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腐”乱象调查:家长“表现差”,孩子吃苦头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c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官腐”之外,还有一种较隐秘的腐败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师腐”。近期,记者深入各地调研发现,“师腐”现象绝非一校、一地所特有,而且形式多样,不但破坏教育公平、败坏社会风气,更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家委会为送礼专建微信群
  “各位爸妈,教师节临近,为感谢老师对孩子们的辛苦培养和无私付出,建议大家给语文、数学、英语老师专门送一份感谢礼物!老师们辛苦,去年的标准不高,今年标准提高些,各位爸妈可有意见?”
  “各位家长,新年将至,为了感谢老师们一年的努力,打算给班级十位老师送温暖,大家商议下买点什么合适?”
  “各位宝爸宝妈:这两天看到孩子们统一穿着的校服西装、套裙非常整齐靓丽,我有个建议想与大家商议,我们能否出点钱给老师们也买几套西装?表达一下全体家长的心意。”
  ……
  家长李明(化名)告诉记者,他们有一个班级家委会微信群,成员全是孩子所在小学班级同学的家长,群主是班级家委会的“委员长”。微信群的功能有一项,就是讨论如何给老师们送礼。
  “群主只要逢年过节就号令大家集体送礼,且连续不断,节节攀升。”李明说,因为是在微信群里公开报名和征求意见,有的家长不敢不表态,怕传到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那里对孩子不好。
  李明“晒”出了这些年的“账单”:一年级时,一位老师的标准是500元起步;到了三年级,标准提高到1 000元,语、数、英三门任课教师为3 000元……
  无独有偶。对南京一家长丁蕾(化名)而言,每年用于孩子老师的送礼费,已经成了她的固定开支。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孩子读幼儿园起就开始给老师送礼,逢年过节送卡,上小学后以送东西为主,家委会每年教师节也会组团送礼。
  记者在京沪苏浙皖蒙等地调查了解到,这种潜规则绝非一校、一地所特有:家长在老师第一次上门家访时要“表示表示”,假期要“表示表示”,教师节更要“表示表示”。
  怎么“表示”?以家委会所代表的班级家长集体名义送的,大家还能拉个微信群有所商量。家长个人送的,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直接者送红包,含蓄者充话费,送海鲜的“碾压”送鲜花的,送迪斯尼乐园旅游套餐的“鄙视”送三亚旅游的,还有直接境外采购名牌包包、腰带送上门的……
  除了直接送礼、送钱外,不少家长还向记者吐槽:一些老师在朋友圈发自己兼职代购的化妆品、卖保险等各种信息,暗示家长购买;有老师违规开办各类辅导班,在课堂上讲课留一手,变相逼迫学生上辅导班……
  家长“表现差”,孩子吃苦头
  家长之所以向老师送礼、送钱,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到更多优待。
  “老师现在都很现实,送比不送要好得多。”丁蕾说,“一个班那么多孩子,老师没有精力都照顾那么细致,送个礼让老师对孩子有印象,能上点心。”
  小学生家长王燕(化名)补充说:“只要家长表现得好,孩子马上就有甜头,当个班级小管理员,被表扬,等等。如果家长稍微提点意见,孩子马上就会被边缘化,不是公开批评,就是把座位调整到边边角角上。”
  在王燕孩子就读的班上,有一个家长是搞教育的,有次出于好意给班主任提了些教学上的建议。“老师当时没有说什么,但后来这个家长的孩子被公开批评了几次,理由是‘孩子表现差、没希望’。座位也被调到和班上成绩倒数的一个孩子同桌。”王燕说,而班上另一个孩子,虽然考试经常班级倒数,而且霸道,可家长是开公司的,对老师常有所“表示”,他的孩子就经常会受到表扬,“别看这个孩子学习差点,但是有管理能力,做事利落”。
  有一名学生向记者吐槽,以前由于未报名某老师开办的辅导班,他在班上经常受到老师的冷嘲热讽,称其“不上進”。“自从进了老师办的课外辅导班学习,她对我的态度好多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老师习惯了被家长“放在眼里”,甚至会暗示家长对其“表示表示”。有些家长自身信奉“不送礼不好办事”,选择主动成为“糖衣炮弹”。有些家长虽对这种“表示表示”深恶痛绝,但不得不随大流,因为“不送礼,心不安”“谁也不想用孩子当赌注,赌不起”。
  正是在这样的群体心态中,更荒诞的事情发生了:浙江杭州某校的一名班主任以“家里有事”“朋友注册公司”为由,向11名学生家长借款,共计72万元。
