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沉浸式虚拟现实平台下正常视力人群和屈光参差患者的双眼不平衡状态分析

来源 :新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shi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应用非沉浸式虚拟现实平台,探寻屈光参差和双眼不平衡情况的关系。方法  对体检人群中不同屈光状态的127名志愿者进行研究,检查其屈光状态和视功能(非沉浸式虚拟现实平台),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 1 Hz频率的双眼整合刺激模式下,正常视力组与屈光参差组的双眼不平衡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7),正常视力组中双眼不平衡(S1)的比例高于屈光参差组,单眼抑制(S2)的比例低于屈光参差组;而正常视力组和近视组、屈光参差组和近视组双眼不平衡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17)。轻度屈光参差组和重度屈光参差组的双眼不平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59)。结论 在非沉浸式虚拟现实平台的检查模式下发现屈光参差组和正常视力组双眼不平衡情况的构成有差异,屈光参差者中双眼严重不平衡的情况更多。
  【关键词】双眼不平衡;屈光参差;双眼整合刺激模式
  Assessment of binocular imbalance with a non-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platform between emmetropes and anisometropes Luo Huihui, Jiang Zhidong, Lin Qingmei, Xu Li. Department of Cornea Ophthalmo-logy, Foshan Aier Eye Hospital, Foshan 5280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Li, E-mail: xuli21315@ 163. com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isometropia and binocular imbalance by using a non-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platform. Methods A total of 127 volunteers with different refractive status were recruited dur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 refractive status and visual function (non-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platform) were examined, and the results were record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Under the frequency of 1 Hz integrated binocular stimulation mode, the composition of binocular imbalance significantly differed among the normal vision and anisometropia groups (P < 0.017). The ratio of binocular imbalance in the normal vision group (S1) was higher, and the ratio of monocular suppression (S2) was lower than that of anisometropia group. The composition of binocular imbalance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between the normal vision, anisometropia and myopia groups (both P > 0.017). The composition of binocular imbalance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between the mild and severe anisometropia groups (P = 0.159). Conclusions Using the non-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platform, the composition of binocular imbalance significantly differs between the anisometropia and normal vision counterparts. The incidence of binocular imbalance is higher in anisometropia patients.
  【Key words】Binocular imbalance;Anisometropia;Integrated binocular stimulation mode
  屈光参差被认为是在等效球镜(Se)≥1.00 D的双眼屈光差。屈光参差引起的双眼视功能异常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1-2]。双眼视知觉中的双眼不平衡状态为知觉在双眼呈现的不同刺激图像间竞争,表现为观察者看到2个图像交替出现[3]。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回顾性调查发现不同程度的雙眼不平衡在正常视力者(双眼裸眼视力≥0.8且无眼疾)中占有很大比例,且可能会让双眼交替间歇使用[4]。但双眼不平衡情况与屈光参差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收集体检人群中不同屈光状态的志愿者,使用频率为
