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I数据的武汉市主城区体验型商业设施和零售型商业设施空间特征研究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etpse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城市商业空间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商业空间转型升级,新兴商业空间不断涌现.文章从消费目的与消费模式差异出发,实现对体验型商业设施与零售型商业设施的分类,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基于核密度分析对体验型商业设施与零售型商业设施空间特征进行可视化表达.研究表明:零售型商业设施整体低密度均质分布,于少数地段点状或条带式高密度集聚分布,呈现出扁平化等级结构特征;体验型商业设施则分布更为均衡,呈现出多层级化结构特征.最后文章剖析了这一特征的深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联合办公作为一种以共享办公空间来降低租赁成本的新型办公模式,在选址布局上呈现多样性.文章以杭州市为例,基于ArcGIS空间分析,从整体布局、交通可达性、行业关联度这三方面入手,阐明联合办公空间的分布特征,并从多个维度分析联合办公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期望能对联合办公空间的选址提供有力参考.
“茶旅融合”是武夷山旅游产业的重要推广模式,但是,一些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中存在同质化等问题.文章基于茶旅融合发展的时代需求,以学校优势学科为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结合艺术设计学科特点,思索如何在茶旅融合背景下,培养“艺术+”跨行业、具备综合素养的茶旅文创设计人才,旨在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探讨如何提升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市场针对性和核心竞争力.
文章以世界第一个城市化的英国伦敦都市设计新老建筑为研究案例,采用文献法、图像法、对比法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在英国伦敦都市设计中,老建筑不再一拆了之,但是,它也不同于意大利罗马都市设计的新老城区,伦敦都市设计新老建筑正在以混搭模式进行着时空演绎;新建筑的触媒效应不仅推动了城市进步,而且,还为都市设计艺术视觉提供了激情与诗意.
城郊传统集市作为一种传统生活文化,在传统城市的日常生活中不可为各种新型商业模式所简单替代,但集市空间中有某些消极因素阻碍着其自身的存续,需要在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多维视野下审视传统集市的活力更生的问题.文章以烟台城郊区域初家集市街区为例,分析影响集市活力的基本矛盾,在自发组织与公共管理之间寻找适度的平衡,初步提出“共享平台”集市摊位建构单元概念作为刺激传统集市活力的街区更新再造的设计策略,并以此理解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内在联系.
在苏州创意产业园对景观空间内部小气候要素进行冬季实地调查与观测,探究不同景观空间微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与差异,分析人体舒适度与景观空间单元形态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明确景观空间形态结构对调节小气候和改善人体舒适度的作用,从而指导城市创意产业园景观空间的微气候适应性设计.
由于南京市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与老旧社区的更新需求,政府部门联合设计单位进行了对于城市微更新中的社区适老化改造策略的研究工作.文章以南京台城花园小区为例,通过分析其更新前的公共空间与设计时采取的更新措施、更新完成近两年后的成果与不足,在使用后评价视角下总结城市微更新中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的基本策略.
文章借鉴“介面空间”的设计思想,通过梳理不同发展阶段创意产业区的空间和功能发展特征,明确了创新街区空间营造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从“空间中心”的主体设计到“介面中心”的关系设计的转变,并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创新街区空间营造策略,分别是宏观层面的注重标识自身并与城市空间进行互动;中观层面的功能混合策略;微观层面的街道步行尺度、非正式办公空间、建筑的外向性、街道界面形象的设计思路.
高铁是促进城市空间拓展和发展转型的重要因素,站城一体是高铁枢纽与城市空间发展的新要求.文章以嘉兴高铁南站地区综合规划设计为例,以站城一体为理念,从区域、城市、站点地区三个层面出发,综合考虑区域发展目标、城市空间发展规律、站点地区交通、产业、活力等多个因素,提出了“融合、缝合、汇聚”三大策略,以期为国内相关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我国现阶段城市存量的老旧住区正临着环境日渐破败的现象,文章针对城市老旧住区公共区域存在的环境困扰,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老旧住区综合改造情况的跟踪调研,分析城市住区环境改造与综合治理之间的“耦合效应”,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协同治理的有益思路,体现城市治理逻辑的变迁.
作为城市历史的记录者,城市历史景观因基础设施及历史环境等方面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在现代化发展的城市中正逐渐被同化,城市文脉也随之弱化.文章通过分析济南城市三个历史景观的营造手法,结合城市历史景观理论及现阶段建筑遗产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三种策略,以期对我国基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城市文脉的延续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