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杭州拱宸桥小学是浙江乃至全国的一所新兴名校,该校在王崧舟教师带领下开展的“诗意语文”教学和“新成功教育”享誉全国。2015年初春,笔者有幸随团赴杭州市拱宸桥小学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跟岗培训活动,收获颇丰。
关键词:语文;见学总结;跟岗培训
一、校园印象
短短一周的见学活动,学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无处不在的成功教学
学校的校训是“每天成功一点点”,整个校园环境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教学楼上有醒目的标语——“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评选进步的班级个人,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宣布学校的“成功之星”,对学生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学校还开设了成功银行、人人成功节等成功的校本课程,每周一节;学校的教师也用《自主成功修炼手册》代替了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2.书香浓郁的校园文化
走进校园,感受最深的是它浓厚的国学氛围。每天设置晨读、午诵和暮吟三个时段,学生们轻声诵读《三字经》和《弟子规》等传统启蒙教材。学校开设了国内第一家儿童国学馆,儿童国学馆每天中午开放,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体验课或者阅览。学校自己设计了课外阅读考级课程,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提高了语文能力,丰富了精神世界。学校教师也要在周务会上轮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学生一起晨读、午读和晚读,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3.特色彰显的学校管理
学校成功地将管理融入了校园文化和氛围。比如:学校规定所有的管理干部都要担负教学任务,促进了教学和管理的充分沟通、无缝连接。学校设置了“新锐教师”“先锋教师”和“首席教师”的职级,明确评审标准和相应的福利待遇,使教师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和发展信心,达到了“展示就是常态,常态就是展示”的境界。
二、诗意语文
“诗意语文”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它的核心理念是:当下的语文课,内容理解尚不充分,学生便嚼着“夹生饭”大练语用;或者通篇是写作知识和技法的分析,仿佛大学的写作概论课;或者不顾文本的整体语境和氛围,硬生生插进几个所谓的语用设计,让学生莫名其妙地操练……这正是罔顾一切地为语用而语用的“语用焦虑”,其实质是“只有在课堂上学习语言文字的实际使用”才是“语用教学”。
王崧舟教师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把语文教学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让学生实际使用语言文字,这被称为“直接之用”;二是根据文本的语用特征和个性,让学生感受、理解一些基础的语用知识和策略,积累一些基本的语用材料和碎片,这被称为“储备之用”;三是看起来似乎跟语用教学没有任何关联,纯粹的阅读,却深刻影响着语用主体的精神生命、思想灵魂,这被称为“无为之用”。它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层次,广泛阅读貌似无用,却有可能深刻影响和改变语用主体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品位。
三、几点启示
1.学生一起多读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从儿童国学院里或坐着、趴着、躺着的学生专注地看书,到全校教师和管理干部不断交流读书心得,人们从迈进校园的一刻起,就被学校内读书的氛围深深感染。由于学校浓厚的读书氛围,该校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整体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反观自己的语文教学,只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应学应会的知识点上,没有充分认识到,阅读才能为语文教学提供丰厚的土壤,教学知识点只是广阔土壤上的几颗小芽。
2.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其教学和课堂
王崧舟教师作为全国名师,总是能把知识隐藏于人文的教学设计中,他的每一堂语文课都是对学生的一次精神洗礼。这主要源自他哲学、宗教、美学、心理等广博的涉猎范围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一篇普通的课文,他总是想得比他人更深更远。比如:在《花钟》的句式变化中看到语言的节奏美;在《伯牙绝弦》的内容中看到高山流水的国学大美;从《松鼠》的字里行间看透作者的心思,人文合一。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要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培养自己丰厚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认知能力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心智培养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合一的学科,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只追求当下的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这实在是舍本逐末。“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这就是诗意语文。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是唤醒意会的语文,是精神契合的语文,是追寻幸福的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这是王老师对诗意语文的精辟解释。“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具有‘人的精神’的人,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这是诗意语文所要追寻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语文;见学总结;跟岗培训
一、校园印象
短短一周的见学活动,学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无处不在的成功教学
学校的校训是“每天成功一点点”,整个校园环境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教学楼上有醒目的标语——“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评选进步的班级个人,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宣布学校的“成功之星”,对学生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学校还开设了成功银行、人人成功节等成功的校本课程,每周一节;学校的教师也用《自主成功修炼手册》代替了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2.书香浓郁的校园文化
走进校园,感受最深的是它浓厚的国学氛围。每天设置晨读、午诵和暮吟三个时段,学生们轻声诵读《三字经》和《弟子规》等传统启蒙教材。学校开设了国内第一家儿童国学馆,儿童国学馆每天中午开放,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体验课或者阅览。学校自己设计了课外阅读考级课程,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提高了语文能力,丰富了精神世界。学校教师也要在周务会上轮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学生一起晨读、午读和晚读,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3.特色彰显的学校管理
学校成功地将管理融入了校园文化和氛围。比如:学校规定所有的管理干部都要担负教学任务,促进了教学和管理的充分沟通、无缝连接。学校设置了“新锐教师”“先锋教师”和“首席教师”的职级,明确评审标准和相应的福利待遇,使教师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和发展信心,达到了“展示就是常态,常态就是展示”的境界。
二、诗意语文
“诗意语文”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它的核心理念是:当下的语文课,内容理解尚不充分,学生便嚼着“夹生饭”大练语用;或者通篇是写作知识和技法的分析,仿佛大学的写作概论课;或者不顾文本的整体语境和氛围,硬生生插进几个所谓的语用设计,让学生莫名其妙地操练……这正是罔顾一切地为语用而语用的“语用焦虑”,其实质是“只有在课堂上学习语言文字的实际使用”才是“语用教学”。
王崧舟教师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把语文教学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让学生实际使用语言文字,这被称为“直接之用”;二是根据文本的语用特征和个性,让学生感受、理解一些基础的语用知识和策略,积累一些基本的语用材料和碎片,这被称为“储备之用”;三是看起来似乎跟语用教学没有任何关联,纯粹的阅读,却深刻影响着语用主体的精神生命、思想灵魂,这被称为“无为之用”。它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层次,广泛阅读貌似无用,却有可能深刻影响和改变语用主体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品位。
三、几点启示
1.学生一起多读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从儿童国学院里或坐着、趴着、躺着的学生专注地看书,到全校教师和管理干部不断交流读书心得,人们从迈进校园的一刻起,就被学校内读书的氛围深深感染。由于学校浓厚的读书氛围,该校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整体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反观自己的语文教学,只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应学应会的知识点上,没有充分认识到,阅读才能为语文教学提供丰厚的土壤,教学知识点只是广阔土壤上的几颗小芽。
2.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其教学和课堂
王崧舟教师作为全国名师,总是能把知识隐藏于人文的教学设计中,他的每一堂语文课都是对学生的一次精神洗礼。这主要源自他哲学、宗教、美学、心理等广博的涉猎范围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一篇普通的课文,他总是想得比他人更深更远。比如:在《花钟》的句式变化中看到语言的节奏美;在《伯牙绝弦》的内容中看到高山流水的国学大美;从《松鼠》的字里行间看透作者的心思,人文合一。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要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培养自己丰厚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认知能力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心智培养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合一的学科,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只追求当下的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这实在是舍本逐末。“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这就是诗意语文。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是唤醒意会的语文,是精神契合的语文,是追寻幸福的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这是王老师对诗意语文的精辟解释。“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具有‘人的精神’的人,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这是诗意语文所要追寻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