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的改革在于实践,本文从实践出发将标志与VI设计课程的总体设计进行了总结,分别从课程的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考核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课程设计;课程改革;标志与VI设计
标志与VI设计课程是广告与会展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探索。是符合高职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目,符合平面设计师领域中标志设计、VI设计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的一门课程。现将对课程改革的总体实施方案进行探索研究。
1.课程目标设计
1.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各项目的实施,可使学生能够用标志设计的造型原则及表现形式设计制作企业标识,运用VI的设计规范完成VI手册的设计制作;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标志及VI设计制作的方法及工作流程、标志及VI设计的原理、设计技巧;使学生具备形象创意设计能力、形象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能力;并具备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团结协作精神;培养能够在设计与管理第一线从事CIS策划、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品牌管理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企业形象设计师。
1.2具体目标
1.2.1能力目标
(1)能够用多种调查方法完成市场调查研究,并形成企业形象设计调查问卷及调研报告。
(2)能够用企业形象设计策划与定位方法,制订企业形象设计定位分析报告。
(3)能够用标志设计的造型原则进行不同种类的标志设计。
(4)能够用标志设计的色彩表现原理,进行标志的色彩配色设计。
(5)能够用CroelDRW等矢量软件,进行标志及VI手册电脑制作。
(6)能够用VI的设计规范,进行VI设计,并制作VI手册。
(7)能够用VI的管理程序,进行VI的导入及管理调整。
1.2.2知识目标
(1)了解CIS系统及其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
(2)了解企业形象系统在企业中的实施流程。
(3)理解MI、BI、VI各自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4)理解市场调查方法及项目定位原则。
(5)掌握企业形象设计的基本工作流程。
(6)掌握企业形象设计的创意方法。
(7)掌握企业形象设计的表现形式。
(8)掌握标志设计的造型原则。
(9)掌握标志设计的色彩表现及定位方法。
(10)掌握核心系统和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规范。
1.2.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四种专业基本能力:即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2)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力。
(3)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抗压能力。
(6)培养学生诚信、负责、勤垦的工作态度。
(8)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
(7)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环保意识。
2.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的内容设计是根据企业形象设计师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经过筛选、教学设计及教学情境的导入,最终形成12个项目、28个工作任务。通过28个工作任务的项目式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企业形象设计师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授课的过程中,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通过项目的完成达到了知识的重复交叉应用。课程中所选择的项目为本地区域内,有特色的、知名的、有代表性的,并且能够含概所学基本内容的典型项目。
课程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了:标志设计、基础系统设计制作、文化办公用品设计制作、产品包装设计制作、旗帜设计制作、员工制服设计制作、媒体宣传设计制作、导示设计制作、交通运输工具设计制作、手册编辑及VIS的导入与操作。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课程共设置了3个大项目,其中课内项目1个,课外项目2个,其中,课内项目由易到难分别设计了入门项目1个、基础项目1个、综合应用项目7个。2个课外项目的设置分别在标志及VI设计方面做了进一步的知识延展和充實。其次,训练方式上,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模式,28个单元,每个单元为一个工作任务。在课外要求学生按照任务要求完成任务分析、调查研究、形成初步的设计方案及设计草图。上课时我们按照工作的流程完成整个任务。
4.教学活动设计
以第一次课为例,分析教学活动的组织。
4.1兴趣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课程开始前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带领学生一起欣赏设计大师的设计作品,让其产生浓厚兴趣,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并欣赏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介绍发展及展望前景,增强学生们学好本门课程的决心。
4.2课程介绍
主要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及考核方法介绍。
4.3建立项目教学情境—转换师生身份
