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C公司国际化核心人才培养需要,选取不同岗位、职级、海外工作年限和地区的员工,调查了解C公司现有国际化培训情况、培训收益和培训需求,重点基于不同员工能力提升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培训建议,提升培训效果,为C公司国际化人才培训培养提供支撑。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C公司“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重点人才工程之一,是打造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重要保障。按照人才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C公司要选拔、培养一批国际化领军人才和国际化核心人才。根据这一目标任务,C公司针对国际化核心人才开展了专项培训。为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努力培养具有公司特色、国际化视野、能肩负国内外事业重任的国际化核心人才队伍,针对国际化核心人才培训,C公司组织开展了问卷调研。全方位调查了解国际化核心人才培训现状、问题及需求,突出分析了人才能力提升需求,提出了培训意见和建议,为高质量培养国际化核心人才夯实基础。
二、调查方案
(一)调查对象。C公司国际化核心人才。共有239人参与调查,涵盖了C公司不同岗位、职级、海外工作年限和地区的员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普遍性。按员工类别划分,国际化人才管理人员57人,外派高管5人,外派中层35人,外派一般人员131人,赴海外交流人员11人。按岗位类别划分,经营管理岗位人员123人,专业技术岗位人员105人,操作技能岗位人员11人。按岗位职级划分,高层管理人员及以上7人,中层管理人员86人,普通技术、管理人员144人。按海外工作年限划分,1年以内的70人,1至3年的58人,3至5年的44人,5年以上的63人。
(二)调查方法。网络调查。针对C公司国际化人才特点及培训现状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办公邮箱发放调查问卷,开展调查。
(三)调查实施。
1.设计调查问卷。针对C公司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效果等方面开展调查,问卷共设计33题,封闭式设计,要求調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在各题所列的选项中选择一项或者多项,作为回答。
2.调查时间。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5月30日。
3.预调查。为了检验本次调研方案的可行性及问卷设计的信度和效度,在正式调研之前,先通过发放问卷来初步检验调研对象、调研单位的准确性,然后针对调研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回收问卷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问卷进行修改与完善,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三、C 公司国际化培训总体情况
(一)培训现状。调查显示,当前,C公司开展的国际化培训,主要采取自行组织方式进行的占50%,部分参加公司总部选调培训的占30%,两者占比近80%,少部分参加社会化公开课方式进行,占比11%。具体到不同人员,职级越高、海外工作年限越长,参加培训的机会越多,培训方式主要是自行组织和参加公司总部选调培训,占比80%以上。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岗位、外派中层及以下、海外年限5年以内的,培训形式相对多元,如采取参加社会化公开课方式进行培训,占比将近20%。层级较低的操作岗位人员,参加培训机会相对少。不同地区的人员培训,主要采取自行组织和参加由公司总部选调的方式进行培训,其中自行组织方式占大多数。
(二)培训收益。调查显示,C公司开展的国际化培训,员工最有收益的,依次为英语、当地文化及民俗、公司海外业务相关制度、国际专业技术或业务培训、当地政治、政策及法律知识,英语、当地文化及民俗收益相对明显。对于不同层级、岗位、海外工作年限及区域人员的培训,收益情况总体上趋于相同。有所不同的是,对于层级相对较高、海外工作年限较长的经营管理和专业骨干人员,因海外经验、知识机构相对完备,对于英语等基础技能培训需求相对趋缓,收益不再显著,对于国际同行培训对标等管理层面上的培训,收益相对较高。对于层级相对低、海外工作年限短的人员,特别是对于操作技能人员,对于英语培训、公司海外业务相关制度、当地文化及民俗知识等培训,需求强烈,收益最大。
(三)存在问题。调查显示,员工认为,培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在培训机会上,层级高的员工机会多,层级低员工的参训机会少,与金字塔形国际化人才队伍现状不符。在培训内容上,培训内容总体趋同,针对不同员工、不同岗位、不同需求的差异化培训还不够。在培训方式上,手段相对单一,主要是集中教学,理论与实践,集中授课与现场教学,线上与线下培训有机结合尚待提升。
四、员工提升能力需求分析
