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口气读完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博士的科学随笔集《细胞生命的礼赞》,会心微笑之后,不禁掩卷深思。托马斯的思维是深刻而独到的,他一反生物学家、医学家们普遍的观点。总是从不同角度批判性地提出自己的新看法。通过他的洞察入微的剖析,我们终于明白了人与其他生物共生共存的道理,终于懂得全面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终于认识到消灭疾病和消除死亡完全是徒劳的反自然的行为。
托马斯博士指出,过分强调细菌的致病作用是不正确的,那种企图通过喷洒药剂、严格消毒环境来杜绝感染性疾病的想法,更是离奇至极。的确,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细菌引起的疾病常常是人类的致命顽疾。只是在抗菌素发现之后,我们才摆脱诸如肺炎、结核、伤寒、心内膜炎等对生命的威胁。但另一方面,假如我们希冀通过杀死所有细菌来求得完全的安宁,就是彻头彻尾的荒谬。正如托马斯所指出的,细菌致病并非是常规现象,可以说十分罕见,在正常情况下,它们总是与人类共生共存!它之所以引起疾病,完全是相互关系失去平衡的结果。对于大多数细菌来说,引起疾病也是它们自己的祸事,因为其最终结局是丧失自身的生命。
在我们这个世界中,细菌无疑是比人类数量不知道多过若干倍的巨大家族,我们甚至离不开它们的帮助。譬如,人类肠道内的微生物是我们营养系统的一部分,像大肠杆菌就能为我们提供人体迄今为止无法合成的维生素K。假如没有肠道细菌的帮助。我们就不能高效能地消化掉所摄入的食物。又如没有根瘤菌的存在,我们就无法收获大量的豆科植物果实;没有真菌,我们就不可能品尝大量美味而又营养丰富的各种蕈类食品。皮肤和体腔内的许多细菌,还是保护我们免遭其他微生物袭击的忠诚卫士。从这一角度来看,说细菌是我们的朋友并不为过。
也许,时下困扰临床医学家的耐药菌感染正是对托马斯先生观点的最好注脚。它提醒我们,企图通过杀灭细菌进而消灭感染性疾病的想法不仅徒劳而且十分有害。为什么目前医院内感染越来越难以对付,越来越气势汹汹?为什么在我们人类发明越来越多的抗生素之后,耐药菌本领反而越来越高强?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人类滥用抗生素,破坏了细菌与人类的共生共存关系,细菌于是开始对人类进行顽强的报复。在今天,许多过去被人称为正常菌群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等,已经摇身一变,成为致病力强、毒力显著的疾病原因。这同样是人类随意使用抗菌药物,促进细菌们改变自身结构以适应新环境的结果。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药理学家、生化学家抑或是临床医学家能够夸下海口,说自己能够发明一种杀死所有致病微生物的药物。在人类与细菌的对峙中,我们可以说已经处于下风,接近举手投降的尴尬境地。所以,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必须在世界范围内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必须改变过去对待细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行动策略。认真读读托马斯先生的这本书,很可能对我们改进生活方式,保护身体健康带来意料不到的帮助和启迪!
嗅觉的感情色彩
钟朝国
嗅觉是异常神秘的。气味会改变我们的情绪,使我们感到振奋或受到恐吓,所有这一切仅发生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甚至可以这样说,嗅觉能代替所有其他的感觉。美国有一个叫海论·凯勒的女人,她可以用嗅味的方式来替代眼睛的功能。在和人的交往中,她能够完全依赖嗅觉正确地辨认出各自不同的对象。生理学认为:嗅觉可能是生物发展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种感觉。如果追溯到生命刚开始出现的远古时代,在当时黑暗和充满水雾的大气环境中,能起作用的感觉器官也许就是嗅觉。再看刚出生的婴儿,视力还不及成人的百分之一。为什么可辨认出母亲来?而且在吵闹时,只要用粘有母亲奶味的物体放在头边,便会立即止哭。这不能不说是嗅觉的作用。
嗅觉具有强烈的情感反应。在历史上曾有过许多爱情和嗅觉紧密关联的故事。以前美国有个名叫H.G.威尔的男人,他貌不惊人,身躯肥胖,既没有敏锐的思维,也没有令人愉快的幽默感,只是因为在他身上总是散发出好似蜜糖般的香甜味而赢得女性的青睐。
当你在花草芳香的公园里,或是在空气污染的闹市区,你的感觉是怎样呢?这不得不说明嗅觉对人的情感起了作用。
