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有太多忙碌的人。打电话给他们,电话那头的人语速急促,情绪紧张,反应迅速;偶尔碰面,他们总是面带倦容,略带笑容无奈地说,“最近忙,忙得四脚朝天”。的确,他们很忙,他们忙着工作,忙着生活,忙着家庭,忙着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可是一切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非要“忙”得四仰八叉不可。其实,很多时候,他们有时间慢下来,甚至可以一下午什么也不做,可是他们不允许自己停下来,慢下来,一旦无事可做,他们就会觉得不适应,空虚甚至焦虑。他们——忙上了“瘾”。
典型个案:朱智显30岁家居设计师
家居设计师这个行业看起来很美,2001年我从北京林业大学的室内设计专业毕业时,对工作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然而真正开始工作却发现,这个行业是那么忙,那么累。
首先是和客户的沟通。很多时候我认为很棒的设计,却不一定被客户认可,更多的时候要根据客户的意见一遍遍修改,这几乎要比设计本身花费的精力都多。后来我逐渐明白,设计师的工作原则是:在客户喜好的规则下找到创意的乐趣,说服打动客户,在达到他们的要求的同时做到最好。于是,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我不可避免地忙碌起来。更忙的是和施工人员沟通。装修是季节性工作,所以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是装修公司从市场上临时找来的装修队,算不上什么专业家装人员,不过是一些泥瓦匠,所以施工时,你要跟工头交待所有细节,小到隔断墙的用砖,大到每项工程之间的合理间隔,你都要说清楚,说完之后还要经常去看。现在的施工队偷工减料现象很严重,就算是你遇到了一个一天24小时看着施工的客户,也没法保证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因为客户根本就不懂得专业装修知识。一旦装修队偷工减料,那么你就等着客户不间断地来找你的麻烦吧。
所以为了做一个合格的家居设计师,我渐渐忙上了“隐”,就算碰上一个省心的单子,也要把以往碰到过的大事小情都拿出来认真比照,以防“后患”。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有点“过”,很多细节其实没必要过于追究,可稍有空闲,我就控制不住想去“忙”,好像只有“忙”起来,心里才踏实,才对得起客户。
心理分析(慧源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郑蝉金):
“匆忙”是一种生活状态,它与“悠闲”共存。虽然人们并不是很喜欢,但它却是生活的必需。
“匆忙”带给人们最多的是“自我存在”。每个人都需要外界的刺激来维持清醒,心理学著名的感觉剥夺试验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身边没有任何声音,双眼感觉不到任何光亮,手指碰不到任何东西,终日卧床,这种绝对的“悠闲”反而引发了人们的烦躁。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体现自己的价值,人们会自发地寻找事情做。
“匆忙”的生活可以带给人成就感。一个赋闲在家的人,和一个常年抛头露面的人相比,前者更容易产生抵触的情绪,而后者会认为自己活得充实。究其原因,做事可以让人们获得对环境的控制。而这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匆忙”还可以弥补缺失的生活空间。人有独处的需要,也有交往的意愿,一个人闭门造车,不如一个团队齐头并进。人对孤独的畏惧是天生的,没有谁能够在常年的我行我素后,还可以保持恰当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了打发时间,弥补内心的空虚,人们会转移注意力,竭力让自己忙碌起来。
忙碌的确能够给人带来一些东西,“匆忙”和“悠闲”也是可以找到一种平衡的。但很可惜,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人的时间天平倾斜了。“忙”成了一种非正常现象,甚至忙中了毒。你为了“忙”而忙,你把忙当做一种需要,一种心理慰藉。你本不想忙,但为了回避生活中的一些麻烦,才不情愿地选择了一种精力的替代。如果有充足的理由,你也希望放慢脚步走走,哪怕是睡个懒觉。可惜的是,忙惯的你,已经不想再揭开自己的“伤疤”了。
带着“伤疤”奋斗,最终得到的也许是一把“盐”,因为逃避永远只是缓兵之计。如果对坚持的事并没有兴趣,所设的目标自己垫起脚来达不到,需要有人填补生活的空闲时间,那么就去寻更适合的东西,去找能说得来的人。“伤疤”抹平以后,忙碌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放慢你的速度,将行事说话的速度降下来,将思维的触角绕开自己。这不是说让你忘记工作忘记生活,而是要你更加顾及自我,只不过眼光放长远了,这样才能更健康,更顺利地走好每一步。如果非要每一步都坚持日程表式的忙碌,那么这种短暂的满足最后通向的不是成功,而是失败。
