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深入学习研究“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精神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信息产业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考察这些不足所产生的根本原因。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与特点,提出我国信息产业升级的相应策略,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转方式调结构”;信息产业;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600030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信息产业自身所具备的能耗低、知识密集度高、产业附加值高等优势使其成为不少地区的优势主导产业。因此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层次,加快产业升级是落实中央经济政策、加快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
1 “转方式调结构”战略对于信息产业的要求
“转方式调结构”是中央关于国民经济进一步优化发展的指导性思想和要求,是我国经济质量提升,继续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自然需要贯彻落实。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我们可以总结出,“转方式调结构”战略对于信息产业的要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1 转变产业增长模式
同许多传统产业一样,我国的信息产业的增长模式具有一些不足,即注重量和规模上的增长,单纯的依靠规模来求得效益,而不注重从质上求增长。例如许多信息产业的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但不注重从产品层次上下功夫,产品升级速度慢,容易被国际竞争对手超越。因此我们应加快转变产业增长模式,从注重量的增长转为注重质的提升。
1.2 优化产业和企业结构
目前我国信息产业和企业的结构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许多企业徘徊在产业链的低端和底层,例如软件外包和代工领域,我们的信息产业企业大多数从事的是最基础的工作,如果以建筑工程行业来类比,国外企业从事的是建筑整体设计和结构设计,而我们的企业更多的从事的是具体的施工建造,附加值高的环节被国外企业占领,我们的企业始终不能走入上游领域,目前我国的信息产业的软件外包和代工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具体的数据处理和代码开发领域我们比较有优势,但是在软件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领域,我们没有优势。因此,我们应优化产业和企业结构,更多的加强信息产业产品的整体设计和功能设计业务,不仅仅拘泥于比较低端的数据处理和代码开发业务。
1.3 寻找和开辟新的信息产业领域
产业新领域的寻找和开辟、新的产业增长点的开发是许多国内信息产业企业的弱项。在传统市场领域,我们擅长引进-消化-掌握的路线,但不擅长开发全新的产业领域,因此,立足于“转方式调结构”这一大战略环境下,我们要加强新产业领域的寻找和开发能力,从而以先发优势占领产业高端。
2 信息产业现状分析
2.1 我国信息产业的优势
我国信息产业存在着总体产值规模大、具备一定的高精尖产品研发能力、硬件产品生产产能巨大、从业人员数量巨大等优点。当前我国在信息硬件产品的生产上处于优势地位,占到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为地方财政收入、劳动就业等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同时,在超级计算机、光纤通迅、下一代互连网等高精尖领域也有比较强的研发能力。因此,正确认识我国信息产业的优势是我们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的必要保证。
2.2 我国信息产业的不足
尽管我国信息产业存在着很强的竞争优势,但我们依然要看到还存在着巨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通用产品的大部分专利都没有掌握,因此大部分利润被国外竞争对手获取,而我们只获得少部分加工费;创新能力缺乏,无法大量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大量企业只能走低端的模仿路线;一线从业人员待遇相对较低,无法吸引高水平人才;轻技术重市场,从而容易走入低端的凭借价格战来进行市场扩展,从而倒逼成本,使企业减少技术投入,形成恶性循环。
3 信息产业升级策略分析
根据“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要求,依据我国信息产业的优势与不足,我们可以提出我国信息产业升级的一些策略。
3.1 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完善
产业政策的完善与配套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已出台信息产业振兴计划和“十二五”规划等战略性政策,但在产业发展的细节政策的完善上还有许多的不足。信息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性政策十分必要,只有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才能促进企业加大原创技术的研发,才是由“制造”向“创造”转变的重要原动力。同时在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也应同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因为信息产业类企业许多都具有轻固定资产的特点,因此在税收、资产管理等方面应根据产业的特点来制定合适的管理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我国信息产业类企业逐步快速的向上游、高端提升。