(一)不同管理层级人员需要提升的能力。调查显示,对于国际化人才管理人员,亟需提升的能力主要有:商务谈判能力,占13%;英语语言能力,占12%;跨文化沟通能力、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各占10%;领导力,占7%;对于外派高管,主要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公司治理能力,各占14%;英语语言能力、领导力、带领团队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同行对标研究能力、向上沟通能力、创新能力、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各占7%。对于外派中层,主要有:商务谈判能力,占12%;同行对标研究能力,占11%;跨文化沟通能力、领导力和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各占9%;向上沟通能力,占8%。对于外派一般人员,主要有:英语语言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各占11%;商务谈判能力,占9%;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占8%;领导力、带领团队能力、同行对标研究能力、心理抗压能力,各占7%。对于赴海外交流人员,主要有:英语语言能力,20%;跨文化沟通能力,占16%;商务谈判能力、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占11%;带领团队能力,占9%。
(二)不同岗位人员需要提升的能力。调查显示,对于经营管理人员,亟需提升的能力主要有:商务谈判能力,占11%;跨文化沟通能力、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各占9%;英语语言能力、同行对标研究能力,各占8%。对于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有:英语语言能力,占14%;跨文化沟通能力,占13%;商务谈判能力,占10%;领导力,占8%;带领团队能力、同行对标研究能力,占7%。对于操作技能人员,主要有:英语语言能力,19%;跨文化沟通能力,16%;创新能力,占14%;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各占7%。 (三)不同海外工作年限人员需要提升的能力。调查显示,对于1年以内的,亟需提升的能力主要有:英语语言能力,占15%;跨文化沟通能力,占14%;商务谈判能力,占10%;同行对标研究能力、社交能力、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各占7%。对于1至3年的,主要有:英语语言能力,占13%;跨文化沟通能力,占12%;商务谈判能力,占10%;领导力、同行对标研究能力、向上沟通能力,各占8%。对于3至5年的,主要有:領导力,占10%;跨文化沟通能力、带领团队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各占9%;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占8%。对5年以上的,主要有:商务谈判能力,占11%;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占9%;解决复杂问题能力、英语语言能力、同行对标研究能力,各占8%。
五、培训建议
(一)培训主体全员化。要顺应新时代C公司改革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完备的国际化人才培训制度,制定员工培训规划,系统地做好员工的培训培养。要着眼年轻员工和基层职工的能力提升需要,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和要素,推动培训向基层倾斜、向一线延伸,逐步实现培训主体全覆盖,形成立体化、全员化培训新格局。
(二)培训方式多元化。培训前,要进行调研,因地、因岗、因人施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专业制定不同培训方案。要丰富培训方式,采取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实地考察与教学授课、集中培训与网上学习教育、单位内部培训与社会培训、国内与国外岗位交流相结合。培训要突出国际视野,对标行业内外优秀企业,引进先进经验。培训要注重交流与分享,强化与企业文化融合。
(三)培训内容差异化。要根据不同培训主体,提供差异化培训内容。对于不同管理层级人员,层级高的人员,加强对公司治理、国际化标杆企业的成功实践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低层级的人员,加强对英语、跨文化知识、工作相关知识等内容的培训。对于不同岗位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侧重于英语、法律法规、文化等方面的培训;对于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人员,注重专业知识的培训。对于不同海外工作年限的人员,年限短的人员,加强对英语、工作知识和法律法规等基本技能的培训;年限长的员工,强化对公司合同、公司治理、谈判等知识的培训。
