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是东江、北江、西江三江相汇之处,珠江全年入海的总水量,超过黄河七倍,仅次于长江,如果说广州人没有水喝,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在很长时间里,饮水问题确实困扰着广州人,原因在于“州治临海,海流秋咸”。
【咸潮威力巨大】
广州处在珠江三角洲北缘,再往北就是绵延千里的南岭,西江出肇庆羚羊峡,北江出清远飞来峡,东江出博罗田螺峡,三江来水,汇成浩浩珠江,最后通过八大门河口,奔流入海,形成了众多的溺谷和漏斗湾。南海古时有“涨海”“沸海”之称,其磅礴恣肆的气势,可以想及。海潮一日两涨,枯水期江水势弱,海潮从各个河口涌入珠江三角洲腹地,甚至远溯至清远山区。
古人形容,傍晚当海潮涌起时,“海水纯丹,火光万里,波浪乘风如千万火山冲击,物触之辄生火花,咸故生火也”。燃烧的海景,蔚为壮观,可见咸潮威力之巨大。每届冬季枯水期,咸潮便会托起珠江水,大举倒灌入城。最凶猛的咸潮,可以沿着北江往上涌,一直到清远飞来峡。这时,所有的江水、溪水、井水,都变得咸苦难饮。
无可奈何的人们,为了取得淡水,要么往上走,要么往下走。往上走就是上白云山,从蒲涧源头帘泉取水,地势越高,咸味越少。往下走就是在城厢内外深挖井,希望挖深一点,水没那么咸。但咸潮来时,大部分井水还是咸的,越靠南边,咸味越重。
在离珠江仅一箭之地的越秀山脚,有一口神奇的井,咸潮季节时的水居然是淡的。据南朝宋人沈怀远的《南越志》记载,天井岗下有越王井,深百余尺,传说是赵佗所凿。“诸井咸卤,惟此井甘。泉可以煮茶。昔有人误坠酒杯于此井,遂流出石门”。人们相信,这口井之所以不咸,与它百尺之深有关,其实它的深度也就在十米以内。屈大均称井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液”,赵佗因为长年饮这井水,活到一百多岁,结果黄梅不落青梅落,儿子比他还早死,王位只好传给孙子。
南汉时,这口井被皇室独霸,称为“玉龙泉”;南宋时还井于民,官府给井加了一个九孔的石盖,几个人同时打水,互不干扰,故称“九眼井”。需要解决九个人同时打水的难题,可见当时附近已人烟稠密,打水的人多得要排队了。到清代,平南王府又把这口井独霸了十年之久,并在井的四周建起围墙,派兵把守,私自汲水者要受到鞭挞。直到1950年代,井水仍清冽可饮用,但最后终成枯井,井底淤积深达七米。
这口井到底是不是赵佗挖掘的,争论从未消停。有人说,是6世纪南朝时来广州的达摩高僧挖的,真正的越王井在越秀山上悟性寺中。也有人说,达摩挖的井在光孝寺,不在越秀山。明代谪居广州的侍读学士黄谏,喜欢烹茶,对井水要求甚苛,广州城中的井水多咸苦,令他深感失望,亦促使他跋山涉水,寻找优质井泉。经过逐一品尝后,他列出广州井泉的前十名是:学士泉烹茶味最美,经昼夜色且不变,宜居第一。九龙、泰泉次之,蒲涧帘泉第三,越井第四,双井及施水庵井第五,韸韸(péng)水第六,洗臼井第七,九眼井第八,居士泉第九,外是固不足取,而藩司、郡廨二井宜居第十。”他认为越王井、九眼井、达摩井(洗臼井)是三口不同的井。
【甘泉池:越秀公园东秀湖的前身】
