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成为世界森林产业大国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ton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五”以来,我国林业产业总值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2006年已突破了1万亿元大关,是2000年的近3倍
  
  松香、竹材、竹藤制品、人造板、地板、家具等产品的产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松节油、紫胶、活性炭、经济林、花卉等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培育利用、森林食品、沙产业等已成为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林业生物质能源已逐渐步入产业化阶段;非公有制林业产业产值已占到全国林业总产值的50%以上,正在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这一切都表明,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林业产业大国。
  
  成绩骄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林业产业外延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从“独木支撑”,发展为横跨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重要基础产业。
  在过去的近30年里,我国林业产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经济林、木材加工、木浆造纸、家具制造、林产化工等传统产业快速发展;森林食品、竹藤花卉、森林旅游、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非木质产业强劲增长;生物质能源、生物制药、生物质材料等新兴林产业逐步兴起,成为新亮点。
  


  特别是近年来,林业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据统计,“十五”以来,我国林业产业总值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2006年已突破了1万亿元大关,是2000年的近3倍。其中,花卉产值超过500亿元,森林旅游实现社会综合产值800多亿元,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总产值约2000亿元。
  我国中东部地区成为人造板生产中心,东北成为森林食品和北药的主产区,东南沿海成为花卉产业的主要基地。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了千亿元,四川、云南以森林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新疆、陕西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林业产业正在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现在,我国人造板总产量达到7429万立方米,居世界第一;干鲜果品总产量90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家具生产量已达1.3亿件,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花卉种植面积达到72万公顷,高居世界第一位。林产品贸易快速增长,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2006年林产品贸易额为470多亿美元,是2000年的2.6倍。
  我国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富民、兴林的步伐。
  目前,果品、竹业、桑蚕、药材、木本粮油、林木种植和种苗等传统林业产业,以及森林旅游、森林食品、花卉、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等新兴林业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宁夏一些果品主产县和乡(镇)果品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0%~80% ,林业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发展林业产业能致富,激发出农民更高的造林、育林、护林积极性,把更多的生产要素投入到林业建设,反哺生态建设。
  在浙江省临安市白沙村,村民们以前靠砍树没有致富,反而引来山洪不断。后来通过发展非木质林产业和依托森林资源的“农家乐”,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家家盖上了漂亮的小楼,村民们也自觉地从“砍树人”变为“看树人”。
  林兴则民富,民富林更兴。林业产业成为许多地方振兴经济的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不但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还带动了森林资源培育,让人更富、山更绿。
  
  创新激发活力
  
  当前,林业进入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关键时期。在新世纪新的历史起点上,林业产业发展的理论创新、产权制度改革、培育企业主体、投融资体制创新等,充分释放了林业生产力,企业科技和产品创新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社会资金和创新要素纷纷向林业集聚,林业产业迸发出强劲发展活力。
  兴林富民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是指导林业产业加快发展的思想动力。国家林业局党组从基本国情和宏观大局出发,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林兴则民富,民富则林兴。发展林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兴林富民。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实现兴林富民的必然途径。林业产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保障。这些论断,从思想层面解放了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观念桎梏,提高了全社会对林业产业发展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林产业发展的理论创新。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配套改革的实施,是兴林富民和加快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试点到推开的4年间,已有5.2亿亩集体山林分到林农手中,占全国集体林地面积的21%。还山于民、还利于民、还权于民,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家庭承包经营从耕地向林地延伸,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大创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催生出山清水秀人和美的和谐林区。
  林业投融资创新,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产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产权明晰,吸引社会资金纷纷向林业汇集。国家林业局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创造性地开展林权证抵押贷款。福建省森林资源抵押贷款,获得林业建设资金25亿元。继国家开发银行后,农村信用社、工商银行等先后介入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初步形成了新型的林权抵押贷款模式。
  为企业提供机制和政策保障,培育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水平的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平台,以重大项目为带动,核心企业为主体,提升林业产业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林业重点项目、竹产业和种苗花卉业等支柱产业,科技贡献率已达5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0%。
  
  前景广阔
  
  《全国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全国林业产业发展纲要》为我们描绘了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到2010年,平均林地生产率达到93立方米/公顷,商品材产量达到1.6亿立方米,人造板产量达到7800万立方米,国产木浆比列提高到15%……全国林业总产值达到15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给林业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林业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我国有林业用地43亿多亩,有林地25亿多亩,但每亩森林蓄积量仅为5.6立方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相差很大。另外,还有可利用沙地8亿多亩。如果现有的林地资源都能得到科学规划和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短缺问题必将迎刃而解。
  我国生物物种资源丰富,有木本植物8000多种、陆地野生动物2400多种、野生植物3万多种,许多物种都可能开发出一个新兴的大产业。林业生物质能源是典型的绿色能源,据测算,我国生物质能源至少有相当于7个大庆的能源产出量。全国每年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等生物质废弃物约1.4亿吨,林木修枝等产生的生物质量有1亿吨,将这些资源的50%开发成能源,可替代6500万吨的石油能源。目前,我国尚有不适宜农耕的宜林荒山荒地沙荒地8.2亿亩,如果利用其中的20%种植麻风树等木本能源植物,每年可生产的生物质原料2亿吨,相当于1亿吨标准煤。
  发展林业产业,已成为许多地区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仅农村就大约有1.2亿富余劳动力和1/2的富余劳动时间。据统计,全国林业产业每年可带动4500多万农民就业,相当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37.5%;在南方集体林区158个林业重点县,农民收入40%以上来自于林业产业。
  发展林业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既能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又能以最少的森林资源满足人们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刚性需求,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建设的压力。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