  1 Hz的双眼整合刺激模式对其双眼不平衡的情况进行测量,探寻屈光参差和双眼不平衡情况的关系,为临床探寻屈光参差的发生和进展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2019年2月至12月在佛山爱尔眼科医院检查并在知情同意基础上自愿参加本项目的127名志愿者(男60名、女67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屈光状态和视功能检查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①正常视力组,双眼裸眼视力 ≥0.8;②屈光参差组,双眼间Se的差值 ≥1.00 D且双眼最佳矫正视力≥0.8;包含轻度屈光参差组(1.00 D≤ 双眼间Se的差值< 2.50 D)和重度屈光参差组(双眼间Se的差值≥2.50 D);③近视组,双眼间Se的差< 1.00D且双眼最佳矫正视力≥0.8[5-6]。排除标准:①显性斜视患者;②有眼部器质性病变患者;③眼部手术史[4]。
  本研究获得佛山爱尔眼科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检查项目
  1.屈光检查
  视力检查(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电脑验光和主观验光,由同一位有经验的验光师检查。
  2.眼位检查
  33 cm和6 m角膜映光法、遮盖-去遮盖实验,由同一名眼科医师检查。
  3.视功能检查
  检查设备:脑力影像生物刺激训练系统(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研发,许可证号:粤械注准20142700073)、偏振眼镜和室内弥散光源[7]。检查项目:在动态立体视条件下,刺激参数为38°×18°视角,44 cd/m2灰色背景的轮廓字母分布图,图中0.66°×0.66°的E视标(图1A)和E视标外围0.8°×0.8°的圆圈(图1B)按1 Hz频率抖动[8]。检查方法:被检者佩戴3D偏振分视眼镜,距离显示屏2.5 m,观看屏幕上的刺激图像。E视标和圆圈按1 Hz频率抖动。向测试者描述是否看到E视标或者圆圈:只看到E或者圆圈记录为S2(单眼抑制);看到E和圆圈交替出现记录S1(双眼不平衡,知觉在双眼呈现的不同刺激图像间竞争,观察者看到两个图像交替出现);稳定持久地同时看到E和圆圈记录为S0(双眼平衡,双眼能稳定持久地看到呈现在眼前的不同刺激图像)[9]。
  三、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描述,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描述,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并用Bonferroni法校正检验水准(α’= α/3)。计数资料采用名(%) 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α= 0.05。
  结果
  一、正常视力组、屈光参差组和近视组基本情况
  127名中男性67名(52.76%)、女性60名(47.24%),年龄(36.35±7.85)岁,3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3组左、右眼屈光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01),两两比较显示,屈光参差组和近视组左、右眼屈光度均低于正常视力组(P均< 0.017),而屈光参差组和近视组左、右眼屈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17),见表1。
  二、正常视力组、屈光参差组和近视组双眼不平衡情况
  1 Hz的双眼整合刺激模式下正常视力组、屈光参差组和近视组双眼不平衡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61,P=0.013),两两比较显示,正常视力组和屈光参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971,P < 0.017),正常视力组中S1的比例高于屈光参差组,S2的比例低于屈光参差组;正常视力组和近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7.224,P > 0.017),屈光参差组和近视组双眼不平衡情况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 = 1.977,P > 0.017),见表2。
  三、轻度屈光参差组和重度屈光参差组双眼不平衡情况
  1 Hz频率的双眼整合刺激模式下,轻度屈光参差组和重度屈光参差组双眼不平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59),见表3。
  讨论
  双眼视知觉中的双眼不平衡状态为知觉在双眼呈现的不同刺激图像间竞争,表现为视觉刺激恒定不变,而知觉在双眼间交替变化,即双眼竞争。目前对双眼不平衡的应用主要是在意识状态的检测和阅读障碍患者中。抑制是大脑视皮质等高级中枢在对双眼视觉影像进行优化处理时,为了避免双眼视混淆或者复视,抑制所获视觉质量不好的眼的图像,严重的抑制可导致弱视和斜
  视[10-11]。目前国内外学者将斜视和弱视人群作为对双眼严重不平衡(双眼间抑制)研究的主要样本人群进行研究后,推测双眼间抑制的原因在于传输运动信息的大细胞通路存在功能障碍[8,12]。