(1)成立***广告公司的企业形象设计部。
(2)转换角色。
学生:可担当项目经理、设计、视觉实现、公关、品牌专员等角色(完成不同的项目时角色调换)。
教师:广告公司企业形象设计部的项目总监,负责承接项目、验收和指导工作。
(3)划分团队,5人为一个小组,共为4个小组,每组推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提出工作要求,展示各种规章制度,协调好小组内部任务实施、组长与教师和小组成员的沟通,在完成任务实施中起到桥梁作用。 团队以抽签的方式形成,并讨论生成“团队名称”。
4.4进入教学主题
(1)课外任务的布置:通过Q群或E-mail下发参考资料及任务资讯,强调任务要求,做好理论储备,完成与客户的恰谈、问卷调查等前期准备工作。
(2)课程开始布置工作任务(课内):各团队调研汇报;讨论形成初步的印象分析,提练核心价值。
寻找创意突破:利用发散性思维方法形成文字导图,找出能表达企业优势主题的几个独有的、有差異的“支撑点”,完成项目定位。调研报告及文字思维导图为本次课的学习产品。
(3)展示、点评及优化方案。
①各组派组员展示讲解初步方案。
②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
③确定任务的最优设计方案。
(4)实施方案:任务实施,各组学生根据确定的最优设计方案实施任务,完善学习作品。
5)展示学习作品与点评:
①学生展示学习作品。
②小组互评。
③教师点评。
(6)归纳和总结:学生归纳出本次任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教师做归纳补充、对本次任务总结。
(7)成绩考核:组员、组长、老师填写评价单。
(8)布置下次课任务:下发标志草图的设计与绘制任务书。
5.考核方案设计
考核原则。
(1)知识、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突出学生能力的考核。
(2)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考核相结合。
(3)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突出过程考核。
(4)团队考核与个别考核相结合,突出团队考核。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考核相结合为原则。
考核成绩由A线课内项目和B线课外项目构成,其中A线成绩占75%、B线成绩占25%。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作品方面的设计方案、草图、创意、色彩、图形及素质方面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标志与VI设计》是广告与会展专业第三学期的专业课程,课程的项目是来源于企业实际,项目的实施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注重学生自主完成设计任务,完善和优化设计方案,符合项目验收要求,培养面向职业岗位的企业形象设计师。
【参考文献】
[1]黄志刚,闫英,黄志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教育与职业,2012(05).
[2]张小纲,金海.构建“实践先行,项目为主”的课程体系——谈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改革、开发的思考与实践.艺术教育,2009(8).
[3]符远著.标志与VI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课程设计;课程改革;标志与VI设计
标志与VI设计课程是广告与会展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探索。是符合高职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目,符合平面设计师领域中标志设计、VI设计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的一门课程。现将对课程改革的总体实施方案进行探索研究。
1.课程目标设计
1.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各项目的实施,可使学生能够用标志设计的造型原则及表现形式设计制作企业标识,运用VI的设计规范完成VI手册的设计制作;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标志及VI设计制作的方法及工作流程、标志及VI设计的原理、设计技巧;使学生具备形象创意设计能力、形象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能力;并具备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团结协作精神;培养能够在设计与管理第一线从事CIS策划、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品牌管理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企业形象设计师。
1.2具体目标
1.2.1能力目标
(1)能够用多种调查方法完成市场调查研究,并形成企业形象设计调查问卷及调研报告。
(2)能够用企业形象设计策划与定位方法,制订企业形象设计定位分析报告。
(3)能够用标志设计的造型原则进行不同种类的标志设计。
(4)能够用标志设计的色彩表现原理,进行标志的色彩配色设计。
(5)能够用CroelDRW等矢量软件,进行标志及VI手册电脑制作。
(6)能够用VI的设计规范,进行VI设计,并制作VI手册。
(7)能够用VI的管理程序,进行VI的导入及管理调整。
1.2.2知识目标
(1)了解CIS系统及其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
(2)了解企业形象系统在企业中的实施流程。
(3)理解MI、BI、VI各自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4)理解市场调查方法及项目定位原则。
(5)掌握企业形象设计的基本工作流程。
(6)掌握企业形象设计的创意方法。
(7)掌握企业形象设计的表现形式。
(8)掌握标志设计的造型原则。
(9)掌握标志设计的色彩表现及定位方法。
(10)掌握核心系统和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规范。
1.2.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四种专业基本能力:即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2)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力。
