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比较重视现代家庭教育,但是,由于农村家长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落后,致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本文就这一现象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谈谈自己对当前家庭教育的一些认识及做法,以期引起广大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五育”教育;之我见;家庭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现代农村很多家庭中,因维持生计,大多数男性长年外出务工,家中留守的只有体弱多病老人、“家庭主妇”和儿童少年。在子女教育方面,母亲扮饰着多元化角色,肩负着对孩子“五育”教育的重任。家庭教育要回归与创造美好的家庭生活,回归生活教育。
一、 人无德不立——父母肩负着孩子“以德育人”的重任
以德育人,就是要不断提高孩子的思想认知水平、道德品质和政治觉悟,使其“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家庭教育中,母亲要把“立德树人”的目标落实到子女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的细微之处。
少儿时期,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父母要为培育孩子健全人格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主要取决于母亲)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己)。如果缺少家庭的关爱,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孩子的堕落、麻木等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缺少爱而造成的。试想一下,一个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爱的孩子,她还会去关心、体贴其他人吗?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人文生活学习环境,让其快乐无忧的健康成长,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青少年时期,随着孩子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生心发展的加速,可塑性极强。父母就要在坚定孩子理想信念、塑造道德品质方面多下功夫、肯花力气。可以利用孩子熟知的、甚至是身边的先进个人和优秀代表的感人事例,耳濡目染并加以教育引导,让其学会感恩、学会谦让、学会自律,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同时父母也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之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父母肩负着孩子“开发智力”的重任
家庭教育中,“开发智力”要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如识物、观察、模仿等方面入手,母亲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母亲博学多闻,孩子则见多识广。婴幼儿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模仿能力。母亲要俯下身子多跟孩子沟通交流,增进母子(女)感情。在此基础上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兴趣,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和正确认识自己周围的事物,更要以和蔼的态度、体贴的照料、耐心的重复和不断的鼓励,为孩子营造温暖的家庭生活学习环境。通过父母自己渊博的学识和身体力行,模仿力极强的孩子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形成阳光健康的心态、热情自信的性格、乐观向上的品质,这会让孩子收益终生。进而增强家庭教育对子女的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的培养和塑造。
三、 健康第一,不负自我——父母肩负着孩子“强身健体”的重任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高居世界第一,近年来还呈逐年增高趋势;“三高”等慢性病呈现低龄化趋势;身体机能不断下降等。在很大程度上,这与当今大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有人说过,“伟大的事业基于高深的学问,坚强的意志在于强健的体魄。”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則,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体育观。激发体育兴趣,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让孩子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进而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父母肩负着孩子“以美培元”的重任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爱美是人的天性。家庭教育中,父母尤其是母亲,不仅要身体力行,还要积极引导孩子通过日常生活中诸如洁净的居家生活环境、周边的美好景物、身边的优秀人物及其感人故事等认识美、发现美、追求美,并逐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审美水平。不仅要引导孩子重体验、动真情、触心灵,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还要教导孩子善观察、爱想象、勤动手,培育创新精神、激发美的创造活力。反之,如果父母语言粗鲁、生活邋遢、行为散漫(甚至不雅)、不讲究卫生、不注意着装和礼仪,那么,这样的家庭是培养不出“四美”新人的。
五、 劳动最光荣——父母肩负着孩子“劳动教育”的重任
家庭教育中,父母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感染和熏陶子女从小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意识和观念。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创设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整理玩过的玩具、洗干净自己的衣服、帮妈妈摘菜做饭、打扫自己房间的卫生……也要教育引导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如帮助邻里孤寡老人提水送物,给养老院残疾人洗衣服、打扫卫生,清明节扫墓等。还要教给他们最基本的劳动技能,对他们的劳动成果及时给予鼓励、表扬,以增强自信心,激发参与劳动的热情。
作者简介:
杨国鸿,王萍,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古浪教育工作站。
关键词:“五育”教育;之我见;家庭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现代农村很多家庭中,因维持生计,大多数男性长年外出务工,家中留守的只有体弱多病老人、“家庭主妇”和儿童少年。在子女教育方面,母亲扮饰着多元化角色,肩负着对孩子“五育”教育的重任。家庭教育要回归与创造美好的家庭生活,回归生活教育。
一、 人无德不立——父母肩负着孩子“以德育人”的重任
以德育人,就是要不断提高孩子的思想认知水平、道德品质和政治觉悟,使其“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家庭教育中,母亲要把“立德树人”的目标落实到子女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的细微之处。
少儿时期,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父母要为培育孩子健全人格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主要取决于母亲)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己)。如果缺少家庭的关爱,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孩子的堕落、麻木等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缺少爱而造成的。试想一下,一个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爱的孩子,她还会去关心、体贴其他人吗?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人文生活学习环境,让其快乐无忧的健康成长,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青少年时期,随着孩子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生心发展的加速,可塑性极强。父母就要在坚定孩子理想信念、塑造道德品质方面多下功夫、肯花力气。可以利用孩子熟知的、甚至是身边的先进个人和优秀代表的感人事例,耳濡目染并加以教育引导,让其学会感恩、学会谦让、学会自律,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同时父母也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之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父母肩负着孩子“开发智力”的重任
家庭教育中,“开发智力”要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如识物、观察、模仿等方面入手,母亲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母亲博学多闻,孩子则见多识广。婴幼儿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模仿能力。母亲要俯下身子多跟孩子沟通交流,增进母子(女)感情。在此基础上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兴趣,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和正确认识自己周围的事物,更要以和蔼的态度、体贴的照料、耐心的重复和不断的鼓励,为孩子营造温暖的家庭生活学习环境。通过父母自己渊博的学识和身体力行,模仿力极强的孩子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形成阳光健康的心态、热情自信的性格、乐观向上的品质,这会让孩子收益终生。进而增强家庭教育对子女的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的培养和塑造。
三、 健康第一,不负自我——父母肩负着孩子“强身健体”的重任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高居世界第一,近年来还呈逐年增高趋势;“三高”等慢性病呈现低龄化趋势;身体机能不断下降等。在很大程度上,这与当今大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有人说过,“伟大的事业基于高深的学问,坚强的意志在于强健的体魄。”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則,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体育观。激发体育兴趣,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让孩子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进而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父母肩负着孩子“以美培元”的重任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爱美是人的天性。家庭教育中,父母尤其是母亲,不仅要身体力行,还要积极引导孩子通过日常生活中诸如洁净的居家生活环境、周边的美好景物、身边的优秀人物及其感人故事等认识美、发现美、追求美,并逐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审美水平。不仅要引导孩子重体验、动真情、触心灵,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还要教导孩子善观察、爱想象、勤动手,培育创新精神、激发美的创造活力。反之,如果父母语言粗鲁、生活邋遢、行为散漫(甚至不雅)、不讲究卫生、不注意着装和礼仪,那么,这样的家庭是培养不出“四美”新人的。
五、 劳动最光荣——父母肩负着孩子“劳动教育”的重任
家庭教育中,父母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感染和熏陶子女从小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意识和观念。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创设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整理玩过的玩具、洗干净自己的衣服、帮妈妈摘菜做饭、打扫自己房间的卫生……也要教育引导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如帮助邻里孤寡老人提水送物,给养老院残疾人洗衣服、打扫卫生,清明节扫墓等。还要教给他们最基本的劳动技能,对他们的劳动成果及时给予鼓励、表扬,以增强自信心,激发参与劳动的热情。
作者简介:
杨国鸿,王萍,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古浪教育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