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不少地方党报的理论版可读性差,有的已成为较为枯燥的版面,通常是“谁发谁看,发谁的谁看”。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前提下,保证理论版的可读性是办好理论版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增强理论版的可读性?
办出新意,与时俱进
报纸是强调新闻性的媒体,读者看报纸最基本的需求还是想看看今天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理论文章虽然无法按新闻原则提出要求,但必须体现新闻原则中的“新鲜”二字。党报理论版编辑同样必须具备新闻敏感,善于抓住良好时机选稿、组版。同时必须考虑到新闻要素,以体现理论稿件的新闻价值,使理论版也能形成“新闻热点”,避免出现理论版游离于社会热点之外的冷场现象。理论文章要让人看上去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理论需要先导性,要允许适当超前。把理论版办出新意,还必须发现理论新人。有些报纸理论版文章的作者圈比较狭窄,总是那么几个权威、专家,要么就是几个干部,颠来倒去说那么几个问题,读者一看就烦了。哪里还有心情去看文章。要敢于让老百姓说话,敢于让新人说话,敢于让年轻人说话,理论的真理性不会因头衔、地位和年龄而增加,反而越是贴近社会基层的人思想越深刻,越是年轻的人越能够把握时代脉搏,越能够与时俱进。
打破局限,广开思路
视野要广。如果以为,拓展视角就是文章题目越大,越吓唬人,涉及的内容越广泛越好。那可真是南辕北辙,大错特错。恰恰相反,我们所倡导的视野,就是一种言人之所未言,言人之欲言而又没有言的东西。要避免大而空,泛泛而谈,在角度、深度和厚度上做足文章。很多地方党报很有地方特色,吸引了很多读者,但有时候在理论版组稿过程中过于强调地方特色,会使得理论版的思想趋于保守和狭隘。
内容要广。过去我们有个习惯,一谈理论两个字就是特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现在再加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际上理论有多方面的,不光有政治理论,还有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理论版所反映的问题也应该是全方位的;现代社会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多方面的,局限自己就是抛弃读者,理论版的可读性自然就差了。
深刻阐述,做深做透
理论版文章必须提高专业化水平,理论问题的探讨必须有专业的知识背景,提倡就某个现实问题进行专业性思考,不要什么问题都拿各种各样的政治标签往上贴,这样反而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了。理论版需要有理性的思考,有些地方党报的理论版办成了领导干部的工作总结和会议讲话版。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性比较贫乏,往往缺乏新思想、新观念,表现形式模糊。内容贫乏,转述其他报刊的内容较多,文体形式畸变,流连于公共应用文和论文之间,形成了报告不是报告、论文不是论文、总结不像总结的畸形形式,削弱了理论版的权威性。二是理论深度不够,大多人云亦云,重复观点、支撑观点、解析性观点居多;而有真知灼见的创造性见解甚少。理论文章是探讨事物背后的本质,是发掘事件后面深层次的原因,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必须科学、严谨、逻辑性强。理论文章思想要深刻,分析阐述要深刻,谁都懂的道理在报纸上是缺乏吸引力的。理论版要宣传的东西不仅多而且都很重要,怎么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只有细化选题,在细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理论的内蕴,把理论文章做深做透,才能较好地完成理论宣传的教育功能。
精炼文字,开门见山
理论版文章篇幅太长,罗织材料,面面俱到,陈词老调的内容太多。就具体文章而言,作者文理不通、论据陈旧、立论偏颇、行文干涩等现象常见诸报端。主要原因是作者功利思想严重,以为文章越长越能体现思想之深刻、理论之厚重,才愈叫理论文章。因此理论版文字更要精炼,大话、空话、套话、废话尽可能删去,提倡一针见血,提倡开门见山,这样做一方面节约版面资源,另一方面也迎合现代读者快速阅读的阅读习惯。
结合实际,突出特点
理论版还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要与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理论版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重点问题,读者关切度高的问题,读者自然爱看。理论密切结合实际是提高理论版可读性的基础,是党报理论宣传最基本的要求。报纸理论文章在新闻作品中如何归类?恐怕很难。但还是可以参照新闻评论,以突出自己的特点。新闻评论的特点在于它不是一般地发议论,而要针对一定的新闻现象、新闻事件表明自己的观点。作为地市党报的理论版,要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本地方、本部门现阶段的实际,以加深对基本观点的理解。在编发文章时,除了要做到基本观点反复讲外,还要求作者紧密联系实际,既有理论观点,又谈实际工作,避免坐而论道,对当地当前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增强理论版可读性要因地制宜。首先是在采编选题方面因地制宜,具体就是立足本地,放眼全局。一方面,立足本地是地市党报理论版的生活源泉与服务途径。另一方面,只有放眼全局,才能更清晰地观照本地的改革发展。其次是在作者队伍方面因地制宜。相对来说,理论版稿件要求较高、作者较少,但只要编辑对时事发展与宣传分寸做到心中有数,对作者队伍做到常联络,就能上下沟通。上至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内外专家学者,下至基层各界普通干部群众都是理论版的作者和“顾问”。编辑要不断外出约一些名家的稿子,提高理论版的权威性,更要注重发挥现有优势。把本地人才充分利用起来。
