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疏导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so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石,随着教育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数学学科对学生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研究者也发现了一系列关于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方面的心理障碍,本文就通过高中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一些心理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学生心理障碍,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学生心理  高中数学  核心素养
  在数学学习中,要是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以及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持久性和有效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智力和自主能力的发展,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一种消极的因素。
  一、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因素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主动思考的习惯,等着辅导书上的详细解答,等着教师在黑板上的详细板书,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不会主动积极的去思考和探析,去观察和分析,造成数学能力的薄弱。
  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时候,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做题的时候还未弄清题意,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就开始下笔,乱七八糟的写一大堆,最后也没有自己的反思和整体思考,导致数学能力不断下降。
  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惯性。虽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在数学课堂中,一些小组内合作讨论环节,学生会直接选择答案的正确与否,拒绝深入的探讨,而且在一些试卷复查过程中,学生也只是仅仅对以下答案,看结果是否正确,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
  除此此外,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的一些心理因素还包括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
  二、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学科价值引导,首先要让学生深刻的明白数学学科的重要性,通过一些数学的历史、数学伟人以及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数学对于我们的人生和生活到底有什么重要得意义,可以一步步引导学生喜欢上数学。
  爱心引导,要求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教师特别要关注一些班里的内向的学生和一些学习基础差、学习效果差的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去感化他们,让他们重新找回对数学的自信心,突破自己,提高自己。
  兴趣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中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创设一些有趣的常见的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愿意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美,去体验数学的乐趣,成为学习数学的有心人。
  目标引导,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这个目标要有针对性,而且要有层次性,针对学困生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还有针对特长生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这些目标不仅要分个人目标,还要分成小组目标,最终都是为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環境引导,要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克服学生的心理因素,还要通过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积极采取一些文明友好的课余活动,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感受到学校和教师、同学的热情和温暖。
  竞争引导,这是为了激发学生心中的竞争性,通过开展各种数学竞赛活动,建立一些竞争机制,可以促使所有学生去积极地参加,进一步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克服对数学学习的不良心理因素,增强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动性。
  方法引导,在数学知识教学、能力训练的同时,教师也要着重的进行一些数学思维方法、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等的指导,在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因素,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意识、学习分析能力、主动思考能力等。
  总之,在高中数学学习方面,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要想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就要采取诸多的方式和策略去改变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心里的障碍,最后让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这块园地中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其他文献
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学生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进度和数学教学效率都有一定影响。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占据教学主导地位,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或者与教师互动交流。这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教师难以有效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教师由于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的限制,导致学生的教学方法落后且单一,致使数学教学枯燥晦涩,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教学质量不
期刊
小学生心理发展中有渴望获得别人的承认,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欣赏的需求。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也存在着差异。一味强调统一性,不能很好的掌握个体的发展变化。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动力和有效途径,更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的两个关键问题是:怎样有效的分组和怎样有效的合作。更为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
期刊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什么是数学文化素养?其实数学是一种文化的理论。广义的文化指的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社会意识形态。在农村的这个环境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文化”的数学,要充分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及其应用的过程,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而其中“数学的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是“数学文化”的核心。“数学素养”是人
期刊
国家宏观调控这一内容在高一经济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国家的宏观调控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宏观调控的含义及主要目标  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第一、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科
期刊
摘要:概念课在小学数学体系中占着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上好一节概念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从“趣味课堂导入”“多元体验”“精设练习”“重建知识体系”等几个方面切入谈谈,探寻低段概念课的教学策略,寻找到突破口,寻求课堂的创新。  关键词:趣味多元体验精设知识体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概念课是每一个新知识点的起始课,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从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三四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五六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一阶段,学生识字如何、养成怎样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识字及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而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自制力也不够强,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感
期刊
怎样提高备课效率?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因为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培养人才主要靠课堂,教师的专业成长也靠课堂,如果我们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的成长就上了一个台阶。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备课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我们经常为上好一节公开课绞尽脑汁,要查资料,做课件,施教,改教案,再施教。可是日常课怎样准备呢?下面结合学习这本书的感想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个观点——找准关键点是有效课堂的关键。  一、什
期刊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提出“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案例研究”,这是第一次在教学大纲中使用“案例”一词。案例教学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它与其他教学方式一起构成地理教学方法体系。除了课程标准中规定使用案例的学习内容外,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其他内容,特别是人文地理部分,尤其适合使用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今教
期刊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捕捉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陶冶情操,获得有活力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方法,并能学以致用,创造性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科教学的生活化。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学生活化策略渐渐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关注的焦点。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
期刊
小说阅读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阅读小说,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将对高中语文的小说阅读方法做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小说 阅读方法  一、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小说  (1)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步骤。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性比较强的题材,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让学生学会阅读小说,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小说,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步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