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高校学生面对“生命困境”的现实诉求、高校学生工作“以人为本”的本质追求两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学生工作中应用生命教育理念的必然性。从生命教育理念的视角,对高校学生工作进行审视,提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注重学生精神生命的提升、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成长环境、开展体现生命活力的教育活动四点建议。
关键字:高校学生工作;生命教育理念;思考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带来沉重的压力。曾经,大学生们头顶着“天之骄子”的光环享受了世人的赞誉,人们以为大学是人类精神的象牙塔,是人类精神的归属地,可是,事实上,大学生的现实生命状态并不尽人意。他们在巨大的就业压力、经济社会的物质追求、多元文化中的价值多元中迷失方向,作为个人,对“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怎么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等问题找不到答案,体会不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伤人、自我封锁、网络成瘾、荒废学业等问题屡见不鲜,众多鲜活的案例一方面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迷失,同时也为高校的学生工作提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运用生命教育的理念,多方位开展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积极应对生命困境的必然要求。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最早在西方提出,美国的华特士1968年第一个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思想。国内生命教育的研究开始于近十年,学者们针对目前现实生活中青少年自杀、他杀等现象而提出要对学生进行有关生命知识、生存能力等的教育,以促使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也有学者从哲学的视角对生命、生命价值进行解读,引导受教育者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对生命教育的内涵学者们没有形成普遍的认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理解方向。
1.将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理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现实教育中生命的异化,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实有共通之处。强调教育要以受教育者的生命为原点,尊重生命,把受教育者当成是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具体到教育过程中,就是要求所有的教育行为要遵循生命的发展特征,按照生命的需要开展有力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意识到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不仅要求教育者要以人为本,而且要以个体的人为本。
2.将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内容
这种理解方式是将生命作为教育的内容。国外以及港台地区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更侧重于这一方面。澳洲“生命教育中心”的成立就是针对社会上青少年吸毒、滥用药物等危害生命的现象,台湾地区则直接采用死亡教育的说法。通过传授有关生命孕育、发展、陨落等的知识,使受教育者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从这种理解出发,学者们对生命教育的层次进行了解读。例如,许世平提出生命教育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1]。
以上两种理解方式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生命教育作出解释,对比来看,无论哪种理解方式都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区别是在于第一种理解将其作为教育的前提,第二种理解将其作为对教育直接内容。本论文探讨的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的生命教育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意义,探讨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实现学生生命价值升华的可能途径。
二、高校学生工作中应用生命教育理念的必然性
(一)高校学生面对“生命困境”的现实诉求
笔者通过日常工作的观察分析,发现目前的高校学生的生存状态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类,及时行乐型。这种学生做事不进行理性的思考,从个人的喜好出发,追求感官刺激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不会将目前的所作所为与未来的生活作出联系。
第二类,无所事事型。这种学生没有奋斗的目标,对生活没有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有所期待。
第三类,忙碌奔波型。这种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各种各样忙碌的事物中,无选择地参加各种活动,或者忙碌于自己不喜欢、不适合的事物中,身心俱疲仍不改变方向。这种人其实是在牺牲眼前的幸福,以期望在未来生活得安逸幸福。
第四类,享受成长型。这种学生不会将结果的成果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更多是享受成长的过程,既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能获得美好的未来。
大学生一直是世人眼中的天之骄子,是象牙塔中纯真善良的精神象征。但现实却是,他们的生活状况并不理想,真正属于“享受成长型”寥寥可数,前三种人分占了多数。而在这种生命困境中,存在两种相反的情况,一种是感受到外部世界的巨大压力,在纷繁的思想碰撞中无所依,感觉不到“被需要”从而找不到价值,整天无所事事;另一种情况则是,感到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有奋斗的冲动,但是忙忙碌碌却找不到价值感,徒劳的忙碌奔波。
物质享受的充盈、工具理性的横行、成功欲望的增强,使高校学子在追求理想、自由的路上找不到生命的意义,迷失在空寂漂泊的精神家园。物质私欲的追求使人们内心的价值尺度被功利追求侵染,将自我利益的满足作为一切行为的目的所在。许多高校学子不追求大学生精神人格的构建,而追求服装的美艳奢华;不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而追求自我多元利益的最大满足。而在现在这个开放的社会中,每个学生都面临很多的成功机遇和挑战,也造就了大家强烈的成功欲望,对生命本真价值的迷失,使大家在追求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时候却丧失了现实的幸福感。即使拿到奖学金,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也无法体会到因生命的主体性释放与张扬所带来的幸福感与意义感。面对这种种生命困境,如何使大学生的生命既充满干劲与活力,又使主体获得幸福的体验,成为一种现实的要求。
(二)高校学生工作“以人为本”的本质追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之一。这种思想主要针对物本思想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思想提出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强调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既不指抽象的人,也不指某一个人,而是指人的整体。随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各个领域的指导应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单纯强调整体而泯灭个人是不合理的,而在日前发生的种种灾难的救援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华民族对人民群众的大爱,也看到了对某一生命的细致关怀。 高校学生工作几乎涉及了学生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业服务、学生资助、日常行为管理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既关乎学生当前的生活状况,更关乎学生一生的幸福。