(3)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抗压能力。
(6)培养学生诚信、负责、勤垦的工作态度。
(8)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
(7)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环保意识。
2.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的内容设计是根据企业形象设计师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经过筛选、教学设计及教学情境的导入,最终形成12个项目、28个工作任务。通过28个工作任务的项目式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企业形象设计师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授课的过程中,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通过项目的完成达到了知识的重复交叉应用。课程中所选择的项目为本地区域内,有特色的、知名的、有代表性的,并且能够含概所学基本内容的典型项目。
课程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了:标志设计、基础系统设计制作、文化办公用品设计制作、产品包装设计制作、旗帜设计制作、员工制服设计制作、媒体宣传设计制作、导示设计制作、交通运输工具设计制作、手册编辑及VIS的导入与操作。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课程共设置了3个大项目,其中课内项目1个,课外项目2个,其中,课内项目由易到难分别设计了入门项目1个、基础项目1个、综合应用项目7个。2个课外项目的设置分别在标志及VI设计方面做了进一步的知识延展和充實。其次,训练方式上,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模式,28个单元,每个单元为一个工作任务。在课外要求学生按照任务要求完成任务分析、调查研究、形成初步的设计方案及设计草图。上课时我们按照工作的流程完成整个任务。
4.教学活动设计
以第一次课为例,分析教学活动的组织。
4.1兴趣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课程开始前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带领学生一起欣赏设计大师的设计作品,让其产生浓厚兴趣,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并欣赏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介绍发展及展望前景,增强学生们学好本门课程的决心。
4.2课程介绍
主要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及考核方法介绍。
4.3建立项目教学情境—转换师生身份
(1)成立***广告公司的企业形象设计部。
(2)转换角色。
学生:可担当项目经理、设计、视觉实现、公关、品牌专员等角色(完成不同的项目时角色调换)。
教师:广告公司企业形象设计部的项目总监,负责承接项目、验收和指导工作。
(3)划分团队,5人为一个小组,共为4个小组,每组推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提出工作要求,展示各种规章制度,协调好小组内部任务实施、组长与教师和小组成员的沟通,在完成任务实施中起到桥梁作用。 团队以抽签的方式形成,并讨论生成“团队名称”。
4.4进入教学主题
(1)课外任务的布置:通过Q群或E-mail下发参考资料及任务资讯,强调任务要求,做好理论储备,完成与客户的恰谈、问卷调查等前期准备工作。
(2)课程开始布置工作任务(课内):各团队调研汇报;讨论形成初步的印象分析,提练核心价值。
寻找创意突破:利用发散性思维方法形成文字导图,找出能表达企业优势主题的几个独有的、有差異的“支撑点”,完成项目定位。调研报告及文字思维导图为本次课的学习产品。
(3)展示、点评及优化方案。
①各组派组员展示讲解初步方案。
②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
③确定任务的最优设计方案。
(4)实施方案:任务实施,各组学生根据确定的最优设计方案实施任务,完善学习作品。
5)展示学习作品与点评:
①学生展示学习作品。
②小组互评。
③教师点评。
(6)归纳和总结:学生归纳出本次任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教师做归纳补充、对本次任务总结。
(7)成绩考核:组员、组长、老师填写评价单。
(8)布置下次课任务:下发标志草图的设计与绘制任务书。
5.考核方案设计
考核原则。
(1)知识、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突出学生能力的考核。
(2)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考核相结合。
(3)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突出过程考核。
(4)团队考核与个别考核相结合,突出团队考核。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考核相结合为原则。
考核成绩由A线课内项目和B线课外项目构成,其中A线成绩占75%、B线成绩占25%。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作品方面的设计方案、草图、创意、色彩、图形及素质方面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标志与VI设计》是广告与会展专业第三学期的专业课程,课程的项目是来源于企业实际,项目的实施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注重学生自主完成设计任务,完善和优化设计方案,符合项目验收要求,培养面向职业岗位的企业形象设计师。
【参考文献】
[1]黄志刚,闫英,黄志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教育与职业,2012(05).
[2]张小纲,金海.构建“实践先行,项目为主”的课程体系——谈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改革、开发的思考与实践.艺术教育,2009(8).
[3]符远著.标志与VI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