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和成熟,BIM技术也逐步在建筑行业中加以应用。BIM简称建筑信息模型, 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创建并利用数字模型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建造、运营管理的过程。BIM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五大特点。目前,由于设计工具和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项目具有施工工艺复杂、投资金额巨大、工期要求紧张、参见单位众多、信息量庞杂、社会民众影响大等特点,这对项目的管理者、决策者、设计者都提出了艰巨的挑战,依靠传统的作业方式与技术手段,存在一定的实施风险,如何高效、高质量、高收益地使工程完成建設任务,对项目参与任何一方都是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建筑行业;BIM;信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391
前言:随着建筑行业越来越复杂化,传统的工程管理手段针对大型工程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更好的掌握工程中的各种信息,并加以利用到项目管理中去成为了一个难题。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深化设计、施工工艺、工程进度、施工组织及协调配合方面高质量运用BIM技术进行模拟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由3D向4D、5D发展,提高本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工程管理工作效率,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1.BIM技术进行三维审图
按照制定好的BIM系统工作流程和BIM标准,进行施工图深化,在三维深化设计协调中,除了建筑和结构两大专业之间的协调外,还负责解决电梯井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及净空要求之协调,人防与其他设计布置的协调、地下排水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之协调等工作,做到全方位三维设计检测、协调。
2.施工现场组织模拟管理
充分应用BIM系统三维模拟,对施工总调度进行规划,做到合理,确保施工顺利开展。施工平面规划,随施工进程的推进而调整变化,我司将采取BIM系统动态管理,立足现场场地实际情况,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分阶段进行BIM三维模型建立模拟,借以呈现各主要阶段的交通组织规划、大型设备使用、材料堆场及加工场地、临建设施使用等是否合理,通过对周围环境、进场道路的位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以及建筑材料的堆放,现场施工防火的布置等的全方位模拟等情况,可以更有效的对施工现场进行综合规划与管理,以保证工程施工合理有序地进行。
3.工程量提取
土石方工程量的核算往往是工程预算与结算中的争议与焦点,运用BIM建模的方法模拟土石方的开挖与回填,让人直观有效地开展土石方的挖运分析与运算,能做到土方平衡计算的精确化与精细化,并且大大节约争议的时间,对项目成本管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划分施工区段,分区段自动提取工程量,总量提取,以满足各阶段物资提量及进度报量。见图3.1
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更,我们将预先在BIM模型里设计几种变更方案,通过BIM软件的自动工程量统计功能,对比评估各种变更方案之间的工程量差异,选择成本最小的方案,再进行施工,最大限度节省成本。见图3.2
4.机电管线综合
按照各设备专业的施工图,分系统进行BIM模型建立(送风管、排风管、给水管、排水管、喷淋水管、动力桥架、照明桥架等等);严格按照着色标准区分不同系统,更直观的显示管线间的空间关系;局部区域完成建模后,及时使用Revit MEP软件的碰撞检测功能,检测并消除碰撞。对发现管线间碰撞按拟定排布原则调整消除碰撞点。见图4.1
5.可视化交底
传统的技术交底内容陈旧、形式枯燥,工人看不懂,记不住。根据建立施工BIM三维模型可直观、快捷,提高施工效率;使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步骤和各项施工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6.虚拟样板交底
通过建立虚拟化施工样板、对工艺进行模拟,让项目人员可进行跨专业的学习,更便于对劳务人员进行交底,保障施工质量。
7.重要施工方案模拟
使用BIM技术对关键部位、重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动画模拟,并指导现场施工作业。
8.应用BIM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在模型上对危险源标记,安全员现场管理时,可以在查看模型上对应现场的位置,查看现场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9.BIM5D管理平台的应用
利用BIM信息模型导入BIM5D平台,可以随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商务管理、工艺库管理、精细化排砖等工作。
结束语: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精确的掌握项目各项信息,并在施工中加以应用,可大幅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提升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在此总结了BIM技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经验,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BIM技术应用手册》
[2]《BIM技术概论》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核电建设分公司
关键词:建筑行业;BIM;信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391
前言:随着建筑行业越来越复杂化,传统的工程管理手段针对大型工程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更好的掌握工程中的各种信息,并加以利用到项目管理中去成为了一个难题。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深化设计、施工工艺、工程进度、施工组织及协调配合方面高质量运用BIM技术进行模拟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由3D向4D、5D发展,提高本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工程管理工作效率,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1.BIM技术进行三维审图
按照制定好的BIM系统工作流程和BIM标准,进行施工图深化,在三维深化设计协调中,除了建筑和结构两大专业之间的协调外,还负责解决电梯井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及净空要求之协调,人防与其他设计布置的协调、地下排水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之协调等工作,做到全方位三维设计检测、协调。
2.施工现场组织模拟管理
充分应用BIM系统三维模拟,对施工总调度进行规划,做到合理,确保施工顺利开展。施工平面规划,随施工进程的推进而调整变化,我司将采取BIM系统动态管理,立足现场场地实际情况,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分阶段进行BIM三维模型建立模拟,借以呈现各主要阶段的交通组织规划、大型设备使用、材料堆场及加工场地、临建设施使用等是否合理,通过对周围环境、进场道路的位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以及建筑材料的堆放,现场施工防火的布置等的全方位模拟等情况,可以更有效的对施工现场进行综合规划与管理,以保证工程施工合理有序地进行。
3.工程量提取
土石方工程量的核算往往是工程预算与结算中的争议与焦点,运用BIM建模的方法模拟土石方的开挖与回填,让人直观有效地开展土石方的挖运分析与运算,能做到土方平衡计算的精确化与精细化,并且大大节约争议的时间,对项目成本管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划分施工区段,分区段自动提取工程量,总量提取,以满足各阶段物资提量及进度报量。见图3.1
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更,我们将预先在BIM模型里设计几种变更方案,通过BIM软件的自动工程量统计功能,对比评估各种变更方案之间的工程量差异,选择成本最小的方案,再进行施工,最大限度节省成本。见图3.2
4.机电管线综合
按照各设备专业的施工图,分系统进行BIM模型建立(送风管、排风管、给水管、排水管、喷淋水管、动力桥架、照明桥架等等);严格按照着色标准区分不同系统,更直观的显示管线间的空间关系;局部区域完成建模后,及时使用Revit MEP软件的碰撞检测功能,检测并消除碰撞。对发现管线间碰撞按拟定排布原则调整消除碰撞点。见图4.1
5.可视化交底
传统的技术交底内容陈旧、形式枯燥,工人看不懂,记不住。根据建立施工BIM三维模型可直观、快捷,提高施工效率;使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步骤和各项施工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6.虚拟样板交底
通过建立虚拟化施工样板、对工艺进行模拟,让项目人员可进行跨专业的学习,更便于对劳务人员进行交底,保障施工质量。
7.重要施工方案模拟
使用BIM技术对关键部位、重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动画模拟,并指导现场施工作业。
8.应用BIM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在模型上对危险源标记,安全员现场管理时,可以在查看模型上对应现场的位置,查看现场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9.BIM5D管理平台的应用
利用BIM信息模型导入BIM5D平台,可以随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商务管理、工艺库管理、精细化排砖等工作。
结束语: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精确的掌握项目各项信息,并在施工中加以应用,可大幅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提升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在此总结了BIM技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经验,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BIM技术应用手册》
[2]《BIM技术概论》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核电建设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