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识码:A摘要:孟子的人和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此,从为国者能与民上下和中衷,社会人能与他人关系和谐,生命个体能够实现自身和解三个方面来解读孟子的“人和”思想
关键词:孟子;人和;思想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把“人和”看成是决定战争成败的主要因素,他既看到战争不仅是实力的竞赛,更是政治的竞赛,争取民心,争取人和,反对暴政,这是它的进步意义。在此基础上,我教授了《先秦诸子选读》中孟子“人和”一章,对孟子的“人和”思想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其一、为国者与民众和衷。
孟子人和思想首先体现在为国治理上,应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即上下和衷。《尚书孔传》记载:“衷,善也。以五礼正诸侯,使同敬合恭而和善。”后多以“和衷”指和睦同心。孟子生活在“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的战国时期,一部春秋就是一部战争史。在春秋三百年里,“战伐侵功不可胜数”。在诸侯王们杀红了眼,急于在战场上一决雌雄的状态下,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人和观,不能不对齐宣王有极大地诱惑力和鼓舞性。抛开孟子劝说的技巧,来看看他所说的能使上下和衷的致胜法宝“道”吧。它建立在百姓信任的基础之上,如何能赢得这份信任,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 梁惠王下》),有关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孟子的许多篇章中都有几种表达,而“庄暴见孟子”一篇中“今王鼓乐于此……此无他,与民同乐也。”算是比较集中而明确地提出这一观点吧。
沿着孟子这一君民同乐,上下和衷的思想推演历史上国家治乱,战争胜败之由,无不应验。秦始皇焚书坑“儒”,仁义不施,所以身死人手为他人笑;唐太宗李世民因为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密切地注视着民心、民情和民意,所以历史上存在一段被誉之为“贞观之治”的时期。因为人心所向,泥腿子共产党在小米加步枪的情况下,才能“百万雄师过大江”,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延至今日,习近平提出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就说明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吗。
其二、社会人与他人的和谐。
孟子人和思想其次体现在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上。孟子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认为无论是君民之间,还是普通百姓之间,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以“爱人”、“敬人”为基础,建立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社会和谐氛围。自然难免会出现“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面对不能以礼、以仁待之的特殊现象,孟子强调的是“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我必不忠。”即从自身找原因,即“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这是对人自身的严格要求,是对社会成员自身素质的较高的严格的要求。若是社会氛围能如孟子所愿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离孔子为我们绘制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的大同世界应该也不远了吧。
孟子这一蓝图很美好,对于“欲王天下”的梁惠王、齐宣王等皆有吸引力,但在以武力霸有天下的战国却如海市蜃楼,徒有其迷人的图景。那么,如此以来,他与我们的世界就丝毫没有联系了吗?面对当今社会,以私利为重,制假贩假行为;因道德沦陷因,见死不救的现象,因党性不纯,以权谋私的官员,孟子的以仁、礼、义为社会成员基本要求的“人和”观,该显得怎样的弥足珍贵呀!如今我们不只意识到这一点,也在努力的践行着一点,早在几年前,中央就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孟子社会和谐的“人和”观无论古今,其光彩都是不灭的。值得我们长期奋斗,坚定地追求。
其三、个体人与自身的和解。
孟子的人和思想还有一点常常被人们所忽视,那就是人对自身的和解。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心性来自天赋与天相通,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扩充自身善端,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此处的天人合一既是人与自己和解的最佳状态。孟子所说的一般人“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礼仪哉?”表现出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冲突,然而“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则表现出的就是人和自己的斗争了。当人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便会忧患,无法形成自己精神世界的得一种和乐,和谐,就更不能谈到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和顺了,那么怎么办?孟子的方法简单却也是终极解决问题的办法,“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的确,忧而不为,徒劳地为难自己,向着自己渴望的方向前进努力就好了,“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当然,这个过程是有让人终身内心安定的原则的:“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如此一来,人与自身积极地和解了,让人回到一个内在精神畅通的和谐状态下,自然不难与他人、社会和谐相处,与国家和衷共济。
孟子的和乐思想中的自身和解观,在许多领域皆有体现和意义。佛道的入静,其实就是放松以探明本心的一种手段。在“四大皆空”的认知中悬置超我,在空见自性中让本我进入意识,在认知和明了心性后,达成与自身的和解,进而达成与他人的和解。道家的率性而为和依大道而行,最终指向也一样。今天生活在未来美好憧憬和现实冰冷的夹缝中,与自身和解不能不说是一剂拯救我们精神的药。记得看过一篇散文,其中有一句给我印象深刻:“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我想,我是在读《孟子》,认识孟子的“人和”思想,我也是在读我自己,我周围的人、我依恋的国家,我在品历史,也是在看发展,我更是在品读中不断成长。
