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铁岭市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思路举措,完善体制机制,产业提升工程、村屯环境整治工程、乡风文明建设工程、农村基层基础建设工程、农村民生保障工程、脱贫攻坚工程、农村改革工程“七大工程”建设同频共振、齐头并进,使得乡村振兴底色更亮、成色更足、特色更鲜明,努力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实做精彩。
组织坚强有力 引领集体“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我们始终注重发挥好乡村党组织的作用,着力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领导班子建设强:薄弱的村,靠好的党支部带领打开局面;一般的村,靠好的党支部带领拓宽门路;富裕的村,靠好的党支部带领更上一层楼。
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必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必将蹄疾步稳。如果说一个村贫穷落后、产业薄弱、民心不齐等问题是一把“锁”,那么一个充满朝气、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村党组织就是开启这把“锁”的“金钥匙”。着眼于提升组织力这个重点,我们开展了“党员积分、支部评星,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活动,采取量化打分、评定等次的方式为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在全市5072个党支部中评选出2426个五星级优秀支部,并帮助1939个四星级支部和684个三星级支部转化升级,对23个不达标支部督促限时整改,促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同时,开展“五星级标兵支部”评选活动,在全市评选出210个五星级标兵支部,带动各个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我们还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与主题党日督导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制定“十个摸清”清单,逐村摸排问题隐患,及时进行整顿。
“组织有力量,乡村振兴大有希望。”这句话早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信念。
“一个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加强大,在老百姓中就有威信,一呼百应。”这是为实践所反复证明的道理。我们把好政治方向,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推广释放土地确权红利、特色产业带动、互换并地规模经营、资产运营、三产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等6种模式。昌图县、铁岭县和开原市注重唤醒“沉睡资源”,充分利用农户承包地确权溢出面积,依照程序民主议定后,村集体对外发包,2019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9265万元。截至目前,全市1176个行政村都实现了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群众服好务的底气越来越足。
人才各显其能 引领乡村“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以前,一些贫困地区存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如今,随着人才、资本的持续进入,铁岭市的乡村“造血”功能正在不断强化,人才振兴带动产业振兴的成功故事不断演绎:有的村通过转型发展,吸引资金和人才发展乡村民宿经济,变成了旅游特色村;有的村引进科技人才,改变传統种养结构,实现了村强民富;有的村立足传统优势产业,引进专业人才推动农产品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内生动力与外来助力相得益彰,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我们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建立精选、实训、严管、厚爱、储备“五位一体”工作机制,选优配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全市向乡村选派干部1517名,明确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干部驻村帮扶的一项重要任务,共引进项目116个,协调资金3.83亿元,培育致富产业436个,助推42个贫困村2.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新开展“优秀专家服务团”活动,选派70名省、市优秀专家深入基层一线,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服务团成员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地方以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合作联盟,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向乡村振兴一线转化。自活动开展以来,已确定课题项目66个,每年深入基层700余人次,帮助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同时,我们还探索实施铁岭籍在外大学生“雁归计划”,目前已有255名铁岭籍大学毕业生通过该计划到村(社区)工作。
乡村振兴,党员先行。我们实施了村级后备干部“三向培养”计划,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截至目前,全市共培养储备村级后备人才4489人,已有404人进入村“两委”班子,105人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开展了“战疫一线党旗飘”活动,3995名党员干部下沉到农村一线,组建农村党员责任区8238个,全市89个乡镇、1176个村全部落实包保责任。农村党员学起来、动起来、干起来,使农村基层党建焕发出新活力,托起了农村振兴发展的新希望。
“两个文明”齐抓 引领农村“美”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没有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就不可持续。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追求田园风光之美,而且要追求精神之美。乡村之美,不仅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在于安放心灵,“记得住乡愁”。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人文素质,更好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做好“美环境”“种风景”这篇大文章,以更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我们全力推进村屯环境整治工程,已完成495个村屯绿化工作。编制了全市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已落实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项目4个,新建和改造污水处理厂3座,完成村内河道、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整治工程9处。全市推行垃圾“五指分类法”的行政村占总数比例达92%,农村垃圾处置体系覆盖率达95%,完成改厕17561户。铁岭县、开原市和昌图县3个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项目正有序进行。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软件基础,这个软件不能软。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难点,这个难点要突破。我们有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2020年重点开展“不赡老人、不养子女”问题整治活动,继续开展大操大办整治活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制定乡村礼仪规范。依托乡贤、“五老”等基层人才资源建立“五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纠纷调解会、禁毒禁赌会),组织开展“三礼”(生日礼、结婚礼、成人礼)活动。整合阵地资源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343个,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全覆盖目标。加强志愿服务乡村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类志愿服务队伍2011支,各类注册志愿者超过26万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663场。由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让农民腰包鼓起来、住上好房子,还让农民的精神生活充实起来了。