3.2 人才培育和引导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人才是创新的实践者,特别是在信息产业这种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的人才培养的主体是高等院校,在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应根据各高校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重点院校、普通院校、职业院校的培养重点,避免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和培养类型的冲突,同时发挥各类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做到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丰富性。另外,我们还应加强产学研结合,让学校和企业加强交流,按照企业和产业的需要来合理调整培养模式。只有保证了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我国信息产业才有了向高端层次提升和转变的基础。
3.3 产业联盟的构建
从国际上来看,构建产业联盟,共同发展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例如著名的wintel联盟,就是负责软件开发的微软公司(操作系统产品为Windows)与负责硬件开发的英特尔公司(CPU产品为Intel系列)系统进行产业联盟,从而横扫全球IT产业,主导了近三十年的世界软件与硬件产业。而日本的几大工业集团(松下、佳能、索尼)组成产业联盟,推出下一代高清影视标准——蓝光(BlueRay),由于这几家公司的密切合作,打败了美国公司推出的高清影视标准——HD标准,掌握了市场巨大的下一代高清标准,则掌握了这一产业市场的主导权。目前我国许多信息产业公司在自己所从事的主要行业方向有一定突破和实力,但极少组成战略产业联盟来各显所能,形成巨大的合力来进军国际市场,因此,为提升我国的信息产业层次,政府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来组织优势企业组成产业联盟,形成优势企业联合体,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4 结语
信息产业是资源消耗率低、附加值高、产值和利税高的朝阳产业,我国也已经将其列为国家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具有了良好的基础,但应清醒的看到,我国的信息产业还具有很多的不足,很大程度上还徘徊在产业的中低端,因此,结合国家的“转方式调结构”战略方向,根据产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信息产业的产业升级策略,既是政府应该思考的发展命题,也是相关企业应该投身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舒克龙.中小企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困境与出路[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2,(3).
[2]郝晓夏,史艳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2,(6).
[3]马成文,田杰.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模式及其启示[J].情报杂志,2012,(3).
[4]陈维真.印度软件外包服务业强于中国的原因探析[J].中国市场,2012,(11).
[5]张长征,黄德春,华坚.产业集聚、金融发展对IT企业的R&D投资影响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2,(1).
[6]林中萍.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与问题[J].中国科技投资,2012,(5).
关键词:“转方式调结构”;信息产业;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600030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信息产业自身所具备的能耗低、知识密集度高、产业附加值高等优势使其成为不少地区的优势主导产业。因此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层次,加快产业升级是落实中央经济政策、加快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
1 “转方式调结构”战略对于信息产业的要求
“转方式调结构”是中央关于国民经济进一步优化发展的指导性思想和要求,是我国经济质量提升,继续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自然需要贯彻落实。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我们可以总结出,“转方式调结构”战略对于信息产业的要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1 转变产业增长模式
同许多传统产业一样,我国的信息产业的增长模式具有一些不足,即注重量和规模上的增长,单纯的依靠规模来求得效益,而不注重从质上求增长。例如许多信息产业的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但不注重从产品层次上下功夫,产品升级速度慢,容易被国际竞争对手超越。因此我们应加快转变产业增长模式,从注重量的增长转为注重质的提升。
1.2 优化产业和企业结构
目前我国信息产业和企业的结构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许多企业徘徊在产业链的低端和底层,例如软件外包和代工领域,我们的信息产业企业大多数从事的是最基础的工作,如果以建筑工程行业来类比,国外企业从事的是建筑整体设计和结构设计,而我们的企业更多的从事的是具体的施工建造,附加值高的环节被国外企业占领,我们的企业始终不能走入上游领域,目前我国的信息产业的软件外包和代工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具体的数据处理和代码开发领域我们比较有优势,但是在软件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领域,我们没有优势。因此,我们应优化产业和企业结构,更多的加强信息产业产品的整体设计和功能设计业务,不仅仅拘泥于比较低端的数据处理和代码开发业务。
1.3 寻找和开辟新的信息产业领域
产业新领域的寻找和开辟、新的产业增长点的开发是许多国内信息产业企业的弱项。在传统市场领域,我们擅长引进-消化-掌握的路线,但不擅长开发全新的产业领域,因此,立足于“转方式调结构”这一大战略环境下,我们要加强新产业领域的寻找和开发能力,从而以先发优势占领产业高端。
2 信息产业现状分析
2.1 我国信息产业的优势
