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舍勒盆地泥盆纪火成岩与构造-岩浆演化

来源 :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a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舍勒泥盆纪火山盆地是阿尔泰西南缘重要的矿集区,产出我国著名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VMS)矿床——阿舍勒铜矿.其内部发育的火山岩和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记录了阿舍勒盆地的构造岩浆演化和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但其形成构造背景和成岩成矿机制一直存在争论.本文报道了阿舍勒矿集区萨尔朔克铜金多金属矿区深部英云闪长岩的LA-MC-ICP-MS锆石U-Pb年龄(376.7±1.3 Ma)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结合前人在阿舍勒矿区火山岩、潜火山岩及其东侧哈巴河侵入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和区域岩浆岩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阿舍勒矿区泥盆纪火山岩和东侧哈巴河岩体可能是同一地质构造背景下同期不同阶段和不同构造部位的产物,形成于地幔软流圈高热流地幔柱上涌、板片断离背景下的活动陆缘拉张环境,与成矿作用时空关系密切的双峰式火山岩是不同深部、不同性质岩浆源在快速拉张背景下喷发、喷溢的产物.地幔柱上涌致使板片断离、沿基底断裂系快速拉张和幔源岩浆持续补给可能是形成“双峰式火成岩”和阿舍勒高镁火山岩建造的主要深部动力学机制.
其他文献
逆冲推覆构造对含油气盆地有效圈闭形成、源储体系配置影响明显,且其形成时限及演化过程对油气勘探意义重要.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中晚期曾发生过强烈的逆冲推覆作用,但其构造体制转化过程一直缺乏年代学的约束.热年代学是揭示构造带隆升剥露和相邻盆地演化过程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祁连山东缘钻井基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合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热史模拟综合分析,探讨了该期构造体制转化的时空过程.结果 表明祁连山东缘在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74~130 Ma)发生了快速冷却事件,该期抬升冷却事件广泛存在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
地质结构、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是制约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油气勘探进程的重要因素.以地震剖面为基础,结合区域构造背景、露头地层特征以及钻井资料,对北部构造带3个构造段(吐格尔明、迪北吐孜、巴什)的地质结构进行了详细解剖,恢复了构造演化史,并分析了变形特征,最后在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了北部构造带的潜在勘探领域.结果 表明,吐格尔明段为古隆起和基底卷入断层共同控制的背斜构造;迪北 吐孜段和巴什段均发育深浅两套变形系统,深层为基底逆冲断层控制的褶皱带,浅层发育相对简单的断层-褶皱体
作为中国地质学会最老的会员之一,我历来是把中国地质学会作为后盾和娘家.我是1952年清华大学地质系毕业后,由冯景兰老师介绍,当年加入中国地质学会成为会员的,到现在已经有70年了.我珍惜学会的荣誉,珍爱学会所有最有代表性的纪念品,保存有《地质学报》创刊号和早年的期刊.在中国地质学会与《地质学报》百年华诞之际,特献上我最真挚的祝福:百年生日快乐!
期刊
本文重新审视了青藏高原的关键科学问题,为解决板块构造理论的“登陆”难题提供新的线索,为理解板块汇聚边界的大陆岩石圈演化及其能源资源、地质灾害和全球环境效应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探讨了青藏高原如下十大关键地学问题:①印度大陆北漂模型;②印度-亚洲初始碰撞时限;③青藏高原的古特提斯造山作用;④古近纪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地壳缩短;⑤高喜马拉雅的深熔机制;⑥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限和差异性;⑦构造-剥蚀-气候相互作用与南亚季风;⑧青藏高原关键矿产资源的分布与成因;⑨青藏高原的活动断裂带与孕震机制;⑩碰撞后的印度板块何去何从——
探讨了基于差分进化-人工神经网络构建沉积河谷地震响应代理模型的可行性.首先建立沉积河谷对地震波散射的求解方法,以半圆形、V形沉积河谷为例,以入射波条件、沉积内外介质属性、场地形状为特征参数,以沉积河谷地震动放大系数为预测目标参数,构建数据集;其次,建立沉积河谷地震动放大效应人工神经网络、差分进化-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预测模型,对比两种算法计算精度和稳定性,并进行了特征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能较好地预测沉积河谷地震动放大效应,使差分进化-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显著提高;入射波频率是影
碳酸盐岩和碳酸盐化岩石是俯冲带中碳的主要地质载体.俯冲-折返的超高压变质岩记录了俯冲隧道中流体-岩石的相互作用与元素迁移,是研究地球内部元素循环的重要媒介.本文采集了大别造山带罗家岭互层状产出的大理岩和榴辉岩,建立了横跨岩性界面的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和Mg-Fe-C-O同位素剖面.大理岩中主要组成矿物为白云石,其次为方解石、石英、黑云母和绿帘石等.靠近榴辉岩,大理岩中的方解石含量逐渐升高,在大理岩和榴辉岩界面中方解石是主要的碳酸盐矿物.榴辉岩经历了角闪岩相的退变质作用,主要组成矿物为石榴子石、角闪石、石英和
阿巴拉契亚造山带加拿大纽芬兰岛东南部发育一晚泥盆纪阿克利巨型花岗岩基(~2500 km2).该岩基侵位于甘德和阿瓦隆地块的多佛-赫米蒂奇湾巨型断层带之间,内部发育钨-锡-钼矿床及相关的矿化.本文锆石年代学研究显示,岩基中Tolt单元侵位于378±2 Ma,各单元年龄基本一致,为同期岩浆多次侵位的产物.岩基中主要岩石类型以富硅、富碱、弱过铝质花岗岩为特征,主体显示高分异Ⅰ型花岗岩特点,分异晚期显示出A型花岗岩地化特点.岩浆演化受结晶分异作用和局部上地壳同化混染共同控制.本文依据前人发表的423件样品的地球化
谢家荣是中国地质学家群体中极其重要和突出的一位,他在地质科学领域里涉猎面之广,在我国地质界独一无二,是一位“全方位的地质学家”,是现代中国地质学领域当之无愧的拓荒者.本文略述其简历和他在中国煤岩学和煤地质学、土壤学、石油地质学、铀钍矿产地质与勘查、北京西山地质研究、中国大地构造学、矿床学、经济地质学和地质教育领域的贡献与成就.谢家荣对中国地质事业和中国地质学会的建立与成长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忘记、都值得纪念的一位伟大的地质学家.
百年前的中国,百业凋敝、风雨如磐,地质工作在夹缝中艰难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6位中外地质学家齐聚北京地质调查所,共同发起创立了中国地质学会,使我国地质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在地质先驱们的共同努力下,学会以促成地质学及其关系科学之进步为宗旨,发挥了凝聚地质科学人才、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在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大会上,李四光被任命为副会长,这一年也是李四光学成回国开展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第二年,他在炙热的“民族自强”思想指导下,不断求索,苦心孤诣,以完全进攻的姿态驰骋在挚爱的科学阵地上
期刊
吕梁地区汉高山群火山沉积岩是华北克拉通中部带中部中元古代初期火山沉积记录,其成因及形成环境研究对认识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固结后地质演化有重要意义.该群火山岩为拉斑玄武系列安山岩,SiO2(54.68% ~56.19%)略低,有较高的MgO(4.97%~6.16%,Mg#=49.4~53.8)及Cr(165×106~174×10-6)和Ni(31.1×10-6~34.2×10-6)含量,高TiO2(1.34%~1.40%),TFeO/MgO=1.70~2.03,富集LREEs和Ba、U、K等LILEs,亏损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