(四)培训力量专业化。要根据不同的培训需要,选择专业化的培训力量。对于管理人员,要选择在跨文化沟通、商务谈判、公司治理、风险控制、带领团队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作为授课师资,强化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对于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要注重选择在相关专业领域内具有相当知识储备、科研能力的人员作为导师,强化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科研创新能力。对于基层员工的培训,要侧重选择在外语、学习和社交等基础能力提升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学人员,强化提升基层员工的工作和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C公司“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重点人才工程之一,是打造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重要保障。按照人才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C公司要选拔、培养一批国际化领军人才和国际化核心人才。根据这一目标任务,C公司针对国际化核心人才开展了专项培训。为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努力培养具有公司特色、国际化视野、能肩负国内外事业重任的国际化核心人才队伍,针对国际化核心人才培训,C公司组织开展了问卷调研。全方位调查了解国际化核心人才培训现状、问题及需求,突出分析了人才能力提升需求,提出了培训意见和建议,为高质量培养国际化核心人才夯实基础。
二、调查方案
(一)调查对象。C公司国际化核心人才。共有239人参与调查,涵盖了C公司不同岗位、职级、海外工作年限和地区的员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普遍性。按员工类别划分,国际化人才管理人员57人,外派高管5人,外派中层35人,外派一般人员131人,赴海外交流人员11人。按岗位类别划分,经营管理岗位人员123人,专业技术岗位人员105人,操作技能岗位人员11人。按岗位职级划分,高层管理人员及以上7人,中层管理人员86人,普通技术、管理人员144人。按海外工作年限划分,1年以内的70人,1至3年的58人,3至5年的44人,5年以上的63人。
(二)调查方法。网络调查。针对C公司国际化人才特点及培训现状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办公邮箱发放调查问卷,开展调查。
(三)调查实施。
1.设计调查问卷。针对C公司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效果等方面开展调查,问卷共设计33题,封闭式设计,要求調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在各题所列的选项中选择一项或者多项,作为回答。
2.调查时间。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5月30日。
3.预调查。为了检验本次调研方案的可行性及问卷设计的信度和效度,在正式调研之前,先通过发放问卷来初步检验调研对象、调研单位的准确性,然后针对调研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回收问卷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问卷进行修改与完善,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三、C 公司国际化培训总体情况
(一)培训现状。调查显示,当前,C公司开展的国际化培训,主要采取自行组织方式进行的占50%,部分参加公司总部选调培训的占30%,两者占比近80%,少部分参加社会化公开课方式进行,占比11%。具体到不同人员,职级越高、海外工作年限越长,参加培训的机会越多,培训方式主要是自行组织和参加公司总部选调培训,占比80%以上。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岗位、外派中层及以下、海外年限5年以内的,培训形式相对多元,如采取参加社会化公开课方式进行培训,占比将近20%。层级较低的操作岗位人员,参加培训机会相对少。不同地区的人员培训,主要采取自行组织和参加由公司总部选调的方式进行培训,其中自行组织方式占大多数。
(二)培训收益。调查显示,C公司开展的国际化培训,员工最有收益的,依次为英语、当地文化及民俗、公司海外业务相关制度、国际专业技术或业务培训、当地政治、政策及法律知识,英语、当地文化及民俗收益相对明显。对于不同层级、岗位、海外工作年限及区域人员的培训,收益情况总体上趋于相同。有所不同的是,对于层级相对较高、海外工作年限较长的经营管理和专业骨干人员,因海外经验、知识机构相对完备,对于英语等基础技能培训需求相对趋缓,收益不再显著,对于国际同行培训对标等管理层面上的培训,收益相对较高。对于层级相对低、海外工作年限短的人员,特别是对于操作技能人员,对于英语培训、公司海外业务相关制度、当地文化及民俗知识等培训,需求强烈,收益最大。
(三)存在问题。调查显示,员工认为,培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在培训机会上,层级高的员工机会多,层级低员工的参训机会少,与金字塔形国际化人才队伍现状不符。在培训内容上,培训内容总体趋同,针对不同员工、不同岗位、不同需求的差异化培训还不够。在培训方式上,手段相对单一,主要是集中教学,理论与实践,集中授课与现场教学,线上与线下培训有机结合尚待提升。
四、员工提升能力需求分析
