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展军民融合式财务保障体系有利于增强军队作战财务持续保障力、降低军队财务保障成本、提升军队财务保障效率、改善部队官兵消费服务条件。建立军民融合式财务保障体系的核心问题是明确目标任务。当前必须紧紧围绕影响军队财务保障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以决策、体制、技术、行业、资源、资金等融合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统筹、试点、拓展、配套”的总体思路,扩大军队与地方经济利益的交汇点,从而使国家和军队总体战略目标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军队财务;军民融合;发展目标;主要任务
胡主席提出的关于要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确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确保军队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重要战略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为科学的把握。我们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在军队财务保障领域,努力实现思想观念、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和体制机制的科学融合,走好军队财务军民融合式发展这条新路子。
一、军队财务保障体系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践意义
在军队财务保障领域,搞好军民融合式发展,其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增强军队作战财务持续保障力
现代高科技战争,必须采取灵活机动、快速反应,以争取战场主动,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军事和政治目的。参战部队往往是边机动、边展开、边交战、边保障,这就决定了战时财力供应的时限短、任务紧。尤其是一些特种部队为完成特定任务,往往实施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作战,分秒必争,一波波攻击衔接紧密,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这样的作战,资源的消耗是惊人的,所发生的特殊经费需求增多,财力的补充往往要求刻不容缓。财务部门要做到及时、准确、周到、严密,确保万无一失,仅靠自己的力量是难以胜任的,必须借助地方财政金融体系形成的稳固力量对部队实施财力资源的持续供应。
(二)有利于降低军队财务保障成本
军队财务保障体系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依托国家财政金融网络形成军费供应保障的技术平台,通过国有银行的流通功能实施对所属部队拨款,为机关、部队作战训练和生活保障提供金融服务,既方便部队生活与工作需要,也减少了军队自我保障的技术投资,节约了军队财务保障的运行成本。
(三)有利于提升军队财务保障效率
财务保障不同于其他后勤保障,其突出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信息流”而不是“物质流”。如果说后勤物资保障通过种种运行环节,最后到达部队需求者手中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原物,而财务保障只需通过金融机构传递一种信息,而到达部队需求者手中的经费,则只是一种价值符号。正由于这一特点决定,军队财务保障并不需要单独建立一套运送价值符号的技术设施,而只要将这种价值符号融入到国家财政金融体系中,通过国有银行的货币流通职能,实现与地方银行部门纵向与横向信息的互联互通,就可足不出户,将款项拨付指令通过网络传输到银行,然后通过银行网点对部队单位或个人实施经费保障服务。可见,军民融合式财务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军费拨款效率,而且随时掌握本单位的账户余额,便于同银行对账,增强管理时效。
(四)有利于改善部队官兵消费服务条件
随着现代金融网络和IC卡技术的发展,银行卡已成为现代社会资金保障和结算的重要手段,一卡在手,走遍天下。为适应未来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资金保障需要,积极推行和完善银行卡保障手段,在国内各银行通用,存取现金、结算采购开支,根据需要办理国际银联卡,用于部队在境外行动资金保障。比如近几年的“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军演,为更好地保障参演人员的工作生活,财务部门积极与银行联系磋商,首次尝试了在演习驻地开设战地银行,开展办理外币兑换、刷卡消费、提取现金等业务,在俄军营安装了能刷国际卡的POS机,提供购物便利,解决俄军携带大量现钞问题,在中方营区安装了ATM自动取款机,为中方官兵提供24小时便利服务。这些措施都体现了军民融合发展,对改善部队官兵在工作和生活消费方面的便利之处。
二、军队财务保障体系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目标任务
建立军民融合式军队财务保障体系的核心问题是明确目标任务,这既指明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方向,也规定了军民融合的具体内容。建立军民融合式军队财务保障体系,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军队后勤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理清思路、找准突破口、科学确定切入点是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就我国国情和军情来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就必须紧紧围绕影响军队财务保障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统筹,以决策、体制、技术、行业、资源、资金等融合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统筹、试点、拓展、配套”的总体思路,乘势而为、借势而上,用融合的方法化解改革矛盾,用融合的方式破解创新难题,使配置于军地双方的各种财力资源产生合力,扩大军队与地方经济利益的交汇点,从而使国家和军队总体战略目标效益最大化。