组织坚强有力 引领集体“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我们始终注重发挥好乡村党组织的作用,着力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领导班子建设强:薄弱的村,靠好的党支部带领打开局面;一般的村,靠好的党支部带领拓宽门路;富裕的村,靠好的党支部带领更上一层楼。
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必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必将蹄疾步稳。如果说一个村贫穷落后、产业薄弱、民心不齐等问题是一把“锁”,那么一个充满朝气、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村党组织就是开启这把“锁”的“金钥匙”。着眼于提升组织力这个重点,我们开展了“党员积分、支部评星,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活动,采取量化打分、评定等次的方式为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在全市5072个党支部中评选出2426个五星级优秀支部,并帮助1939个四星级支部和684个三星级支部转化升级,对23个不达标支部督促限时整改,促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同时,开展“五星级标兵支部”评选活动,在全市评选出210个五星级标兵支部,带动各个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我们还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与主题党日督导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制定“十个摸清”清单,逐村摸排问题隐患,及时进行整顿。
“组织有力量,乡村振兴大有希望。”这句话早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信念。
“一个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加强大,在老百姓中就有威信,一呼百应。”这是为实践所反复证明的道理。我们把好政治方向,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推广释放土地确权红利、特色产业带动、互换并地规模经营、资产运营、三产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等6种模式。昌图县、铁岭县和开原市注重唤醒“沉睡资源”,充分利用农户承包地确权溢出面积,依照程序民主议定后,村集体对外发包,2019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9265万元。截至目前,全市1176个行政村都实现了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群众服好务的底气越来越足。
人才各显其能 引领乡村“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以前,一些贫困地区存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如今,随着人才、资本的持续进入,铁岭市的乡村“造血”功能正在不断强化,人才振兴带动产业振兴的成功故事不断演绎:有的村通过转型发展,吸引资金和人才发展乡村民宿经济,变成了旅游特色村;有的村引进科技人才,改变传統种养结构,实现了村强民富;有的村立足传统优势产业,引进专业人才推动农产品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内生动力与外来助力相得益彰,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我们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建立精选、实训、严管、厚爱、储备“五位一体”工作机制,选优配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全市向乡村选派干部1517名,明确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干部驻村帮扶的一项重要任务,共引进项目116个,协调资金3.83亿元,培育致富产业436个,助推42个贫困村2.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新开展“优秀专家服务团”活动,选派70名省、市优秀专家深入基层一线,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服务团成员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地方以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合作联盟,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向乡村振兴一线转化。自活动开展以来,已确定课题项目66个,每年深入基层700余人次,帮助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同时,我们还探索实施铁岭籍在外大学生“雁归计划”,目前已有255名铁岭籍大学毕业生通过该计划到村(社区)工作。
乡村振兴,党员先行。我们实施了村级后备干部“三向培养”计划,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截至目前,全市共培养储备村级后备人才4489人,已有404人进入村“两委”班子,105人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开展了“战疫一线党旗飘”活动,3995名党员干部下沉到农村一线,组建农村党员责任区8238个,全市89个乡镇、1176个村全部落实包保责任。农村党员学起来、动起来、干起来,使农村基层党建焕发出新活力,托起了农村振兴发展的新希望。
“两个文明”齐抓 引领农村“美”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没有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就不可持续。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追求田园风光之美,而且要追求精神之美。乡村之美,不仅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在于安放心灵,“记得住乡愁”。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人文素质,更好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做好“美环境”“种风景”这篇大文章,以更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我们全力推进村屯环境整治工程,已完成495个村屯绿化工作。编制了全市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已落实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项目4个,新建和改造污水处理厂3座,完成村内河道、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整治工程9处。全市推行垃圾“五指分类法”的行政村占总数比例达92%,农村垃圾处置体系覆盖率达95%,完成改厕17561户。铁岭县、开原市和昌图县3个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项目正有序进行。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软件基础,这个软件不能软。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难点,这个难点要突破。我们有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2020年重点开展“不赡老人、不养子女”问题整治活动,继续开展大操大办整治活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制定乡村礼仪规范。依托乡贤、“五老”等基层人才资源建立“五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纠纷调解会、禁毒禁赌会),组织开展“三礼”(生日礼、结婚礼、成人礼)活动。整合阵地资源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343个,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全覆盖目标。加强志愿服务乡村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类志愿服务队伍2011支,各类注册志愿者超过26万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663场。由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让农民腰包鼓起来、住上好房子,还让农民的精神生活充实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