三国时的交州刺史陆胤,身居广州,体会到咸潮的危害,他奇怪为什么以前的官府都坐视不理,难道他们自己不用喝水吗?为官一任,总得为广州做点什么。于是,他征募民夫,在越秀山东麓挖了一个人工湖,开凿河渠,引蒲涧水入湖中,以供冬季枯水期之用。这个湖就是越秀公园东秀湖的前身,初名“甘泉池”。广州人对这项工程感恩戴德,陆胤离任后,人们在甘泉池边修筑了一座甘泉亭,又名“陆公亭”,以纪念这位“惠风横被,化感人神”的官员。咸潮期来这里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但久而久之,甘泉池的淤积变得严重,水质也差了,存水量日渐减少,不足以给全城人饮用。很多人每天还是不得不披霜踏露,上白云山挑水,一根扁担两只水桶,走几里崎岖山路,体力弱点都顶不住。有些人才走一半路,水已洒掉三分之一。如果不慎摔跤,打翻了水桶,还要重新上山。挑水成了人们一天中最苦、最累的事情。
东晋太元年间(376—396年)的广州刺史罗友,看到民众为了取水要忍受跋涉之苦,十分不忍,但自己又没有能耐治水,便在蒲涧溪旁修筑了一个可容纳百人休息的平台,供取水的人歇脚。但挑水的人,个个忙得“滚水渌脚”(像被开水烫到脚一样站不住,形容人的着急、匆忙),哪有歇息的功夫。后来,这个平台被一些不食人间烟火、不知民间疾苦的文人看中,他们在登高闲坐,悠然意旷之余,给此平台了个雅号叫“洗心之域”,似乎把它当成了一个供人打坐冥想的地方。
南朝梁武帝普通八年(527年),有“东土第一代祖师”之称的禅宗第二十八祖达摩禅师,从天竺航海至广州,在华林寺附近的绣衣坊码头登陆,结草为庵,传播禅宗妙旨。有人说他是波斯人,也有人说他是南天竺人。他生了一对绀青色的眼睛,被人称作“碧眼胡僧”,所以波斯人的可能性大一些。他在广州留下了两处圣迹:一处是位于华林街的“西来初地”,华林寺前身就是达摩所建的“西来庵”,附近有“达摩祖师西来登岸处”石碑,标示他登陆的地点。另一处是光孝寺的“洗钵泉”。
關于洗钵泉,坊间传说很多。当时光孝寺每天都要派和尚到外面挑水,挑回来的水却味咸难饮,对身体不利。达摩在寺里挂单(指行脚僧到寺院投宿)时,告诉和尚们,寺院的地底有黄金。光孝寺做过南越国第五代国主赵建德的居所,埋有宝藏也不奇怪。大家兴奋莫名,纷纷荷锄肩锹,跟着达摩走。达摩走到一处,指着地面说:从这里挖下去吧。大家就按照所指往下挖,挖至几丈深时,有泉水喷涌而出,却无黄金。大家正感到失望,达摩笑着说:这黄金不是可以用斤两计算的。
后来,人们才发现,冬季咸潮凶猛时,这口井的水依然甘冽可口,确实堪比黄金。于是,人们把这口井称为“达摩井”。据《光孝寺志》所述,这口井“味甚甘冽,盖石泉也”。故事在民间一传十,十传百,变成了达摩用诃树之根在井中蘸水,令泉水变淡;又说达摩用井水洗过他的钵,水就不咸了,所以又叫“洗钵泉”。15世纪时,有人在井壁上刻了十六个字:水由天生,心由水悟;卓彼老禅,待神而喻。” 【苏轼掘井】
千百年来,广州人不断努力,开湖泊、挖濠涌、浚河道、修水利,其原动力大都是为了阻挡咸水灌城。但每年的咸潮还是如期而至。
到了唐代,人们还在孜孜不倦地挖井。唐代天宝元年(742年),刘巨麟出任南海太守时,就在城外挖了四口井。《唐地理志》称:“今城内之日泉井、月泉井、流水井、乾明井,即唐时四井也。”日泉井的位置,大约在诗书路、百灵路附近,宋代的《舆地记》说,每晨日出,井中辄有一日影。月泉井则在盐仓街附近,明嘉靖时期的《广东通志》称:“月泉,在盐仓街,即古月华楼。旧志云:月出则照映井底,与日井相望。”至于乾明井,有人说在法性寺(光孝寺)西廊,与达摩井混为一谈了,刘巨麟可能是浚缮,而不是新掘。流水井在西湖东岸,今西湖路流水井街内。但也有另一种说法,刘巨麟挖的四井是日井、月井、星井、乾明井。