(一)强化中央主导,实现顶层融合
建立军民融合式财务保障体系,并不是军队自身的职责能够完成的,它事关国防和经济建设的全局,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强化中央主导,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进行顶层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由国家综合计划部门统筹考虑国防发展和经济建设、国防经济体制与国民经济体制、国防政策与国家经济政策,将军队财力保障需求贯彻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顶层统筹中,实现顶层的军民融合。
(二)深化改革创新,实现制度融合。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要从根本上解决军民融合问题,确保军民融合高效和顺畅运转,就必须把制度融合作为前提,把健全法规作为重点。既要建立全方位军民融合的领导决策制度,全方位军民融合的规划计划制度,更要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政策法规制度。只有科学完整的政策法规制度,才能保证军民融合式财务保障体系建设目标的达成。
(三)改善结构布局,实现行业整合
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财力资源分布与结构也不合理,而部队分布全国,作战训练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军队财务保障体系实行军民融合发展,就必须通过中央政策导向,不断调整改善全国财力资源布局状况,实行财政金融系统全行业的资源整合,在这个整合过程中,军队财务保障应界入其中、同步跟进,与地方财政金融机构形成相互服务、优势互补、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双向需求都能得到满足的财力资源保障体系。
(四)加强科研沟通,实现技术结合
在建立军民融合式财务保障体系过程中,打破军用和民用界限,实现财政金融管理技术研制与开发的军民融合,既包括资金拨付、资金支出消费等硬件设施设备的军地结合,也包括资金安全管理、资金风险防范等软件技术的军地结合。努力促进财政金融领域军用与民用技术研制与应用的结合,是新形势下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利于节约军队资金管理与财务保障的科技资源和研制经费、缩短财务信息化技术研制周期,而且有助于提升军队财务保障效率和管理效益。可以说,技术结合是实现军队财务保障体系军民融合的一个关键环节和主要目标要求。
(五)疏通融资渠道,实现资金组合
我国国防建设长期是财政主导型融资结构,军队建设“吃皇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尤其需要有充足的财力作保障。在国防费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一些部队急需、却有稳定收益、但一时没有经费来源的项目,可以考虑通过军民融合、军地共享、互利双赢的途径获取国有金融机构的财力支持,从而达成建设目标,然后再通过资金调剂或有偿服务等途径偿还融资或贷款。这就是一种融资方式,是一种资本组合运用技巧。我们应在融资方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下好资本组合这盘棋,积极拓宽军队建设融资的来源渠道。
关键词:军队财务;军民融合;发展目标;主要任务
胡主席提出的关于要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确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确保军队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重要战略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为科学的把握。我们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在军队财务保障领域,努力实现思想观念、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和体制机制的科学融合,走好军队财务军民融合式发展这条新路子。
一、军队财务保障体系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践意义
在军队财务保障领域,搞好军民融合式发展,其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增强军队作战财务持续保障力
现代高科技战争,必须采取灵活机动、快速反应,以争取战场主动,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军事和政治目的。参战部队往往是边机动、边展开、边交战、边保障,这就决定了战时财力供应的时限短、任务紧。尤其是一些特种部队为完成特定任务,往往实施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作战,分秒必争,一波波攻击衔接紧密,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这样的作战,资源的消耗是惊人的,所发生的特殊经费需求增多,财力的补充往往要求刻不容缓。财务部门要做到及时、准确、周到、严密,确保万无一失,仅靠自己的力量是难以胜任的,必须借助地方财政金融体系形成的稳固力量对部队实施财力资源的持续供应。
(二)有利于降低军队财务保障成本
军队财务保障体系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依托国家财政金融网络形成军费供应保障的技术平台,通过国有银行的流通功能实施对所属部队拨款,为机关、部队作战训练和生活保障提供金融服务,既方便部队生活与工作需要,也减少了军队自我保障的技术投资,节约了军队财务保障的运行成本。
(三)有利于提升军队财务保障效率
