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乡新八村的脱贫路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Mi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水瑶族乡新八村位于连州市西北部,距离连州城区68公里,从乡政府所在地到该村还要走51公里的山路。全村65户,共有人口712人,八个村民小组。村辖区约46平方公里,海拔平均760米,超过98%是山林面积,交通不便,有好资源也运不出去,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可喜的是,现在新八村脱贫了,成为老少边穷山区脱贫的一个耀眼的亮点。
  笔者曾在连州市老促会工作了10多年,为解决老区的五难问题,曾多次去过新八村,次次去都觉得有些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变化更大,村容村貌、经济发展、群众生活等有了很大的变化。我觉得新八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信心足,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向前,真令人高兴万分。笔者认为,该村的脱贫攻坚具有六大特点。
  用革命历史教育村民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1月中旬,长征左翼红—军团(林彪部)、红九军团(罗炳辉部),冲破敌人在宜章至良田之间的第三道封锁线之后。在11月21日,红一、九军团部份队伍由临武经过连县之星子,在瑶安天光山与三水交界时,遭到湘敌李韫珩部与粤敌独立三师李汉魂部的堵截,双方缴战一个多小时,红军就打垮了敌人,冲过山坳继续前进。之后红军辗转于三水黄洞山、挂榜山、新八村一带活动休整,宣传革命道理。红军进村后纪律严明,使村民认识到这是为人民群众的队伍。所以,瑶汉村民主动给红军解决粮食、生盐、布匹、草鞋等物质,体现了军民的鱼水情。
  新八村的干部请该村的一些知情的老同志,讲红军的革命斗争史,讲自己光荣的村史。村干部还召开村民大会,教育和引导村民,要学习前辈的革命精神,要不忘初心,要不忘自己光荣的革命村史,树立坚强的改革信心,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
  党员带头学习总书记脱贫攻坚的论述
  新八村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4个、中共党员35人。党总支分别召开党支部书记和全体党员的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脱贫攻坚的论述,并编写出版学习专栏,有些党员还写学习心得。
  党员以身作则,不但带头学,还带头行动。并分别找村民讲脱贫攻坚的意义,使大家认识到,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我们不能有等靠思想,不能全依赖扶贫单位的支持,要发挥本地优势,创建致富项目,使全村人团结一致,搞好扶贫攻坚。
  树立路通财通的思想
  新八村的干部和群众都认识到,虽然自己村资源丰富,有不少土特产,特别是有满山岭的树和竹,但由于路不通,运不出去卖,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于是他们下决心搞通路。几年来,他们通过多种渠道争取资金2000万元,还发动村民献工献料,先把通往村委会的长81公里的山路修建成硬底化的水泥路,再把各自然村共计10多公里的巷道也铺上水泥,为了铺村的巷道,除上级支持800万之外,村民自筹资金40万元。在家行走舒服,村民外出运输也方便了,各种农副产品再也不愁卖不出去。村民们都高兴地说:共产党真好,帮我们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为我们少数民族圆了路通财通的美梦。
  从实际出发,选准致富项目
  创建了四个致富项目:一是大力发展树竹的种植。共种杉树2万多亩,竹林有5000多亩,每年有计划地砍卖木材和竹子,以及卖竹笋、菇类的农作物,平均每户可分红3万多元。二是发展瘦身鱼及家禽的养殖。根据该地水质好的特点,共开挖了六个水深5米的养鱼池,买了一些良种瘦身鱼来放养,因为水好,空气环境好,这些鱼非常好吃。三是种植优质茶叶。由新八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和连州市新东茗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吸收了95%的村民及所有贫困户成为社员,共种有生态环保的茶叶1500多亩,因为这些茶叶品质优良,都出卖到珠三角一带,深受客户的欢迎和称赞,单茶叶一项每年每户收入近2000元。四是發展乡村旅游业。早已成立了新八旅游有限公司,通过党总支部指导,党员带头,按“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和大户”等模式,搞各种入股项目。该村靠青山水秀,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等有利条件,主要以“竹海游”为龙头,吸引游客来乡村游。为了方便游客,新八创业青年共产党员吕伟强和赵礼华筹集资金100多万元,搞游客住房建设,开展有特色的农家乐项目。比较特色的瘦身鱼、本地农村鸡鸭,环保的农村小菜,使旅客来这里玩得好,食住好,确有特色。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据统计,每年有1万人次来旅游,年收入8万元左右。
  另外,还鼓励有劳动力的100多人外出务工和学习有关务工技术,平均每人每年可收入4万元左右,可为各家庭带来一笔可观收入。
  大搞美丽乡村建设
  通过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理事组织,完善村规民约,群策群力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经过几年努九全部村民都建了新房。各自然村都建有文化室,完善文体休闲娱乐场所,制定好村容村貌,卫生保洁制度,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不断优化村庄人居环境,努力把新八建成美丽乡村。
  由村民自筹加上政府财政600余万元,红心、茶坪、小东口三个老区自然村打造为美丽乡村(红色村),新八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
  建全省首批红色党建示范村
  省委组织部拨了500万元,将新八红心村建成全省首批红色党建示范村。新建陈列馆、烈士纪念碑、红军亭、红色舞台、中草药基地、小东口战斗遗址等项目。与乡村旅游结合,增加不少旅游景点。红色村建成后,连州部份乡镇以及连山、阳山等县都带党员来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近年培养8个要求入党积极分子,还有3人加入了党组织。