高校学生工作面对的对象也有其特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高校作为文化的集聚地,更是充满了开化、解放和自由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尊重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也在与外界的互动、合作中发现个人需要、个人能力的多样性,大学生主体性的高扬、生命尊严的彰显都赋予生命更美丽动人的活力。这就从主体性上给高校的学生工作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要求,而且,以人为本”的人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以人为本也要以个体的生命为本,高校学生工作要看到每个学生的特殊潜质和特殊需要,服务每个生命的全面发展,这就与生命教育所倡导的“从生命的个体意义上进行研究”[2]不谋而合。
三、生命教育理念对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指导意义
(一)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
首先,学生工作者要认识到生命是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差异造就了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不同个体间的碰撞交融造就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都有自己个体需要,也都有权利去探索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途径,高校的学生工作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提供可能。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就要求学生工作者从语言到行动都要流露出对学生个体的关切,维护学生的自尊、自信,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以及独特的实现方式,不盲目攀比,不因某一方面的成功骄傲自满,也不因一时的失败灰心丧气。要引导学生在肯定自己的同时,肯定其它人生命的独特性,尊重别人的存在,使全体学生在和谐相处和互相帮助中共同成长。
其次,学生工作者要对“个性”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不等于对任何标榜个性的行为放任不管。个性,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与我们平常语境中多言的“个性”有很大不同,稳定的个性特征的形成本应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但在很多高校学生身上,我们看到的所谓“个性”却恰恰是其不成熟的表现。这些人对自我没有明确的认识,对生命的本真价值缺乏追求,反而追求服饰、言论等表面上哗众取宠的不同。
(二)注重学生精神生命的提升
生命,可以从肉体和精神两个层面理解。肉体生命是人生而有,死而灭的有限存在,“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走向死亡,可以说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然而人生命的精神性存在不仅使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更赋予生命更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人不仅仅要生存,还要生活!
这就要求高校的学生工作摒弃工具理性,不仅要交给学生生存的技能,更要引导学生追求人生意义的升华,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追求精神家园的建构,简言之,就是要引导学生不放弃对意义的追问。高校不是学生的职场训练场所,交给学生必要的生存技能不是教育的全部,科学技术也不是教育的唯一追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将价值观教育应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生命信仰、人生理想、人生责任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奖学金、学历、学位、金钱地位等,不仅要有所为,还要知道为了什么而奋斗,不仅要通过奋斗获得成功,更要在奋斗的过程中体验生命释放的价值感。
(三)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成长环境
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成长环境,除了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创造温馨和谐的物质环境以外,更重要的人文环境的营造,包括文化氛围和人际关系两个方面。
文化是个体生命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社会条件之一,多元文化的激荡才能为学生独特生命的展现提供取向,但同时也要防止学生在多元文化中迷失方向,出现社会价值认同危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就要求学生工作者在工作中,尤其是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倡导主流精神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差异;建立健全畅通的文化交流渠道,给学生营造自由的话语环境。
在高校中,师生关系疏远、同学关系功利等不良倾向,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瓦解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造成了人们间的孤独,要消除这种不良影响,提升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度,就需要改变大学生身边的人际关系,努力提高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关怀。
在高校学生工作者是教师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但是,学生却往往把原本应该是最亲密的人当成是管理者。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工作者要想在学生生命意义的构建中发挥引导作用,首先要通过对学生的亲切关怀,关心学生的生命成长,为人师表,给学生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同辈交往、同学交往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最常见、最重要的交往,营造良好的同辈关系,就要求引导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把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培养大家的奉献精神,在人与人的真诚交往中培养大学生的“仁爱”之心。
(四)开展体现生命活力的教育活动
生命教育的理念倡导实践性原则,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学生工作也要坚持实践性原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现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生命的灵动,感悟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
体现生命活力的教育活动可以与生命主题直接相关,如开展有关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的讲座;鼓励学生建立探讨生命价值的社团;举办生命主题的辩论赛和演讲比赛等。也可以针对学生具体的生命困境开展主题教育,诸如针对新生适应困难、人际交往障碍、贫困生自卑心理、择业困难、失恋等问题,开展主题讲座,或进行对话交流开展教育工作。另外要注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感染学生,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众多可选择的施展才华的平台,在成功的体验中活动对生命价值感的体验。
注释
[1]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4.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左玉霞.生命价值教育[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9