(一)不同管理层级人员需要提升的能力。调查显示,对于国际化人才管理人员,亟需提升的能力主要有:商务谈判能力,占13%;英语语言能力,占12%;跨文化沟通能力、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各占10%;领导力,占7%;对于外派高管,主要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公司治理能力,各占14%;英语语言能力、领导力、带领团队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同行对标研究能力、向上沟通能力、创新能力、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各占7%。对于外派中层,主要有:商务谈判能力,占12%;同行对标研究能力,占11%;跨文化沟通能力、领导力和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各占9%;向上沟通能力,占8%。对于外派一般人员,主要有:英语语言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各占11%;商务谈判能力,占9%;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占8%;领导力、带领团队能力、同行对标研究能力、心理抗压能力,各占7%。对于赴海外交流人员,主要有:英语语言能力,20%;跨文化沟通能力,占16%;商务谈判能力、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占11%;带领团队能力,占9%。
(二)不同岗位人员需要提升的能力。调查显示,对于经营管理人员,亟需提升的能力主要有:商务谈判能力,占11%;跨文化沟通能力、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各占9%;英语语言能力、同行对标研究能力,各占8%。对于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有:英语语言能力,占14%;跨文化沟通能力,占13%;商务谈判能力,占10%;领导力,占8%;带领团队能力、同行对标研究能力,占7%。对于操作技能人员,主要有:英语语言能力,19%;跨文化沟通能力,16%;创新能力,占14%;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各占7%。 (三)不同海外工作年限人员需要提升的能力。调查显示,对于1年以内的,亟需提升的能力主要有:英语语言能力,占15%;跨文化沟通能力,占14%;商务谈判能力,占10%;同行对标研究能力、社交能力、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各占7%。对于1至3年的,主要有:英语语言能力,占13%;跨文化沟通能力,占12%;商务谈判能力,占10%;领导力、同行对标研究能力、向上沟通能力,各占8%。对于3至5年的,主要有:領导力,占10%;跨文化沟通能力、带领团队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各占9%;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占8%。对5年以上的,主要有:商务谈判能力,占11%;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占9%;解决复杂问题能力、英语语言能力、同行对标研究能力,各占8%。
五、培训建议
(一)培训主体全员化。要顺应新时代C公司改革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完备的国际化人才培训制度,制定员工培训规划,系统地做好员工的培训培养。要着眼年轻员工和基层职工的能力提升需要,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和要素,推动培训向基层倾斜、向一线延伸,逐步实现培训主体全覆盖,形成立体化、全员化培训新格局。
(二)培训方式多元化。培训前,要进行调研,因地、因岗、因人施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专业制定不同培训方案。要丰富培训方式,采取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实地考察与教学授课、集中培训与网上学习教育、单位内部培训与社会培训、国内与国外岗位交流相结合。培训要突出国际视野,对标行业内外优秀企业,引进先进经验。培训要注重交流与分享,强化与企业文化融合。
(三)培训内容差异化。要根据不同培训主体,提供差异化培训内容。对于不同管理层级人员,层级高的人员,加强对公司治理、国际化标杆企业的成功实践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低层级的人员,加强对英语、跨文化知识、工作相关知识等内容的培训。对于不同岗位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侧重于英语、法律法规、文化等方面的培训;对于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人员,注重专业知识的培训。对于不同海外工作年限的人员,年限短的人员,加强对英语、工作知识和法律法规等基本技能的培训;年限长的员工,强化对公司合同、公司治理、谈判等知识的培训。
(四)培训力量专业化。要根据不同的培训需要,选择专业化的培训力量。对于管理人员,要选择在跨文化沟通、商务谈判、公司治理、风险控制、带领团队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作为授课师资,强化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对于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要注重选择在相关专业领域内具有相当知识储备、科研能力的人员作为导师,强化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科研创新能力。对于基层员工的培训,要侧重选择在外语、学习和社交等基础能力提升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学人员,强化提升基层员工的工作和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