唐开成年间(836—840年),卢钧出任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他在全城发起募役,开展整治甘泉池的工程。从甘溪的源头开始,浚缮涌渠,疏凿河床,清除甘泉池的淤泥,加固堤岸;湖畔栽种花草树木,兴建亭台楼阁。地虽不广,但周围绿水,八面青山,亦有可观之处,命名为“菊湖”。甘泉池不仅变成一处游玩的景胜,还给附近农田供水灌溉。在宋代的羊城八景之中,留下了“菊湖云影”一景。
可以想象得到,每当天气晴朗的时候,天上的朵朵云彩映入如镜的湖面中,风景如画。因为有了菊湖,广州城更加“藏风聚气”,生机勃勃。每年春水泛绿之际,桃李花开,新桑可采,城中的红男绿女,白叟黄童,纷纷到湖边尽情游玩。当卢钧离任时,广州的老百姓依依不舍,向官府请求为他立生祠,铭功颂德。
两百多年以后,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往惠州,路过广州,美食家的味觉特别敏锐——他被广州的咸水吓着了,这样的水如何下咽。他请人浚缮天庆观里的水井,希望改善水质。挖井时挖出了一石龟,所以又名“石龟泉”。这口井因苏东坡一顾而价增,暴得大名,但水质其实并不太好。黄谏在广州寻找优质水源时,曾慕名品尝,失望地表示:“苏东坡浚井元妙观(注:即天庆观),饮之亦不甚佳。”
被黄谏看得上的学士泉、九龙泉、泰泉、蒲涧帘泉,都远离城区,取水不便。离城最近的唯有越王井,但长年被官府所占,轮不到民众享用。一位罗浮山道士告诉苏轼:“广州一城人好饮咸苦水,春夏疾疫时多所损矣。惟官员及有力者得饮刘王山(即越秀山)井水,贫下何由得。”
但道士又悄声对苏轼说,他有一个解决之法。蒲涧离广州不过二十里,可以借助白云山的地势,把水引入城里。“若于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之,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所花费者,不过是砍一批竹子做输水管,再用葵茅苫盖住二十里长的管道而已,“大约不过费数百千”,便可一劳永逸地解决咸水问题。
这个建议听起来是异想天开,但苏轼深以为然,他以前在杭州西湖搞过水利,有点经验,认为方案可行,即使失败损失也不大。但他当时的身份是一个天涯谪客,不在其位,难谋其政,即便“费数百千”的小工程,亦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他把方案力荐给广州太守王敏仲,希望他聘用罗浮山道士去做这个工程,后来还专门写信给王敏仲,对怎么防止管道淤塞,提出了具体办法。可惜到最后不了了之,广州人要饮用自来水,还要再等八百多年。
苏轼在天庆观挖过的那口井,后来成为到天庆观的人必去瞻仰的景点。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广东经略安抚使方大琮发现井有点淤塞了,于是重新疏浚,并从别的寺院移来一道铁井栏,把井围起来,免得人们往井里乱丢东西。他写了一篇《铁井栏铭》纪其事:众妙堂,东有泉;经品尝,眉山仙。名去堂,井不迁。宋淳祐,越五年。方大琮,来莆田。去者还,人耶天。得古栏,和名镌;泽物远,与坡传。”虽然这口井因苏轼而闻名,但咸潮期间,它也一样是咸的。
【逐渐摆脱咸潮的影响】