  据调查,除了向家长借钱之外,这名教师还违规开设课外辅导班、体罚学生等,最后被学生家长实名举报。该地教育局核实后,认为该名教师违反了职业道德和事业单位人员廉洁从业要求,处以行政记过并要求调离该校。
  “师腐”,迫切需要根治的教育毒瘤
  为有效根治“师腐”毒瘤,首先需要对“师腐”的概念进行界定。然而,在什么是“师腐”这个问题上,大家看法并不一致。
  有教师认为,家长和老师间有人情往来,收点礼品既难以拒绝,也不是大事。“古人拜师还杀猪送肉呢。”再说,也不是所有老师都会刻意向家长要钱要卡。
  针对教师违规开办辅导班,有教师认为,这属于市场行为,所得报酬为正常劳动所得。“很多老师都这么做,一年挣个百八十万元很正常。”
  事实上,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伦理与教育腐败》报告,这些案例大多属于腐败行为。
  《教育伦理与教育腐败》报告指出,教育腐败的本质是钱权交易,与教育紧密联系的教师、学生、家长等都有可能是腐败发生的主体。除了不合理的收礼之外,师生关系中的腐败行为还包括:教师利用自身地位,从学生处获得特殊利益(包括性行为);教师故意教得不好,迫使学生求助于其来做私人家教;教师向家长施加压力,迫使家长送孩子去其开办的辅导班学习等。
  为了杜绝“师腐”乱象,在浙江、安徽等地,一些学校开始主动在教师节前群发短信给家长,声明绝对不收礼。还有学校校长在门口挡护,不让学生、家长带鲜花或者礼物进校。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每逢教师节前夕,请学生转交给家长一封信,信中表达“不收礼承诺”“不体罚承诺”“微笑承诺”等。
  “好老师应该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崇文实验学校校长俞国娣告诉记者。
  合肥一家长赵明(化名)就遇到过一位“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的老师。他的孩子在某重点小学上学,班主任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家长送礼送钱一律不收。没想到,有家长直接查到了这个老师的银行账号,把钱打到卡上。这位年轻教师公开在班级上说:“这是谁家长打的,请尽快收回去。”
  “80后”家长沈瑶说,这几年各地老师也没少发起“不收礼”的倡议,反而是来自家长们的纠结一直没有解开。要打破这个怪圈,关键还在于家长们自己。
  在浙江,也有家长在网上发起“不要用送礼的方式侮辱教师”的号召,得到很多家长的响应。“身为家长,一方面要求老师为人师表,一方面自己却做出侮辱这个职业的举动,很不应该。”“不送礼”活动发起者之一、网名为“慈城沙泥蟹”的家长告诉记者,他坚决不给老师送礼,也希望能与众多家长共勉。
  在响应“不送礼”的同时,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不少家长纷纷“支招”——“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就是:孩子,你按时完成作业;家长,你适当抽点时间检查一下孩子的学习”;“多和老师沟通,不要觉得把孩子放学校了就全是老师的责任”;“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其他文献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近年来,国家级贫困县巍山把学前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走出了一条“穷县也能办富教育”的新路子。  树龙头,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  巍山县把乡(镇)公办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龙头来抓,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公办园建设。一是提供了价值3 719.8万元的建设用地85.06亩,并投入资金6 635.42万元,新建9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5所村级幼儿园,新建校
期刊
今年,朋友小孩参加中考。虽然平时成绩不错,但考后自己估分时,终因作文题目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可能有),故只敢保守估计得分。在填报志愿时,为稳妥起见,又退而求其次,不敢填报理想中的学校。因为,按目前昆明中考“估分报志愿”的录取方式,第一志愿落选后,很可能仅因1分之差,就连其他公办的一级一类学校都与之无缘,最后不得不被调剂到其他学校。  然而,公布考分时,家长才知道孩子可上昆明市最好的学校。为此,全家后
期刊
