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绕校企结合教产融通模式到企业中去顶岗实践锻炼,来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生产需要, 通过进一步思考和探讨改进、完善机制使之可持续化发展,最终使教产融通达到产教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职教 模式 探索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下的一个分支,它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教育。评价职业教育的的成败标准就是学生的就业率和其创业能力。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 在职业教育正由学校本位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过渡的情况下。校企合作的核心就是加大力度发展生产与教学的融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职业教学的实训融合到企业的生产中——产教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达到“零对接”,是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教产融通的重要性及意义
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核心,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等生产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举措。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也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完成新老交替、加快企业升级,也是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产教融合既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一个方向,也是职业院校寻求自身发展空间和服务区域经济途径的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只有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克服传统办学模式中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感受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专业课程、教材调整,建立起以专业技能为本位的具有职业特征的教学体系,这对我国早日实现“中国制造2025”有着重要意义。
二、利用校企合作、实现教产融通达到职教目标
学生方面,以企业生产为依托实行优势互补,学生在毕业前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时,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在校生,又是企业实习员工。他们在学校的模拟生产实践,通过到相应生产班组老师傅的引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工作上与工厂同步严格要求,再进行“产品生产实战”训练,他们就很快地适应环境进入“角色”,熟练地投入工作,因这样的生产实践比较综合,这比在课堂上的单独讲授和单一训练上手得快,来的直观。工厂按月在其学习期间,还给一定生活补贴,干得好的,酬金还要高些,经对上几届毕业学生的走访调查得出,学生也乐得其所。
企业方面,学生在生产实践工作中,把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充分施展才能,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因为他们是高校毕业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这样,既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从长远来看,也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降低了企业招工后对其培养的成本,同时也为企业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样,不但实现了产教融合达到职教目标,而且还达到了互惠双赢。
三、教产融通的经验启示
通过积极有效产教融合的探索,解决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企业向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实习设施,使学生获得直接的职业实践经验和明确的职业定向,也解决了职业学校设备、设施缺乏,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的问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产教融合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总而论之,表现在:一是学校与企业合作普遍缺乏有效的机制,合作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模糊,因而这种合作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二是在企业方面认为“教”影响“产”,而校方认为,相反。还多停留在形式上热热闹闹,三是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互动匮乏,彼此不能完全融通效果有限。
四、建议
在政府层面,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监督和协调机制,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应委托第三方机构做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调、监督和服务工作,使之成为长效机制,凡有承担职业教学的任务企业给以相应激励政策,并确保其落到实处。
总之,要从探索职业教育规律的新视角来认识产教融合对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刻意义,努力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尝试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5
[2]鲁昕主译. 技能促进增长——英国国家技能战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 [M]马树超,郭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选择[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基于跨界视域的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学习《规划纲要》,创新模式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11
[5]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职业教育:质量、吸引力、可持续发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职教 模式 探索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下的一个分支,它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教育。评价职业教育的的成败标准就是学生的就业率和其创业能力。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 在职业教育正由学校本位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过渡的情况下。校企合作的核心就是加大力度发展生产与教学的融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职业教学的实训融合到企业的生产中——产教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达到“零对接”,是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教产融通的重要性及意义
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核心,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等生产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举措。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也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完成新老交替、加快企业升级,也是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产教融合既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一个方向,也是职业院校寻求自身发展空间和服务区域经济途径的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只有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克服传统办学模式中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感受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专业课程、教材调整,建立起以专业技能为本位的具有职业特征的教学体系,这对我国早日实现“中国制造2025”有着重要意义。
二、利用校企合作、实现教产融通达到职教目标
学生方面,以企业生产为依托实行优势互补,学生在毕业前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时,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在校生,又是企业实习员工。他们在学校的模拟生产实践,通过到相应生产班组老师傅的引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工作上与工厂同步严格要求,再进行“产品生产实战”训练,他们就很快地适应环境进入“角色”,熟练地投入工作,因这样的生产实践比较综合,这比在课堂上的单独讲授和单一训练上手得快,来的直观。工厂按月在其学习期间,还给一定生活补贴,干得好的,酬金还要高些,经对上几届毕业学生的走访调查得出,学生也乐得其所。
企业方面,学生在生产实践工作中,把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充分施展才能,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因为他们是高校毕业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这样,既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从长远来看,也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降低了企业招工后对其培养的成本,同时也为企业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样,不但实现了产教融合达到职教目标,而且还达到了互惠双赢。
三、教产融通的经验启示
通过积极有效产教融合的探索,解决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企业向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实习设施,使学生获得直接的职业实践经验和明确的职业定向,也解决了职业学校设备、设施缺乏,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的问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产教融合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总而论之,表现在:一是学校与企业合作普遍缺乏有效的机制,合作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模糊,因而这种合作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二是在企业方面认为“教”影响“产”,而校方认为,相反。还多停留在形式上热热闹闹,三是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互动匮乏,彼此不能完全融通效果有限。
四、建议
在政府层面,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监督和协调机制,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应委托第三方机构做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调、监督和服务工作,使之成为长效机制,凡有承担职业教学的任务企业给以相应激励政策,并确保其落到实处。
总之,要从探索职业教育规律的新视角来认识产教融合对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刻意义,努力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尝试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5
[2]鲁昕主译. 技能促进增长——英国国家技能战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 [M]马树超,郭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选择[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基于跨界视域的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学习《规划纲要》,创新模式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11
[5]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职业教育:质量、吸引力、可持续发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