《越秀史稿》一书认为,宋代以后,大海已远离广州,海潮不再抵达,广州水井亦渐摆脱咸潮的影响。到晚明时,井水秋咸的问题已基本消除。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刑部主事王临亨来广东办案,声称“居广城三月,水亦在在可饮”,便是最好的证明。然而,查一查王临亨的行程记录,他到广州的时间,是仲春二月中旬以后,木棉花已经盛开。咸潮发生的时间一般是冬月至献岁,王临亨来时,咸潮已过,当然觉得“水亦在在可饮”了。事实上,同为明人的黄谏,仍然觉得广州“城中井水多咸苦”。显然,咸水问题远远没有解决,宋代没解决,明代没解决,甚至到清代也没有解决。
城里的生活,靠水井、湖泊和山泉还可勉强应付,但乡村灌溉农田用水量大,关系一年的收成,矛盾便更加尖锐了。广州城郊不时因争水灌溉而发生争执。城东簸箕村(今杨箕村)的玉虚宫,便立着《详奉各宪断定三圳轮灌陂水日期碑记》和《奉宪均断三乡碑文》两方清代的石碑,记录着清代簸箕村、大水圳(今天河村)和冼村争水的一段公案。
簸箕村与大水圳、冼村相邻,田地也互相交错,长年共用沙河水灌溉农田。大水圳处于上游,冼村处于中游,簸箕村处于下游,这三条村因为争水,吵吵闹闹,不知多少代人了。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三村先后在沙河涌下游建造陂闸,拦截沙河水,实现截流储水,开圳引灌。乾隆二十三年(1713年),簸箕村民又集资在双复桥下游建造陂闸,设三度人工排洪的水闸,历时一年竣工,受益农田一千六百亩。大水圳为上陂头,冼村为中陂头,簸箕村为下陂头。番禺县令曾作裁断,大水圳与簸箕轮流灌溉,大水圳截灌两日,然后簸箕村也决开基口放水两日,周而复始。由县衙弄发碑文,勒石铭碑,永远遵守,但碑文并未提及冼村如何轮灌。
乾隆六年(1741年)夏历七八月间,广州大旱,沙河水量减少。为取水灌溉,冼村在中陂堵截河道,造成下陂缺水,有簸箕村民去掘开中陂时,被冼村村民拿获,扭送官府,两村矛盾激化。冼村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家,路经簸箕村,被村民包围殴打报复。冼村大为愤怒,鸣锣聚众,不甘示弱。随后,簸箕村民向广州府控告冼村有“吹角担旗、毁苗封庄”等事。
案件经广州府知府、提刑按察使司、广东巡抚批转番禺县署审理。乾隆七年(1742年)六月,番禺知县裁断,冼村的田地与上下陂都有交错,没有提出分日灌溉,是故意含糊,企图坐收渔利,擅自截断中陂水流,致簸箕村断水,又鸣锣纠众,意图斗殴,实属理亏;但簸箕村说他们“吹角担旗、毁苗封庄”,则是夸大其辞,又殴打冼村村民,也是不對。双方各打三十大板。官府判决,三陂轮流灌溉,各取水二日。上陂之水同灌上陂之田,中陂之水同灌中陂之田,下陂之水同灌下陂之田,不得越取别陂之水,复起争端。按陂次第轮流,周而复始。勒碑为记,永远遵守。
到乾隆九年(1744年),三村为争水又起争端。上陂大水圳的田亩地势最高,沙河水位较低,不用水车抽水无法灌溉,但冼村则控告大水圳用水车引灌后,中陂更加缺水了,请求官府禁止上陂使用水车。这引起了下陂簸箕村的抗议。于是三村的争水官司又打到了县衙。官府派人到三村实地查勘后,再次作出判决,三村依旧轮流取水,每村二日,上陂大水圳多添一日,灌溉坐落在中陂的高田,可以继续使用水车,驳回了冼村的要求,并把最新的判决立碑为记,三村永远遵守。
但争水的矛盾并未真正解决,直到民国时期,因争水而发生的冲突,仍此起彼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广州这个山环水抱、河网如织的地方,似乎不可思议,足见咸潮为害之烈。坊间有一首童谣唱道:“咸水清,淡水浊,咸水满洋不如淡水一掬。”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广州成立“广东省河自来水有限公司”,开办水厂,修建水塔,广州城区居民的生活用水,才逐渐摆脱咸潮的影响。