责编/小苑ylymay@126.com
典型个案:朱智显30岁家居设计师
家居设计师这个行业看起来很美,2001年我从北京林业大学的室内设计专业毕业时,对工作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然而真正开始工作却发现,这个行业是那么忙,那么累。
首先是和客户的沟通。很多时候我认为很棒的设计,却不一定被客户认可,更多的时候要根据客户的意见一遍遍修改,这几乎要比设计本身花费的精力都多。后来我逐渐明白,设计师的工作原则是:在客户喜好的规则下找到创意的乐趣,说服打动客户,在达到他们的要求的同时做到最好。于是,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我不可避免地忙碌起来。更忙的是和施工人员沟通。装修是季节性工作,所以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是装修公司从市场上临时找来的装修队,算不上什么专业家装人员,不过是一些泥瓦匠,所以施工时,你要跟工头交待所有细节,小到隔断墙的用砖,大到每项工程之间的合理间隔,你都要说清楚,说完之后还要经常去看。现在的施工队偷工减料现象很严重,就算是你遇到了一个一天24小时看着施工的客户,也没法保证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因为客户根本就不懂得专业装修知识。一旦装修队偷工减料,那么你就等着客户不间断地来找你的麻烦吧。
所以为了做一个合格的家居设计师,我渐渐忙上了“隐”,就算碰上一个省心的单子,也要把以往碰到过的大事小情都拿出来认真比照,以防“后患”。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有点“过”,很多细节其实没必要过于追究,可稍有空闲,我就控制不住想去“忙”,好像只有“忙”起来,心里才踏实,才对得起客户。
心理分析(慧源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郑蝉金):
“匆忙”是一种生活状态,它与“悠闲”共存。虽然人们并不是很喜欢,但它却是生活的必需。
“匆忙”带给人们最多的是“自我存在”。每个人都需要外界的刺激来维持清醒,心理学著名的感觉剥夺试验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身边没有任何声音,双眼感觉不到任何光亮,手指碰不到任何东西,终日卧床,这种绝对的“悠闲”反而引发了人们的烦躁。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体现自己的价值,人们会自发地寻找事情做。
“匆忙”的生活可以带给人成就感。一个赋闲在家的人,和一个常年抛头露面的人相比,前者更容易产生抵触的情绪,而后者会认为自己活得充实。究其原因,做事可以让人们获得对环境的控制。而这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匆忙”还可以弥补缺失的生活空间。人有独处的需要,也有交往的意愿,一个人闭门造车,不如一个团队齐头并进。人对孤独的畏惧是天生的,没有谁能够在常年的我行我素后,还可以保持恰当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了打发时间,弥补内心的空虚,人们会转移注意力,竭力让自己忙碌起来。
忙碌的确能够给人带来一些东西,“匆忙”和“悠闲”也是可以找到一种平衡的。但很可惜,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人的时间天平倾斜了。“忙”成了一种非正常现象,甚至忙中了毒。你为了“忙”而忙,你把忙当做一种需要,一种心理慰藉。你本不想忙,但为了回避生活中的一些麻烦,才不情愿地选择了一种精力的替代。如果有充足的理由,你也希望放慢脚步走走,哪怕是睡个懒觉。可惜的是,忙惯的你,已经不想再揭开自己的“伤疤”了。
带着“伤疤”奋斗,最终得到的也许是一把“盐”,因为逃避永远只是缓兵之计。如果对坚持的事并没有兴趣,所设的目标自己垫起脚来达不到,需要有人填补生活的空闲时间,那么就去寻更适合的东西,去找能说得来的人。“伤疤”抹平以后,忙碌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放慢你的速度,将行事说话的速度降下来,将思维的触角绕开自己。这不是说让你忘记工作忘记生活,而是要你更加顾及自我,只不过眼光放长远了,这样才能更健康,更顺利地走好每一步。如果非要每一步都坚持日程表式的忙碌,那么这种短暂的满足最后通向的不是成功,而是失败。
责编/小苑ylyma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