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让用户隐私无处安放?

来源 :网络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eishangdeni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iPhone被指能“自动追踪”
  苹果iPhone手机和iPad等系列产品,以其时尚动感的造型外观和卓越的用户体验,一直倍受用户喜爱。
  然而,苹果iPhone手机和3G版本的iPad,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用户的地理位置等信息数据,记录并存储在移动设备中,任何人都可以获取。
  有国外学者在一份报告中显示,安装了iOS 4系统的苹果iPhone与3G版iPad,会自动记录用户所在地区的经纬度以及用户上网的IP地址等信息。该系统会将上述信息记录在一个未加密的档案“consolidated。db”中,而且与移动设备进行同步的计算机中也会有相应显示,而用户本身对此完全不知情。
  涉及此类新闻的不仅苹果公司一家,之前谷歌的Android系统软件也曾有过“类似表现”。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也曾因为出售用户信息数据而招致声讨。对于国人而言,2010年的“3Q”大战也依然清晰可见,用户隐私再度成为焦点。
  新型“扫雷”游戏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网络,无论是个人电脑还是手机,都像是在玩一场新型的“扫雷”游戏。这些“雷”既来自手机厂商,同时也来自于第三方应用程序。互联网的出现,无疑会将个人信息“最大化”,而手机是距离人们最近,也是最常用的电子设备,这种“最大化”可能将被无限放大。在信息安全“人人自危”的时代,如何能让个人信息避免“最大化”,或者是有选择的“最大化”,无疑成为了摆在每个用户面前最大的难题。
  就像是《人类忧思录》中说的:“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必将达到改变世界的神奇功效,用不好也必将令人类陷入万劫而不复。很难想象,当苹果、谷歌、Facebook等这样的商业巨头,如果掌握了世界上每个人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见过的人、去过的地方,这将是件多么可怕的事。而无论是用户的个人信息还是商务信息,在被“窥探”的情况下,是否会成为一种特定时代下的“信息垄断”或是“隐私垄断”?这样的“垄断”是否会加深危害每个人的信息安全?又是否会影响用户的选择?或者干脆直接“帮助”用户作出选择?
  尽管苹果公司的iPhone程序员对外表示,记录用户地理位置数据可能是因为“工程失误”;谷歌公司的Android系统负责人也曾表示,某些收集用户数据的行为源于安全漏洞等。但是,这些并不能成为“窥探”用户数据的最终“借口”;就算是,也应该由手机和系统厂商来解决,而不是让付费购买产品的用户来负责。
  如何保护用户“无处安放”的隐私
  互联网用户也好,移动设备用户也好,究竟该如何保护用户“无处安放”的隐私呢?
  从个人用户而言,人们总会因为好奇与好玩,去安装很多新鲜的应用程序或是软件,然而这些看似很酷,很有趣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中,或许就带有某些“致命”的内容。因此,对于异常状况,用户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不贪小便宜的心态。
  从苹果公司而言,此次被指记录用户数据的事件必将引起全世界范围内的“轩然大波”。根据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凯蒂·休伯蒂的分析,预计2011年,全球苹果iPhone手机用户量将达到1亿。而每当苹果iPhone手机被抢购一空时,也恰恰印证了这一观点的可信性。针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苹果公司更应该站在用户角度上多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这次的记录用户地理位置事件。
  苹果公司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加密方案和技术,将关于用户的一些核心数据能够放到安全的“保险箱”中;其次,对于每个含有独特权限的系统文件使用权限设定,以杜绝一些第三方程序轻易的读取和修改某些系统文件;最后,在所有苹果系统和程序出厂前,进行严格而彻底的安全检查,从而保证每个环节都做到“滴水不漏”。
  从法律角度而言,苹果iPhone的事件一经曝光,立刻就有国外的一些“隐私保护”团体和机构要声讨和起诉苹果。而长久以来,国人对于隐私的保护意识还很淡薄,法律法规、相关制度等都不够完善,长时间的法律缺位也导致了国人并不太擅长利用手中的“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想有效的从法律角度保护个人隐私,大力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变得至关重要。针对不同情况、不同案例,出台相应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从而能让用户在隐私等相关权益受到侵害时,充分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无论此次苹果iPhone手机事件结果如何,正如有业内人士发出的感慨那样:希望不要像著名作家吕挽所说的“我们的青春已经无处安放”,别再让用户的隐私也“无处安放”了。
其他文献
