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有效推进惠东县古树保护工作,通过访谈估测法、文献追踪法、树龄与胸径回归模型估测法等方法,对惠东县的古树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惠东县共有4322株古树和4个古树群,隶属于32科56属77种,树种主要集中在榕树(Ficus microcarpa)、荔枝(Litchi chinensis)、龙眼(Dimocarpus longan)、杧果(Mangifera inidica)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等.古树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和乡村地区.古树主要属于三级古树,占到古树总株数的95
【机 构】
:
广东省惠东县林业局,广东惠东516300;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5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有效推进惠东县古树保护工作,通过访谈估测法、文献追踪法、树龄与胸径回归模型估测法等方法,对惠东县的古树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惠东县共有4322株古树和4个古树群,隶属于32科56属77种,树种主要集中在榕树(Ficus microcarpa)、荔枝(Litchi chinensis)、龙眼(Dimocarpus longan)、杧果(Mangifera inidica)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等.古树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和乡村地区.古树主要属于三级古树,占到古树总株数的95.03%,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00 a,平均树龄为149.03 a,冠幅主要集中在5~20 m,平均冠幅10.85 m,树高主要集中在4~20 m,平均树高12.72 m,胸径主要集中在17.5~200 cm,平均胸径93.25 cm.生长环境好且生长正常的古树占古树总株数的97.50%.为此,建议加强惠东县古树的管理和保护力度,改善古树的生长环境,并定期开展有害生物防治.
其他文献
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并在间伐后的杉木林下套种了楠木,对试验地中的杉木和楠木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持续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抚育间伐促进杉木林分的生长发育,可显著提高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且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杉木林分间伐强度的增加,林内套种楠木3a后,其胸径、树高呈上升趋势,在H处理时分别达到最高的3.15cm、2.86m,但保存率由M处理的96.38%下降至76.31%.综合分析,在对杉木人工林进行M处理下,套种楠木的经济效益更高.由此可见,进行合理抚育间伐
由于近几年保康烟区存在烟叶开片不足问题,尤其是上部叶较为严重.对烤后烟叶进行了长宽比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2017年B2F长宽比达到3.48,处于适宜范围占比为0.分析了造成长宽比不适宜的原因,主要由“卡脖旱”制约、平顶过低、连作时间过长、重数量轻质量等原因造成.为此,制定了针对性解决措施,优化了生产技术方案,通过连续三年实施,2020年烤后烟叶长宽比显著性降低,逐渐趋于适宜,X2F长宽比为2.59,处于适宜范围比例达到90%;C3F长宽比为2.79,处于适宜范围比例达到95%;B2F长宽比明显降低为3.
由于土地是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的载体,为了摸清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结构,为后期风景名胜区制定保护利用方案打下基础,以风景名胜区2019年林地一张图数据为基础,基于GIS技术,对景谷威远江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资源现状及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90.92%),森林覆盖率高达84.88%;乔木树种以思茅松为主(53.28%),其次为栎类(24.68%),再次为桉树(21.86%);人工起源林地面积占38.04%,天然起源占61.96%;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较为丰富,但各景观斑块数
于8月和10月分别对东平湖开展了水环境调查,通过开展湖体水环境监测,掌握湖库水质类别、水体营养化程度等数据.为此,对9个断面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8月份9个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4个,占比44.4%,Ⅳ类水质断面4个,占比44.5%,Ⅴ类水质断面1个,占比11.1%,10月份监测的9个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9个,占比100%.8月份监测的5个断面轻度富营养断面1个,占比20%,中度富营养断面4个,占比80%;10月份监测的5个断面贫营养和中营养断面2个,占比40%,轻度富营养断面3个,占比60%.
以补植改造的低效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采取抚育处理和不抚育处理,在时间尺度上分析了各种处理对马尾松林分生长因子(胸径、单株木材积、林分蓄积)、森林碳储量(土壤层碳储量、乔木层碳储量、凋落物碳储量)以及土壤肥力(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的影响,为优化赣南低质低效马尾松林林分经营模式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补植改造有利于提高林分蓄积、森林碳储量和土壤肥力;改造前期,相比未抚育处理,抚育更有利于提高林分蓄积、森林总碳储量和肥力指数,除林分蓄积外,森林碳储量和土壤肥力指数均呈现出显
对4种松科木材火炬松(Pinus taede)、辐射松(Pinus radiate)、红松(Pinus koraiensis)及落叶松(Larix gmelini)的构造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火炬松、辐射松、红松与落叶松的构造特征在心边材颜色、生长轮、早晚材、轴向薄壁组织、管胞、交叉场纹孔存在差异,可作为鉴别这4种木材的重要依据.
基于2017~2018年广西天等县林地变更调查成果,比较分析了两个年度林地的动态变化,以期为天等县林地规划调整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天等县林地主要以灌木林地为主,其森林覆盖率接近60%,2018年天等县林地面积有所减少,但变化面积不大.在14个乡镇(单位)中,驮堪乡的有林地面积最大,其次是福新乡,最小的为进远乡;福新乡灌木林地面积最大,最小的是蚬木林场;2017~2018年天等县各乡镇地类面积发生了动态变化,但地类增长的面积与减少的面积基本一致;天等县公益林主要位于县城的东北方向的福新乡、驮堪乡和向
针对川北某县级医院扩建的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根据污水处理目标及水质水量特点,采用了行业标准未推荐的二级生化处理中的“生物接触氧化+过一硫酸氢钾消毒”工艺进行了污水处理,不仅达到了处理目标,还克服了一级强化处理化学污泥难以处置的困难,也避免了氯消毒等传统消毒方案的弊端,为医疗污水处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该工艺设计可为同等规模的医院污水处理站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为了解NAA浸种对云南松种子成熟率及其产生发芽过程的直接影响,给云南松实生苗培育提供参考.以云南松种子为材料,不同浓度的NAA溶液为试剂,设计7个处理组合,处理组合编号分别为处理组合1(0.0 g/L NAA溶液)、处理组合2(0.1 g/L NAA溶液)、处理组合3(0.2 g/L NAA溶液)、处理组合4(0.3 g/L NAA溶液)、处理组合5(0.4 g/L NAA溶液)、处理组合6(0.5 g/L NAA溶液)、处理组合7(0.6 g/L NAA溶液),通过处理组合的相关指标描述统计、单因素实验
选择麻栎、云南松、旱冬瓜和滇青冈4个造林树种的幼林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晴天、阴天下使用专用设备测量了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羧化效率(CE).结果表明:晴天时云南松、旱冬瓜的Pn、Tr与CE更强,阴天时WUE更强;阴天时滇青冈的Pn、Tr与 WUE更强,晴天时CE较强.云南松的混交林在光合作用、水分利用方面要高于纯林;滇青冈的混交林对树木的Pn、Tr和CE有抑制作用.为此,提出了在造林工作中,云南松、旱冬瓜应种植在向阳坡,而滇青冈宜种植在山坡的背阴面,并尽可能采取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