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问题是创造发明的源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提出自己的见解比解决几个问题更重要”等论断都是在强调学生敢于表达自己个性意见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大家的共识。无论是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者,还是一线的实践工作者都希望学生有较强的提出问题的能力。但在当今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当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见解时,我们老师又有多少耐心去主动倾听、接受呢?因此,往往学生大多成为知识的容器是我们教育失误造成的。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的倾听态度。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达,不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生命与生命间的平等、尊重与交流。当教师做到一个善于主动倾听学生意见与观点时,孩子们才敢于、乐于、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
记得在听一堂一年级数学课时,老师出示一道这样的画面题:有6只小猫,4只头向左,2只头向右。老师让学生列式计算。经过短暂的思考后,一个男孩子高高举起小手,老师微笑地点到他时,他骄傲地站起来大声地说“6-6=0”。老师一愣,转而严肃地向其他同学问:“他的解法对吗?”“不对!”几乎是同一个声音。“那这道题究竟该怎样解答?”老师接着问。一个乖巧的女生回答:“6-4=2或6-2=4。”这时,老师脸上又露出笑容,说:“好,那你给他说说这样列式的道理,好吗?”……那个男孩子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低下头,慢慢坐下了。我注意到他整节课再也没有开始那种自信了。我突然有了一种莫名的无法割舍的牵挂。下课后,我问那个男孩。他说:“原来有6只小猫,4只向左走了,2只向右走了,一只也没剩,所以用6-6=0,”
我心头一震,多有创意的回答呀,多有灵性的想法呀!可惜却因教师的“正常”思维,对学生的“奇异”做法不屑一顾而无法展示。我想,倘若老师认真倾听完这个孩子的回答,那将会带来一堂本可以算得上创新思维典范的数学课。的确,教育的成功只需要一次充满理解、信任的静静倾听。
记得有一次我上教学研究课,我给孩子们讲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按计划讲到一道这样的题目:有一瓶药水重50千克,药与水的比是3:47,现要将这种药水的药与水的比调整为9:41,应该加入药多少千克?经过片刻的思考,大部分同学举手了,我点了一个男孩子回答。他说:“原来药与水的比是3:47,现加入药后使药与水的比为9:41,水的重量不变,我的列式为:50×47/(47 3)/41×9-3=300/7(千克)。”显然这种理解是正确的,我给予他赞许后,只是习惯性地说了一句:“你们同意吗?”“同意”。
就在我准备按部就班往下讲时,有个女孩子举手了。我以为她没听懂就说:“没听明白能举手再问,很好。”可没想到,她却说:“老师,我听明白了,但我觉得这样做不是最好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量取300/7千克多不方便呀!”我心头一颤,是呀,我经常对学生说,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我马上用鼓励的语气对她说:“是的,300/7千克这个数的确不好量取,那请你给大伙说说该怎样处理好呢?”
“我是这样想的,既然可以加药,又没说不准加水”这个女同学小心翼翼地说。
“不行。”“那更不对了”……急性子的男孩子嚷起来了。
听下去的话,如果她说不到点上,别说影响部分学生的正常思维,我这节教研课的教学任务也完不成,等会老师们的评课肯定会一贬到底。但同时我也隐约觉得。她会把大家带进一个更宽更广的层面去。我突然想起一年级那个小男孩,有了主意。于是,用征询的目光向其他学生说:“谁说说不对在哪?”一个男孩子不容我点名就站起来:“本来是将药水的浓度提高,还加水,不又降低了吗?”“是的,是的”一片附和声。
我再看周倩时,她满脸通红,几乎是用求救的眼神看着我。我用商量的口吻对学生说:“我们还是听完周倩的想法吧!”
小女孩子努力地使自己平静:“老师,你们看,药水有50千克,原来药与水的比是3:47,也就是说药有3千克,水有47千克;现在要求它们的比是9:41。我根据比的基本性质,理解为药有18千克,水有82千克,(18:82=9:41)不就是加药(18-3)=15千克,加水(82-47)=35千克吗?”
教室一下子很静了。是呀,得到了要求的比,这两个数量的确比千克好量呀!我庆幸自己的宽容与理解,我赶紧补上一句:“我们一起给周倩同学再加点……”我鼓起了掌,教室里掌声一片,孩子们眼神里有的是惊讶与佩服,听课的老师们也会意地微笑着。
“老师,那我也有不同意见。”好家伙,我知道,这节课还按原来思路走肯定败笔,于是干脆让孩子们充分发挥。
“说说看。”
“如果这种药可以与水分离,我可以加点药的同时倒出些水呀!”
“一定要加药吗?”
