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辨矩阵与层次分析法的组合属性权重决策方法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zhou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基于粗糙集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结合的决策方法在某些决策表中会出现非核属性权重为0,导致决策精度下降等问题,以属性分辨对象的次数及占比为依据,给出了一种分辨矩阵的属性重要度定义方法,进而提出了分辨矩阵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属性权重决策方法,其不仅避免了非核属性权重为0,而且突出了核属性分辨对象的能力,客观反映了各属性在决策时所起的作用.实例表明组合权重法得到的决策结果更为合理,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为了制备白色荧光高分子,通过熔融缩聚方法分别制备了发射蓝色荧光的聚(丁二酸乙二醇-co-丁二酸环己二甲醇酯)(PESC)和发射橙色荧光的、以四氯苝酐修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co-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BTT)2种共聚酯,然后通过扩链反应将2种聚合物连接形成嵌段聚合物PESC-b-PBTT.利用核磁共振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表征了共聚酯的化学结构和性能,并探讨了PESC和PBTT的比例对产物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通过调控共聚酯中各嵌段的比例可以调控材料的荧光颜色,在PESC质量分数达到85%时,产
通过添加离子液体(IL)改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制备了MWCNT/IL/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研究表明,IL-MWCNT的共轭作用能有效诱导PVDF极性β相生成,复合材料β相含量最高可达76.8%,是纯PVDF的2.62倍;材料介电常数可达26.55(100 Hz),相比于纯PVDF增大了355%.此外,还探讨了PVDF复合材料的熔融沉积成型(FDM)成型制备最佳工艺参数,这对利用FDM成型制备可设计性器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新合成的含联苯芳醚单体4,4\'-二(4-联苯氧基)二苯砜(BBPOPS)与4,4\'-二-苯氧基二苯砜(DPODPS)、对苯二甲酰氯(TPC)为单体,以路易斯酸无水三氯化铝(AlCl3)为催化剂进行三元共缩聚,制备了大分子主链含联苯结构的聚芳醚砜醚酮酮(PESEKK)无规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广角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方法表征了PESEKK无规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大分子主链引入联苯结构能提高PESEKK无规共聚物的耐热性,玻璃化转变
航空轮胎起降时工况极端严苛,日常停放时又会受到热、光和氧的老化作用,2种工况交替作用会加速轮胎失效、严重影响飞机服役安全.文中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在极端工况下的动态磨耗行为,并研究了磨耗损伤对后续光氧老化的影响.扫描电镜、热分析、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交联密度等测试结果表明,磨耗会导致样品摩擦表面严重损伤,破坏橡胶分子主链和交联结构,破坏防老剂,使热分解活化能降低;同时,磨耗引入的样品表面损伤会显著加速后续光氧老化,导致样品表面产生更多的裂纹、氧化产物含量远高于未磨耗样品.
以六氟丙烯(C3F6)为反应气体,通过等离子体激发使聚丙烯(PP)微粉表面氟化,并以此为原料采用热极化驻极制备了氟化改性PP驻极体.使用红外光谱、能谱分析、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接触角测试仪及振动式电容静电计对氟化改性PP驻极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氟化改性对其驻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六氟丙烯等离子体处理PP微粉接枝了六氟丙烯;等离子处理后的PP微粉疏水性提高,水接触角最大为126°;在功率400 W下,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氟化改性PP微粉表面氟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处理15
硅橡胶制品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基于稳定共价键的聚硅氧烷具有类似热固性树脂的特性,一旦交联则无法重塑、再加工和回收再利用.将动态共价键引入聚硅氧烷中,不仅可以赋予其可再加工和可愈合的特性,还能创造出许多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材料,对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重点阐述了基于不同动态共价键的聚硅氧烷的制备和应用,尤其是兼具高力学性能、自愈合、可加工和多功能化的聚硅氧烷.此外,还对基于动态共价键的聚硅氧烷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采用哌嗪(PIP)与均苯三甲酰氯(TMC)为单体以界面聚合制备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用戊二醛(GA)对聚酰胺复合纳滤膜进行交联处理,再浸入间氨基乙酰苯胺中进行接枝反应得到具有耐氯性的改性复合纳滤膜.通过红外光谱和固体表面电位Zeta电位分析仪表征,证明间氨基乙酰苯胺接枝到活性层表面,降低了复合膜的荷负电性,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改性膜呈现无孔和更加粗糙的状态,接触角测量表明改性提高了复合膜表面的亲水性.耐氯测试表明,室温下,在pH=4,浓度1 g/L的NaClO溶液中浸泡10 h后,改性膜的截留率由94.04%下
合成了3种结构新颖的没食子酸衍生物有机凝胶因子,研究了该类有机凝胶对水中煤油、柴油、罗丹明B、亚甲基蓝等4种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回收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水中的煤油、柴油均可通过凝胶化去除,并可实现对煤油或柴油与有机凝胶因子的双回收;有机凝胶对水中罗丹明B、亚甲基蓝具有明显净化作用,特别是通过自制的凝胶柱可实现快速水净化,分离时间约5 min.罗丹明B、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均达94.0%以上.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生物高分子聚合物,价格低、可生物降解,被广泛应用于水资源污染吸附领域.单纯的纤维素吸附材料较为环保,但存在吸附能力差、功能单一等不足.纤维素通过与其他物质复合制备成纤维素基复合吸附材料可以弥补这些劣势.因此纤维素基复合吸附材料的开发利用对缓解水资源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总结了近年来纤维素基复合吸附材料的最新相关研究,介绍了纤维素与氧化石墨烯、金属氧化物、矿物质、单宁、金属有机骨架等制备复合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纤维素基复合吸附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选用微晶纤维素(MCC)和短链的柠檬酸三丁酯(TC)在溶液体系中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表面改性纤维素(TM).扫描电镜研究发现,酯交换的改性过程完全破坏了纤维素的晶体结构,减小了纤维素的分散尺寸,由50 μm减小为200~300 nm;动态力学热分析和流变性能分析表明,纤维素的表面改性改善了其在聚乳酸中的分散效果,提升了与聚乳酸基体的界面相容性;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添加3%的TM,聚乳酸的结晶度提升1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