我国信息产业存在着总体产值规模大、具备一定的高精尖产品研发能力、硬件产品生产产能巨大、从业人员数量巨大等优点。当前我国在信息硬件产品的生产上处于优势地位,占到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为地方财政收入、劳动就业等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同时,在超级计算机、光纤通迅、下一代互连网等高精尖领域也有比较强的研发能力。因此,正确认识我国信息产业的优势是我们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的必要保证。
2.2 我国信息产业的不足
尽管我国信息产业存在着很强的竞争优势,但我们依然要看到还存在着巨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通用产品的大部分专利都没有掌握,因此大部分利润被国外竞争对手获取,而我们只获得少部分加工费;创新能力缺乏,无法大量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大量企业只能走低端的模仿路线;一线从业人员待遇相对较低,无法吸引高水平人才;轻技术重市场,从而容易走入低端的凭借价格战来进行市场扩展,从而倒逼成本,使企业减少技术投入,形成恶性循环。
3 信息产业升级策略分析
根据“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要求,依据我国信息产业的优势与不足,我们可以提出我国信息产业升级的一些策略。
3.1 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完善
产业政策的完善与配套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已出台信息产业振兴计划和“十二五”规划等战略性政策,但在产业发展的细节政策的完善上还有许多的不足。信息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性政策十分必要,只有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才能促进企业加大原创技术的研发,才是由“制造”向“创造”转变的重要原动力。同时在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也应同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因为信息产业类企业许多都具有轻固定资产的特点,因此在税收、资产管理等方面应根据产业的特点来制定合适的管理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我国信息产业类企业逐步快速的向上游、高端提升。
3.2 人才培育和引导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人才是创新的实践者,特别是在信息产业这种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的人才培养的主体是高等院校,在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应根据各高校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重点院校、普通院校、职业院校的培养重点,避免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和培养类型的冲突,同时发挥各类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做到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丰富性。另外,我们还应加强产学研结合,让学校和企业加强交流,按照企业和产业的需要来合理调整培养模式。只有保证了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我国信息产业才有了向高端层次提升和转变的基础。
3.3 产业联盟的构建
从国际上来看,构建产业联盟,共同发展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例如著名的wintel联盟,就是负责软件开发的微软公司(操作系统产品为Windows)与负责硬件开发的英特尔公司(CPU产品为Intel系列)系统进行产业联盟,从而横扫全球IT产业,主导了近三十年的世界软件与硬件产业。而日本的几大工业集团(松下、佳能、索尼)组成产业联盟,推出下一代高清影视标准——蓝光(BlueRay),由于这几家公司的密切合作,打败了美国公司推出的高清影视标准——HD标准,掌握了市场巨大的下一代高清标准,则掌握了这一产业市场的主导权。目前我国许多信息产业公司在自己所从事的主要行业方向有一定突破和实力,但极少组成战略产业联盟来各显所能,形成巨大的合力来进军国际市场,因此,为提升我国的信息产业层次,政府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来组织优势企业组成产业联盟,形成优势企业联合体,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4 结语
信息产业是资源消耗率低、附加值高、产值和利税高的朝阳产业,我国也已经将其列为国家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具有了良好的基础,但应清醒的看到,我国的信息产业还具有很多的不足,很大程度上还徘徊在产业的中低端,因此,结合国家的“转方式调结构”战略方向,根据产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信息产业的产业升级策略,既是政府应该思考的发展命题,也是相关企业应该投身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舒克龙.中小企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困境与出路[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2,(3).
[2]郝晓夏,史艳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2,(6).
[3]马成文,田杰.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模式及其启示[J].情报杂志,2012,(3).
[4]陈维真.印度软件外包服务业强于中国的原因探析[J].中国市场,2012,(11).
[5]张长征,黄德春,华坚.产业集聚、金融发展对IT企业的R&D投资影响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2,(1).
[6]林中萍.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与问题[J].中国科技投资,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