编校:施宇
办出新意,与时俱进
报纸是强调新闻性的媒体,读者看报纸最基本的需求还是想看看今天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理论文章虽然无法按新闻原则提出要求,但必须体现新闻原则中的“新鲜”二字。党报理论版编辑同样必须具备新闻敏感,善于抓住良好时机选稿、组版。同时必须考虑到新闻要素,以体现理论稿件的新闻价值,使理论版也能形成“新闻热点”,避免出现理论版游离于社会热点之外的冷场现象。理论文章要让人看上去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理论需要先导性,要允许适当超前。把理论版办出新意,还必须发现理论新人。有些报纸理论版文章的作者圈比较狭窄,总是那么几个权威、专家,要么就是几个干部,颠来倒去说那么几个问题,读者一看就烦了。哪里还有心情去看文章。要敢于让老百姓说话,敢于让新人说话,敢于让年轻人说话,理论的真理性不会因头衔、地位和年龄而增加,反而越是贴近社会基层的人思想越深刻,越是年轻的人越能够把握时代脉搏,越能够与时俱进。
打破局限,广开思路
视野要广。如果以为,拓展视角就是文章题目越大,越吓唬人,涉及的内容越广泛越好。那可真是南辕北辙,大错特错。恰恰相反,我们所倡导的视野,就是一种言人之所未言,言人之欲言而又没有言的东西。要避免大而空,泛泛而谈,在角度、深度和厚度上做足文章。很多地方党报很有地方特色,吸引了很多读者,但有时候在理论版组稿过程中过于强调地方特色,会使得理论版的思想趋于保守和狭隘。
内容要广。过去我们有个习惯,一谈理论两个字就是特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现在再加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际上理论有多方面的,不光有政治理论,还有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理论版所反映的问题也应该是全方位的;现代社会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多方面的,局限自己就是抛弃读者,理论版的可读性自然就差了。
深刻阐述,做深做透
理论版文章必须提高专业化水平,理论问题的探讨必须有专业的知识背景,提倡就某个现实问题进行专业性思考,不要什么问题都拿各种各样的政治标签往上贴,这样反而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了。理论版需要有理性的思考,有些地方党报的理论版办成了领导干部的工作总结和会议讲话版。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性比较贫乏,往往缺乏新思想、新观念,表现形式模糊。内容贫乏,转述其他报刊的内容较多,文体形式畸变,流连于公共应用文和论文之间,形成了报告不是报告、论文不是论文、总结不像总结的畸形形式,削弱了理论版的权威性。二是理论深度不够,大多人云亦云,重复观点、支撑观点、解析性观点居多;而有真知灼见的创造性见解甚少。理论文章是探讨事物背后的本质,是发掘事件后面深层次的原因,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必须科学、严谨、逻辑性强。理论文章思想要深刻,分析阐述要深刻,谁都懂的道理在报纸上是缺乏吸引力的。理论版要宣传的东西不仅多而且都很重要,怎么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只有细化选题,在细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理论的内蕴,把理论文章做深做透,才能较好地完成理论宣传的教育功能。
精炼文字,开门见山
理论版文章篇幅太长,罗织材料,面面俱到,陈词老调的内容太多。就具体文章而言,作者文理不通、论据陈旧、立论偏颇、行文干涩等现象常见诸报端。主要原因是作者功利思想严重,以为文章越长越能体现思想之深刻、理论之厚重,才愈叫理论文章。因此理论版文字更要精炼,大话、空话、套话、废话尽可能删去,提倡一针见血,提倡开门见山,这样做一方面节约版面资源,另一方面也迎合现代读者快速阅读的阅读习惯。
结合实际,突出特点
理论版还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要与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理论版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重点问题,读者关切度高的问题,读者自然爱看。理论密切结合实际是提高理论版可读性的基础,是党报理论宣传最基本的要求。报纸理论文章在新闻作品中如何归类?恐怕很难。但还是可以参照新闻评论,以突出自己的特点。新闻评论的特点在于它不是一般地发议论,而要针对一定的新闻现象、新闻事件表明自己的观点。作为地市党报的理论版,要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本地方、本部门现阶段的实际,以加深对基本观点的理解。在编发文章时,除了要做到基本观点反复讲外,还要求作者紧密联系实际,既有理论观点,又谈实际工作,避免坐而论道,对当地当前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增强理论版可读性要因地制宜。首先是在采编选题方面因地制宜,具体就是立足本地,放眼全局。一方面,立足本地是地市党报理论版的生活源泉与服务途径。另一方面,只有放眼全局,才能更清晰地观照本地的改革发展。其次是在作者队伍方面因地制宜。相对来说,理论版稿件要求较高、作者较少,但只要编辑对时事发展与宣传分寸做到心中有数,对作者队伍做到常联络,就能上下沟通。上至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内外专家学者,下至基层各界普通干部群众都是理论版的作者和“顾问”。编辑要不断外出约一些名家的稿子,提高理论版的权威性,更要注重发挥现有优势。把本地人才充分利用起来。
编校:施宇