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首先分析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中支撑环境的重要性及其技术要求;随后分析了目前较为主流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经过对比分析确认了最适宜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支撑环境总体部署方案;最后以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实际项目为例,分基础版、政务版和公众版较为详细地提出了一整套硬件、软件、网络的部署方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分析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中支撑环境的重要性及其技术要求;随后分析了目前较为主流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经过对比分析确认了最适宜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支撑环境总体部署方案;最后以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实际项目为例,分基础版、政务版和公众版较为详细地提出了一整套硬件、软件、网络的部署方案。
其他文献
由于地域、天气等原因造成的云影问题,导致了水体时序分析困难。本文以资源三号(ZY-3)影像作为辅助数据,以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影像(HJ-1)作为研究数据,通过提取一个时间段内多景时相相近HJ-1数据中有效水体信息,迭代补充成完整的水体提取结果,将不同时间段内影像水体提取的完整结果形成时序监测数据,以达到对某地区水体时序变化监测的目的。通过对淮河流域安徽段研究区水体分布监测表明,该方法能充分利
利用甘肃省白银市WorldView-2多光谱波段遥感影像,经预处理后采用eCognition软件通过影像筛选、多尺度分割、解译规则集建立、成员函数运算,自动解译了9种不同的地物类别,分别为旱地、无轨道路路面、水面、低矮房屋建筑区、硬化地表、天然草地、乔木林、工业设施及温室大棚。通过目视解译及野外实地验证对自动解译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并与传统分类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eCognition的影
解决基于中低分辨率遥感源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提取坡度数据的尺度效应问题,是流域水文分析与区域土壤侵蚀模拟等研究领域的迫切需要。选取延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DEM(Global Digital Elevation Model)与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提取的坡度数据,参照基于1:50,000地形图的10 m分辨率
通过对遥感影像数据的在线数据处理的实现展开研究,提出了面向服务的遥感数据在线挖掘与信息分析方法,以基于标准OGC规范的Web服务方式和基于BPEL的工作流引擎提供空间信息服务链应用,实现了在线投影变换、基本统计和直方图分析、变化检测分析、空间聚类分析和空间关联分析等基本遥感数据挖掘与信息分析工具。本方法具有可描述、弱耦合、灵活适应各种数据格式、处理进程在客户端可监控等特点。
为探明垣曲县两条主要河流亳清河和沇河水系岸带土地利用景观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生态服务价值,基于MapGIS 10遥感平台,选取垣曲县2007、2014年6月两期影像数据,设置了亳清河和沇河0~150、150~300、300~500m的岸线缓冲带,通过计算对比分析了7年间垣曲县水系带土地利用景观的时空格局变化,并估算了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7年间亳清河和沇河均表现为耕地和未利用山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
本研究旨在探讨1983-2008年间印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与温度降水的关系。基于遥感数据和GLOPEM-CEVSA模型估算区域植被NPP,利用分段线性回归,分析了过去26年印度植被NPP的时空格局与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过去26年间印度植被年均NPP为414.29 g C·m-2·a-1,森林、农田和草地的NPP平均值分别为1002.32、485.98和631.39
针对资源三号卫星境外高精度定位的实际需求,在缺乏境外地面控制点数据的情况下,采用美国华盛顿地区几何定位精度较高的商业卫星World View影像作为控制数据对其进行系统误差检校和精度评价。试验表明,资源三号卫星在美国华盛顿地区的平面精度约为16.702 m,高程精度约为2.435 m。在中心布设一个控制点剔除系统误差后,可以显著提高卫星的平面定位精度。
针对航空遥感用三轴惯性稳定平台由于质量不平衡、摩擦等干扰力矩影响,易导致稳定精度下降,难以满足高分辨率载荷成像要求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角加速度信息融合估计的航空遥感惯性稳定平台干扰观测器:在控制系统稳定回路中,基于速率陀螺测得框架相对惯性空间的角速度信息,同时采用卡尔曼滤波与跟踪-微分器对框架角加速度信息进行估计,并进行融合获得更为精确的角加速度输出,该角加速度作为干扰观测器的输入以获得补偿电
遥感技术已成为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资源环境监测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可靠的遥感地学参数产品是获得可信科学发现的基础,而从遥感数据中反演中获得能进行地学分析的地表参数产品是一项复杂又艰难的工作,在目前水平尚不能得到足够高的精度情况下,至少要保持数据的客观性和一致性。这既要求研究精准的反演算法,也要有高可信的数据处理技术。为此,本刊《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编
卫星气候数据集是卫星气候研究的基础。在规范卫星气候数据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基本气候数据集(FCDR)和专题气候数据集(TCDR)的分类方式,无法反映卫星气候数据特点的问题,认为应将专题气候数据集进一步划分为单一遥感仪器专题气候数据集、多种遥感仪器融合专题气候数据集及卫星与多源资料融合专题气候数据集等几类。这种分类方法便于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卫星气候数据。然后,重点围绕基本气候变量和基本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