(作者系文史学者)
【咸潮威力巨大】
广州处在珠江三角洲北缘,再往北就是绵延千里的南岭,西江出肇庆羚羊峡,北江出清远飞来峡,东江出博罗田螺峡,三江来水,汇成浩浩珠江,最后通过八大门河口,奔流入海,形成了众多的溺谷和漏斗湾。南海古时有“涨海”“沸海”之称,其磅礴恣肆的气势,可以想及。海潮一日两涨,枯水期江水势弱,海潮从各个河口涌入珠江三角洲腹地,甚至远溯至清远山区。
古人形容,傍晚当海潮涌起时,“海水纯丹,火光万里,波浪乘风如千万火山冲击,物触之辄生火花,咸故生火也”。燃烧的海景,蔚为壮观,可见咸潮威力之巨大。每届冬季枯水期,咸潮便会托起珠江水,大举倒灌入城。最凶猛的咸潮,可以沿着北江往上涌,一直到清远飞来峡。这时,所有的江水、溪水、井水,都变得咸苦难饮。
无可奈何的人们,为了取得淡水,要么往上走,要么往下走。往上走就是上白云山,从蒲涧源头帘泉取水,地势越高,咸味越少。往下走就是在城厢内外深挖井,希望挖深一点,水没那么咸。但咸潮来时,大部分井水还是咸的,越靠南边,咸味越重。
在离珠江仅一箭之地的越秀山脚,有一口神奇的井,咸潮季节时的水居然是淡的。据南朝宋人沈怀远的《南越志》记载,天井岗下有越王井,深百余尺,传说是赵佗所凿。“诸井咸卤,惟此井甘。泉可以煮茶。昔有人误坠酒杯于此井,遂流出石门”。人们相信,这口井之所以不咸,与它百尺之深有关,其实它的深度也就在十米以内。屈大均称井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液”,赵佗因为长年饮这井水,活到一百多岁,结果黄梅不落青梅落,儿子比他还早死,王位只好传给孙子。
南汉时,这口井被皇室独霸,称为“玉龙泉”;南宋时还井于民,官府给井加了一个九孔的石盖,几个人同时打水,互不干扰,故称“九眼井”。需要解决九个人同时打水的难题,可见当时附近已人烟稠密,打水的人多得要排队了。到清代,平南王府又把这口井独霸了十年之久,并在井的四周建起围墙,派兵把守,私自汲水者要受到鞭挞。直到1950年代,井水仍清冽可饮用,但最后终成枯井,井底淤积深达七米。
这口井到底是不是赵佗挖掘的,争论从未消停。有人说,是6世纪南朝时来广州的达摩高僧挖的,真正的越王井在越秀山上悟性寺中。也有人说,达摩挖的井在光孝寺,不在越秀山。明代谪居广州的侍读学士黄谏,喜欢烹茶,对井水要求甚苛,广州城中的井水多咸苦,令他深感失望,亦促使他跋山涉水,寻找优质井泉。经过逐一品尝后,他列出广州井泉的前十名是:学士泉烹茶味最美,经昼夜色且不变,宜居第一。九龙、泰泉次之,蒲涧帘泉第三,越井第四,双井及施水庵井第五,韸韸(péng)水第六,洗臼井第七,九眼井第八,居士泉第九,外是固不足取,而藩司、郡廨二井宜居第十。”他认为越王井、九眼井、达摩井(洗臼井)是三口不同的井。
【甘泉池:越秀公园东秀湖的前身】
三国时的交州刺史陆胤,身居广州,体会到咸潮的危害,他奇怪为什么以前的官府都坐视不理,难道他们自己不用喝水吗?为官一任,总得为广州做点什么。于是,他征募民夫,在越秀山东麓挖了一个人工湖,开凿河渠,引蒲涧水入湖中,以供冬季枯水期之用。这个湖就是越秀公园东秀湖的前身,初名“甘泉池”。广州人对这项工程感恩戴德,陆胤离任后,人们在甘泉池边修筑了一座甘泉亭,又名“陆公亭”,以纪念这位“惠风横被,化感人神”的官员。咸潮期来这里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但久而久之,甘泉池的淤积变得严重,水质也差了,存水量日渐减少,不足以给全城人饮用。很多人每天还是不得不披霜踏露,上白云山挑水,一根扁担两只水桶,走几里崎岖山路,体力弱点都顶不住。有些人才走一半路,水已洒掉三分之一。如果不慎摔跤,打翻了水桶,还要重新上山。挑水成了人们一天中最苦、最累的事情。