财务保障不同于其他后勤保障,其突出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信息流”而不是“物质流”。如果说后勤物资保障通过种种运行环节,最后到达部队需求者手中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原物,而财务保障只需通过金融机构传递一种信息,而到达部队需求者手中的经费,则只是一种价值符号。正由于这一特点决定,军队财务保障并不需要单独建立一套运送价值符号的技术设施,而只要将这种价值符号融入到国家财政金融体系中,通过国有银行的货币流通职能,实现与地方银行部门纵向与横向信息的互联互通,就可足不出户,将款项拨付指令通过网络传输到银行,然后通过银行网点对部队单位或个人实施经费保障服务。可见,军民融合式财务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军费拨款效率,而且随时掌握本单位的账户余额,便于同银行对账,增强管理时效。
(四)有利于改善部队官兵消费服务条件
随着现代金融网络和IC卡技术的发展,银行卡已成为现代社会资金保障和结算的重要手段,一卡在手,走遍天下。为适应未来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资金保障需要,积极推行和完善银行卡保障手段,在国内各银行通用,存取现金、结算采购开支,根据需要办理国际银联卡,用于部队在境外行动资金保障。比如近几年的“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军演,为更好地保障参演人员的工作生活,财务部门积极与银行联系磋商,首次尝试了在演习驻地开设战地银行,开展办理外币兑换、刷卡消费、提取现金等业务,在俄军营安装了能刷国际卡的POS机,提供购物便利,解决俄军携带大量现钞问题,在中方营区安装了ATM自动取款机,为中方官兵提供24小时便利服务。这些措施都体现了军民融合发展,对改善部队官兵在工作和生活消费方面的便利之处。
二、军队财务保障体系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目标任务
建立军民融合式军队财务保障体系的核心问题是明确目标任务,这既指明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方向,也规定了军民融合的具体内容。建立军民融合式军队财务保障体系,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军队后勤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理清思路、找准突破口、科学确定切入点是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就我国国情和军情来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就必须紧紧围绕影响军队财务保障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统筹,以决策、体制、技术、行业、资源、资金等融合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统筹、试点、拓展、配套”的总体思路,乘势而为、借势而上,用融合的方法化解改革矛盾,用融合的方式破解创新难题,使配置于军地双方的各种财力资源产生合力,扩大军队与地方经济利益的交汇点,从而使国家和军队总体战略目标效益最大化。
(一)强化中央主导,实现顶层融合
建立军民融合式财务保障体系,并不是军队自身的职责能够完成的,它事关国防和经济建设的全局,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强化中央主导,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进行顶层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由国家综合计划部门统筹考虑国防发展和经济建设、国防经济体制与国民经济体制、国防政策与国家经济政策,将军队财力保障需求贯彻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顶层统筹中,实现顶层的军民融合。
(二)深化改革创新,实现制度融合。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要从根本上解决军民融合问题,确保军民融合高效和顺畅运转,就必须把制度融合作为前提,把健全法规作为重点。既要建立全方位军民融合的领导决策制度,全方位军民融合的规划计划制度,更要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政策法规制度。只有科学完整的政策法规制度,才能保证军民融合式财务保障体系建设目标的达成。
(三)改善结构布局,实现行业整合
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财力资源分布与结构也不合理,而部队分布全国,作战训练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军队财务保障体系实行军民融合发展,就必须通过中央政策导向,不断调整改善全国财力资源布局状况,实行财政金融系统全行业的资源整合,在这个整合过程中,军队财务保障应界入其中、同步跟进,与地方财政金融机构形成相互服务、优势互补、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双向需求都能得到满足的财力资源保障体系。
(四)加强科研沟通,实现技术结合
在建立军民融合式财务保障体系过程中,打破军用和民用界限,实现财政金融管理技术研制与开发的军民融合,既包括资金拨付、资金支出消费等硬件设施设备的军地结合,也包括资金安全管理、资金风险防范等软件技术的军地结合。努力促进财政金融领域军用与民用技术研制与应用的结合,是新形势下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利于节约军队资金管理与财务保障的科技资源和研制经费、缩短财务信息化技术研制周期,而且有助于提升军队财务保障效率和管理效益。可以说,技术结合是实现军队财务保障体系军民融合的一个关键环节和主要目标要求。
(五)疏通融资渠道,实现资金组合
我国国防建设长期是财政主导型融资结构,军队建设“吃皇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尤其需要有充足的财力作保障。在国防费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一些部队急需、却有稳定收益、但一时没有经费来源的项目,可以考虑通过军民融合、军地共享、互利双赢的途径获取国有金融机构的财力支持,从而达成建设目标,然后再通过资金调剂或有偿服务等途径偿还融资或贷款。这就是一种融资方式,是一种资本组合运用技巧。我们应在融资方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下好资本组合这盘棋,积极拓宽军队建设融资的来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