  屈光参差被认为是在Se≥1.00 D的双眼屈光差。当双眼Se度数相差≥2.50 D时,视网膜图像大小差将超过5%,导致双眼融合障碍。屈光参差影响立体视功能,导致斜视或弱视,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1-2]。屈光参差的传统治疗方法仅仅停留在光学层面,但在临床工作中眼科医务者发现,单纯的屈光矫正并不能完全阻止屈光参差患者病情的进展。眼球作为光的传输器官,光学补偿简单易行,但对于视功能异常这类即非视光学问题又非器质性眼病类问题来说,诊治上就变得更加复杂。视觉过程本身就应包含眼的“视”和脑的“觉”,因此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处理过程就成了眼科研究屈光问题的新热点。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屈光参差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立體视功能方面[13-14]。传统的立体视功能检查方式多为立体视觉检查图和同视机,课题组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用这些传统检查方法显示无视功能障碍的屈光参差病人,其病情仍在进展。传统检查方式的“探针”可能无法足够精细的探测到复杂的眼-视觉的神经反射。课题组采用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研发的脑力影像生物刺激训练系统作为视功能检查系统,这种检查模式采用电脑设计程序,对检测条件的控制更加精确,检测的敏感性也更高,更能检测出屈光参差患者双眼关系的细微差别。   视觉系统的物理成份和神经成份协同工作来形成我们“感知”的图像,物理成份可捕获物像的某些细节,但人们“感知”的图像可能不完全是眼睛捕获的东西,神经成份的有效表现能增强图像,但神经成份的缺陷会扭曲或摧毁这些细节。视觉传导系统中的大细胞系统主要传导运动信息和低对比度黑白信息(小细胞系统传导颜色和高对比度黑白细节的信息)[15]。课题组采用1 Hz频率抖动的检查标图像(E视标和圆圈)来检测双眼对运动信息的处理情况后发现,虽然正常视力组、屈光参差组与近视组双眼不平衡情况的平均分布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屈光参差组中S2的构成高于正常视力组,由此推测屈光参差可能与大细胞通路(负责运动信息传递)功能缺陷相关。正常视力组中绝大部分的志愿者表现为双眼不平衡,从双眼不平衡的表现过程和其在正常视力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这个现象中推测,双眼视知觉中的双眼不平衡可能会让双眼间歇、交替使用,能更好的表现出双眼间使用的协调性,有助于减轻视疲劳[4, 16]。屈光参差组中,轻度屈光参差组和重度屈光参差组的双眼不平衡情况的构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推测大细胞通路的缺陷可能和屈光参差的进展关系不大。但因屈光参差组的样本量尤其是重度屈光参差的样本量偏小,这个结论有待以后扩大样本量作进一步的验证。
  综上所述,双眼视知觉中的双眼不平衡情况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且可能会让双眼交替间歇使用。屈光参差组中的双眼严重不平衡更多,由此可以推测大细胞通路(传输运动信息)的缺陷与屈光参差发生有关,与其进展关系可能不大,但其中的具体关联性还需要更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的临床实验证实。
  参考文献
  [1] Smith EL 3rd, Hung LF, Arumugam B, Wensveen JM, Chino YM, Harwerth RS. Observat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isometropia, amblyopia and strabismus. Vision Res,2017,134:26-42.
  [2] Deng L, Gwiazda JE. Anisometropia in children from infancy to 15 years.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2,53(7):3782-3787.
  [3] 王育良, 張传伟, 闫丽.脑视觉.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04-205.
  [4] 徐莉, 蓝剑青, 潘羽蔚, 罗琨, 褚航, 阎丽, 曾锦.正常视力人群在不同时空频率的双眼整合刺激模式下的双眼视功能.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9,27(3):8-11.
  [5] 赵堪兴, 杨培增.眼科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6-249.
  [6] 李娟, 郭海科, 曾锦, 谢文娟, 李仲明, 欧碧群, 廖伟雄.双眼屈光参差中眼轴、角膜屈光力与屈光度差值的相关性研究.新医学,2013,44(3):202-205.
  [7] 付晶, 卢炜, 吴殿鹏, 褚航, 阎丽.斜视与弱视患者精细与粗糙立体视的研究.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5,23(1):1-5.
  [8] 徐莉, 庞莎莎, 褚航, 阎丽, 曾锦.近视者双眼不平衡的临床观察.临床医学工程,2020,27(9):1157-1158.
  [9] 冯成志, 贾凤芹.双眼竞争研究现状与展望.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213-221.
  [10] Wang J, Feng L, Wang Y, Zhou J, Hess RF. Binocular benefits of optical treatment in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J Vis,2018,18(4):6.
  [11] Hess RF, Thompson B. Amblyopia and the binocular approach to its therapy. Vision Res,2015,114:4-16.
  [12] Vera-Diaz FA, Bex PJ, Ferreira A, Kosovicheva A. Binocular temporal visual processing in myopia. J Vis,2018,18(11):17.
  [13] Nabie R, Andalib D, Khojasteh H, Aslanzadeh S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experimental anisometropia on stereopsis measured with Titmus, Randot and TNO stereotests. J Ophthalmic Vis Res,2019,14(1):48-51.