反之,情感对嗅觉也具有反作用,当你很高兴。气氛很活跃的时候,你会觉得满桌的饭菜气味香甜可口、食欲大增,相反则食而无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创造优美的环境,给嗅觉带来良好的物质基础,用以激发情感,使之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托马斯博士指出,过分强调细菌的致病作用是不正确的,那种企图通过喷洒药剂、严格消毒环境来杜绝感染性疾病的想法,更是离奇至极。的确,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细菌引起的疾病常常是人类的致命顽疾。只是在抗菌素发现之后,我们才摆脱诸如肺炎、结核、伤寒、心内膜炎等对生命的威胁。但另一方面,假如我们希冀通过杀死所有细菌来求得完全的安宁,就是彻头彻尾的荒谬。正如托马斯所指出的,细菌致病并非是常规现象,可以说十分罕见,在正常情况下,它们总是与人类共生共存!它之所以引起疾病,完全是相互关系失去平衡的结果。对于大多数细菌来说,引起疾病也是它们自己的祸事,因为其最终结局是丧失自身的生命。
在我们这个世界中,细菌无疑是比人类数量不知道多过若干倍的巨大家族,我们甚至离不开它们的帮助。譬如,人类肠道内的微生物是我们营养系统的一部分,像大肠杆菌就能为我们提供人体迄今为止无法合成的维生素K。假如没有肠道细菌的帮助。我们就不能高效能地消化掉所摄入的食物。又如没有根瘤菌的存在,我们就无法收获大量的豆科植物果实;没有真菌,我们就不可能品尝大量美味而又营养丰富的各种蕈类食品。皮肤和体腔内的许多细菌,还是保护我们免遭其他微生物袭击的忠诚卫士。从这一角度来看,说细菌是我们的朋友并不为过。
也许,时下困扰临床医学家的耐药菌感染正是对托马斯先生观点的最好注脚。它提醒我们,企图通过杀灭细菌进而消灭感染性疾病的想法不仅徒劳而且十分有害。为什么目前医院内感染越来越难以对付,越来越气势汹汹?为什么在我们人类发明越来越多的抗生素之后,耐药菌本领反而越来越高强?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人类滥用抗生素,破坏了细菌与人类的共生共存关系,细菌于是开始对人类进行顽强的报复。在今天,许多过去被人称为正常菌群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等,已经摇身一变,成为致病力强、毒力显著的疾病原因。这同样是人类随意使用抗菌药物,促进细菌们改变自身结构以适应新环境的结果。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药理学家、生化学家抑或是临床医学家能够夸下海口,说自己能够发明一种杀死所有致病微生物的药物。在人类与细菌的对峙中,我们可以说已经处于下风,接近举手投降的尴尬境地。所以,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必须在世界范围内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必须改变过去对待细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行动策略。认真读读托马斯先生的这本书,很可能对我们改进生活方式,保护身体健康带来意料不到的帮助和启迪!
嗅觉的感情色彩
钟朝国
嗅觉是异常神秘的。气味会改变我们的情绪,使我们感到振奋或受到恐吓,所有这一切仅发生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甚至可以这样说,嗅觉能代替所有其他的感觉。美国有一个叫海论·凯勒的女人,她可以用嗅味的方式来替代眼睛的功能。在和人的交往中,她能够完全依赖嗅觉正确地辨认出各自不同的对象。生理学认为:嗅觉可能是生物发展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种感觉。如果追溯到生命刚开始出现的远古时代,在当时黑暗和充满水雾的大气环境中,能起作用的感觉器官也许就是嗅觉。再看刚出生的婴儿,视力还不及成人的百分之一。为什么可辨认出母亲来?而且在吵闹时,只要用粘有母亲奶味的物体放在头边,便会立即止哭。这不能不说是嗅觉的作用。
嗅觉具有强烈的情感反应。在历史上曾有过许多爱情和嗅觉紧密关联的故事。以前美国有个名叫H.G.威尔的男人,他貌不惊人,身躯肥胖,既没有敏锐的思维,也没有令人愉快的幽默感,只是因为在他身上总是散发出好似蜜糖般的香甜味而赢得女性的青睐。
当你在花草芳香的公园里,或是在空气污染的闹市区,你的感觉是怎样呢?这不得不说明嗅觉对人的情感起了作用。
反之,情感对嗅觉也具有反作用,当你很高兴。气氛很活跃的时候,你会觉得满桌的饭菜气味香甜可口、食欲大增,相反则食而无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创造优美的环境,给嗅觉带来良好的物质基础,用以激发情感,使之更好地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