[3]刘志军.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6][英]齐格蒙特·鲍曼著,范祥涛译.个体化社会[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作者简介:崔翠翠(1986—),女,山东邹平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德育理论与实践。
关键字:高校学生工作;生命教育理念;思考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带来沉重的压力。曾经,大学生们头顶着“天之骄子”的光环享受了世人的赞誉,人们以为大学是人类精神的象牙塔,是人类精神的归属地,可是,事实上,大学生的现实生命状态并不尽人意。他们在巨大的就业压力、经济社会的物质追求、多元文化中的价值多元中迷失方向,作为个人,对“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怎么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等问题找不到答案,体会不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伤人、自我封锁、网络成瘾、荒废学业等问题屡见不鲜,众多鲜活的案例一方面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迷失,同时也为高校的学生工作提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运用生命教育的理念,多方位开展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积极应对生命困境的必然要求。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最早在西方提出,美国的华特士1968年第一个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思想。国内生命教育的研究开始于近十年,学者们针对目前现实生活中青少年自杀、他杀等现象而提出要对学生进行有关生命知识、生存能力等的教育,以促使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也有学者从哲学的视角对生命、生命价值进行解读,引导受教育者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对生命教育的内涵学者们没有形成普遍的认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理解方向。
1.将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理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现实教育中生命的异化,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实有共通之处。强调教育要以受教育者的生命为原点,尊重生命,把受教育者当成是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具体到教育过程中,就是要求所有的教育行为要遵循生命的发展特征,按照生命的需要开展有力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意识到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不仅要求教育者要以人为本,而且要以个体的人为本。
2.将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内容
这种理解方式是将生命作为教育的内容。国外以及港台地区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更侧重于这一方面。澳洲“生命教育中心”的成立就是针对社会上青少年吸毒、滥用药物等危害生命的现象,台湾地区则直接采用死亡教育的说法。通过传授有关生命孕育、发展、陨落等的知识,使受教育者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从这种理解出发,学者们对生命教育的层次进行了解读。例如,许世平提出生命教育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1]。
以上两种理解方式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生命教育作出解释,对比来看,无论哪种理解方式都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区别是在于第一种理解将其作为教育的前提,第二种理解将其作为对教育直接内容。本论文探讨的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的生命教育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意义,探讨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实现学生生命价值升华的可能途径。
二、高校学生工作中应用生命教育理念的必然性
(一)高校学生面对“生命困境”的现实诉求
笔者通过日常工作的观察分析,发现目前的高校学生的生存状态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类,及时行乐型。这种学生做事不进行理性的思考,从个人的喜好出发,追求感官刺激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不会将目前的所作所为与未来的生活作出联系。
第二类,无所事事型。这种学生没有奋斗的目标,对生活没有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有所期待。
第三类,忙碌奔波型。这种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各种各样忙碌的事物中,无选择地参加各种活动,或者忙碌于自己不喜欢、不适合的事物中,身心俱疲仍不改变方向。这种人其实是在牺牲眼前的幸福,以期望在未来生活得安逸幸福。
第四类,享受成长型。这种学生不会将结果的成果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更多是享受成长的过程,既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能获得美好的未来。
大学生一直是世人眼中的天之骄子,是象牙塔中纯真善良的精神象征。但现实却是,他们的生活状况并不理想,真正属于“享受成长型”寥寥可数,前三种人分占了多数。而在这种生命困境中,存在两种相反的情况,一种是感受到外部世界的巨大压力,在纷繁的思想碰撞中无所依,感觉不到“被需要”从而找不到价值,整天无所事事;另一种情况则是,感到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有奋斗的冲动,但是忙忙碌碌却找不到价值感,徒劳的忙碌奔波。
物质享受的充盈、工具理性的横行、成功欲望的增强,使高校学子在追求理想、自由的路上找不到生命的意义,迷失在空寂漂泊的精神家园。物质私欲的追求使人们内心的价值尺度被功利追求侵染,将自我利益的满足作为一切行为的目的所在。许多高校学子不追求大学生精神人格的构建,而追求服装的美艳奢华;不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而追求自我多元利益的最大满足。而在现在这个开放的社会中,每个学生都面临很多的成功机遇和挑战,也造就了大家强烈的成功欲望,对生命本真价值的迷失,使大家在追求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时候却丧失了现实的幸福感。即使拿到奖学金,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也无法体会到因生命的主体性释放与张扬所带来的幸福感与意义感。面对这种种生命困境,如何使大学生的生命既充满干劲与活力,又使主体获得幸福的体验,成为一种现实的要求。
(二)高校学生工作“以人为本”的本质追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之一。这种思想主要针对物本思想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思想提出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强调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既不指抽象的人,也不指某一个人,而是指人的整体。随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各个领域的指导应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单纯强调整体而泯灭个人是不合理的,而在日前发生的种种灾难的救援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华民族对人民群众的大爱,也看到了对某一生命的细致关怀。 高校学生工作几乎涉及了学生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业服务、学生资助、日常行为管理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既关乎学生当前的生活状况,更关乎学生一生的幸福。