孩子们的思维空间本来就是无限广阔的,科学探索的兴趣往往是在所谓的离经叛道的答案中培养出来的。当孩子们的答案和我们预想的答案不同甚至离题万里时,我们老师是否应用微笑的目光注视学生的说话,细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呢?这也许是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能力的契机,是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展现。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的倾听态度。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达,不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生命与生命间的平等、尊重与交流。当教师做到一个善于主动倾听学生意见与观点时,孩子们才敢于、乐于、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
记得在听一堂一年级数学课时,老师出示一道这样的画面题:有6只小猫,4只头向左,2只头向右。老师让学生列式计算。经过短暂的思考后,一个男孩子高高举起小手,老师微笑地点到他时,他骄傲地站起来大声地说“6-6=0”。老师一愣,转而严肃地向其他同学问:“他的解法对吗?”“不对!”几乎是同一个声音。“那这道题究竟该怎样解答?”老师接着问。一个乖巧的女生回答:“6-4=2或6-2=4。”这时,老师脸上又露出笑容,说:“好,那你给他说说这样列式的道理,好吗?”……那个男孩子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低下头,慢慢坐下了。我注意到他整节课再也没有开始那种自信了。我突然有了一种莫名的无法割舍的牵挂。下课后,我问那个男孩。他说:“原来有6只小猫,4只向左走了,2只向右走了,一只也没剩,所以用6-6=0,”
我心头一震,多有创意的回答呀,多有灵性的想法呀!可惜却因教师的“正常”思维,对学生的“奇异”做法不屑一顾而无法展示。我想,倘若老师认真倾听完这个孩子的回答,那将会带来一堂本可以算得上创新思维典范的数学课。的确,教育的成功只需要一次充满理解、信任的静静倾听。
记得有一次我上教学研究课,我给孩子们讲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按计划讲到一道这样的题目:有一瓶药水重50千克,药与水的比是3:47,现要将这种药水的药与水的比调整为9:41,应该加入药多少千克?经过片刻的思考,大部分同学举手了,我点了一个男孩子回答。他说:“原来药与水的比是3:47,现加入药后使药与水的比为9:41,水的重量不变,我的列式为:50×47/(47 3)/41×9-3=300/7(千克)。”显然这种理解是正确的,我给予他赞许后,只是习惯性地说了一句:“你们同意吗?”“同意”。
就在我准备按部就班往下讲时,有个女孩子举手了。我以为她没听懂就说:“没听明白能举手再问,很好。”可没想到,她却说:“老师,我听明白了,但我觉得这样做不是最好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量取300/7千克多不方便呀!”我心头一颤,是呀,我经常对学生说,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我马上用鼓励的语气对她说:“是的,300/7千克这个数的确不好量取,那请你给大伙说说该怎样处理好呢?”
“我是这样想的,既然可以加药,又没说不准加水”这个女同学小心翼翼地说。
“不行。”“那更不对了”……急性子的男孩子嚷起来了。
听下去的话,如果她说不到点上,别说影响部分学生的正常思维,我这节教研课的教学任务也完不成,等会老师们的评课肯定会一贬到底。但同时我也隐约觉得。她会把大家带进一个更宽更广的层面去。我突然想起一年级那个小男孩,有了主意。于是,用征询的目光向其他学生说:“谁说说不对在哪?”一个男孩子不容我点名就站起来:“本来是将药水的浓度提高,还加水,不又降低了吗?”“是的,是的”一片附和声。
我再看周倩时,她满脸通红,几乎是用求救的眼神看着我。我用商量的口吻对学生说:“我们还是听完周倩的想法吧!”
小女孩子努力地使自己平静:“老师,你们看,药水有50千克,原来药与水的比是3:47,也就是说药有3千克,水有47千克;现在要求它们的比是9:41。我根据比的基本性质,理解为药有18千克,水有82千克,(18:82=9:41)不就是加药(18-3)=15千克,加水(82-47)=35千克吗?”
教室一下子很静了。是呀,得到了要求的比,这两个数量的确比千克好量呀!我庆幸自己的宽容与理解,我赶紧补上一句:“我们一起给周倩同学再加点……”我鼓起了掌,教室里掌声一片,孩子们眼神里有的是惊讶与佩服,听课的老师们也会意地微笑着。
“老师,那我也有不同意见。”好家伙,我知道,这节课还按原来思路走肯定败笔,于是干脆让孩子们充分发挥。
“说说看。”
“如果这种药可以与水分离,我可以加点药的同时倒出些水呀!”
“一定要加药吗?”
孩子们的思维空间本来就是无限广阔的,科学探索的兴趣往往是在所谓的离经叛道的答案中培养出来的。当孩子们的答案和我们预想的答案不同甚至离题万里时,我们老师是否应用微笑的目光注视学生的说话,细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呢?这也许是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能力的契机,是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