  [14] Nabie R, Andalib D, Amir-Aslanzadeh S, Khojasteh H. Effect of artificial anisometropia in dominant and nondominant eyes on stereoacuity. Can J Ophthalmol,2017,52(3):240-242.
  [15] Cadet N, Huang PC, Superstein R, Koenekoop R, Hess RF. The effects of the age of onset of strabismus on monocular and binocular visual function in genetically identical twins. Can J Ophthalmol,2018,53(6):609-613.
  [16] Xu L, Huang M, Lan J, Huang W, Wang X, Zhang G, Li X, Shasha P, Chu H, Wiederhold BK, Wiederhold M, Yan L, Yang X, Zeng J. Assessment of binocular imbalance with an augmented virtual reality platform in a normal population.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2019,22(2):127-131.
  (收稿日期:2020-11-20)
  (本文编辑:郑巧兰)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苦参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合并心肌炎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得苦参的活性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并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中查找2019-nCoV和心肌炎的靶点;使用R软件预测苦参作用于2019-nCoV感染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靶点,并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的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并筛选关键靶点;采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高,预后较差。主要是神经体液因子参与这一心功能障碍和心肌肥厚的过程,因此参与这一过程的基因的多态性有可能影响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心力衰竭与多种基因多态性有关,主要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内皮素系统和炎症反应中涉及的基因。现回顾近年来已发表的论文以总结基因多态性与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关系,为个体化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提供思路。
川崎病易导致儿童冠状动脉损伤。虽然该病至今原因不明,但近年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参与了川崎病的病理过程。现就血小板活化在川崎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标准治疗。然而随着新型强效P2Y12受体拮抗剂的出现,对于抗血小板药的选择和联合用药策略以及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间出现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预防血栓事件发生和防止出血风险过度增加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并不存在绝对标准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但根据实际情况逐渐降低抗血小板治疗强度,可在不增加缺血事件的同时减少出血事件,并减少其他药物不良事件发生,基于此提出的降阶治疗正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研究领域的新热点。
先天性心血管病(CCD)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的,出生时病变即已存在的疾病,是最常见的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心脏畸形,在中国其发病率为0.7%~0.8%;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分为左向右分流、右向左分流和无分流3种类型,形成异常血流通道,导致正常的血液循环缺失,而出现缺氧、反复感染、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随着胎儿CCD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专科医生在妊娠期间对胎儿CCD做出诊断成为可能,现综述胎儿CCD诊疗现状与前景。
[专家介绍]简崇东,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留学归国人员。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神经科学中心进行科学研究,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及神经变性疾病的研究。百色市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现任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组织人事科科长兼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主任,广西医学会神经病学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重症学组副组长,广西医师协会神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是为了指导人们从膳食中合理摄入营养素,避免营养缺乏和过量,减少某些慢性病的发生风险,由营养学术团体提出的健康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组数值。中国营养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已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以下简称“中国居民DRIs”)的修订工作列入工作日程。以杨月欣理事长为首的修订专家委员会于2021年3月30日在福州举行了第一次会议,明确了组织机构、任务分工和实施计划。本文旨在回顾中国营养学界自1920年以来在营养素需要
目的 探讨橘皮素对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的治疗机制.方法 采用7~8周龄雄性ApoE--小鼠行血管紧张素Ⅱ灌注并高脂饲养方法构建腹主动脉瘤模型,超声筛选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对
【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DN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导致其病情发展的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DN的发生和发展中特定的炎症状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参与DN发展的相关炎症分子和信号通路以及针对炎症信号通路及其上下游产物作为DN治疗靶点的相关研究。从而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炎症与DN发生发展之间的
目的此荟萃分析是为了更好地评价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相比在东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常用的在线检索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Medline)检索相关文献。主要终点为不良心血管事件,次要结果是出血事件。该分析采用RevMan 5.3进行,以RR和95%CI作为统计参数。结果这项分析包括8项研究,共30366例参与者。基于笔者的研究结果,替格瑞洛主要疗效终点风险(定义为血管死因、心肌梗死或卒中的复合死亡)的数值较低(无统计学意义)(RR 1.12,95%CI 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