关键词:孟子;人和;思想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把“人和”看成是决定战争成败的主要因素,他既看到战争不仅是实力的竞赛,更是政治的竞赛,争取民心,争取人和,反对暴政,这是它的进步意义。在此基础上,我教授了《先秦诸子选读》中孟子“人和”一章,对孟子的“人和”思想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其一、为国者与民众和衷。
孟子人和思想首先体现在为国治理上,应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即上下和衷。《尚书孔传》记载:“衷,善也。以五礼正诸侯,使同敬合恭而和善。”后多以“和衷”指和睦同心。孟子生活在“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的战国时期,一部春秋就是一部战争史。在春秋三百年里,“战伐侵功不可胜数”。在诸侯王们杀红了眼,急于在战场上一决雌雄的状态下,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人和观,不能不对齐宣王有极大地诱惑力和鼓舞性。抛开孟子劝说的技巧,来看看他所说的能使上下和衷的致胜法宝“道”吧。它建立在百姓信任的基础之上,如何能赢得这份信任,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 梁惠王下》),有关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孟子的许多篇章中都有几种表达,而“庄暴见孟子”一篇中“今王鼓乐于此……此无他,与民同乐也。”算是比较集中而明确地提出这一观点吧。
沿着孟子这一君民同乐,上下和衷的思想推演历史上国家治乱,战争胜败之由,无不应验。秦始皇焚书坑“儒”,仁义不施,所以身死人手为他人笑;唐太宗李世民因为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密切地注视着民心、民情和民意,所以历史上存在一段被誉之为“贞观之治”的时期。因为人心所向,泥腿子共产党在小米加步枪的情况下,才能“百万雄师过大江”,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延至今日,习近平提出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就说明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吗。
其二、社会人与他人的和谐。
孟子人和思想其次体现在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上。孟子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认为无论是君民之间,还是普通百姓之间,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以“爱人”、“敬人”为基础,建立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社会和谐氛围。自然难免会出现“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面对不能以礼、以仁待之的特殊现象,孟子强调的是“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我必不忠。”即从自身找原因,即“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这是对人自身的严格要求,是对社会成员自身素质的较高的严格的要求。若是社会氛围能如孟子所愿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离孔子为我们绘制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的大同世界应该也不远了吧。
孟子这一蓝图很美好,对于“欲王天下”的梁惠王、齐宣王等皆有吸引力,但在以武力霸有天下的战国却如海市蜃楼,徒有其迷人的图景。那么,如此以来,他与我们的世界就丝毫没有联系了吗?面对当今社会,以私利为重,制假贩假行为;因道德沦陷因,见死不救的现象,因党性不纯,以权谋私的官员,孟子的以仁、礼、义为社会成员基本要求的“人和”观,该显得怎样的弥足珍贵呀!如今我们不只意识到这一点,也在努力的践行着一点,早在几年前,中央就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孟子社会和谐的“人和”观无论古今,其光彩都是不灭的。值得我们长期奋斗,坚定地追求。
其三、个体人与自身的和解。
孟子的人和思想还有一点常常被人们所忽视,那就是人对自身的和解。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心性来自天赋与天相通,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扩充自身善端,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此处的天人合一既是人与自己和解的最佳状态。孟子所说的一般人“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礼仪哉?”表现出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冲突,然而“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则表现出的就是人和自己的斗争了。当人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便会忧患,无法形成自己精神世界的得一种和乐,和谐,就更不能谈到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和顺了,那么怎么办?孟子的方法简单却也是终极解决问题的办法,“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的确,忧而不为,徒劳地为难自己,向着自己渴望的方向前进努力就好了,“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当然,这个过程是有让人终身内心安定的原则的:“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如此一来,人与自身积极地和解了,让人回到一个内在精神畅通的和谐状态下,自然不难与他人、社会和谐相处,与国家和衷共济。
孟子的和乐思想中的自身和解观,在许多领域皆有体现和意义。佛道的入静,其实就是放松以探明本心的一种手段。在“四大皆空”的认知中悬置超我,在空见自性中让本我进入意识,在认知和明了心性后,达成与自身的和解,进而达成与他人的和解。道家的率性而为和依大道而行,最终指向也一样。今天生活在未来美好憧憬和现实冰冷的夹缝中,与自身和解不能不说是一剂拯救我们精神的药。记得看过一篇散文,其中有一句给我印象深刻:“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我想,我是在读《孟子》,认识孟子的“人和”思想,我也是在读我自己,我周围的人、我依恋的国家,我在品历史,也是在看发展,我更是在品读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