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474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斜视类型及屈光状态分布等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的1 474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其发病年龄、屈光状态、类型及斜视度等情况.结果 1 474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中,男性714例(714/1 474,48.4%),女性760例(760/1474,51.6%);发病年龄6个月至34岁,平均(5.8±5.7)岁,其中≤5岁者853例(853/1 474,57.9%).行视力及屈光状态检查者806例,其中正视14例(14/806,1.7%);单纯近视198例(198/806,24.6%);单纯远视47例(47/806,5.8%);散光314例(314/806,39.0%);屈光参差233例(233/806,28.9%).此外,在1 474例间歇性外斜视中,合并有弱视34例.根据类型和斜视度,所有患者又分为基本型1 213例(1213/1 474,82.3%),集合不足型235例(235/1 474,15.9%),外展过强型26例(26/1 474,1.8%);视远斜视度>20△~≤40△占53.8% (793/1 474),>40△~≤60△占17.2% (253/1 474);视近斜视度>20△~≤40△占50.6% (746/1 474),>40△~≤60△占23.1% (341/1 474).结论 大多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学龄前发病,其屈光状态主要是散光.在需手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中,基本型占首位.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斜视度多为> 20△ ~≤60△。

其他文献
患者女,41岁.患者7天前出现发热症状,体温达40.2℃,当地医院给予药物静点(药名不详),3天前出现头痛、恶心,1天前突发右眼视力下降,于2012年12月2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既往无外伤史、无传染病接触史.查体:有眼:视力:0.01,眼压:17 mmHg,前眼部未见异常,眼底:视乳头境界不清,隆起+2 D,视乳头颞上方可见视网膜血管下团块状黄白色孤立病灶,波及黄斑区,直径约5 PD~6 PD,境界
期刊
患者女,23岁.因右眼前闪光感7、8年,近2年症状加重于2012年12月14日来我院求治.专科检查:VOD 0.2,VOS 眼前手动;双外眼无异常,前房中深,双侧瞳孔呈梨形(图1、2),尖端指向角巩膜缘,右眼在4:00~5:00方位虹膜缺损,左眼5:30~6:30方位虹膜缺损,直接、间接光反射均存在.右晶状体、玻璃体稍混浊;眼底视乳头下方可见一黄白色圆形、大小约占一象限、边界清晰的脉络膜缺损区(图
期刊
例1 男 27岁 因右眼前黑影遮挡,视物变形半年,于2000年12月3日入院.全身一般情况良好.右眼视力0.02,左眼视力0.3.右眼球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可见少量细小色素性浮游细胞.瞳孔正常大小,光反射灵敏.散瞳后玻璃体内少许尘状混浊,视乳头色可边界清,上方视网膜色正常,鼻侧及下方顺时针2:00-8:00视网膜呈扁平状脱离,黄斑区受累,中心凹反射不清.左眼外眼及内眼均未见异常
期刊
患者男,40岁.发现左外上眼眶内肿物3月余.3月前无意间发现左外上眼眶内有1约绿豆大小的肿物,于当地医院曾诊断为"霰粒肿",术中发现无法切除遂未手术,给予"左氧氟沙星眼水",肿物未见缩小.2012年2月颈部CT提示:眶内脂肪未见异常密度,左侧泪腺区可见软组织肿胀(图1).诊断为左侧泪腺炎.遂于2012年2月20日就诊于我院,病案号:949281。
期刊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吸烟对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的影响.方法 使用目前国际通用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Graves'Ophthalmolopathy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GO-QOL)对2010年1~12月在上海长征医
目的 比较使用60KHz和15KHz飞秒激光(IntraLase Corp.)制作角膜瓣的厚度与实际厚度的差别有无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LASIK手术中分别使用60 KHz和15KHz飞秒激光(IntraLase Corp.)为100例患者(100只眼使用60 KHz飞秒、100只眼使用15KHz)制作100μm厚度的角膜瓣,术中测量中央角膜厚度,术中测量角膜基质厚度,计算角膜瓣厚度.结果 60K
目的 评价B型超声及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CDH)对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诊断价值.方法 16例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行常规B超并叠加CDH诊断,结合临床治疗及手术反馈信息,证实超声诊断准确性.结果 经手术验证,B超结合CDFI诊断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符合率96.85%,B超及CDFI影像具有特征性表现.结论 应用B超结合CDFI,显著提高了对脉络膜脱离犁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准确性,并较精
目的 观察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9~2010年在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视光门诊配戴MCT患者36例(72只眼),测量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眼轴长度并综合验光,随诊2年并停戴MCT 3个月后再次测量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眼轴长度及综合验光,对比戴镜前后的变化.结果 水平k值变化-0.067±0.006,P=0.00,有统计学意义;垂直k值变化-0.003±0.006,P=0.58,差异无
例1女,13岁.自幼双眼视力低下,于2013年8月8日以“双眼先天性瞳孔残膜”收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足月顺产第2胎,父母非近亲婚配.全身体检无异常.专科检查:视力右眼:0.4,左眼0.2,矫正视力不增加.双眼球水平震颤,伴轻度旋转,右眼瞳孔区色素膜残留,其基底部呈条索状与虹膜小环相连,色素膜鼻侧与晶状体前囊黏连,瞳孔直径为2.5 mm,对光反射存在,瞳孔鼻侧缘可窥见晶状体(图1);左眼瞳孔区色素
期刊
目的 调查某部现役军人角膜屈光手术后视觉质量的情况.方法 选择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眼科体检的现役军人为对象,于201 1年7月2~15日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眼科中心检查,根据术前屈光度分为低度近视组94只眼,中度近视组345只眼,高度近视组69只眼;抽取100名裸眼视力(UC-VA)≥1.0的军人进行对比敏感度检查,作为正常对照.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和对比敏感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被检查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