人人网日前公布要在5月4日IPO。招股书披露,人人网预计IPO区间价为9-11美元,以此估算市值约39.5亿美元。近来,社交的概念正带领着无数社交概念的公司上市和相应股票估值上升,等待排队上市的还有国外的linkedin、国内的开心网,以及两三年后的Facebook、Twitter。  社交平台的集体“发作”,意使其在黏度、流量、营销和广告上开始超越此前出现过的互联网门户、搜索引擎等平台,成为新一
期刊
微博的实时性和广泛度不容置疑,而对于这样一个人气爆棚的工具,各个商家又怎么会放弃营销自己产品的机会?在微博营销深受水军诟病之后,魔时网近日推出了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基于微博的专业营销平台——“众趣”,或将带领微博营销步入正规化。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魔时科技CEO张锐及众趣负责人吴璇。    网络让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微博的出现,则让全体网民成为了时代的代笔者。被放大的传播欲利用那一条条的14
期刊
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长,这块有着几亿数量的潜在蛋糕早已经让业内人士垂涎三尺。如何抢在别人之前多分得一块,成为众多创业者近期追逐的目标。  总结马化腾凭借一只企鹅抢占了中国互联网IM市场的经验,手机IM或许将成为下一个被抢占的“山头”。    千军抢过独木桥  最新消息显示,由阿里巴巴封闭团队研发半年之久的新一代手机群聊工具“群群”即将在5月份正式发布,这一消息,在给移动互联网用户带来惊喜的同时,
期刊
百度巨资建研发中心  百度发起的“2011年营销中国行”系列活动日前在深圳拉开序幕。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快速攀升,截至去年12月已达到4.57亿,网民规模居全球第一,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7.5亿。据艾瑞咨询年初的数据,百度以83.6%的市场占有率排名中文搜索引擎第一位,排名第二的谷歌仅有11.6%。据了解,按照发展规划,百度将在深圳投资约20亿元,建设国际、华南总部和
期刊
TwitterCEO杰克·多西从苹果的成功中领悟到:好的产品如同专门为用户所写的故事,尽管不时有意外而精彩的桥段呈现,其前瞻性却总能与用户需求息息相关,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用户与市场的走向。多西告诉现场听众,Twitter正不断努力,从而早日向世界讲述这样的故事。    今年初,Twitter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 Dorsey)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时,回顾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与心得。  他
期刊
当当总是能给笔者一种惊喜,近日,李国庆又有了新动作。他表示,“过去2天又增加37万种图书从8.0折左右降到6.5折;只是计算机类书被出版商限制7.5折销售;还有些人文社科类也是被限制在7.5折”。原先还在等待的一些书籍,这时候又可以出手了。  不过,笔者一直比较纳闷的就是业界质疑的声音。新华书店协会会长王俊国对全国第一大店当当网6.5折价格战深感担心,认为价格战损害全行业;反不正当竞争不仅是不低于
期刊
新闻背景:  据EnfoDesk易观智库近期发布的研究显示:2011年第1季度中国手机安全市场累计账户数已经达到1.19亿, 环比增长14.35%,增长速度依然较快。易观国际研究发现,基础安全应用和服务在手机安全市场已占据绝对主导性地位。    易观分析:  对比2010第4季度数据,2011第1季度中国手机安全市场基础安全需求账户数新增1399万户,市占率已增至84.3%,环比增长1.3%,基础
期刊
正式上市两年,Logo为一个绿色机器人的操作系统安卓(Android)就超越了称霸十年的塞班(Symbian)系统,迅速崛起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平台。现在,个小野心大的另类巨人——安卓系统不但应用于智能手机,更开始向其他市场急速扩张。    超越塞班  戴尔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追溯到18个月之前,安卓手机也只是新鲜事物,但如今安卓手机的销量已远超iPh
期刊
亚马逊推出借阅服务  亚马逊近日宣布,它将推出一项借阅服务,凭借这项服务,亚马逊Kindle电子阅读器用户将能够从美国的公众图书馆借阅电子书。这项服务使得Kindle在今年晚些时候具有与竞争产品Barnes & Noble的Nook和索尼的Reader同样的图书馆借阅功能。亚马逊一位女发言人表示:“我们认为消费者将喜爱这个图书馆借阅功能。”报道称,此举可能对美国公共图书馆和数字阅读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期刊
Taptu公司,一个专注于移动搜索研究的公司,这几个月里已经成为“社会化杂志”Flipboard的一个挑战。因为它把自己的产品重新定位为一个可定制的新闻阅读程序。现在这个挑战随着Taptu公司推出的一个新的iPad版应用程序而更加严重,它将自己的能力延伸到“DJ你的新闻”中来。  此款软件不仅仅是让人们能够从RSS种子中随意翻阅和浏览建议内容,Taptu还承诺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新闻,允许用户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