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分析了审计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有效实施审计学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审计学课程;实践教学
近年来,注册会计师行业非常火爆,审计类专业已成为学生竞相选择的热门专业。但据了解,传统的审计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无法满足当前会计师事务所对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方面要求。因此,在审计实践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审计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审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主要就审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有效实施审计实践教
学进行了探讨。
一、高职院校审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教学授课模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目前的审计教学中,存在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课堂教学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很卖力地讲解审计理论和相关案例,学生在台下听得云里雾里,最后对这门审计课程留下太难学、学不懂的印象。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会感叹审计理论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不愿听,课堂气氛沉闷,而学生学完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
2.学生基础专业知识较薄弱,无法很好理解审计学的相关知识。
审计学是会计和审计专业的一门主要必修课,通常应在学习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和税法等课程之后才学习。只有掌握了以上相关课程后,才能根据审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审计实务和某些专题审计进行理论和实践探讨,对企事业单位、股份制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报表进行审查,从而对经济责任、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评价和建议。有些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先前的相关课程知识,所以在对经济活动、会计报
表进行审查时,根本无从下手,也就无法做出恰当的评价和建议了。
3.教师重视理论知识讲解,忽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任何一项审计项目的完成,都是由两名以上的审计人员完成的,因此审计组的团队协作精神是保证审计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审计组能为审计人员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能促进审计人员之间形成以相互尊重为基础的相互依赖,形成有效的分工合作,实现审计组内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目前的审计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审计学理论和方法都讲解得非常详细,但却忽视了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严重,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善于与人交流与合作,即使拥有精湛的技术和丰富
的理论知识,也不可能顺利完成审计工作。
二、完善高职院校审计实践教学的途径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以致用;如何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这是一名审计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审计教学工作,笔者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就如何有效实施审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作了一番探索。
1.广泛运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实践教学。
多媒体教学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它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课堂教学更精彩,对于一些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表达的教学内容都可通过多媒体来实现。如在第一节讲授审计的含义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室能连接网络的优势,直接将相关的网络视频引入课堂,在让学生观看审计署公告抗震救灾物资审计情况和审计署发布的各中央部门的年度审计结果等视频资料中,既让学生明白了审计的含义和作用,也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在审计课件制作中,教师可采用动画、声音和视频等方式构建审计课件的主体内容,将难理解、逻辑关系较强的教学内容用文本、图形、影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有机组合,实现教学内容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增强直观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把案例教学法始终融入审计教学中。
把审计案例融入审计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可以贯穿整个审计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授课方式。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以审计理论讲述为主,在审计理论讲解后,根据所讲解的理论分析审计案例,并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二是以审计案例讲授为主,将审计理论融入审计案例之中。即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在课堂的探讨交流中引导学生总结审计理论,最终使学生习得相关知识。三是课堂练习方式。教师可将审计实务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根据教学模块将审计任务划分成便于学生学习的单项操作、综合训练等审计任务。教师在讲解完一定的审计理论知识后,可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具体审计任务供学生实操,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审计的相关知识。四是真实课外练习方式。如在内部控制制度讲解后,可让学生分组到附近的银行或商场进行实地观察,并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内部控制制度描写出来,每组最后汇总成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这种练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也让学生理解了抽象的审计理论。
3.利用社会资源,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的只是纯理论知识,但如何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通过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来完成。目前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教学的方式有两种:请进来和走出去。请进来就是从会计师事务所或政府审计部门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审计人员到学校上课或进行相关的讲座,这种专题讲座往往更受学生欢迎,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走出去就是让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或某单位审计部门实习。如上半年往往是会计师事务所最繁忙的时候,他们也需要较多的助理审计人员,因此,学校可出面与会计师事务所协商,让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这些利用社会资源请进来和走出去方式来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和整个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也熟悉了审计的基本流程和审计方式、方法,同时,也有助于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4.让学生在模拟实验室进行审计信息化综合实训。
由于审计人员主要是对会计工作进行审计,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或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实习,由于会计资料的保密性,实习单位一般不会让学生接触太多深层的会计资料,因此,通过在模拟实验室进行审计信息化综合实训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综合实训可以安排在《审计学》理论与实务讲授之后进行。学生在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模拟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环境,利用Excel和流行的审计软件来辅助手工审计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企业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的审计过程中,系统掌握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和审计内容,从而具备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和出具审计报告等一系列实务操作技能。由于实训场所的设计和实训工具都与实际工作仿真,从而可以营造与实际审计工作相仿的实训环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并通过全面系统的模拟审计,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审计业务的感性认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5.改革审计学课程成绩考核模式,提高实训成绩所占比例。
目前大部分学校审计学课程成绩都以期末书面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其实期末书面考试成绩并不能充分表现出学生的真正能力,要通过实训和实习才能看出学生有没“料”。所以在学生完成审计实训工作底稿的编写与复核、评价审计结果、确定审计意见类型和编制审计报告后,教师可就审计过程中的有关知识内容,要求学生答辩,从而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审计综合实训的最后评定成绩,应占审计学课程成绩的50%。改革审计学课程成绩考核模式,提高实训成绩所占比例,可使学生更加重视模拟实训,并在实训中更好地习得知识。
总之,审计学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只有注重实践性教学,逐步形成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提高学生对审计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和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审计人才以满足社会用人的需求。
(作者单位:广东青年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罗立立,吴奇峰.浅谈案例教学在高职审计实训课程中应用[J].教育论丛,2010,(7).
[2]李丁,陈丽卓.谈高职会计教学与就业岗位“零距离” [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3]侯小坤.高职院校审计教学的困难及应对策略[J].河南科技,2007,(9).
[4]杨克佩.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0).
[5]郑新源,张晓燕.审计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会计之友,2008,(8).