东晋太元年间(376—396年)的广州刺史罗友,看到民众为了取水要忍受跋涉之苦,十分不忍,但自己又没有能耐治水,便在蒲涧溪旁修筑了一个可容纳百人休息的平台,供取水的人歇脚。但挑水的人,个个忙得“滚水渌脚”(像被开水烫到脚一样站不住,形容人的着急、匆忙),哪有歇息的功夫。后来,这个平台被一些不食人间烟火、不知民间疾苦的文人看中,他们在登高闲坐,悠然意旷之余,给此平台了个雅号叫“洗心之域”,似乎把它当成了一个供人打坐冥想的地方。
南朝梁武帝普通八年(527年),有“东土第一代祖师”之称的禅宗第二十八祖达摩禅师,从天竺航海至广州,在华林寺附近的绣衣坊码头登陆,结草为庵,传播禅宗妙旨。有人说他是波斯人,也有人说他是南天竺人。他生了一对绀青色的眼睛,被人称作“碧眼胡僧”,所以波斯人的可能性大一些。他在广州留下了两处圣迹:一处是位于华林街的“西来初地”,华林寺前身就是达摩所建的“西来庵”,附近有“达摩祖师西来登岸处”石碑,标示他登陆的地点。另一处是光孝寺的“洗钵泉”。
關于洗钵泉,坊间传说很多。当时光孝寺每天都要派和尚到外面挑水,挑回来的水却味咸难饮,对身体不利。达摩在寺里挂单(指行脚僧到寺院投宿)时,告诉和尚们,寺院的地底有黄金。光孝寺做过南越国第五代国主赵建德的居所,埋有宝藏也不奇怪。大家兴奋莫名,纷纷荷锄肩锹,跟着达摩走。达摩走到一处,指着地面说:从这里挖下去吧。大家就按照所指往下挖,挖至几丈深时,有泉水喷涌而出,却无黄金。大家正感到失望,达摩笑着说:这黄金不是可以用斤两计算的。
后来,人们才发现,冬季咸潮凶猛时,这口井的水依然甘冽可口,确实堪比黄金。于是,人们把这口井称为“达摩井”。据《光孝寺志》所述,这口井“味甚甘冽,盖石泉也”。故事在民间一传十,十传百,变成了达摩用诃树之根在井中蘸水,令泉水变淡;又说达摩用井水洗过他的钵,水就不咸了,所以又叫“洗钵泉”。15世纪时,有人在井壁上刻了十六个字:水由天生,心由水悟;卓彼老禅,待神而喻。” 【苏轼掘井】
千百年来,广州人不断努力,开湖泊、挖濠涌、浚河道、修水利,其原动力大都是为了阻挡咸水灌城。但每年的咸潮还是如期而至。
到了唐代,人们还在孜孜不倦地挖井。唐代天宝元年(742年),刘巨麟出任南海太守时,就在城外挖了四口井。《唐地理志》称:“今城内之日泉井、月泉井、流水井、乾明井,即唐时四井也。”日泉井的位置,大约在诗书路、百灵路附近,宋代的《舆地记》说,每晨日出,井中辄有一日影。月泉井则在盐仓街附近,明嘉靖时期的《广东通志》称:“月泉,在盐仓街,即古月华楼。旧志云:月出则照映井底,与日井相望。”至于乾明井,有人说在法性寺(光孝寺)西廊,与达摩井混为一谈了,刘巨麟可能是浚缮,而不是新掘。流水井在西湖东岸,今西湖路流水井街内。但也有另一种说法,刘巨麟挖的四井是日井、月井、星井、乾明井。
唐开成年间(836—840年),卢钧出任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他在全城发起募役,开展整治甘泉池的工程。从甘溪的源头开始,浚缮涌渠,疏凿河床,清除甘泉池的淤泥,加固堤岸;湖畔栽种花草树木,兴建亭台楼阁。地虽不广,但周围绿水,八面青山,亦有可观之处,命名为“菊湖”。甘泉池不仅变成一处游玩的景胜,还给附近农田供水灌溉。在宋代的羊城八景之中,留下了“菊湖云影”一景。
