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强,则中国强。”20世纪初,梁启超发出的呼喊,至今回荡国人耳畔。
“少年强”靠什么?靠教育。教育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国家强。在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今天,我们正在把教育强国的理想变成现实。
7月13日至14日,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教”。他号召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回顾世界发展史,任何一个后发国家的崛起,都得益于对旧产业分工格局的追赶、超越和对新兴产业的引领,其中教育具有奠基和支撑作用。教育为本,这是人类社会近现代以来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客观规律。
近年来我们国家一直比较重视教育。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提出了“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的重要论断。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
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每年有一千多万大中专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加快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已经建设了一个教育大国,但还远远不是一个教育强国。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呈现出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态势,人才竞争更加激烈。教育直接关系着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和品质,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国谋划新一轮产业发展重点的同时,都在注意研究制定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在激烈国际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开发优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这些更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面对现实,优先发展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调整教育战略布局,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和机制,已成为我国的内在需求和紧迫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继出台科技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后,启动《教育规划纲要》,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吹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军号,充分体现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贯彻落实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
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动员全社会一起努力。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新教育观、成才观、用人观,支持教育改革创新,形成既生动活泼又规范有序、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还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加强师德建设,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中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之日,就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时。
“少年强”靠什么?靠教育。教育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国家强。在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今天,我们正在把教育强国的理想变成现实。
7月13日至14日,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教”。他号召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回顾世界发展史,任何一个后发国家的崛起,都得益于对旧产业分工格局的追赶、超越和对新兴产业的引领,其中教育具有奠基和支撑作用。教育为本,这是人类社会近现代以来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客观规律。
近年来我们国家一直比较重视教育。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提出了“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的重要论断。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
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每年有一千多万大中专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加快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已经建设了一个教育大国,但还远远不是一个教育强国。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呈现出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态势,人才竞争更加激烈。教育直接关系着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和品质,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国谋划新一轮产业发展重点的同时,都在注意研究制定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在激烈国际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开发优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这些更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面对现实,优先发展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调整教育战略布局,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和机制,已成为我国的内在需求和紧迫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继出台科技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后,启动《教育规划纲要》,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吹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军号,充分体现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贯彻落实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
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动员全社会一起努力。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新教育观、成才观、用人观,支持教育改革创新,形成既生动活泼又规范有序、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还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加强师德建设,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中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之日,就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