责任编辑何丽华
关键词:高职院校;审计学课程;实践教学
近年来,注册会计师行业非常火爆,审计类专业已成为学生竞相选择的热门专业。但据了解,传统的审计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无法满足当前会计师事务所对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方面要求。因此,在审计实践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审计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审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主要就审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有效实施审计实践教
学进行了探讨。
一、高职院校审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教学授课模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目前的审计教学中,存在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课堂教学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很卖力地讲解审计理论和相关案例,学生在台下听得云里雾里,最后对这门审计课程留下太难学、学不懂的印象。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会感叹审计理论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不愿听,课堂气氛沉闷,而学生学完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
2.学生基础专业知识较薄弱,无法很好理解审计学的相关知识。
审计学是会计和审计专业的一门主要必修课,通常应在学习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和税法等课程之后才学习。只有掌握了以上相关课程后,才能根据审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审计实务和某些专题审计进行理论和实践探讨,对企事业单位、股份制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报表进行审查,从而对经济责任、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评价和建议。有些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先前的相关课程知识,所以在对经济活动、会计报
表进行审查时,根本无从下手,也就无法做出恰当的评价和建议了。
3.教师重视理论知识讲解,忽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任何一项审计项目的完成,都是由两名以上的审计人员完成的,因此审计组的团队协作精神是保证审计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审计组能为审计人员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能促进审计人员之间形成以相互尊重为基础的相互依赖,形成有效的分工合作,实现审计组内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目前的审计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审计学理论和方法都讲解得非常详细,但却忽视了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严重,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善于与人交流与合作,即使拥有精湛的技术和丰富
的理论知识,也不可能顺利完成审计工作。
二、完善高职院校审计实践教学的途径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以致用;如何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这是一名审计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审计教学工作,笔者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就如何有效实施审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作了一番探索。
1.广泛运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实践教学。
多媒体教学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它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课堂教学更精彩,对于一些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表达的教学内容都可通过多媒体来实现。如在第一节讲授审计的含义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室能连接网络的优势,直接将相关的网络视频引入课堂,在让学生观看审计署公告抗震救灾物资审计情况和审计署发布的各中央部门的年度审计结果等视频资料中,既让学生明白了审计的含义和作用,也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在审计课件制作中,教师可采用动画、声音和视频等方式构建审计课件的主体内容,将难理解、逻辑关系较强的教学内容用文本、图形、影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有机组合,实现教学内容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增强直观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把案例教学法始终融入审计教学中。
把审计案例融入审计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可以贯穿整个审计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授课方式。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以审计理论讲述为主,在审计理论讲解后,根据所讲解的理论分析审计案例,并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二是以审计案例讲授为主,将审计理论融入审计案例之中。即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在课堂的探讨交流中引导学生总结审计理论,最终使学生习得相关知识。三是课堂练习方式。教师可将审计实务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根据教学模块将审计任务划分成便于学生学习的单项操作、综合训练等审计任务。教师在讲解完一定的审计理论知识后,可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具体审计任务供学生实操,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审计的相关知识。四是真实课外练习方式。如在内部控制制度讲解后,可让学生分组到附近的银行或商场进行实地观察,并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内部控制制度描写出来,每组最后汇总成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这种练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也让学生理解了抽象的审计理论。
3.利用社会资源,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的只是纯理论知识,但如何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通过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来完成。目前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教学的方式有两种:请进来和走出去。请进来就是从会计师事务所或政府审计部门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审计人员到学校上课或进行相关的讲座,这种专题讲座往往更受学生欢迎,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走出去就是让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或某单位审计部门实习。如上半年往往是会计师事务所最繁忙的时候,他们也需要较多的助理审计人员,因此,学校可出面与会计师事务所协商,让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这些利用社会资源请进来和走出去方式来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和整个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也熟悉了审计的基本流程和审计方式、方法,同时,也有助于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4.让学生在模拟实验室进行审计信息化综合实训。
由于审计人员主要是对会计工作进行审计,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或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实习,由于会计资料的保密性,实习单位一般不会让学生接触太多深层的会计资料,因此,通过在模拟实验室进行审计信息化综合实训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综合实训可以安排在《审计学》理论与实务讲授之后进行。学生在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模拟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环境,利用Excel和流行的审计软件来辅助手工审计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企业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的审计过程中,系统掌握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和审计内容,从而具备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和出具审计报告等一系列实务操作技能。由于实训场所的设计和实训工具都与实际工作仿真,从而可以营造与实际审计工作相仿的实训环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并通过全面系统的模拟审计,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审计业务的感性认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5.改革审计学课程成绩考核模式,提高实训成绩所占比例。
目前大部分学校审计学课程成绩都以期末书面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其实期末书面考试成绩并不能充分表现出学生的真正能力,要通过实训和实习才能看出学生有没“料”。所以在学生完成审计实训工作底稿的编写与复核、评价审计结果、确定审计意见类型和编制审计报告后,教师可就审计过程中的有关知识内容,要求学生答辩,从而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审计综合实训的最后评定成绩,应占审计学课程成绩的50%。改革审计学课程成绩考核模式,提高实训成绩所占比例,可使学生更加重视模拟实训,并在实训中更好地习得知识。
总之,审计学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只有注重实践性教学,逐步形成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提高学生对审计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和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审计人才以满足社会用人的需求。
(作者单位:广东青年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罗立立,吴奇峰.浅谈案例教学在高职审计实训课程中应用[J].教育论丛,2010,(7).
[2]李丁,陈丽卓.谈高职会计教学与就业岗位“零距离” [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3]侯小坤.高职院校审计教学的困难及应对策略[J].河南科技,2007,(9).
[4]杨克佩.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0).
[5]郑新源,张晓燕.审计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会计之友,2008,(8).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