高校学生工作面对的对象也有其特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高校作为文化的集聚地,更是充满了开化、解放和自由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尊重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也在与外界的互动、合作中发现个人需要、个人能力的多样性,大学生主体性的高扬、生命尊严的彰显都赋予生命更美丽动人的活力。这就从主体性上给高校的学生工作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要求,而且,以人为本”的人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以人为本也要以个体的生命为本,高校学生工作要看到每个学生的特殊潜质和特殊需要,服务每个生命的全面发展,这就与生命教育所倡导的“从生命的个体意义上进行研究”[2]不谋而合。
三、生命教育理念对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指导意义
(一)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
首先,学生工作者要认识到生命是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差异造就了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不同个体间的碰撞交融造就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都有自己个体需要,也都有权利去探索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途径,高校的学生工作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提供可能。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就要求学生工作者从语言到行动都要流露出对学生个体的关切,维护学生的自尊、自信,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以及独特的实现方式,不盲目攀比,不因某一方面的成功骄傲自满,也不因一时的失败灰心丧气。要引导学生在肯定自己的同时,肯定其它人生命的独特性,尊重别人的存在,使全体学生在和谐相处和互相帮助中共同成长。
其次,学生工作者要对“个性”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不等于对任何标榜个性的行为放任不管。个性,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与我们平常语境中多言的“个性”有很大不同,稳定的个性特征的形成本应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但在很多高校学生身上,我们看到的所谓“个性”却恰恰是其不成熟的表现。这些人对自我没有明确的认识,对生命的本真价值缺乏追求,反而追求服饰、言论等表面上哗众取宠的不同。
(二)注重学生精神生命的提升
生命,可以从肉体和精神两个层面理解。肉体生命是人生而有,死而灭的有限存在,“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走向死亡,可以说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然而人生命的精神性存在不仅使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更赋予生命更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人不仅仅要生存,还要生活!
这就要求高校的学生工作摒弃工具理性,不仅要交给学生生存的技能,更要引导学生追求人生意义的升华,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追求精神家园的建构,简言之,就是要引导学生不放弃对意义的追问。高校不是学生的职场训练场所,交给学生必要的生存技能不是教育的全部,科学技术也不是教育的唯一追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将价值观教育应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生命信仰、人生理想、人生责任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奖学金、学历、学位、金钱地位等,不仅要有所为,还要知道为了什么而奋斗,不仅要通过奋斗获得成功,更要在奋斗的过程中体验生命释放的价值感。
(三)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成长环境
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成长环境,除了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创造温馨和谐的物质环境以外,更重要的人文环境的营造,包括文化氛围和人际关系两个方面。
文化是个体生命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社会条件之一,多元文化的激荡才能为学生独特生命的展现提供取向,但同时也要防止学生在多元文化中迷失方向,出现社会价值认同危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就要求学生工作者在工作中,尤其是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倡导主流精神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差异;建立健全畅通的文化交流渠道,给学生营造自由的话语环境。
在高校中,师生关系疏远、同学关系功利等不良倾向,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瓦解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造成了人们间的孤独,要消除这种不良影响,提升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度,就需要改变大学生身边的人际关系,努力提高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关怀。
在高校学生工作者是教师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但是,学生却往往把原本应该是最亲密的人当成是管理者。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工作者要想在学生生命意义的构建中发挥引导作用,首先要通过对学生的亲切关怀,关心学生的生命成长,为人师表,给学生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同辈交往、同学交往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最常见、最重要的交往,营造良好的同辈关系,就要求引导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把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培养大家的奉献精神,在人与人的真诚交往中培养大学生的“仁爱”之心。
(四)开展体现生命活力的教育活动
生命教育的理念倡导实践性原则,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学生工作也要坚持实践性原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现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生命的灵动,感悟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
体现生命活力的教育活动可以与生命主题直接相关,如开展有关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的讲座;鼓励学生建立探讨生命价值的社团;举办生命主题的辩论赛和演讲比赛等。也可以针对学生具体的生命困境开展主题教育,诸如针对新生适应困难、人际交往障碍、贫困生自卑心理、择业困难、失恋等问题,开展主题讲座,或进行对话交流开展教育工作。另外要注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感染学生,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众多可选择的施展才华的平台,在成功的体验中活动对生命价值感的体验。
注释
[1]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4.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左玉霞.生命价值教育[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9
[3]刘志军.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6][英]齐格蒙特·鲍曼著,范祥涛译.个体化社会[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作者简介:崔翠翠(1986—),女,山东邹平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德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