生期间,热带风暴能量充足,台风通常会比常年要多,在我国沿海登陆的台风也相应增多。
  记:“厄尔尼诺”会给世界带来不少麻烦,间隔多少年它会出现一次呢?我们能否监测预告它的出现呢?
  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厄尔尼诺”大约是5-7年出现一次;现在,“厄尔尼诺”现象每4-5年出现一次。今后,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出现的频率可能会提高。
  最近10年,科学家们开始致力于解开海洋与大气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之谜,这就使人们有可能了解“厄尔尼诺”现象的机理以及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和天气预报一样,要想预报“厄尔尼诺”现象必须有充足的全球大气观测资料,但对于全球海洋的许多地方,人类掌握的资料还很不够。直到人造卫星和太平洋中自动观测定点浮标列阵的出现,才使预报“厄尔尼诺”成为可能。
  “厄尔尼诺”现象牵涉到海洋和大气两个领域,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构造出了模拟和预报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的大范围气候变化的理论模式。现在,科学家已经能够提前几个月给易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人群发出“厄尔尼诺”来临的警报,让他们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来采取措施以减缓不利影响。比如在1997年初,其中一些模式就把海温变暖的报警信号显示了出来。
  记:有没有办法可以避免“厄尔尼诺”出现呢?
  石:随着“温室效应”以及全球气温的升高,“厄尔尼诺”出现的频率将会大大提高。所以,对我们人类来说,要避免“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繁出现,就要减弱温室效应,也就是说减少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另一个办法就是,在“厄尔尼诺”现象酝酿阶段,人为地降低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温度。降温的办法也不难实现,把深部的冷海水提取出来,喷洒在海面上就可以达到目的,能长期解除“厄尔尼诺”之害。这将是个耗资上千亿万美元的巨大工程,但和“厄尔尼诺”造成的损失和灾害相比,并不算大。不过要实现的话,需要全世界的合作和投入。
其他文献
狗狗到南极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企鹅跑。  1,2,3,4,5,6……99,咦,怎么少了一只呢?  逮到了!哼哼。  1,2,3,4,5,6……101,咦,怎么多了一只呢?  逮到了!啊,原来有只狗狗偷渡到南极了!  士 剑    企盼的姿势    一觉醒来,整个世界都变了!  无助的铛铛发现周围除了白色,还是白色。他看不到朝夕相处的主人了,身边却多了好多以前从魔盒里看到过的“外族
期刊
丹麦的学校放假,都是和宗教节日有关。复活节学校就放了一个礼拜的假,算是在春天唯一的长假了。趁着假期,我不但四处旅行四处旅行,而且有时间也帮房东干了不少活,有些累,但也充实。  下午,先是在花园里帮忙,把冬天落下来的树枝拾起来,这样割草机就可以在草地上工作了。丹麦纬度高,四月也还只间也只可以说是初春。天气不错,万里无云,就是风实在是大了一点,而且还不停地刮,我花了个把钟头才总算把树枝捡完了。又不过到
期刊
照相  彼德:“嘿,老家伙,咱俩一起照个像吧!”  老龟:“等等,放开我的手,我要自己摆个POSE!”  榕树下的玻璃娃娃    历史性的一刻  3005年3月17日,动物界和人类的两位长者,在美丽的沙滩上签定了《两类和平条约》和《地球共享条约》,并合了影,永远记录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浙江安吉县递铺镇中学周志宇    相遇  在无垠的沙漠中,只有你一双孤单的脚印。此时奇迹般出现的另一双脚印,会使
期刊
有事好好商量  阿林,你知道吗?我现在疯狂地爱上了“S.H.E”的组合,我还喜欢上了一个男生,他也同样喜欢我,最不幸的是,他居然很讨厌“S.H.E”,说叫我选择一个,可是在我心目中他和“S.H.E”同样重要,我不能没有他这个朋友,更不能没有我最最喜爱的偶像,快帮我想想办法吧!  浙江衢州开化封家中学江春燕  他让你做单选题,你也可以说你要做多选题的,有事大家好好商量嘛!    因为调了座位  阿林
期刊
           
期刊
和大多数女生一样我喜欢看书,喜欢听音乐,喜欢电影里的浪漫情节,喜欢生活里有小小的意外,就像童话故事里发生的那样。  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安静的咖啡馆里,幽扬的音乐四下起伏,我在热闹的人群中享受着片刻的宁静。“走在寒冷下雪的夜空/卖着火柴温饱我的梦/一步步冰冻一步步寂寞/人情寒冷冰冻我的手/一包火柴燃烧我的心/寒冷夜里挡不住前行……”或许是因为安徒生的童话看得太多,或许是因为熊天平的歌太煽情,或许是
期刊
1.烤红薯:香喷喷,甜丝丝,好吃看得见。2毛钱一斤(注:本帖所描述的所有价格只限于“我们当年”,哈哈),只是吃多了会打屁。  2.爆米花:一个老爷爷扛着一口黑不溜秋的铁葫芦一样东西,走街串巷,将米变成白白的爆米花,是那时最受欢迎的魔术师!  3.搅糖稀:两根冰棒棍,加一团半透明的糖稀,1毛钱一团。搅一搅,拉一拉,又好吃好玩。只是现在看来不太卫生。  4.棉花糖:最不可思议的小吃!5分钱一团。一勺勺
期刊
罚抄课文  阿K没有认真学习课文,老师对他说:“嗯,不弄懂课文不行,那好吧,我们把这篇课文抄十遍。”   第二天,阿K把抄好的课文交给老师,老师一看:“怎么,你只抄了五遍?”   “咦,老师,你自己说的,‘我们把课文抄十遍’,那么就该我抄五遍你抄五遍了。”    从现在开始就练   阿K放学回家激动地跟爸爸宣布:“爸爸,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北极探险家!”   爸爸:“好极了!”   “可是我立刻开始训
期刊
毒气弹    到底谁说了算  一艘军舰航行在海上,在某一个夜晚,一名水手突然发现远方有一点灯光,他立即报告舰长:“报告舰长,不远的地方有艘船正驶向我们,若再不改航道,就要撞上了!”舰长一听,立即呼叫到:“呼叫!呼叫!我是舰长,请立刻将你们的船,航道向东移10度!”对方回到:“呼叫呼叫!请你们向西移10度!”舰长:“我是军舰,你敢叫我移!”对方立即道: “我是灯塔,你撞上试试?”
期刊
一  古训曰:民以食为天。上午三节课毕,方知此语集中先贤智慧,不可不信。以前不知何谓“前胸贴后背”,现在离家不过数里,却已深切感受到--尽管程度不及非洲难民弟兄。而念及自己从前错以玩乐为“天”,很是汗颜,心惶惶恐遭天下人笑也。  --《食在一中》    二  上课:老师的声音抑扬顿挫,是一支美妙的催眠曲。我很想睡觉,但不忍打击老师上课的积极性,于是只好试着睁开眼睛睡觉,假如练成,倒也是一门绝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