这是一间另类的诊所:没有白大褂,也没有配药房;诊所门口竖着一块大黑板,供病友们交流病情;诊所内的主要陈设是几排木制药柜,每格药柜外贴着一种病症的名称,内有处方,患者根据自身症状自助取药。  这间诊所主打“书目治疗”,以小说入药,药品包含“巴尔扎克止痛膏”“托尔斯泰止血带”“萨拉马戈药膏”“普鲁斯特牌泻药”等。诊所的药品没法到药店配,而是要到书店或者图书馆找。无论是打嗝、谢顶等生理问题,还是焦虑、孤
期刊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人事变化,乡音如故——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从古至今,拨动了多少离人的心弦。  作为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载体,语言是相互沟通理解的钥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乡音更承载着一个人的乡愁。据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介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文化多元的国家,拥有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五大
期刊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里,主人公方鸿渐四年倒换了好几所大学,在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了几门课,最后不得已从一个在美国的爱尔兰人那里买了一张“克莱登大学”的假博士文凭。从此,克莱登大学成了假洋文凭和国外“野鸡”大学的代名词。  而最近的一则新闻却让我们知道,原来假洋文凭早已经与时俱进,你甚至不用出国,只要花錢,就能直接在国内拿到国外大学的毕业证,最重要的是,这个毕业证不仅跟真的长得一样,而且还能通过教
期刊
要有多大仇,才会让一个孩子诅咒父母“已经离世”,认定其对自己“几乎没有影响”?近日,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11.4%的孩子称自己父母月内离世,这一比例明显高于中国年平均死亡率。另外,农村学校学生中,因父母均外出而无人照料的留守状态學生占近三成。而这些儿童中,超一成农村完全留守儿童与父母一年不见一面。  对于监护情况差的留守儿童,民政部明确提出
期刊
媒体调查发现,暑期培训市场火热。除了常见的英语培训班、艺术培训班之外,市面上还出现了“少儿编程培训班”。而人工智能成了培训班使用的噱头。教育培训机构的口号这样说:“不懂编程就是新时代的文盲”“不会编程就失去与机器人、人工智能交流的能力,将来编程会像奥数一样热”。  人工智能这两年很热,但稍微了解一些技术史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人工智能第一次被热捧。早在几十年前,人工智能就曾经火过。1951年,马文·明
期刊
在北京工作的谢女士向媒体求助,她的弟弟像走火入魔似的玩起了“土豪游戏”,疯狂地给一名网络女主播打赏,已经打赏了十几万元。由于父母贫困,弟弟竟通过校园贷维持给女主播打赏,就像得了妄想症,在朋友圈里故弄玄虚摆出一副富二代的姿态。谢女士希望媒体报道这事,一来怀疑有色情直播,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监管;二来通过曝光让弟弟醒悟。  近年来,一些未成年学生花父母的钱,疯狂打赏主播,对于未成年用户的打赏,从直播平台
期刊
近日,清华大学又上头条了。清华工会组织的一次板书书法比赛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准确地说,是“清华大学教职工粉笔板书比赛”,首开教师职业特色书法比赛之先河。据报道,此次共有近40名教师报名参赛,来自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的6位书法名家担任比赛评委。  或清秀俊逸,或遒勁有力,或朴茂工稳,或笔势豪纵,看到网上热传的板书截图,网友一边倒地点赞,“这样的板书你怎么舍得擦”“看着就舒服,我就喜欢看
期刊
假期里,校园显得异常安静,但校长们并没有闲下来:教师暑期培训、推进改薄工程、走访师生家庭、关注有偿家教、设施设备维修……用一些校长话来说,“假期,要守着看着”“责任重大,防不胜防”。但在我看来,虽然校长假期工作事务依旧繁忙,但也不至于“如履薄冰”,只要在假期中把好“放”的度、找准“访”的点、守住“防”的事,校长的假期一定可以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把好“放”的度  集中精力静心反思过去工作中的得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