可以想象得到,每当天气晴朗的时候,天上的朵朵云彩映入如镜的湖面中,风景如画。因为有了菊湖,广州城更加“藏风聚气”,生机勃勃。每年春水泛绿之际,桃李花开,新桑可采,城中的红男绿女,白叟黄童,纷纷到湖边尽情游玩。当卢钧离任时,广州的老百姓依依不舍,向官府请求为他立生祠,铭功颂德。
两百多年以后,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往惠州,路过广州,美食家的味觉特别敏锐——他被广州的咸水吓着了,这样的水如何下咽。他请人浚缮天庆观里的水井,希望改善水质。挖井时挖出了一石龟,所以又名“石龟泉”。这口井因苏东坡一顾而价增,暴得大名,但水质其实并不太好。黄谏在广州寻找优质水源时,曾慕名品尝,失望地表示:“苏东坡浚井元妙观(注:即天庆观),饮之亦不甚佳。”
被黄谏看得上的学士泉、九龙泉、泰泉、蒲涧帘泉,都远离城区,取水不便。离城最近的唯有越王井,但长年被官府所占,轮不到民众享用。一位罗浮山道士告诉苏轼:“广州一城人好饮咸苦水,春夏疾疫时多所损矣。惟官员及有力者得饮刘王山(即越秀山)井水,贫下何由得。”
但道士又悄声对苏轼说,他有一个解决之法。蒲涧离广州不过二十里,可以借助白云山的地势,把水引入城里。“若于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之,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所花费者,不过是砍一批竹子做输水管,再用葵茅苫盖住二十里长的管道而已,“大约不过费数百千”,便可一劳永逸地解决咸水问题。
这个建议听起来是异想天开,但苏轼深以为然,他以前在杭州西湖搞过水利,有点经验,认为方案可行,即使失败损失也不大。但他当时的身份是一个天涯谪客,不在其位,难谋其政,即便“费数百千”的小工程,亦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他把方案力荐给广州太守王敏仲,希望他聘用罗浮山道士去做这个工程,后来还专门写信给王敏仲,对怎么防止管道淤塞,提出了具体办法。可惜到最后不了了之,广州人要饮用自来水,还要再等八百多年。
苏轼在天庆观挖过的那口井,后来成为到天庆观的人必去瞻仰的景点。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广东经略安抚使方大琮发现井有点淤塞了,于是重新疏浚,并从别的寺院移来一道铁井栏,把井围起来,免得人们往井里乱丢东西。他写了一篇《铁井栏铭》纪其事:众妙堂,东有泉;经品尝,眉山仙。名去堂,井不迁。宋淳祐,越五年。方大琮,来莆田。去者还,人耶天。得古栏,和名镌;泽物远,与坡传。”虽然这口井因苏轼而闻名,但咸潮期间,它也一样是咸的。
【逐渐摆脱咸潮的影响】
《越秀史稿》一书认为,宋代以后,大海已远离广州,海潮不再抵达,广州水井亦渐摆脱咸潮的影响。到晚明时,井水秋咸的问题已基本消除。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刑部主事王临亨来广东办案,声称“居广城三月,水亦在在可饮”,便是最好的证明。然而,查一查王临亨的行程记录,他到广州的时间,是仲春二月中旬以后,木棉花已经盛开。咸潮发生的时间一般是冬月至献岁,王临亨来时,咸潮已过,当然觉得“水亦在在可饮”了。事实上,同为明人的黄谏,仍然觉得广州“城中井水多咸苦”。显然,咸水问题远远没有解决,宋代没解决,明代没解决,甚至到清代也没有解决。
