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拳起源于陕西关中,拳域十省(陕、甘、宁、青、新、川、鄂、皖、豫、晋),拳法承袭宋元遗技。《少林拳法》中载有“元时觉远上人访白玉峰于陕西、兰州,入寺授技传大小红拳、棍术、擒拿等”,明代红拳又以“西家拳”之名见载于《小知录》,清朝的《清稗类钞》中也记载有大小红拳、关西拳。
陕西红拳门历代宗师辈出,清道光、咸丰年间,关中并出“三三”(即三原鹞子高三、临潼黑虎邢三、潼关饿虎苏三)。“三三”中,以高三技击为魁,成名后游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江南各省。其精于猴拳,擅腿功,轻功绝好,世称“飞腿鹞子”高三,名冠陕西四大武术名家之首,晚年集诸家之长而创立了以“撑扑为母、勾挂为能、化身为步、叼打为法”的高家拳。高三晚年回陕,广收门徒,传授高派武技。其入室弟子们受高三反清思想影响,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等很多运动。高三晚年收的最后一个弟子,为陕西泾阳杨梧村崔仲文先生。
崔仲文祖籍高陵县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其父为逃避战乱,从高陵迁到三原县定居。崔仲文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生于三原县城,于五岁时拜高三为师,学高家拳。后上私学,又转入于右任开办的民治小学上学,执弟子之礼,随于右任学习书法,后又随张志清习武。武昌起义胜利后,崔仲文追随于右任等,加入了推翻帝制的陕西靖国军。中华民国成立后,先生在国民革命军的兵工厂做事。民国十八年(公元1930年),陕西大旱、饥民遍地,于右任从南京回陕视察灾情,推荐崔仲文先生任兵工厂厂长。1948年,崔先生举家迁往泾阳县三渠乡杨梧村隐居。解放后,先生鉴于自己的历史背景,很少与外界来往,闭门谢客,深居简出,习练武艺。上世纪50年代,一王姓河南武林高手慕先生之名,来其家中数月,与先生相互切磋,并教授了先生太极、心意拳。先生晚年仍习练不止,并精于子拳、炮拳、阴手棍。
先生晚年隐居乡间,历次运动都未受冲击,世人多不知先生往事,只知先生为高三弟子,红拳名家。1960年,马振邦闻得先生大名,率陕西省武术队杨宝生、在劳作不息。
先生青年时代追随于右任等参加讨袁靖国军,有功于民族,其高派武功又名播三秦。而在与同道较技时,他都是点到为止。他从不向世人炫耀自己,其心正而艺更高。先生的高寿也得益于其书法的造诣和意拳的内功修为。
先生于1979年无疾而逝,享年86岁。据其三儿子讲,先师在去世当晚,仍在以手击墙练功,天明而逝。
陕西红拳门历代宗师辈出,清道光、咸丰年间,关中并出“三三”(即三原鹞子高三、临潼黑虎邢三、潼关饿虎苏三)。“三三”中,以高三技击为魁,成名后游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江南各省。其精于猴拳,擅腿功,轻功绝好,世称“飞腿鹞子”高三,名冠陕西四大武术名家之首,晚年集诸家之长而创立了以“撑扑为母、勾挂为能、化身为步、叼打为法”的高家拳。高三晚年回陕,广收门徒,传授高派武技。其入室弟子们受高三反清思想影响,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等很多运动。高三晚年收的最后一个弟子,为陕西泾阳杨梧村崔仲文先生。
崔仲文祖籍高陵县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其父为逃避战乱,从高陵迁到三原县定居。崔仲文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生于三原县城,于五岁时拜高三为师,学高家拳。后上私学,又转入于右任开办的民治小学上学,执弟子之礼,随于右任学习书法,后又随张志清习武。武昌起义胜利后,崔仲文追随于右任等,加入了推翻帝制的陕西靖国军。中华民国成立后,先生在国民革命军的兵工厂做事。民国十八年(公元1930年),陕西大旱、饥民遍地,于右任从南京回陕视察灾情,推荐崔仲文先生任兵工厂厂长。1948年,崔先生举家迁往泾阳县三渠乡杨梧村隐居。解放后,先生鉴于自己的历史背景,很少与外界来往,闭门谢客,深居简出,习练武艺。上世纪50年代,一王姓河南武林高手慕先生之名,来其家中数月,与先生相互切磋,并教授了先生太极、心意拳。先生晚年仍习练不止,并精于子拳、炮拳、阴手棍。
先生晚年隐居乡间,历次运动都未受冲击,世人多不知先生往事,只知先生为高三弟子,红拳名家。1960年,马振邦闻得先生大名,率陕西省武术队杨宝生、在劳作不息。
先生青年时代追随于右任等参加讨袁靖国军,有功于民族,其高派武功又名播三秦。而在与同道较技时,他都是点到为止。他从不向世人炫耀自己,其心正而艺更高。先生的高寿也得益于其书法的造诣和意拳的内功修为。
先生于1979年无疾而逝,享年86岁。据其三儿子讲,先师在去世当晚,仍在以手击墙练功,天明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