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展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时代发展趋势的公民,而历史作为一门社会性质的学科,除了可以传授知识之外,还可以起到公民教育的作用。本文对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可以让教育工作者对历史教育的作用有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历史教育;公民教育;教育目标
公民教育已经得到了我国政府以及各界人士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认识到实现公民教育以及提高公民素质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在历史教育中渗透公民教育,可以引导与培养学生成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当前新课改的诉求。
一、公民教育的概念
公民教育主要指为培养现代社会具有权利和义务意识,能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有效进行社会活动的符合国家对其成员基本的要求的人的教育,其主要是为国家培养需要的成员。在狭义上,主要指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为达到培养特定素质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即一般的公民教育学科。对公民的教育有几个层面的内容,作为公民的教育应该让公民了解自己所处的国家的历史、社会和政治结构,明确自己的公民身份。公民能力的教育要求公民能够进行有效的社会生活,通过社会的实践来了解公民如何在社会中进行生存和发展。这种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在未来承担自己的责任,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能够成为国家合格的成员。公民教育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二、我国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
(一)教育目标
在历史教育中开展公民教育可以引导学正确认识并树立国际和平意识,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认识。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开展的最终目标是对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之形成以契约意识为基础。
(二)教育的内容
1、公民的自觉意识。目前,虽然我国社会己经开始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進程,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遗留的封建传统的负面影响仍不容忽视,根深蒂固的臣民、私民意识成为制约和阻碍中国公民意识培养和公民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如若公民缺乏应有的身份自觉,就很难意识到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也就难以进行与之相应的公民的理性行动,然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稳步发展,必须着眼于国家的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和实施公民教育,唤醒公民的身份自觉应当成为“第一要务”。
2、权利与责任意识。在国家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同时其也具有必须要担负的责任。责任意识是公民对国家以及社会中自己享有的权利、责任以及地位的自觉认识,是对公民国家意识强弱进行有效衡量的重要标准。此外,责任意识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含义,其还是公民对知识角色的一种认识,即公民要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发挥的作用有个正确认识,自觉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对于学生而言,历史教育可以让其明确自己的角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与责任意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侧重引导學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权利本位观念,以权利带动对责任与义务的履行和承担。
3、国家意识。国家意识首先体现在公民的爱国意识。爱国是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人们共有的思想感情。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独立、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成就,是中华民族千百万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牺牲宝贵生命百年奋斗的成就,是中华民族历经半个世纪艰苦创业的辉煌成就。其次公民的国家认同意识也是国家意识的重要体现。国家认同意识是公民对于自己所属国家的历史传统、社会文化、信仰习惯、法律法规等所产生的自觉认同和接受的意识。学生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可以把握近代史的发展线索,学习和认识近代中国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4、生态意识。在历史教学中,含有丰富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内容,对这些课程资源充分开发与挖掘,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学生应在历史的演变中,对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比如,在进行古代历史教学时,其中的一些教学内容就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素材:黄河流域松软的黄土,使中华民族农业文化得到了茁壮发展、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给尼罗河谷带来肥沃土壤,进而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等;在近现代史中的一些教学内容中,如19世纪末英国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等,也是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素材。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与探讨,能够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树立生态意识,进而自觉承担起生态保护的责任,为生态环境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当前我国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从我国近三十年的历史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出,实现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不仅在培养公民素养与意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培养公民的爱国情感与责任意识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丽.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历史教育;公民教育;教育目标
公民教育已经得到了我国政府以及各界人士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认识到实现公民教育以及提高公民素质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在历史教育中渗透公民教育,可以引导与培养学生成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当前新课改的诉求。
一、公民教育的概念
公民教育主要指为培养现代社会具有权利和义务意识,能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有效进行社会活动的符合国家对其成员基本的要求的人的教育,其主要是为国家培养需要的成员。在狭义上,主要指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为达到培养特定素质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即一般的公民教育学科。对公民的教育有几个层面的内容,作为公民的教育应该让公民了解自己所处的国家的历史、社会和政治结构,明确自己的公民身份。公民能力的教育要求公民能够进行有效的社会生活,通过社会的实践来了解公民如何在社会中进行生存和发展。这种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在未来承担自己的责任,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能够成为国家合格的成员。公民教育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二、我国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
(一)教育目标
在历史教育中开展公民教育可以引导学正确认识并树立国际和平意识,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认识。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开展的最终目标是对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之形成以契约意识为基础。
(二)教育的内容
1、公民的自觉意识。目前,虽然我国社会己经开始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進程,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遗留的封建传统的负面影响仍不容忽视,根深蒂固的臣民、私民意识成为制约和阻碍中国公民意识培养和公民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如若公民缺乏应有的身份自觉,就很难意识到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也就难以进行与之相应的公民的理性行动,然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稳步发展,必须着眼于国家的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和实施公民教育,唤醒公民的身份自觉应当成为“第一要务”。
2、权利与责任意识。在国家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同时其也具有必须要担负的责任。责任意识是公民对国家以及社会中自己享有的权利、责任以及地位的自觉认识,是对公民国家意识强弱进行有效衡量的重要标准。此外,责任意识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含义,其还是公民对知识角色的一种认识,即公民要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发挥的作用有个正确认识,自觉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对于学生而言,历史教育可以让其明确自己的角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与责任意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侧重引导學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权利本位观念,以权利带动对责任与义务的履行和承担。
3、国家意识。国家意识首先体现在公民的爱国意识。爱国是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人们共有的思想感情。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独立、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成就,是中华民族千百万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牺牲宝贵生命百年奋斗的成就,是中华民族历经半个世纪艰苦创业的辉煌成就。其次公民的国家认同意识也是国家意识的重要体现。国家认同意识是公民对于自己所属国家的历史传统、社会文化、信仰习惯、法律法规等所产生的自觉认同和接受的意识。学生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可以把握近代史的发展线索,学习和认识近代中国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4、生态意识。在历史教学中,含有丰富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内容,对这些课程资源充分开发与挖掘,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学生应在历史的演变中,对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比如,在进行古代历史教学时,其中的一些教学内容就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素材:黄河流域松软的黄土,使中华民族农业文化得到了茁壮发展、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给尼罗河谷带来肥沃土壤,进而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等;在近现代史中的一些教学内容中,如19世纪末英国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等,也是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素材。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与探讨,能够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树立生态意识,进而自觉承担起生态保护的责任,为生态环境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当前我国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从我国近三十年的历史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出,实现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不仅在培养公民素养与意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培养公民的爱国情感与责任意识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丽.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