城里的生活,靠水井、湖泊和山泉还可勉强应付,但乡村灌溉农田用水量大,关系一年的收成,矛盾便更加尖锐了。广州城郊不时因争水灌溉而发生争执。城东簸箕村(今杨箕村)的玉虚宫,便立着《详奉各宪断定三圳轮灌陂水日期碑记》和《奉宪均断三乡碑文》两方清代的石碑,记录着清代簸箕村、大水圳(今天河村)和冼村争水的一段公案。
簸箕村与大水圳、冼村相邻,田地也互相交错,长年共用沙河水灌溉农田。大水圳处于上游,冼村处于中游,簸箕村处于下游,这三条村因为争水,吵吵闹闹,不知多少代人了。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三村先后在沙河涌下游建造陂闸,拦截沙河水,实现截流储水,开圳引灌。乾隆二十三年(1713年),簸箕村民又集资在双复桥下游建造陂闸,设三度人工排洪的水闸,历时一年竣工,受益农田一千六百亩。大水圳为上陂头,冼村为中陂头,簸箕村为下陂头。番禺县令曾作裁断,大水圳与簸箕轮流灌溉,大水圳截灌两日,然后簸箕村也决开基口放水两日,周而复始。由县衙弄发碑文,勒石铭碑,永远遵守,但碑文并未提及冼村如何轮灌。
乾隆六年(1741年)夏历七八月间,广州大旱,沙河水量减少。为取水灌溉,冼村在中陂堵截河道,造成下陂缺水,有簸箕村民去掘开中陂时,被冼村村民拿获,扭送官府,两村矛盾激化。冼村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家,路经簸箕村,被村民包围殴打报复。冼村大为愤怒,鸣锣聚众,不甘示弱。随后,簸箕村民向广州府控告冼村有“吹角担旗、毁苗封庄”等事。
案件经广州府知府、提刑按察使司、广东巡抚批转番禺县署审理。乾隆七年(1742年)六月,番禺知县裁断,冼村的田地与上下陂都有交错,没有提出分日灌溉,是故意含糊,企图坐收渔利,擅自截断中陂水流,致簸箕村断水,又鸣锣纠众,意图斗殴,实属理亏;但簸箕村说他们“吹角担旗、毁苗封庄”,则是夸大其辞,又殴打冼村村民,也是不對。双方各打三十大板。官府判决,三陂轮流灌溉,各取水二日。上陂之水同灌上陂之田,中陂之水同灌中陂之田,下陂之水同灌下陂之田,不得越取别陂之水,复起争端。按陂次第轮流,周而复始。勒碑为记,永远遵守。
到乾隆九年(1744年),三村为争水又起争端。上陂大水圳的田亩地势最高,沙河水位较低,不用水车抽水无法灌溉,但冼村则控告大水圳用水车引灌后,中陂更加缺水了,请求官府禁止上陂使用水车。这引起了下陂簸箕村的抗议。于是三村的争水官司又打到了县衙。官府派人到三村实地查勘后,再次作出判决,三村依旧轮流取水,每村二日,上陂大水圳多添一日,灌溉坐落在中陂的高田,可以继续使用水车,驳回了冼村的要求,并把最新的判决立碑为记,三村永远遵守。
但争水的矛盾并未真正解决,直到民国时期,因争水而发生的冲突,仍此起彼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广州这个山环水抱、河网如织的地方,似乎不可思议,足见咸潮为害之烈。坊间有一首童谣唱道:“咸水清,淡水浊,咸水满洋不如淡水一掬。”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广州成立“广东省河自来水有限公司”,开办水厂,修建水塔,广州城区居民的生活用水,才逐渐摆脱咸潮的影响。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