  据初步了解,到六月份为止,按脱贫的有关标准,我市相对贫困村退出有66个行政村,这是振奋人心的好事,是市委、市政府抓脱贫攻坚的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搞好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笔者提两点不成熟的建议:一是要努力做好脱贫巩固成果,更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防止返贫;二是为了做好脱贫攻坚的收官工作,要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着力抓缺点,补短板,强弱项,早日做到决战决胜扶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其他文献
8月28日上午,2020年“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2.1展厅开幕。  本次展览分为主会场和分会场两部分:主会场“广东省脱贫攻坚成果展”设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A区2.1展厅,展览面积约2万平方米,展期为8月28日-8月31日;分会场“广东省东西部扶贫成果展”设在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与主会场同期开幕,展期为7天。  据了解,主会场除了文字、图片、影视展
期刊
日前,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工作局、市总工会联合发出采购梅州柚助力脱贫攻坚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积极采取“以购代帮”“以购助农”等形式,在中秋、春节到来之前,在当年职工集体福利经费额度内安排每人100元以上采购梅州柚,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据了解,梅州是中国金柚之乡、中国蜜柚之乡,梅州柚种植面积已达60万亩,总产量90多万吨,是广东最大的柚果产区、全国重要的柚果产
期刊
2019年5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这个文件饱含了党和政府对革命老区苏区的深情厚意,情意满满。人生七十古来稀。年过70的开枝主席,帶领省老促会的同志们,时常奔波于革命老区的山山水水,深入调研革命老区苏区政策落实的情况,查找短板和差距,得到了省委李希书记的充分肯定,凝聚了老促会同志们的汗水和心血!在此,我代表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表示衷心的感谢
期刊
为扎实做好电商精准扶贫工作,南雄市电商中心创新“电商+消费扶贫”的产销机制,为该市近百种扶贫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加快当地贫困群众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日前,笔者走进南雄市电商中心,里面的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每天200多个订单,每一个订单包裹都要精心打包装好。辣椒酱、铜勺饼、优质大米、油……这些独具南雄特色的产品即将发往全国各地。“都是南雄特色小吃和农产品,每天下午四点钟由邮政陆续发货到
期刊
10月17日,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由汕头市中医药管理局、市中医医院、澄海区中医医院主办,澄海区隆都镇人民政府、区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局、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协办的“情系老区·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中医中药中国行进社区巡回义诊活动在隆都镇下北村举行。  下北村是省定贫困村。当天的巡回义诊活动,现场为150名群众看病、量血压、测血糖、针灸推拿、擦药酒,并贈送一批药品。
期刊
夏收时节,仁化县扶贫产业优质米、花生、蔬菜等农产品大丰收。为让扶贫农产品卖出去,连日来,挂点仁化县33個省定贫困村以及有贫困户居住的81个分散村的帮扶单位,实施联动式消费扶贫,让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  8月28日上午,在城口镇厚坑村委门口摆放了一筐筐新采摘的蔬菜,村民们一边称量蔬菜,一边高兴地讨论着种植收入。苦瓜、节瓜、空心菜、玉米……这些都是厚坑村民在自家地里种的时令蔬
期刊
7月14日,广东省2019年度乡村振兴考核结果出炉,汕尾位居粤东片区第一名、获得“优秀”等次的消息持续刷屏,这也是汕尾继2018年度考核名列粤东西北片区第一名后摘得的又一桂冠。  盛夏时节的海丰县附城镇新山村,阳光洒满村道巷弄,往来游客络绎不绝。百岁大榕树下,村民们唱响特色剧种白字戏,引发游人驻足欣赏。  “如今每天来村游客大约3000人,节假日更多达上万人,新山村的名气越来越大了。”村党支部书记
期刊
他笃信:茶有灵性。  从把一株茶树苗栽种到土地,到采摘第一片新茶,冲泡出第一缕茶香,他始终在追求一种天人合一、人茶合一的境界。  一山一水一茶樹,一片好茶园就是一片好土地的恩赐,每一片茶叶上都沉淀了大自然的精华,凝聚着茶园管护人员的心血。种茶人、采茶人越是用心用情,这自然的积淀就会越浓厚。  一叶一芽茶香浓,品一杯好茶就能够感受到制茶人的深情,唯有制茶人对茶的一片赤诚之心,才能把沉淀在茶叶里的自然
期刊
鹤山是珠三角地区革命遗址(旧址)较多老区市(县)之一,全市现有革命遗址共40座,其中属大革命时期5座,抗日战争时期7座,解放战争时期28座。在40座遗址中,属烈士墓碑有13座。这40座遗址中比较著名的有大革命时期建立起来的中共鹤山县支部和鹤山县苏维埃政权旧址;抗日战争时期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广东中区纵队挺进部队领导机关旧址;解放战争时期的金岗战斗烈士纪念碑等。其中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
期刊
在惠来县人们时常会看到一个为革命老区奔忙劳碌的身影,他就是惠来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秘书长林喜迎。他参加工作至今50多年来,长期和革命老区人民打交道、做朋友,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坚持全心全意为革命老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惠来县老区促进会成立至今的23年来,他坚守岗位、忘我工作、默默奉献,为革命老区的建设与发展做贡献。在老区人民心目中,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一位红色火炬的接力者,是一位老区人民的勤务员,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