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辅助Mosaicplasty技术促进骨软骨缺损修复整合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h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以基于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组织工程技术与自体骨软骨柱镶嵌移植术(Mosaicplasty)相结合的方法修复骨软骨及促进缺损间隙的整合效果.方法 12只中国山羊于术前2周抽取骨髓,体外培养自体BMSCs.术中以自制器械分别制造山羊双后肢股骨内髁负重区直径5 mm、深3 mm的复合骨软骨缺损各一处.在Mosaicplasty技术填充缺损后,即以动物自体BMSCs与透明质酸凝胶相复合,注射填充于左后肢骨软骨柱之间及与周围组织的间隙内,右后肢单纯自体骨软骨柱移植作为对照组.术后第4、8、16周分别取材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及蛋白聚糖含量等检测.比较16周时两组的缺损区修复软骨组织与正常软骨的蛋白聚糖含量.结果 两组自体骨软骨柱移植软骨均以透明软骨存活,与周围正常软骨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骨软骨柱的间隙内可见新生软骨修复,组织学表现与周围正常软骨相同,交界区整合良好,间隙消失;对照组各时间点软骨间的间隙为纤维组织或纤维软骨填充,仍有间隙存留.移植软骨的基质、实验组骨软骨柱间隙内的新生软骨基质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蛋白聚糖含量比较显示,对照组骨软骨柱间隙内新生组织的蛋白聚糖含量均低于正常软骨和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基于BMSCs的组织工程技术结合Mosaicplasty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骨软骨缺损间隙的整合,改善修复效果好,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促进骨软骨缺损修复的方法。

其他文献
对颅颈交界区畸形及其它病变引起的寰枢椎脱位伴脊髓压迫症需减压内固定,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包括寰枢前路内固定、寰枢后路内固定或枕颈内固定.经口咽前路寰枢椎钢板内固定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寰枢椎前路固定方法,用于先天性疾患、外伤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的难复型寰枢椎脱位,但临床应用不多.虽然应用经口咽入路处理颅颈交界区腹侧病变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但由于此入路术野显露困难,手术风险较大,
期刊
期刊
目的 研究人长管状骨组织中神经纤维的分布及与血管行走的关系.方法取新鲜尸体肱骨,分别做横切面和纵切面的骨磨片,为10μm厚,5mm × 5mm大小,银染色.分别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下,寻找神经纤维在骨组织中的分布及和骨细胞的关系.结果骨组织内有大量的神经纤维,神经纤维伴随着滋养血管同时进入骨中,沿哈佛氏系统和血管同时走行,神经纤维在哈佛氏系统内的直径为3~8μm.进入骨髓腔后,神经呈散在
目的 探讨腓骨解剖型钢板联合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2年10月~2005年8月,对18例腓骨远端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患者采用腓骨解剖型钢板联合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小腿石膏托中立位固定,3周后拆除石膏托行功能锻炼并随访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5~36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感染,无局部不良反应.参照改良Baird
目的 探讨小切口经髋关节外侧入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8月~2005年10月,应用髋外侧小切口关节囊前方入路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92例(94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和术后引流量,随访所有患者的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手术切口长度6.0~8.5 cm(平均7.5 cm),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间40~110 min(平均84 min),术中出血量250~40
期刊
Hodgson教授在1951年抵港,开始了骨科发展史的首页,骨痨的清创及前路脊柱融合术令香港世界知名.随后,骨科迅速发展,先后在13家大医院开设骨科部门;资深医生改为私人执业,建立了强大的私人市场;目前全港有约380名骨科专家或在职受训医生,超过2450急症骨科床及多张复康床.香港骨科医学会是一群紧密联系的医生及治疗师的组织.香港骨科医学院则负责国际认可的专业考试,举办训练,持续进修.如此能确保香
目的 探讨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1991年3月~ 2003年10月,采用吻合血管的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 24例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 结果 24例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 2例出现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吻合后成活.其中创面一期愈合 22例, 2例皮瓣浅表坏死,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愈合. 20例患者得到随访,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 结论背阔肌皮瓣具有解剖位置恒定、血管蒂
目的 以30例屈拇长肌腱Ⅱ区断裂一期治愈的患者为例,阐述屈拇长肌腱损伤的围手术期康复治疗.方法 2001年3月~2006年3月,对30例屈拇长肌腱Ⅱ区断裂患者采用双套圈交叉6股屈肌腱缝合法修复及石膏外固定.术后按照肌腱生物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在医师指导控制下进行功能训练.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获得6~16周(平均8周)随访,按TAM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12例,良10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为73.3%
目的 探讨改良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2年6月~2005年1月,采用改良小切口技术进行人工THR,临床应用59例,切口长度为6.5~12.0 cm,平均(9.2±0.8)em.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在术前设计的切口下顺利完成,术中无需对周围组织过分牵拉.术后所有患者术后获得6~25个月(平均12.5个月)随访,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内外翻出现;除1例术后出现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